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 正文

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6-06-12 18:15

本文摘要: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还不健全,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准确率还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需要,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针对性以及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抵御能力仍然不强,这就必须大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要千方百计提高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特别要提高对极端天气

  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还不健全,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准确率还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需要,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针对性以及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抵御能力仍然不强,这就必须大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要千方百计提高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特别要提高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准确率。

浙江气象

  《浙江气象》(曾用刊名:浙江气象科技),1979年创刊,以促进我省气象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宗旨,经学术为主,兼顾气象事业方方面面,是融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季刊。《浙江气象》可供气象、农林、水文、地理、民航、海洋、环保、地质等部门的科技人员阅读,亦可供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摘 要]随着我国自然灾害的现象频繁出现,所以其造成农业生产方面的影响也非常重大,我国的农业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本文首先说明了农业气象灾害以及农业气象基本特点,然后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滞后原因,最后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 气象灾害 防灾减灾 气候资源 灾害调查

  1 农业气象灾害以及农业气象基本特点

  1.1 农业气象灾害

  我国相比起世界其他各国来说,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占据了自然灾害中的绝大部分,大概在68.9%左右,但是农业又是抵抗能力最差的一个行业。农业气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现象:其一,暴风暴雪;其二,干旱低温;其三,霜冻冰雹;其四,大雾沙尘暴。另外,还有因为气象因素所导致的泥石流、山底滑坡、森林灾害和水旱灾害多农业带啦的巨大负面影响。随着全球的气候逐渐变暖,恶劣的天气情况时有发生,气象灾害这个比较敏感的行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其健康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和作用。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比较辽阔,人口也比较多,地形比较复杂,而且还是农业发展的国家,所以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一个国家。

  1.2 农业气象基本特点

  我国的农业气象基本特点一般来说被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国土面积比较辽阔,所以受灾害的区域分布的也比较广。其二,农业气象灾害的种类比较多。其三,气象灾害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其四,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也很大。分布区域比较广主要体现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受旱灾的影响很大,发生的几率也很高,在我国基本各个省市的农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影响。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各种气象灾害在我国基本上都能看到,因此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而言,我国的气象灾害发生频多。另外,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随着气候逐渐变暖,恶劣的天气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出现的严重天气灾害比较多,所以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来说有重大的阻碍。

  2 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滞后原因

  2.1 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较救灾的被重视程度低

  救灾比减灾能力建设更会受到重视往往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救灾是当前和紧迫的任务,而且也便于媒体报道,它以行动为方向,并且容易量化(分发的粮食吨数、运送的家庭栖身设备数目);其次,取得应急救援相对容易,因为在道义上难以拒绝为突发的灾害提供援助;再次,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由于对各种趋势和估计损失缺乏有说服力的分析,因此农业发展方案往往忽略了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性。

  2.2 政府难以确保农户可以方便地获取农业气象灾害相关信息

  农户在制定农业防灾减灾决策时通常需要有关灾害风险的信息。收集这类信息并向人们提供看似简单,有时做起来却并非易事。尽管政府试图为某些农村社区收集并归档灾害数据,但常常存在工作间断或力度不够的问题。对用于分析气象灾害的环境参数和相关数据如何归档也没有通用标准,因此数据交换、灾害分析和灾害制图工作就变得非常困难。

  2.3 政府未能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本身就具备很多预防功能,但是否有效却取决于其质量。基础设施需要维护,如在雨季到来之前修补水利基础设施等。很多基础设施和私人措施必须共同发挥作用,以实现有效预防。低洼地带农户将房屋地基加高以防止洪水来袭,但同时又打井取水灌溉稻田,这可引起地面下陷。尽管农民清楚这样做的后果,但如果政府不能提供水利基础设施,他们也别无选择。因此,个人采取的预防措施还取决于政府的作为或不作为,反之亦然。

  3 农业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

  3.1 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3.1.1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气象科学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而农业与气象的关系就更为紧密。当前,各种专业户对发掘气候资源、了解当地气候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合理充分地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避免和减少灾害性天气带来的损失有着空前的积极性。在农业生产中,除了解日常的天气预报、安排好农事活动外,有关耕作制度的改革、作物的合理布局、新品种的引进等都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减少盲目性。

  3.1.2粮食安全生产离不开气象服务做保障

  粮食产量、品质和种植结构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气候条件,科学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建立粮食安全气象预警系统,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和粮食产量预报工作,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确保粮食安全生产,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3.1.3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

  气象信息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要加快建设基本覆盖全市的新一代农村气象专用警报网系统,开展气象信息进农村工程建设。要加快建设依托气象业务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建立畅通的气象信息服务渠道。要以气象警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报警报信息,扩大气象信息的公众覆盖面,将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农业实用技术、农用天气预报、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气象条件预报等信息及时传到广大农户、种养大户以及广大农民手中,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而优质的气象服务。

  3.2 加强对气象灾害的调查,并定期对调查资料进行更新

  对我国各个地区的气象灾害的分布情况进行仔细的调查,调查结果需要高度的精确性。可以通过对当地气象局的历年资料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建立科学有效的农业发展政策,把农业气象的灾害适应能力发挥到极致。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对于个人以及社会来说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也就需要适度的潜力对其进行具体的描述,充分把握好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

  另外,适应能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从而能够涉及到人们所需要的当地环境和工具,有助于农作物的长期生长和适应。适应的能力不仅与当地的环境有关,也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农业的相关政策是由政府的所作所为来决定的,具有比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对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资金方面有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力度,从而培养好专业人才来对防灾减灾技术进行具体的探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资料数据库,根据不同的地区进行不同程度的危险划分,并且定期对调查的资料进程分类的整理和更新。

  3.3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

  要开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规模农业等现代农业的干旱、低温冷害、高温逼熟和农用天气预报,要开发并不断完善农业气象情报、预报、分析、评价业务服务系统,大力开展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特别是要着力加强气象灾害综合预警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由各级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系统,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范应对农业灾害的新格局。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