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农业资本、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正文

农业资本、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6-04 10:37

本文摘要:摘要:基于2009-2018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农业产业内部重组融合、农业与第二产业延伸融合、农业与第三产业延伸融合三个层面共12项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

  摘要:基于2009-2018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农业产业内部重组融合、农业与第二产业延伸融合、农业与第三产业延伸融合三个层面共12项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链式中介模型,探究以农业保险、农业贷款、财政支农为代表的农业资本和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路径。结果显示,共有10条路径显著,其中,财政支农对农业贷款、农户投资的促进作用,农业贷款增强农业保险对农户投资、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是路径成立的关键;农户投资削弱农业保险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农业保险削弱农业贷款对农户投资的支持作用是阻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农业资本;农户投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介效应模型;

农业资本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党的十九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要决策,是党的“三农”理论政策的创新和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农业发展论文范例:改革中国农业资本将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要举措的落实,需要得到资本的强力支持,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在综合运用税收优惠、补助和奖励等政策的基础上,加强金融机构与农户的合作关系,同时增强对农村产业融合的贷款支持力度,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合作,拓宽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范围等。因此,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建设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农业资本、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这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研究文献当中,关于农村产业融合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的“六次产业”的概念[1],即认为农业应与相关的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农业。在此基础上,中国学者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与发展,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指在与农业紧密相关的二三产业或者农业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2],通过市场、技术和产品之间的交叉、渗透和延伸等方式,在农资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服务环节等纵向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理念、技术成果和管理模式的横向融合[3],最终达到实现延伸农业产业链、扩展产业范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成为一种具有高度产业融合性质的“大农业”[4]。

  目前,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度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灰色关联分析法[5]、投入产出表法[6]、赫芬达尔指数法[7]以及耦合度分析法[8],其中,灰色关联分析法及耦合度分析法只能分析产业间或行业间的关联系数,对于微观层面农村产业融合的表现无法进行评价,投入产出表法基于5年一编制的投入产出表,无法对连续年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而赫芬达尔指数法所使用的数据为农业上市企业专利数量,不适用于以农户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类型。也有学者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农村产业融合度进行评价[9],但其赋权方法为基于专家打分的层次分析法,无法保证其客观性。因此,本文在参考上述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并使用投影寻踪模型为其客观赋权,力求全面客观的进行评价。

  从农业资本、农户投资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来看,一方面,以农业保险、财政支农及农业贷款为主的农业资本能直接支持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10-11],农业资本除了能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流动资本[12],从而增加农户对农业的固定资本投资外[13],还能起到一定的新技术应用风险保障作用,能够降低农业相关产业投资者的风险预期,解决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风险集中的问题[14],从而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应用[15]与新业态[16]的产生,在稳定产业链基础环节的同时,促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农业资本内部在对农村产业融合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彼此间也存在种种促进或替代作用[17],财政支农支出、农业保险赔付可以作为政策支持或抵押担保来增加农业贷款的可获得性[18],但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可能会造成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贷款的不恰当使用[19],而三种农业资本间也不一定会产生正向的协同作用,反而可能会由于效率降低而较单独获得时促进作用减少[20]。可以看出,农业资本、农户投入、农村产业融合三者之间的影响较为复杂,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农业资本、农户投资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农业资本内部在支持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彼此间的影响已有一定的研究,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但已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1)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度的测量方法缺乏对微观层面、农户角度、连续年份的客观评价方法;(2)对于农户投资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以及农业资本内部在支持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彼此间的影响的研究,仅停留于影响因素分析,缺乏对传导路径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建立农村产业融合综合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并检验农业资本、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直接作用、基本中介作用与链式中介作用,得出其传导路径,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二、理论分析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资本、农户投资不仅能对农村产业融合产生影响,农业资本也会对农户投资产生影响,甚至农业资本内部相互间也会产生相互影响。因此在本文研究中,农业资本、农户投资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分别有三类:农业资本、农户投资对农村产业融合的直接作用;农业资本通过农户投资的中介作用对农村产业融合产生影响;农业资本先在内部产生中介作用,再通过农户投资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农村产业融合产生影响。具体作用机理如下:

  (一)农业资本、农户投资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机理本文农业资本具体包括农业保险、财政支农与农业贷款,其中农业保险能够提供灾后补偿、减轻农户风险厌恶程度,是缓解农户收入波动的重要工具;财政支农能够为农户生产提供专项资金与政策导向,是政府补贴农户的重要手段,而农业贷款能够为农户提供生产资金、缓解农户贫困程度,是农户可获得的农业资本的主要来源。

  从农村产业融合的角度看,农业资本能够为新技术应用风险提供保险保障,促使农户主动增加对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而农户投资的增加,能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能够将农业产业链中经营主体的利益风险有机链接,降低农业相关产业投资者风险预期,解决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风险集中的问题,稳定产业链基础环节,加快农村产业融合进程。

  (二)农业资本对农户投资的影响机理

  农户对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量一方面取决于其对生产风险的预期,农业风险的高度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分散性使得农业生产一旦遭受灾害的侵袭,极有可能一无所获,成为农业生产投资的制约因素。而农业资本能通过保障农户再生产的方式促使农户提高对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农业资本可以有效帮助农户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及时减损,从而提高了农户对生产风险的承受能力,保障农户农业生产收入与再生产能力。

  农户对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量另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收入情况,若农户自身收入较低、家庭贫困,则无力增加其对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量。而农业资本能通过改善农户贫困情况的方式促使农户提高对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农业资本不仅是政府大力支持的支农惠农的重要工具,也是有效的扶贫手段,不断落实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扶持作用,间接支持贫困用户提高农业生产力。

  (三)农业资本内部相互间的影响机理

  属于农业资本的农业保险、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一方面,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间存在相互影响,农业保险作为农业贷款抵押物的一种,可以弥补农户抵押品的不足,同时由于其风险补偿机制,也可以稳定农户的投资收益,起到改善农户的信用评级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农户农业贷款的金额与可获得性;反而言之,农户获得农业贷款后,将有更多资金投保农业保险,灾害发生后的农业保险赔付额也将更高,其生产风险将进一步降低,在这一层面上,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另一方面,财政支农对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也有影响,财政支农除了为农户带来生产补贴、费用减免外,也起到了政策导向的作用,在政策支持下,农户除对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增强外,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针对政策进行的业务创新也将增多,农户也将更容易获得业务适用性更强的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在这一层面上,财政支农对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起到了引导与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财政支农多为国家宏观政策,受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的反向影响较小,因此本文暂不考虑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对财政支农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本文建立实证模型拟解决以下3个问题:(1)我国各地区历年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如何?(2)农业资本、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路径如何?(3)何为农业资本、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与瓶颈?根据上述3个问题,本文具体模型设置如下:1.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为了解决问题(1),本文采用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21]来对我国大陆31个省份2008-2017年的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行评价,该模型不要求传统评价方法基于正态分布的假设,基本思想为投影点间总体分散但局部密集的,通过非线性优化模型为指标赋权。运用Matlab软件的遗传算法工具箱[22],并采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进行优化计算求得最优解。

  四、实证分析

  (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实证结果实证结果根据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分别计算出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2009-2018年共10年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为31个省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10年平均值,可以看出,除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区外,其余各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值均在1—2之间,总体差异不大。

  (二)农业资本、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的传导路径分析1.直接作用分析分别以农业资本(包括农业保险、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农户投资为自变量,农村产业融合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列(1)显示,在以农村产业融合为因变量的基础上,仅农业保险的回归结果显著为正,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和农户投资回归结果不显著,这表明农业资本和农户投资的支持作用无法同时存在,甚至仅农业资本内部间同时存在都有难度,但农业保险、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农户投资分别与农村产业融合单独进行回归结果都是显著的,由此表明,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或相互替代问题,需展开中介检验。从农业保险、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农户投资分别与农村产业融合单独进行回归的结果来看,四者皆对农村产业融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为财政支农,农业保险次之,农业贷款最小。

  农业保险皆显著,且显著性与系数均大于其对农村产业融合单独进行回归的结果,说明在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农户投资三者或仅前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农业保险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显著增强。控制变量自然灾害发生率在6个模型中皆显著为负,说明自然灾害发生率对农村产业融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采用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检验农业资本、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直接作用、基本中介作用与链式中介作用,得出农业资本、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路径,并分析农业资本、农户投资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与瓶颈。研究表明:

  首先,农业资本(包括农业保险、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农户投资对农村产业融合的直接作用都是成立的;其次,对于在机理中提出的7条基本中介作用,经检验只有“财政支农—农户投资—农村产业融合”、“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农村产业融合”、“农业保险—农业贷款—农村产业融合”和“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农村产业融合”4条路径成立;最后,对于在机理中提出的14条链式中介作用,结合基本中介作用分析,对4条链式中介作用进行检验,只有“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农户投资——农村产业融合”、“农业保险——农业贷款——农户投资——农村产业融合”2条路径成立,即在本文实证中,共有10条路径成立。

  这10条路径成立的原因有三点,首先,对于直接作用而言,农业资本、农户投资分别能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其次,对于基本中介效用而言,财政支农能够提高农户可获得的农业贷款额,并促进农户提高其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同时农户可获得的农业贷款的提高也能增强农业保险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最后,对于链式中介效用而言,农业贷款能有效提高农业保险对农户投资的促进作用,这些原因成为农业资本、农户投资支持农业多功能发展的关键。

  对于剩余5条路径未能成立的原因也有三点,首先,农业保险未能有效促使农户提高其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且财政支农也未能有效提高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其次,农户投资未能提高农业贷款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甚至会削弱农业保险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最后,农业保险会削弱农业贷款对农户投资的支持作用,这些原因成为阻碍农业资本、农户投资支持农业多功能发展的瓶颈。

  (二)政策建议

  首先,财政支农虽然能提高农户可获得的农业贷款额,促进农户提高其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但其对农业保险未表现出有效的促进作用,应该增强财政支农对农业保险的政策引导作用。因此农户应加强与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分工协作,发挥其引导要素流动、引入先进经营理念、品牌运营的优势,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产业融合方面的专业型与复合型才能。

  其次,农业灾害发生后,农户可能由于灾害后的过度防御、恐惧心理,未能将农业保险的赔付额继续投入农业生产,但农业贷款能增强农业保险赔付向农户投资的转化率,同时能促进农业保险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应该发挥农业贷款与农业保险间的协同作用,增强财政支农对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的政策引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对政府鼓励开展的农业保险与贷款给予一定政策和资金支持。

  最后,农户为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未能增强农业贷款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甚至会削弱农业保险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应增强农业保险、农业贷款对农户投资的转化率,发挥农业保险、农业贷款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支持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农产品流通、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等农村产业融合后形成的新兴行业的扶持政策,鼓励保险企业针对农村产业融合进行业务创新、服务创新,同时针对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贷款实行优惠的利率与贷款期限。

  参考文献

  [1]今村奈良臣.把第六次产业的创造作为21世纪农业花形产业[J].月刊地域制作,1996(1):1-6.

  [2]孟秋菊.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02):76-83.

  [3]梁伟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分析:一个产业融合理论的解释框架[J].求实,2010(03):69-73.

  [4]姜晶,崔雁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8(07):39-45.

  [5]梁树广,马中东.农业产业融合的关联度、路径与效应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7(06):79-84.

  [6]刘灿,刘明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供需结构与农业供给侧改革[J].当代经济研究,2017(11):32-41,97.

  作者:1,2唐勇1吕太升1殷姝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