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带来了丰裕的物质财富,但村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村落原有的精、气、神在消亡。拟以传统民间美术的复兴为切入点对村落文化生态现状进行研究,寻找传承村落文化的方式、方法,从而构建出自觉、自然的
摘要: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带来了丰裕的物质财富,但村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村落原有的精、气、神在消亡。拟以传统民间美术的复兴为切入点对村落文化生态现状进行研究,寻找传承村落文化的方式、方法,从而构建出自觉、自然的村落文化传承的策略。
关键词:村落文化;民间美术;文化传承
1前言
乡村的城镇化让民众的物质生活丰裕起来,但村落的本色却在凋零,村落文化同质化趋势明显,人们心中的乡情已然淡薄。村落文化的一个实质内容——民间美术也因生存环境的变更其本体样态发生了变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生存空间环境、工艺传承方式、创作观念和目的等客观因素的变化让很多传统民间美术走向了被邊缘化的境地。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地域性美学观念、民俗内涵……都是一种活态文脉,是乡村文化和精神的结晶。探索民间美术的复兴问题,尤其是手工艺美术文化层面上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由村落而来的城镇是否还能够延续其原有的精、气、神。
2村落文化生态现状
长期居住在乡村中的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并代代相传的文化生活状态被称为村落文化生态,它涉及到社会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对传承文化的关注让村落文化凸显出当代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2.1村落文化日渐式微
乡村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促使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物质财富丰裕起来。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变得不那么强,生产劳动对象变化了,经营对象发生了转移,生活和生产的范围不断扩大,这些都在冲击着以伦理血缘为纽带的村落文化生态。工业文明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房屋上的雕梁画栋被混凝土和金属所取代,形式各样的窗花剪纸难以寻觅,即便是在一些著名的古村落旅游景点中所售卖的特色手工艺纪念品也往往是“外来”的。村落中的“老古董”被人们所“鄙视”,村民对自身的传统技艺和文化不重视,甚至是“自鄙”,让很多“宝物”被轻易抛弃和遗忘。例如泽雅黄坑,它是一座天然古建筑博物馆,其中精美的木雕石刻、精巧的建筑构造和布局……让人惊叹祖上的文化底蕴,但严重的破损也不禁让人叹息(黄氏老宅所有的福扇窗全部被盗,前面两边的砖雕门楼及门楼前的照墙已经坍塌)。引以为豪的纸山文化也只有那些废弃的水碓、纸槽、腌塘可以佐证(村里现存有水碓5所,纸槽36座,腌塘56个、煮料的锅炉1座,都已废弃)。文化建设的相对缺失让村落文化的认同感降低,文化本源的凝聚力不足,文化模式的影响力在削弱,独特的民风和民俗在趋同,村落记忆在消失。
2.2村落文化生态备受关注
村落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要发扬传统民族文明就不能忽视村落文化。如若村落成为记忆中的故园,留守和荒芜成了主要特征,我们的文明建设就失去根源。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抓紧把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和民居列入名录,切实加大投入和保护力度”。
习近平主席也提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倡议,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因为这一倡议契合了人们对村落文化生态保护的夙愿,人们都希望能给后代留下“青山和绿水”。在乡村游的市场需求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要求下,各地、各方面都在合理优化村落人居环境,并适度开发乡村游,并针对村落文化生态进行抢救和保护,让村落文化在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土壤中复活,同时让村落留住“乡愁”。文化从他萌生之时,就如自然物一样拥有自我生长的自然属性。如若村落文化能得到政治、经济等其他力量的支持,那么它就会迅速成长和完善。作家冯骥才也明确提出“传统村落保护需要国家作为”。
3村落文化和民间美术的关联性
提及村落文化,通常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民俗,而民俗的主要载体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是村落文化主要的构成成分。可以说离开村落文化的传统民间美术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成了无根之木。反之,离开村落文化生态谈传统民间美术也是不可能的。
3.1村落文化是民间美术生存的土壤
村落文化是村落发展的根源,它是保持区域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不在快速更迭的时代中失语、消失的关键。村落文化能够让村落在发展中保持传统、坚持特色,拥有自己的“语言”。民间美术是凝练了人们的社会形态、文化形态和生活形态而成,其中任何一个元素产生了变化,民间美术原有功能和美感必然会有相对应的更迭。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区域文化生态之中,地域性的风土人情、文化滋养了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在一个适宜的环境、合适的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和成长。民间美术是民间文化的具体载体,是地区性文化的精髓,能表现出当地民众对物质和精神的诉求,能让人们从中解读到地域性特有的文化元素,同时也能够让当地人感到温情,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是会出现间歇性的现象。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有时会让传统工艺式微,但是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再一次转变也许又会提供一些适合传统工艺发展和传承的土壤。比如乡村游就让很多传统民间技艺走上了“复兴”之路,甚至出现很多创新发展。因为村落文化是一直存留在民众心底的,一旦有了机会它还是会重新繁荣起来的。
3.2民间美术是村落文化的载体
民间美术虽然属于艺术学学科范畴,但是它还涉及民俗、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是研究民间手工艺术文化的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民间美术不单纯专注于手工艺术的审美性,也强调生活文化的内涵,强调其中的人文、社会性意义。民间美术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原发性,是人们在自然经济体制下自发的生存技能及内心情感的表达造就了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展现了区域性群组日常生活的状态、生产的特征,留有社会变迁的痕迹,是人们对美感追求的结果。民间美术是一种活的文化,它与文化生态链接在一起才能够完整地诊释它们所蕴含的民俗实情。民间美术是复杂的区域文化的片段性表达,是村落区域特有的风土和人情的一个面貌展现。
参考文献
[1]穆希.保护农耕文化留住乡愁记忆[J].昆明:创造,2015 (5): 26-28.
[2]潘鲁生.民艺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56.
推荐阅读:《美术与市场》是由山西省动画艺术协会主办的期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1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