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西盟县中蜂养殖是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 项目以符合政策,便于实施,效益明显,带动面广的特点,在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中取得显著成效。 中蜂产业已列入《西盟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养蜂产业已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
摘 要:西盟县中蜂养殖是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 项目以符合政策,便于实施,效益明显,带动面广的特点,在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中取得显著成效。 中蜂产业已列入《西盟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养蜂产业已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甜蜜事业”。
关键词:中蜂养殖成果; 巩固提升; 乡村振兴; 独立发展
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三农”工作重心已发生历史性转移。 从过去“脱贫攻坚”迈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但仍将对摆脱贫困的县设立5年过渡期。 西盟县2018年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率先在全国“直过民族”地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成功入选“中国扶贫交流基地、全国百个减贫示范县、全国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衔接示范县”。 中蜂产业被全国蜂产品协会评为“蜂业扶贫先进县”称号。 中蜂产业为西盟县产业持续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产业优势
西盟县地处云贵高原西南部怒山山脉南段,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99.9%为山区,最高海拔2458.9 m,最低海拔590 m,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9.6 ℃,年平均降水量1840.6 mm,年平均日照达2082.6 h,全年无霜,具备丰富的光、热、水和生态资源条件; 全县共有林地面积7.97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65.25%。 一年四季均有多种蜜源植物开花,具有养殖蜜蜂的优良自然环境。
二、产业成果
2018-2020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200万元,统筹上海对口帮扶资金2400万元,养殖中蜂7万群,全县7个乡(镇)平均覆盖1万群。 目前,建成中蜂养殖场(点)96个,建成中华蜂养殖繁育基地1个,养殖示范基地8个,在建蜂产品加工厂1座。 构建了“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企业带动农户9230户31 469人,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稳定的订单联结关系,实现蜂蜜产量275 t,收入1375万元,资产收益800万元,户均增收2300元以上。 繁育基地带动130人余就业,月人均增收2000元。 产业核心带动作用日渐凸显,曾经“小而散”的养蜂产业逐步蜕变成如今的“甜蜜事业”。 2020年在全国蜂业大会上,西盟县被全国蜂产品协会评为“蜂业扶贫先进县”称号; 云南丁氏蜂业工贸有限公司荣获云南省“扶贫明星企业”和“蜂业脱贫攻坚之星”称号; “彩蜜坊牌”山林百花蜜,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奖”; “山林百花蜜”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养蜂产业已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甜蜜事业”。
三、巩固提升措施
(一)巩固提升产业覆盖,以自主生产为主导
1.保证资金投入。 继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和金融贷款资金等,筹集更多的资金投入中蜂产业。 对标对表,加快落实,确保资金精准投入到户。 2018-2020年,引进云南丁氏蜂业工贸有限公司,以互惠互利原则合作养殖。 2018年,政府与云南丁氏蜂业工贸有限公司签订托管饲养合同(2018-2020年),将4万群中蜂统一托管丁氏公司集中养殖,带动群众抱团发展产业,降低养殖风险,实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合同期内,农户每群中蜂第一年可获得400元,第二、三年各获得200元托管收入。 3万群中蜂由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按企业标准自主饲养,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培养一批养蜂能手,最终实现自主生产。 现合同期已满,托管的4万群中蜂由政府统一收回,投放到各乡(镇),由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按照企业技术标准进行自主养殖,企业按订单协议价格回购蜂蜜。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示范化推广。
2.建成岳宋蜂蜜绿色食品示范乡。 在岳宋全乡范围内推广中华蜂养殖,扩大养蜂范围,推动农户参与中华蜂全产业链的构建,以养蜂为基础,拓展蜂蜜产业系列产品,申报西盟蜂蜜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打造“甜蜜岳宋”品牌。
3.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产业发展要求,选派优秀干部下沉到养殖场(点),根据资金到位整合情况、实施情况作好动态管理。 抓好抓实中蜂产业发展,及时解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继续围绕“5+X”产业格局,做大做强中蜂养殖产业。
(二)巩固提升龙头带动,带动农户稳定增收
继续以内育外联的发展思路,以“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受益”为核心,以“六联六金”利益联结机制为基础,依托丁氏蜂业充分利用其在资源、产业、科技、信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抗市场风险能力,与当地自然资源有机结合,组建养蜂合作社,加速实现中蜂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步伐,引导农户积极参与中蜂养殖产业各个环节,出售蜂蜜产品、到养殖场、加工厂就业务工,不断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水平。
(三)巩固提升利益联结机制,明确合作关系和利益分配
结合县情、产业格局等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围绕“5+X”产业格局,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构建 “政府+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 按照“短期联得上”“中期结得好”“长期稳得住”的思路,通过建立健全“订单、股份、劳务、租赁、保险、激励”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各主体之间合作关系和利益分配办法,形成“六联六金”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巩固提升技术培训,实现群众独立发展
紧紧围绕全面提升中蜂养殖技能和企业用工需求,培养一批养蜂能手,使其就地就近稳定就业创业。
1.深入开展“先锋强志”工程和“乡村领头雁培育行动”。 由丁氏公司对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做到每个村集体(合作社)至少有2名以上的村民熟练掌握中蜂养殖技能,实现从托管养殖到独立发展的转变。 具体做法是村集体(合作社)按照每500群中华蜂安排1个培训岗位,到企业参与6个月的以工代训,月收入2000元。 除了培训外,企业就地就近优先吸纳农户实现灵活就业,让群众获得稳定持续的工资收入。
2.落实好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 由县委、县政府统筹财政、农科、科协、人社、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开展蜂群饲养管理、蜜蜂病害与敌害防治技术、蜂产品生产技术指导、培训,每年培训700人次。 全县34个村设置的128个产业指导员到位履行职责,负责指导好产业发展、宣传和督促落实好产业政策。
(五)巩固拓宽销售渠道,探索农业合作社结盟
巩固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依托佤部落电子商务平台、益农信息平台等线上销售平台。 探索推出“山林百花蜜”销售微信小程序。 网罗西盟各种农产品,将当地的优质农产品定期上线,全国配送,形成“大循环”。 由一家合作社牵头,落实地区品牌,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采购标准、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七统一”采购,推动优质优价吸引消费者。 来自不同合作社的蜂蜜,包装后对接大平台,组成“山林百花蜜”联盟,抱团营销。 为避免某家合作社临时收到大订单但货源不足的情况,销售环节推出提货券发货,实现规模化供给,明确不同合作社对应不同的发货时间,如果消费者收到的蜂蜜有问题能立即追溯到产品的生产单位,并由其提供售后服务。 未兑现的提货券可在合作社之间结算,可更换最新的时令产品。
(六)加快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全面培育推广优良蜂种
中蜂产业已列入《西盟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严禁在中蜂产业养殖场保护区域内引进外来蜂种及养殖其他蜂种的通告》,保护中蜂种质资源,保障中蜂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实施在特色蜜源和中蜂养殖集中区建立中蜂保护区,严格管控农药使用,保护蜜源植物,确保全县所产蜂蜜品质和种质资源安全。 在技术上坚持农业科技自强,通过聘请、招聘、引进专业的养蜂人才队伍,加快推进中蜂养殖关键技术,突破一批核心的“卡脖子”技术,全力培育优良蜂种。
(七)巩固提升产品竞争力,保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依托云南丁氏蜂业工贸有限公司在养殖、研发、加工等方面的市场知名度和企业文化,融合西盟特色注册的“彩蜜坊牌”山林百花蜜已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并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奖。 2019年云南丁氏蜂业工贸有限公司被评为云南省“扶贫明星企业”; 2020年在全国蜂业大会上,西盟县被全国蜂产品协会荣获“蜂业扶贫先进县”称号、云南丁氏蜂业工贸有限公司获得“蜂业脱贫攻坚之星”称号。 目前正在积极开展优良生态原产地认证、欧盟有机认证、日本有机认证、HACCP质量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等产品质量认证及企业管理体系认证,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为西盟中蜂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欧阳仕春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7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