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这篇文化产业论文发表了跨文化交际教育的现状和交际教育,论文梳理了哈贝马斯行为主义理论中交往真实性、真诚性、正当性三原则,对多元文化的交往和跨文化交际的开展指出了方向,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顺利进行。
这篇文化产业论文发表了跨文化交际教育的现状和交际教育,论文梳理了哈贝马斯行为主义理论中交往真实性、真诚性、正当性三原则,对多元文化的交往和跨文化交际的开展指出了方向,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文化产业论文投稿,哈贝马斯,交往行为,跨文化交际
随着远程交通工具和互联网的发展,多元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融日益加深,跨文化交际也就成为学术界越来越受到瞩目的焦点之一。而无论是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重视,但是跨文化交际本身涉及到众多的学科领域,比如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可谓千头万绪,而以上这些学科,自身的研究范式、思想路线、思维方法又不尽相同,所以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成为学术界日益关心的问题。本文从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实证出发,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验证交往行为主义的三原则对于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规范构建的有效性。
一、跨文化交际教育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而来的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文化之间的,自然也就带来丰富多彩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为了应对新时期新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1.跨文化交际教育载体的变化。传统的跨文化交际往往指的是国家之间,个体之间的互动活动,但现如今的多元主体,还包括了企业、社团、网络等等。
多元的主体给跨文化交际及相关教育带来了新的形态。首先,经济全球化使跨国公司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主体之一,从表象上来说,跨文化公司内部所使用的工作语言、相关条例以及企业文化都深刻影响了传统的跨文化交际教育;从深层内容来说,跨国公司本身就冲击着不同文化背景多元文明的世界观,改变的还不仅仅只限于教育本身。从实证出发,无论是微软还是谷歌,又或肯德基或麦当劳,多元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企业文化本地化的发展都成为这些跨国公司企业文化营造和教育的一部分。其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也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载体,比如说遍布全球的几百所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使以“和”为思想内涵之一的中华传统儒家文化成为促进各多元文明之间平等交流的重要思想指导。
同时,像汉语桥这样的中文大赛,在扮演文化交流重要平台的角色的同时,沟通了中国和世界,尤其是和其他国家年轻人之间的文化认知。第三,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更是使教育的载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实证上来说,网络教育,在线教学的兴起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高效交流,跨文化交际的教育往往在潜移默化之中达成。比如一对一外教口语在线平台,无国界交友平台、聊天平台等压缩了真实的空间和时间,使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演变成了体验式的教学。2.跨文化交际教育内容的变化。传统的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重点在于解决语言交流的障碍,在语言沟通的前提下对学习者提出风俗习惯、文化禁忌等方面知识的要求。如今,浅层次对不同文化的风俗习惯等的了解已经不能适应越来越深入的文化之间的交流趋势,而且还要由浅入深,发展到对对方文明价值观的认知。同时,只是学习认同对方的价值观也并不能够完全解决多元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所遇到的矛盾,承认彼此的文化差异,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商谈伦理,是新时期跨文化交际教育内容的应有之义。
二、哈贝马斯交往行为主义理论与跨文化交际教育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主义理论对多元文化之间的交往顺利展开提出了三项重要原则,分别是真实性原则、真诚性原则和正当性原则。交往的理论建立于普遍语用学之上,这三项原则也就是实现交往主体之间言语行为“普遍有效性”的重要要求。
1.真实性原则与跨文化交际教育。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首要原则,真实性原则要求语言交际必须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下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商谈,其目的是在于通过反思恢复共识,但必须认识到共识本身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变的。背景的改变会使很多规则成为“先验的”,此时通过商谈来调整规则,于是主体间过程就出现了。哈贝马斯所提到的商谈的背景不同于以往我们所说的实体世界,而是生活世界,在这个虚拟的公共意见池里,摆脱了实体的政治机构和经济生活,使多元文化之间的交际不再受到权力机构的逆向导控,可谓正本清源。从实证上来说,比如目前国内所开展的跨文化交际教育,有一些始终受到英语文化一元论的禁锢,有为数不少的国内研究以及相关的教育始终集中在英语文化对其他异文化的影响,其他文化应该如何应对英语文化,其他文化怎样从英语文化当中受益,实现以英语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全球化。这就完全离开了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平等主体为前提的交往理论,会导致文化霸权的出现。
2.真诚性原则与跨文化交际教育。哈贝马斯提出的商谈伦理既不依赖,也不排斥整全性学说。他的商谈伦理规范和罗尔斯的公共理性相比,侧重于语用学的约束,而摆脱了语义学的约束。从实证角度出发,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规范更侧重于对视角的约束,而并不限制内容。多元主体之间讨论,可以是各种内容,从宗教信条到形而上学都可以引入;但对内容的使用方式却做了严格的限制。所以真诚性原则可以使交往各方畅所欲言,积极努力的实现交往的目的。但真诚性原则对推理路径的限定,又保证了交往各方的对话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比如,英国人喜欢,用谈论天气作为开始谈话的话题,那么在交往过程当中,顺应对方的习惯,使用对方的语言文化代码,就给交往的顺利进行增添了更多的把握。同样,真诚性原则不是单向的,在英国人和中国人交往的过程当中,他们也应该了解中国式的招呼,比如“您吃了吗?”的真实语用目的,做出正确的回应。当然主体间过程还表现在交往规范不再专指个体,“我”已经成为了“我们”,这恰恰适应了跨文化交际载体的新变化。
3.正当性原则与跨文化交际教育。在真实性和真诚性两个原则的指导下,交往双方实现了共识,共识就构成了正当性。而正当性,就是交往规范在公众中形成引导作用的基础。正当性,提供了一系列的理由来支持交往双方的信念。哈贝马斯当初预见性的阐明冷战结束之后,全球化时代会到来,指出了民族国家自身二重性的问题。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话语作为人类基本交际能力的理性潜能,并从中构建出良好的主体间性,即所谓的“后形而上学”。在哈贝马斯所提出的生活世界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主体无障碍地开展对话,没有压制,强迫或者欺骗,也没有策略行为或目的理性从旁干扰,顺利的交往,取得共识,双方的共识则传递了知识,真理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但是现实当中,以特朗普等为代表的西方右翼势力思潮的兴起,以本国或本民族文化为主导文化,压制其他文化,从而使跨文化交际偏离了原有的轨道,有效的沟通自然不可能实现。比如特朗普政府所推出的“禁穆令”,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破坏了多元化的主流价值观。
三、文化间性对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厘定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主义理论多元文化的交际过程当中,在真诚信、真实性和正当性三原则规范下,就表现为文化间性。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多元文化之间的交往,首先是在彼此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的。有部分西方右翼势力轻视其他文化的主体身份,固执己见的以西方文化为主导,已经造成了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深的隔阂和障碍。就国内教育而言,我国的外语教育已经达到了全民化的程度,从基础的义务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外语课程,尤其是英语课程,始终都是开设的,即便在学校教育结束以后,外语能力也往往会成为职称评定、工作晋升等的考量因素。可是,全社会对于英语学习的盲目会造成独立文化主体身份的结构,近年来,在网络等各个渠道,经常可以看到以西方式的思维和视角来评价和批评中国国内事件的现象,甚至形成了错误的舆论。这就是忽视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主义理论所提出的文化间性带来的恶果。国内有的人与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美其名曰文化包容,恰恰也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而文化间性则对跨文化交际活动提出了交际双方地位平等的要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主体,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各自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客观评价,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主义理论所设计的三个原则,首先构建了交往理性的概念,实现了交往各方的商谈伦理规范,解释了生活世界和系统的二元结构,以语用学的视角,解决了在共同或完全重叠的生活世界中,交往主体之间的沟通问题。为新时期跨文化交际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构建,在互动过程和沟通过程中的重视,为把交往主体从一元文化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芬利森.邵志军,译.哈贝马斯[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10.
[2]哈贝马斯.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5.
[3]哈贝马斯.曹卫东,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
[4]哈贝马斯.郁喆隽,译.在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5.
[5]毛然.哈贝马斯思想研究综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1):2.
作者:周志浩 张金伟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推荐阅读:《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河南教育学院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1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