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森林康养产业是新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产物,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问题培育出的新生业态,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有效尝试,是顺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相关政策的发展趋势,是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践证明。通过研究国际、国内森林康
摘 要:森林康养产业是新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产物,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问题培育出的新生业态,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有效尝试,是顺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相关政策的发展趋势,是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践证明。通过研究国际、国内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森林资源、区位及市场优势,提出可供参考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思路,为各地区进一步探索森林康养产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森林康养;产业融合;规划设计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人们追求“健康、舒适、长寿、愉悦”的需求也愈发强烈,想通过一种方式来缓解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有效预防亚健康及慢性疾病,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需求同发展的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高速发展健康产业,健全公共服务质量体系。
2016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2019 年 3 月,国家林草局会同民政、卫生、中医药管理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林改发〔2019〕20 号)。在相关国家政策出台背景下,森林康养产业就此应运而生,为解决现有矛盾开辟出一种新路径、新业态[1],健康产业也必将成为 21 世纪我国大力支持、鼓励的重要产业,森林康养也将如雨后春笋般迎来爆发式增长。
森林康养论文:云南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探析
1 森林康养概况
1.1 森林康养的概念
森林具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结构层次复杂的特点,它不仅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基础原材料,更具备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作用。国家林草局印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表明: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利用森林生态、景观、文化等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促进大众身心健康而开展的服务活动。
1.2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历程
1.2.1 国外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经验借鉴。森林康养经过国外多位学者研究探讨,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标准体系。“森林康养”这个词汇起源于 19 世纪的德国,它提出相关理论并建立了森林浴基地[2],在当时研究表明,森林疗养能够缓解压力,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心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症状。截至目前,德国已获批 400 余处森林康养基地,配备专门医生和疗养师,并将每年的森林康养消费纳入公费医疗范围[3]。随后日本结合其自身自然资源条件,于 2006 年正式提出了森林疗法的概念,并已有 67 处被认定的森林康养基地且有政策及标准体系支撑指引。
森林康养基地逐渐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康养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韩国借鉴其他国家康养产业发展模式,于 1988 年创建了自然修养林,先后修订《森林文化及休闲活动法》、颁布《森林文化·休养法》[4],并成立国家修养管理所,进一步丰富了产业发展模式,为后续自然休养林、森林浴场等构建提供理论支撑依据。
1.2.2 国内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实践探索。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还处在探索、尝试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城市人们亚健康问题的暴露,国内学者通过结合国外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分析我国现阶段的问题。原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 [5]、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孙抱朴及学者吴后建[6]、丛丽等[7]率先提出健康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理念,推进可持续发展途径及森林康养旅游相结合协调发展方向,相关课题的研究为康养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5 年第一届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圆满落幕,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林业、农业深度融合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颁布实施,以及 2020 年底第五届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大会顺利召开,北京、浙江、湖南及四川等省市初步探索建设一批森林康养基地、森林特色小镇及森林康养示范县。短短几年时间,森林康养产业迅速发展覆盖全国各地。由此可见,森林康养产业是具有潜在发展空间的新业态,它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抓手,是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8]。
2 广西森林康养产业
2.1 广西森林康养现状
2018 年广西六万大山森林康养基地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标志着广西森林康养产业打响第一枪。截至2020 年底,广西拥有大明山、六万大山及东兰红水河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 3 处,自治区级森林康养基地 30处。主要有南宁良凤江森林康养基地、钦州林湖森林公园康养基地、贺州姑婆山森林康养基地等,森林体验基地 21 处,森林人家 67 处。2020 年,金秀瑶族自治县被评选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
2021 年 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印发《关于公布第一批森林康养基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的通知》(桂林产发〔2021〕1 号),《森林康养基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方案》和《森林康养基地服务体系试点建设指南》文件的制定,是推动康养基地规范化建设,提升森林康养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2.2 广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优势及劣势
2.2.1 森林资源优势。
广西地处亚热带,全年气候温暖、雨热充沛,森林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截至 2020 年,其森林面积约0.1487 亿 hm2,森林覆盖率达 62.45%。广西资源特色禀赋,拥有以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优美如画的滨海风光为主的自然景观,聚居以壮、汉、瑶、苗、仫佬族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丰富的景观资源条件为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相关资料显示,广西现有 18 处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自然公园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如下:33 处风景名胜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其中 4 处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21 处国家 4A级旅游景区、9 处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 [9];38 处森林公园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其中 25 处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5 处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森林中空气负(氧)离子,植物芬多精成分浓度高。同时经过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部署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行动、国土绿化行动、发展林下经济等,大大提升了环境空气质量、地表地下水水质及声环境质量,丰富了林副产品样式。可以看出,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可依托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自然保护地开展森林康养服务,打造多样化的森林康养新业态,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好愿景。
2.2.2 地理区位优势。广西地处中国西南部,西南方向紧靠越南,延伸至与整个东南亚相连接。东依经济实力雄厚的广东省,且具备“沿江”“沿边”“沿海”及多个良港的先天区位优势,是东盟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以及西部经济圈的交汇处。随着党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自治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形成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战略新思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构筑东盟和衔接“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构建珠江- 西江经济带等战略目标,为推动广西对外开放广东、江西、福建、湖南等省份及东南亚地区提供支点,为广西森林生态旅游带来更坚实的合作基础和更为广阔的旅游内需消费市场与国际消费市场,为广西地区深度参与大循环和双循环提供重要支撑与保障。
2.2.3 市场潜力优势。“十三五”期间,广西游客接待量逐年攀升,从国外客源市场分析,以越南、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周边亚洲国家为主,从国内客源市场分析,广东、海南、浙江、福建、湖南等周边沿海省份为主要客源省份。广西旅游业发展消费突破万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由 2015 年的 3.41 亿人次增加到 2019 年的8.76 亿人次,增长 157%。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景区接待人数由 2016 年 8640 万人次增长到 2019 年 19660万人次,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对健康保健的消费支出占年总消费支出比例也在提高,特别是全国 60 周岁以上人口高达 24949 万人的“银发”市场为康养产业提供核心动力,依托森林旅游人口基数推进带动森林康养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2.2.4 森林康养区域分布不均衡。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森林康养地分布失衡,例如河池市开展森林康养基地、体验基地及森林人家建设总数达 20 处,森林康养处于领先地位;南宁、玉林两市发展规模相差不大;拥有滨水风光、边关风情优势的钦北防、崇左发展康养产业进度缓慢;柳州几乎没有发展康养产业;桂林还需利用好山水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区域间发展失去平衡导致资源未合理高效利用,不符合可持续绿色生态发展的路线。
3 广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思路
3.1 总体规划布局依托广西资源禀赋优势,充分考虑广西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条件等因素,整体打造以“环绿城南宁森林康养圈”为中心点,“珠江 - 西江生态观光带”+“边关 - 滨海风情体验带”2 条轴线为辅助,综合构建“桂北康养片区”“桂西康养片区”及“桂东南康养片区”三大分区,形成单点连线,四周发散式辐射,串联各片区以点线面结合方式,统筹协调健康发展康养产业。
3.1.1 环绿城南宁森林康养圈。充分利用现阶段环绿城南宁森林旅游圈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发挥区域及周边生态资源优势,建设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小镇等,提升森林康养服务能力,推动产业发展。以青秀山风景名胜区、高峰森林公园、良凤江森林公园、大王滩湿地公园、弄拉自然保护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等为重要节点,加强“森林康养 + 生态”深度融合。推出林海眺望、森林冥想、湖泊养生、田园疗养、温泉度假、登高揽胜、极地速降、攀岩溜索、森林马拉松等观光、运动、舒缓类产品,满足 30 岁以下年轻人运动养生、30~45 岁中年休闲养生康养需求。提升不同年龄阶层人群的参与性、互动性,串联西乡塘区、五象新区、江南区、青秀区、横州、马山、宾阳等周边市县,构建多点结合,适应多元化需求森林康养发展新格局。
3.1.2 珠江 - 西江生态观光带。以西江流域自然资源为载体,充分挖掘红水河、浔江、西江沿线森林生态资源、旅游产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打造升级一批精品旅游康养线路。培育沿江旅游产业带,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条建设,建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康养产业集聚带。整合观光带节点上森林资源、田园景观、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等可开发资源,延伸开发“竹、茶、花 + 琴棋书画”“山地体育”“民俗活动”等深度康养体验,打造具有珠江 - 西江沿线资源特色的大健康产业示范带,推进森林休闲养生城市、森林康养名镇建设。以红水河森林公园、龙潭森林公园、大化七百弄风景名胜区、金秀大瑶山森林公园、元宝山 - 贝江风景名胜区、西山风景名胜区、梧州苍海湿地公园等为节点,串联南丹、东兰、都安、南宁、来宾、平南、苍梧等市县,构筑绿色产业森林生态康养廊道。
3.1.3 边关 - 滨海风情体验带。以中越边关景观资源及滨海风光为纽带,整合骆越民族文化资源、白头叶猴资源、德天瀑布资源、滨海风光资源,打造“森林康养 +边关 + 滨海文化”的深度体验游,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历史文化展示窗口。以花山风景名胜区、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恩城自然保护区、德天瀑布风景名胜区、派阳山森林公园、北海银滩、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为节点,串联江州、大新、宁明、东兴、防城港,积极探索森林康养培育示范,重点推进北海市滨海休闲养生城市。着力打造全国森林康养样板区,构建海岛避暑养生、高山避暑医养、矿物质养生、森林音乐、林中感知等观光、认知类产品的中越边关滨海风情康养体验带,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康养需求。
3.1.4 桂北康养片区。桂北康养片区以桂林市为中心,依托山清、石秀、洞奇、石美而享誉中外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名片,谨记习总书记调研桂林所说:“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的嘱托,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的前提下,重点整合桂林“喀斯特”岩溶地貌旅游资源,例如漓江山水、丹霞地貌、龙胜温泉等,开展森林生态观光、森林静态康养的康养活动,让康养群体充分接触自然山水,维持和调节人体身心健康,促进森林康养与桂林山水文化资源创新融合发展,催生“森林康养 + 山水文化”生态旅游康养新业态。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灌阳千家峒自然保护区、龙胜温泉森林公园等为节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互联互通、优质高效的森林康养布局结构,构建以自然观察、森林浴场、徒步穿越、雨林探险、林下采集等运动、认知类产品为主体的大健康新区。
3.1.5 桂西康养片区。桂西康养片区主要以河池、百色两市为中心,依托“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巴马瑶族自治县 IP 品牌,将区域内壮族山歌、瑶族舞蹈、苗族节庆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长寿文化与森林康养高度融合,紧紧围绕“医、养、食、游”等产业链要素,打造出“森林康养 + 长寿文化”的优势产品。通过开发长寿绿色食品、健康医养、森林浴场、森林康复中心、天然泉水、特色医药等产品,丰富森林健康产品类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健康长寿的长寿康养之地。
以凤山岩溶地质公园、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地质公园、南丹拉稀湿地公园、东兰红水河森林公园等为节点,串联巴马、凤山、东兰、南丹等县,以传统中医药、壮瑶医药为基础,通过发展绿色生态养殖、林下经济种植有机、安全的健康食品为辅助,大力发展健康食品加工,推动绿色食品基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将药、食融合发展成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中医药药膳。同时,创建宜人享老社区,通过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智能化的专控服务体系、便利的特色产品体系保障“候鸟式”康养群体身心健康。着力打造出“食疗养生·山林长寿”的国际化品牌,发挥龙头标杆示范作用,辐射带动河池、百色各市县建立特色鲜明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3.1.6 桂东南康养片区。桂东南康养片区主要以梧州、玉林两市为中心,依托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广西第一批森林康养基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六万大山森林康养基地为试点,提升园区内康养基地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质量,完善住宿餐饮体验设施,配备必要医疗应急设备,汇聚高校科研力量,构筑森林康养科研智慧平台,促进森林康养产业提速发展。整合区域内旅游、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形成以东西方养生哲学、养生理疗技术为指导,构建健康产业链与旅游度假产业链两大产业体系,延伸出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康复理疗、修复保健等五大健康板块,通过心灵疗养、度假养生、中医养生、医药疗法等多种类养生养性养心康养项目,满足不同森林康养群体需求,达到未病养生、亚健康康复、老年人康养治疗等多元化森林康养效果。
3.2 组织保障措施
3.2.1 加强组织领导。自治区党委、政府应切实加强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注重统筹谋划,实施规划先行,完善配套制度,落实责任主体,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合作会商机制。发展改革部门应把康养产业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林业部门应切实发挥主导作用,以储备项目积极谋划好林业康养产业发展;人力资源部门应加快完善康养医疗保险政策与相关措施;自然资源部门应把森林康养产业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切实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问题,提升用地供应能力;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康养医疗设备、康养保健环境、康养服务人员等监督管理,完善康养产业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3.2.2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完善公共财政支持康养行业政策,将康养产业建设资金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体系,加大对森林康养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民营资本以 PPP、项目融资等方式投资发展森林康养项目,促进就业增收、脱贫致富。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同时完善信贷资金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形成资金投入合力。加快推进广西健康养老产业基金介入康养产业步伐,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广西新兴康养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资金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增强廉政风险防控能力。
3.2.3 联合宣传媒介。加大宣传森林康养力度,塑造森林康养整体形象,构筑森林康养信息传播平台,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体环境,打造森林康养旅游媒体网络营销模式,提升森林康养公众认知度。通过报纸、电视、社交网络、数字媒介等渠道,大力宣传森林康养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普及森林康养内涵,及时更新报道森林康养发展取得成效,营造良好氛围。打造一批附加值高、经济溢价强的森林康养知名品牌,提升产业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综合效益,推进区内森林康养提质增速健康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康养产业是一种新型绿色产业,它的出现既符合新时代背景,也满足人们追求自身健康长寿的内在需求。通过建立健全有效机制及行业政策,加强媒体宣传引导,在发展中不断积极探索实践,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经验模式,相信未来的广西在森林康养领域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孙抱朴.森林康养是新常态下的新业态、新引擎[J].商业文化, 2015,(19): 92-93
.[2]杨韵. 国际森林康养开发模式启示[J]. 现代园艺, 2021,44(09):116-118.
[3]孙一,牟莉莉,江海旭,等.供给侧改革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化发展的创新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1,(01):72-79.
[4]马娅.森林康养产业:林业供给侧改革新路径[J].中国林业经济,2019,(06):90-92+125.
[5]邓三龙.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世界林业研究, 2016,(12):26-29.
[6]吴后建,但新球,刘世好,等.森林康养:概念内涵、产品类型和发展路径[J].生态学杂志,2018,37(7):2159-2169
.[7]丛丽,张玉钧.对森林康养旅游科学性研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16,31(11): 6-8.
[8]陈丽芳.把握“两山”理论的价值导向[J].民生周刊,2020,(12):7.
[9]李玉清,徐竟甯,周芯卉.广西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路径探析[J].林业调查规划,2020,45(02):113-118.
作者简介:文翰(1994-),男,广西桂林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輪輲訛 向:园林、规划设计。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