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与乡村振兴:价值、机制与路径> 正文

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与乡村振兴:价值、机制与路径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2-11 08:48

本文摘要:[摘要]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新方略,亦是现阶段推进乡村产业有序兴旺的新指南。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一直深受产业模式单一、业态环境滞后的困扰,同时产业提质增效更是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通过探讨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

  [摘要]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新方略,亦是现阶段推进乡村产业有序兴旺的新指南。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一直深受产业模式单一、业态环境滞后的困扰,同时产业提质增效更是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通过探讨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与乡村振兴五大价值目标的关系,构建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提出了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的“经济磁场”效应,讨论了研学村、康养村、文创村三大业态新模式,进而认为,应通过转变发展意识、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培育市场主体、配套产业支撑政策,吸引优质人才、聚集市场资本支持,依托特色村寨、打造产业特色品牌等路径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以期为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文化产业;特色村寨;业态创新;乡村振兴;经济磁场

文化产业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是乡村发展之本,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文化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与首要目标。特色村寨作为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世居场所,不仅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亦是民族文化富集之所,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根据地。一直以来,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作为村寨居民的宝贵财富,是村寨建设的特色名片,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范式,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亦逐渐受到全球各国的青睐。中国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表示把文化产业培育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因此,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2017年文化消费指数上升到81.6,平均增长率达2.6%;文化产业产值更是增长到3.4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0%①,表现出强大的经济动能。然而在持续稳定发展的背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存留的问题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与回应。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令人担忧。

  杨志宏指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特殊政策和财政扶持[1]。袁家菊认为,金融生态环境限制了文化产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2]。胥悦红认为,文化资源开发“粗”“散”“泛”,使得文化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不具备民族特色[3]。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备受关注。李鸿、张瑾燕指出,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动力[4]。万信琼、王海认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需遵循生态经济规律,使之形成生态化的经济模式[5]。与此同时,张耕认为,创新驱动发展是贵州民族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首选之路[6]。此外,关于业态融合的研究也层见迭出,主要集中在文旅融合[7-10]、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11]等方面。更令人关注的是,部分学者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着手研究文化产业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唐剑指出,依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保护利用特色村寨文化资源,将是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特色文化路径[13]。李军红认为,发展文化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选择,据此提出了依托农业资源、文化资源、乡土空间重塑三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12]。

  万生新认为,文化产业重构乡村振兴的低碳发展路径,搭乘新型城镇化的便车,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基础环境[14]。综上,前人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产业现状、产业业态,有关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的主题研究也多有涉及,但遗憾的是,鲜有学者将文化产业业态问题与乡村振兴进行结合研究以探究二者的内在关系。因而,在探讨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下文简称村寨文化产业或文化产业)时,除了吸收前人的研究养分外,全面系统地揭示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对乡村振兴的价值,严谨有序地辨析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与乡村振兴互动的内在机制也显得尤为重要。换言之,只有进行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才能推动乡村振兴。

  二、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与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

  (一)业态创新靶向产业兴旺

  特色村寨文化产业是兼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元价值为一体的朝阳产业。它通过文化赋能经济进行转型发展,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消耗型发展到内容创造型发展转变、单一产业结构模式向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转变,其创新发展对村寨经济增长不仅直接体现在GDP贡献上,而且体现在产业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上。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看,村寨文化产业是依托旅游产业发展终端消费市场,业态的改变不仅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可拉动与聚集周边区域经济要素,尤其是吸引人才、资金、技术、政策等各种资源向其集中,实现与村寨一、二、三产业等融合发展。一旦“文化产业+”的模式形成,产业规模就会愈加合理,企业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更加迅速,文化产业也就具有更加明显的比较优势,进而村寨经济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村寨经济的持续发展将进入理想的“生态环境”。

  (二)业态创新营造生态宜居

  特色村寨文化产业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绿色产业。通过它的创新发展,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地的依赖,坚守“两红一界”①阵地,使生产空间高效、绿色、有序,而且亦可加强村寨农户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度认识,使村寨成员对自己赖以生存的村寨、田园、山水等自然与人文环境展开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再现种稻养鱼、养鸭治蝗、精耕套种等生态农耕智慧,复现农耕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朴素信仰,建构特色村寨生态文化理念并使之融入新业态,吸收其精髓,转变自身发展模式,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如此看来,生态宜居强调满足村民对优质人居环境的需求,正是业态创新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村寨周边秀美山川和涓涓细流所营造的生态空间,正是民族同胞所需求的宜居空间。同时,村寨宜居吸引市民来此旅居,亲近自然,体验自然,感受村寨生活的悠然,享受农耕活动的乐趣,缓解城市工作带来的疲惫,反过来亦有利于村寨文化产业业态的创新。

  (三)业态创新助力乡风文明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趋同的时代语境下,众多村寨传统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城市文化蔓延村寨,好逸恶劳的恶性思想侵蚀村民肌体。新业态发展将使人们重新审视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追溯其孕育的伦理观念、价值取向、精神品质。同时,习近平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5]。正因如此,乡风文明建设并不是一蹴即至,而应循序渐进,嵌入优秀文化基因。即通过发挥士绅乡贤的文化自信,唤醒村民的乡情乡愁,树立和谐共融的价值观,改变村民落后的思想观念,主动摒弃陈规陋习,展现精神文明新风貌,进而使村寨生活转化为一种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存在方式。如利川市谋道镇牛角洞村,通过开展乡土文体活动、榜样评选活动、家风家训挖掘、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宣传氛围营造等方式培育乡风文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习惯,提升全村整体素质①。

  (四)业态创新推动文化治理

  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自治、德治、法治是乡村治理的中心环节,而文化治理则是治理有效的外在环节,即文化是治理工具,政府是治理主体,村民是治理对象。新业态使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人伦道德”“克己复礼”“民俗民规”等文化特质在村中焕发勃勃生机。文化治理是对团结和睦、亲仁善邻、守信重义等先进因子的伦理认同,它通过对民族同胞以文化特质的浸润与熏陶,进而净化乡间风气,凝聚村民智慧,规范村民行为,使文化特质内化为文化修养,外化为文化自觉与自信。更为重要的是,文化治理促进村寨民族同胞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促使村寨社会秩序和乡村关系和谐发展。同时,新乡贤往往是村里有文化、有文化、有威望的贤能群体,也是邻里矛盾的消释剂。用文化特质提升新乡贤的精神境地,引导他们守住初心,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五)业态创新实现富民增收

  基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进行有机结合,依托村寨中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各类要素,使文化经济价值通过要素系统得以转化[16],既可实现自身价值,也可推动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从而有效地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实现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改变农民增收缓慢与增收渠道单一的状况。同时,通过特色村寨的文化空间优势,吸引各类扶贫资源向其聚集[17],文化产业与村寨一、二、三产业间的要素流动更加便利,进而相互促进、融合,协同演化为一种层次更高、效果更好的全产业减贫模式。如鹤峰县中营镇大路坪村,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帮扶下,筹资兴建滚水坝、天然浴场,沿河岸栽种景观植物,并逐渐翻修吊脚楼,打造高端民宿体验产品,休闲养生的游人纷纷慕名而来。夏季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近千人,村寨经济也由此欣欣向荣,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更是达到了10850元②。

  三、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与乡村振兴的互动机制

  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与乡村振兴之间主要体现为互动互促的辩证关系。

  (一)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助推业态创新

  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推动技术

  进步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新技术只有应用到生产活动中,才能凸显其真正的生产力。随着移动互联网走向舞台的中央,5G、VR、AI等数字技术不断成熟,新的消费方式、消费模式也不断出现。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催生出新的生产力,创造出新的概念产品、新的商业模式、新的营销手段。文化内容的载体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新的媒介方式、传播方式得到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技术创新成为连接消费群体与文化产业的中间桥梁,其中传播技术的创新就改变了人们对文化的认知。

  四、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推动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

  特色村寨与文化产业,一个是文化空间与聚居载体,另一个是经济实体与发展对象,这二者间以文化要素为结合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又统一于村寨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是不可分离的天然共同体。因而,笔者设想以文化要素为中心“电荷”,拟建文化经济磁场,探索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在物理学中,“磁场”存在于磁体与运动电荷周围,磁体、电荷、磁场形成“磁场效应”。同样,在特色村寨中,也存在着对应的磁场:在这个“磁场”中,特色村寨与文化产业分别成为磁体的两极,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天然磁体,构成一个“经济磁场”。

  五、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发展意识,增强产业发展动能

  对于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发展意识转变更为重要,应遵循以下两点:一是积极开展产业教育活动,转变村民的发展思维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文化资源的经济属性,广泛增强产业意识。例如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开展宣传教育;或通过村民小组集中讨论学习,达成共识,即发展村寨文化产业就是促进村寨经济发展。二是各级政府要从经济学、政治学的角度提升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认真学习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各项文件,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通过召开地方政府经济工作联席会议,确定文化产业为未来村寨发展的支柱产业,将其纳入地方发展规划中优先扶持发展,积极引导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使其与村寨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等跨界共生,消融各类产业边界,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二)培育市场主体,配套产业支撑政策

  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不仅需要市场主体有力驱动,更需要政府政策强力支持,二者的组合是顺利推动新业态新模式落地的关键保障。一是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本土文化企业。例如,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等渠道,组织力量申请建立专业合作社,通过村支两委动员村民流转自身土地,以出资入股形式建立康养庄园,使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二是吸引外部文化企业入驻特色村寨,携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发新项目。通过引入专业型规划企业,将村寨设计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创作村落,进而吸引艺术家、文化创客入驻村寨,租赁农户闲置的民宅作为工作室,带动农民进行手工艺创作。这样不仅可使特色村寨在地理上形成文化聚落,更在空间上形成创意聚集。三是各级政府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出台相关系列政策支持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如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农户积极参与项目开发,或者定向资助、优先补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项目。

  (三)吸引优质人才,聚集市场资本支持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资本是项目运作的“冠心动脉”。新业态新模式需要人才与资本共同支撑其落地发展。如何实现这两点呢?一是依托本土人才培育计划,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组建村寨文化人才协会,开展文化人才对外交流、合作、研修等活动,拓宽本土文化人才视野。二是搭建“候鸟”型人才引进平台,利用“东西部协作智力帮扶”,吸引一批具有知名度的文艺名家、文创人才、学术大家进驻平台,鼓励他们以项目聘任、学术研讨、定期服务等多种合作形式服务村寨的发展,诊断产业发展的痛病。三是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对投资村寨项目的外来企业进行贷款贴息;亦或通过BOT(Build-Operate-Transfer)项目融资,授权项目公司筹资和建设康养基地。四是通过平台型的互联网融资渠道,聚集外部市场资金。例如,依托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直接进行项目融资,这样既可提高相关资源利用率,又可降低开发成本与交易成本。

  (四)依托特色村寨,打造产业特色品牌特色村寨是文化产业集约高效发展的载体与场域,凭借村寨文化聚宝盆,突出村寨文化名片,培育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品品牌化,进而打造文化产业特色品牌,提升村寨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是化元素为核心,文化产品为载体,将文化艺术与新业态深度融合,培育既具民族性又具市场性的文化品牌,使其发挥品牌效应的市场吸引力。二是举办特色村寨农民文化节,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其对自身民族的文化自信,使他们自觉成为文化品牌的传播者与代言人,提升文化产业特色品牌的知名度。三是一旦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培育成功,要注重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具有信息不对称性,往往山寨企业创造的伪品牌容易引发“柠檬效应”[25],使文化品牌陷于市场的恶性循环,给文化企业带来负面影响,进而降低消费者对文化品牌的忠诚度。

  文化方向论文投稿刊物:《文化产业》创刊于2008年,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定,山西出版集团主管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的我国文化产业领域一本专业性全国期刊,国内统一刊号:14-1347/G2,国际标准刊号:1674-3520,邮发代号:80-933,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1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