本文摘要:摘要:绿色减贫的核心在于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作为一种保护与开发的框架而成为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可有效促进绿色减贫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宽甸满族自治县35个贫困乡村为例,运用Arcgis10软件,分析宽甸贫困乡村分布特点与县域乡村主要绿地
摘要:绿色减贫的核心在于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作为一种保护与开发的框架而成为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可有效促进绿色减贫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宽甸满族自治县35个贫困乡村为例,运用Arcgis10软件,分析宽甸贫困乡村分布特点与县域乡村主要绿地斑块和廊道绿地分布现状,基于用地适宜性分析结合贫困乡村分布特点,选取绿色基础设施控制中心、廊道和场地,构建出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得出结果:(1)宽甸县贫困乡村主要集中在生态敏感的西部山区和鸭绿江滨水区,近城市区有少量贫困乡村;(2)绿色基础设施网络通过中心控制区、场地和通道连接起县域绿地斑块和绿廊系统,建立起完整的生态网络体系;(3)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加强了城乡、乡镇和乡村之间的沟通,改善了交通进入性、服务设施水平和共享空间。研究表明: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建立起全域性共享开放的绿色空间体系,将贫困乡村纳入全域旅游格局,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动旅游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绿色减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绿色减贫;绿色基础设施;乡村振兴;贫困乡村
乡村建设评职知识: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能发表的期刊
《福建林业科技》始终坚持学术质量与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始终秉承“促进科技进步、推广技术成果、发现培育人才”的办刊宗旨,期刊收录美丽乡村建设类论文有“杭州市富阳区美丽乡村建设探讨”“杭州市乡村河道景观植物配置模式”等。
绿色基础设施是贫困乡村绿色减贫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1]。“绿色基础设施”概念源于150年前美国的自然规划与保护运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城市化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的负面影响日渐凸显,“绿色基础设施”概念正式提出,是以植被为主体的具有内部连接性的自然区域、开放空间及其可能附带的工程设施组成的景观实体[2],构成保证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3]。贫困乡村往往既是自然资源富集区,又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生态脆弱区,面临着改变当地落后面貌发展经济的任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硬性约束[4],二者的共生关系,导致环境约束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贫困加剧环境恶化,加上城乡对立的二元格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乡村陷入“人口贫困—资源消耗—环境退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5],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
由此可见,作为保护与发展框架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是贫困乡村生态保护与经济振兴的关键[4],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平衡土地资源供给和人类需求[6],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强调自然环境在土地使用中的决定作用,作为一种提供人类生产、生活系统的生态网络支持体系,强调土地多功能相互的联系性,以便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兼顾各种利益的土地空间利用,强调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叠合,是一个多功能的绿色空间网络[7],通过资源整合,让资源变资产[8],促进人口—土地—产业的综合协调发展[9]。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是绿色减贫的前提基础,是在新时代、新机遇、新形势背景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增长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增长模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确保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西方很多国家在绿地空间规划实践中,绿色基础设施已成为运用较为普遍的理论[10],其理论指异下的实践也取得了较为多元化和复合化的效益,建立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相互联系的发展模式[11]。中国绿色基础设施研究始于2000年前后,2009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2],但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雨洪管理和生态维护方面[13-17],对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极少[18]。
本文以宽甸县35个贫困乡村为例,通过对乡村分布特点和绿色基础设施用地分析,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形成复合型保护和发展空间格局,解决贫困乡村保护与发展失衡的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19],推动乡村绿色减贫[20-21],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降低贫困发生率,顺利实现贫困地区脱贫,科学合理地推进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22]。
1研究区域概况
1.1宽甸县自然现状
宽甸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南边缘,座落在鸭绿江畔,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16.5km,辖22个乡镇,179个行政村和17个社区,总人口41.8万人。地处长白山脉与千山山脉过渡地带、辽东断块山地丘陵区。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5%,山间谷地和河流约占总面积的15%,山、水、田构成大体为“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盖率达76.4%,植被丰富,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水资源丰富。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生态旅游名县”等称号。
1.2宽甸县社会经济现状
宽甸县2013—2017年GDP增幅(本年度增长值与上一年度总值的百分比)分别为:9.3%、5%、-7.9%、-5.9%、1.3%,2013—2016年经济持续下降,2015、2016年份为负增长,2017年缓慢上升。宽甸县近5年三产的经济增加值和增幅也呈下降趋势,第一产业产值下降趋势平缓,但其综合产值占经济总量最少;第二产业产值基数大,但是下降趋势明显,截止到2017年总量占比最少;第三产业产值呈现均匀下降趋势,但产值占经济总量呈上升趋势,到2017年为三产中产值增加最高的产业。
据宽甸满族自治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三产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6∶25.4∶47.0,第三产业具有明显优势。从2013—2017年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旅游综合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6.1%、14.5%、12.0%、12.5%、12.9%,已成为三产中的支柱产业。近几年,宽甸县由于受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影响,宽甸县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条件面临困境,据丹东市扶贫办:截止到2017年末,丹东贫困村共计40个,宽甸满族自治县贫困村35个,贫困人口10438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86%,说明自从2012年中国实行生态保护和集约化精明增长战略以来,以资源消耗为主的宽甸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突出。
2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方法
2.1数据来源及处理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已有文献和政府网站数据的整理,获取具有代表性和较高影响力的生态景观资源和相关经济数据。通过91位图软件获取Landsat/Copernicus宽甸县域遥感航拍图像,经纬度坐标:123.37°,39.68°,坐标投影:GCS_WGS_1984.prj,空间分辨率:30m/pix。通过Arcgis10.0对指标要素进行矢量化处理,部分用地类型要素栅格重分类统一体系,满足后期分析需要。
2.2贫困乡村分布规律及特点调查
通过实地调查和宽甸县政府工作报告及各乡镇经济指标数据收集,整理宽甸22个乡镇贫困数据,并根据各乡镇贫困占比划分为4个等级,运用Arcgis10软件,矢量化宽甸乡镇用地和35个贫困乡村,通过色彩变化和位置标注,宽甸县35个贫困乡村大部分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和东南沿江地区,近宽甸县中心和近丹东市辐射区贫困乡村较少。
地处西北部山区的多属于绿色资源富足型贫困乡村,生态植被保存较好,绿色资源丰富,但因受到开发政策限制、地理区位限制和传统产业主导的影响,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下,经济发展滞后;地处东南沿江地区的贫困乡村属于生态敏感型,难以承受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路径所带来的高环境压力,保护与发展相互牵制,需要协调二者关系进行低影响开发才能持续发展,绿色减贫是贫困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2.3选取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用地
根据绿色基础设施构成特点,运用Arcgis10软件矢量化宽甸县域主要用地类型,结合GIS空间分析,确定宽甸县绿色基础设施用地类型。绿色基础设施由中心控制区、连接通道和场地构成。选取宽甸区域内主要绿地斑块和带状防护绿地,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的主要元素。中心控制区为大型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面域生态区域,连接通道为道路与河道防护绿带;场地为小型生态自然区域,如乡镇公园、田园等[6]。
2.4构建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运用Arcgis10软件,分析宽甸县域主体绿地斑块及用地类型。提取作为连接通道的道路、河流等线性地物,以500、1000、1500m为缓冲距离进行多层缓冲分析,确定线状或带状绿地的连接通道潜在用地[23];再根据选取绿地斑块的面积进行等级划分,确定中心控制区和场地潜在用地;然后进行图层叠置分析,根据重要性、距离、交通、空间要素连接性等,进行用地适宜性分析,得到用地适宜性得分;最后综合考虑贫困乡村的区位特点和绿色基础设施潜在用地的分析结果,构建多目标导向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区域间确定主导节点(生态节点)建立生态网络,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区域内构建生态节点与景观节点、历史文化资源节点、乡村风貌节点之间的联系廊道,形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网络;生态网络与自然和人文景观网络叠加获得多元化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结构[24]。
3结论与讨论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建立起保护与发展的空间格局,增加了绿色空间的联系、经济的流通和交通的连接,是城乡之间生态、生产和生活联系的绿色纽带,建立保护乡村生态,促进绿色产业联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的网络框架[24]。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心控制区和场地加强基础设施、培育区域经济中心、发展绿色产业,连接通道连接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整合乡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升设施服务水平,改善交通现状,推动产业联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25],构建保证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系统[24],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转向“资源保护—生态稳定—精明增长—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