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1新疆特色林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快传统林果业向现代林果业转变,全区特色林果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规模、质
1新疆特色林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快传统林果业向现代林果业转变,全区特色林果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规模、质量和效益呈现出喜人景象。
1.1基地建设规模迅速扩大
在新疆加快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背景下,新疆特色林果业总体实力近年来得到明显提升。新疆特色林果业已形成包括环塔里木盆地的以杏、核桃、红枣、香梨、苹果为主的南疆基地,伊犁河谷及天山北坡一带的以葡萄、枸杞、小浆果、苹果和其他时令果品为主的北疆基地,吐哈盆地的以葡萄、大枣为主的东疆基地等三大生产基地。基地布局趋向合理,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干果生产初具规模,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建成了区域化布局、科学化栽培、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特色林果业产业带。目前,全疆实现了林果基地建设规模的快速扩张,新疆林果种植面积达123.33万公顷(1850多万亩),种植面积列全国第9位,林果有效株数达10亿多株,产量超过650万吨,其中红枣、核桃面积居全国第3位,杏树面积居全国首位。
1.2林果业特色化、品牌化推进迅速
通过积极进行品牌培育与认证,新疆已逐渐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林果品牌。如库尔勒市通过大力发展香梨汁、香梨酒加工等,现已培育出“沙依东”、“艾丽曼”、“东方圣果”等知名品牌;若羌县成功申报了楼兰红枣原产地保护认证,培育出羌塘仙枣、康丽果等新疆知名红枣品牌;阿克苏地区已注册林果产品商标16个,形成了狄夏特苹果、红旗坡苹果、宝元核桃等知名品牌;和田地区已培育出莎车巴旦木、和阗牌薄皮核桃、皮亚曼牌石榴、沙林牌红枣等品牌。另外,新疆260多个林果产品商标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注册认证,其中2个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8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农业名牌,43个产品获得新疆著名商标和新疆名牌产品。除库尔勒香梨驰名中外,若羌红枣、吐鲁番葡萄以及阿克苏苹果、红枣和核桃成为北京奥运会专供产品。
1.3加工和贮藏保鲜能力稳步提升
随着林果基地面积和产量的迅速增加,中粮屯河、天海绿洲、新天果业、冠农股份、香梨股份等一批竞争能力强、市场空间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始在林果主产区加快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式发展。一批有特色、有效益、有市场潜力的中小加工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初步统计,目前全疆果品贮藏保鲜与加工企业达168家,年贮藏保鲜与加工处理能力181万吨。
“十一五”末,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比“十五”末增加3720家,同比增长72%。其中:从事特色林果加工的企业1994家,喀什地区有果蔬加工企业10家,年加工能力3O多万吨,建立5000吨以上保鲜库达14家,全部投入使用后保鲜能力超过1O万吨。阿克苏地区果品保鲜、加工企业24家,年保鲜加工能力达19.44万吨,占果品总产量的29%。国有大型企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与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新疆林果业开发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内,将累计投资20亿元,全面介入新疆果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林果加工和贮藏保鲜能力的提升,实现了林果产品的加工增值,增强了果品的反季节和常年均衡销售的能力,标志着新疆林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将有新的突破,为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推动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1.4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
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营销网络建设快速发展。全区各种林果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近200个,10多万名农民经纪人活跃在林果产品流通市场,拓宽了销售渠道,拓展了市场空间。目前新疆特色林果产品覆盖国内华南、华中、华东、华北、东北、西南和西北7大区域市场,其中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同时,积极开拓其他市场,产品远销中亚、东南亚、港澳台、欧美、日韩等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亚的哈萨克斯坦、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是其主要目标市场。出口林果产品以香梨、葡萄、苹果、葡萄干等为主。
出口注册果园412个、面积2.93万公顷(44万亩),31家包装企业获得出口认证。以杏酱为主的果酱成为我区重要的出口产品,葡萄酒(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外向型优质特色林果产品竞争力明显提高,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干、哈密大枣、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英吉沙色买提杏、莎车巴旦木、叶城核桃等10种林果产品,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这也标志着新疆林果拥有了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1.5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开始显现
通过实施特色林果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林果业已经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特色林果业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与5年前相比增长近10倍,一些林果业发展较早的地方,林果收入已经占到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如巴州若羌县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全县红枣种植面积超过O.93万公顷(14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成为西部省区第一个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县。若羌县的红枣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到77.3%,皮山县皮亚勒玛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仅石榴一项就占到56%。随着我区林果基地逐步进入盛果期,农民来自林果业的收入将大幅度增加,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2新疆特色林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科技含量不高,林果产品附加值低
目前我区大多数林果产品还处于原料出售或初级产品加工阶段,高附加值的后续林果产品加工很少,致使林果业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不高,林果产品的高附加值流失严重。吐鲁番的无核白葡萄,鄯善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库车的白杏,阿图什的无花果,喀什的核桃、樱桃、光皮桃,叶城的石榴,和田的蜜桃等,均享有美誉。但目前,新疆果品业销售的主要是鲜果和少量果脯,深加工产品较少,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据了解,新疆果品总加工率是9.4%,不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如美国53.5%,日本51.5%),而且也低于全国10%的平均水平。例如,作为新疆主导产业之一的葡萄产业,其产品有52%用来制干、40%鲜食,仅有8%用于酿酒。
这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个方面:(1)林果产品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规模小,远远滞后于特色林果基地建设速度。果品精深加工除葡萄产品加工和杏产品加工具有一定规模外,其他林果产品的加工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水平低。(2)保鲜设施和技术落后,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延伸加工产品种类少,规模小,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3)林果贮藏保鲜和加工企业流动资金缺乏,运营成本较高。我区多数贮藏保鲜和加工企业是自筹资金建设冷藏保鲜库和加工生产线,投资较大。资金不足造成了企业鲜果收购和贮藏保鲜能力下降,仓储设施闲置。(4)果品采收标准不统一,商品化处理不完善,大部分果品是以原果上市,不分等级,包装较差,更没有预冷等采后贮前处理措施,再加上贮藏、运输设施少,性能不完善,不能形成系统冷链流通,产品检测系统又不健全等,造成贮藏果品质量不高、贮藏期短、腐损率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2缺乏统一的市场销售网络
新疆目前部分林果产品已经形成了规模,部分产品的质量不仅在新疆范围内很好,而且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地位,但由于林果产品流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林果市场销售平台的基础功能不健全,导致林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带动力不强,产品销售价格与价值之间差距极大。主要表现为:(1)品牌少,知名品牌更少,优势、高质量林果产品不能通过品牌的形式销售,既达不到优质优价,又不能保证林果产品及时销售,销售与市场需求脱节。(2)物流市场尚未形成,流通企业资本运营及赢利能力较差,缺乏一批在全区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林果产品流通企业。(3)林果产品销售渠道主要是经纪人和企业直接收购,无论是经纪人还是企业,基本没有建立成型、完善的销售网络。(4)围绕新疆的林果产业基地形成的产业带缺乏区域性、专业性的批发市场,林果产品交易困难。并且,已经建成的市场服务功能低,设施落后,如冷藏、保鲜等服务不足。
2.3龙头企业自身实力进一步提高困难,约束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区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较多,但龙头企业数量少,而上规模、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则更少,不能很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经营实力的创新能力存在困难。主要表现在:(1)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经营效益偏低,经营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经济实力弱,辐射范围窄,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龙头企业的这种低效运营状态,限制了其带动林果业和农户能力与范围,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无法带领更大范围的林果业和更多数量的农民进入国内外大市场,无法带动林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的发展,阻碍了新疆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
(2)龙头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不强。龙头企业缺乏技术和人才,企业没有科技支撑,没有创新,没有长足发展研发能力,限制了龙头企业继续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3)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低,企农利益连接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一体化程度低。(4)龙头企业区域分布与林果产品产地不均衡,优越的绿色、有机林果产品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与利用,龙头企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差。(5)外向型龙头企业数量少,出口创汇能力低,引导农户发展外向型出口基地的作用极小。
2.4缺乏资金的投入
一方面,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使得林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灾害综合防控体系不健全,抵御低温冻害、大风沙尘、有害生物等自然灾害能力不高。同时从事果品流通的企业资金缺口压力大,受银行信贷体制影响,果品流通企业融资贷款、流动资金贷款难度较大,既影响了果农利益,又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另一方面,资金的缺乏制约着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一是龙头企业特别是果品加工企业,由于一次性投入大,果品收购时间集中,占用资金时间长,数额大,周转慢等因素,普遍感到周转资金不足。而贷款对一些重点龙头:企业来说可能比较容易,但对于那些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就比较困难。二是合作经济组织多数还没有自己的独立资产,并且没有形成自我服务创收、自我积累发展的运营机制。一般合作经济组织多按提供的中介服务,收取少量服务费用作为组织经费开支,但仍有较大缺口。还有行业协会由于是非营利组织,只能收取少量会费或政府资助维持协会运行。
3新疆特色林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建议
3.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进一步增加对林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自治区和各地每年安排的农业农村公益性、基础性项目专项资金,都要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林果业发展。各地也要根据自己的财政状况,不断加大对林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要继续利用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资金,推进林果业发展。千方百计争取国家资金,加快综合防控体系建设。二是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引导鼓励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林果业发展。
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新疆农村信用联合社要加大对林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新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要进一步完善果农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信贷担保机制,创新抵押模式和手段,对果农信用户要开通信贷“绿色通道”;三是加大金融机构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发放贷款,结果园可以抵押,以支持中小型林果专业合作社和果农。四是简化林果贷款手续,实行优惠利率,降低银行信贷风险。通过保险行业的积极介入,引导果农参加林果业政策性保险,推进果农投保、保险公司承保、信用社放贷、财政贴息“四位一体”的林果生产信贷模式试点工作,不断增强林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3.2扶持果品贮藏、深加工龙头企业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国债贴息,加大自治区预算内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特色林果产品保鲜仓储设施建设,增强贮藏保鲜能力,实现时差销售,提高贮藏保鲜的综合竞争力和带动能力。同时建立一批起点高、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林果产品加工企业。要增加林果产品的附加值,尽快将林果业建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兴产业,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二是要积极引进大型龙头企业,采取合同契约制、股份制或合作制的形式,与农民建立“公司+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的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注册果园要按订单组织生产,积极培育壮大市场营销主体,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协会、营销大户、果农经纪人扩展销售渠道和网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连锁店和专营店,开展异地直销。
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国内外各种形式的果品推介会、展销会和博览会,不断扩大新疆特色果品的知名度。拉长林果业产业链,走龙头带基地的产业化发展路子。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形成一批竞争力强、优势明显的林果业产业集群。三是尽可能扩大果品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推动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实现“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培育和组建一批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I=I能力强的大型果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果品加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努力扩大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四是加大对林果产品加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对在国内外具有比较优势的规模型、特色型、科技型果品精深加工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相关论文投稿刊物:《河北林果研究》前身为《河北林学院学报》,是由原河北林学院主办的学术理论期刊。1994年初,在中国出版贸易总公司办理了国外总发行手续,年终被优先进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简称CSTA),不久又被美国CODEN中心确认国际刊名代码。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