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内容提要]在20世纪五音戏发展史上,艺名鲜樱桃的邓洪山是一位重要艺人,在民间有广泛影响。他20年代曾与梅兰芳相识,有山东梅兰芳之誉。梅兰芳纪念馆所收藏的邓洪山1957年致梅兰芳的信件,是五音泰斗邓洪山难得一见的书信文献,它是两位表演艺术大师40年友
[内容提要]在20世纪五音戏发展史上,艺名“鲜樱桃”的邓洪山是一位重要艺人,在民间有广泛影响。他20年代曾与梅兰芳相识,有“山东梅兰芳”之誉。梅兰芳纪念馆所收藏的邓洪山1957年致梅兰芳的信件,是“五音泰斗”邓洪山难得一见的书信文献,它是两位表演艺术大师40年友谊的见证,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那个时代的事业之心和所具有的精神面貌,弥足珍贵!
[关键词]五音戏;邓洪山;梅兰芳;书信
戏剧方向论文范文:戏剧创作中舞美设计概述
【摘 要】在戏剧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舞美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作用,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舞美设计需要遵照戏剧的创作要求,服从剧情拓展,再通过其本身天马行空的构思与奇幻巧妙的舞台效果相结合,达到丰富戏剧艺术层次的目标,完美展现全剧,可谓画龙点睛之笔。舞美设计在戏剧演出中具有的多方面功能,通过详述其与戏剧创作的关系、作用及发展,让人们了解舞美设计对表演者展现主人公的情感波动和表达戏剧的中心思想的帮助。
在中国戏曲剧种的百花园中,东西南北,古老的、新兴的、大的、小的,不一而足,构成中国戏曲丰富多元、美丽的风景。其中,形成于齐国故都、聊斋故里淄博的五音戏来源很早,从“周姑子”“肘鼓子”民间小戏逐渐发展起来。其作为一个剧种影响的确立则是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邓洪山的出现,使得这一剧种走出地方,具有更为广泛的影响,被誉为“五音泰斗”。邓洪山(1903—1996),艺名“鲜樱桃”,出生于今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坝子村。父母及两个哥哥都是“周姑子”民间艺人,他擅演青衣、花旦,彩旦和老旦也很当行。邓洪山的唱腔优美,表演细腻,善于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生活气息浓郁,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以致有“卖了裤和袄,也要看鲜樱桃”的俚谣。他在《王小赶脚》《彩楼记》《拐磨子》《亲家婆顶嘴》等剧目中所塑造的众多民间妇女形象,形象感人。邓洪山的出现,使得五音戏这一民间小戏得以迅速发展,奠定了五音戏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
邓洪山之所以在艺术上能够取得那么高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拘一格,博采众长,善于学习。不仅向周边的民间艺人学,也向京剧、梆子等剧种学,与“四大名旦”及盖叫天、张君秋等交往、切磋。而他与梅兰芳更是在1920年即相识。梅兰芳赴济南在珍珠泉院内戏楼演堂会,邓洪山演《王小赶脚》,他也是唯一的地方戏演员,他的被邀请应该与张宗昌的乡土观念有关。梅兰芳大邓洪山9岁,此时梅兰芳声誉日隆,这一年他去了汉口、南通演出,并第四次赴上海演出,这一年梅兰芳堂会演出十分频繁,包括与邓洪山相识的这次堂会。梅兰芳对邓洪山的《王小赶脚》表演十分欣赏,邓洪山主动找梅兰芳,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世纪30年代初,邓洪山第一次赴京演出,梅兰芳亲自观摩并邀请其到寓所作客。梅兰芳对邓洪山的表演赞不绝口,当时已有京剧“四大名旦”之称。梅兰芳对邓洪山说,你的表演艺术要比我们高超的多,如果在京剧界,加上你就是“五大名旦”了[1]。梅兰芳赠送一套古装戏服、凤钗和宝剑等物。此次邓洪山一行来京演出遇到困难,梅兰芳派人送去大洋作为回家盘缠。20世纪30年代邓洪山有“山东梅兰芳”之誉[2],50年代毛泽东亦称邓洪山为“山东梅兰芳”[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京剧、五音戏都得到新的发展。梅兰芳担任了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和中国戏曲学院院长,50年代到各地演出,参与和指导戏曲改革和发展。最新的文献发现表明,梅兰芳与邓洪山这两位20世纪20年代即相识的同道,在1957年又恢复了联系。梅兰芳纪念馆现存邓洪山写给梅兰芳的亲笔信,信内容全文如次:
梅院长:
我是山东五音剧团邓洪山,艺名鲜樱桃。远在卅年前您在济南珍珠泉演出,我曾到后台来拜见您,与您谈了两句话,您还记得吗?我现在在天津中央音乐学院作短期教学工作,我们剧团亦于月前来津演出了三场戏。前几天经友人介经认识了李庆春先生,据李先生说,您最近为了救济艺人,曾组织联欢演出。听闻之下,使我十分感动,这是多么使人敬佩和十分值得学习的事,梅院长,我一定向您学习。
我们五音剧团于52年重新组织起来,这是全国唯有的一个五音剧团,但由于演员文化水平不高,艺术修养不足,至(致)使剧团至今还没发展得很好。同志们常常说:希望有一天能见到您。由于剧团条件不够,来不了北京,这“一天”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最近剧团排出了几个不成熟的剧目,同志们很希望能来北京汇报演出。梅院长:您说我们有可能实现这“一天”吗?盼来信,并盼对我们五音戏在推广方面提出指示。此致
热情的敬礼!
邓洪山上57.1.7
这封信信纸为“中央音乐学院”,应为毛泽东体红字印刷,封皮书:
右上角:北京,护国寺壹号,梅兰芳先生收
左下角:天津中央音乐学院新楼,205室邓缄
信皮左侧竖题:一、九到,山东五音剧团希望能来京演出,盼回信
这封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前关于他们之间20世纪20年代的相识,也有人认为是传说,甚至是攀附,没有直接证据。该信“远在卅年前您在济南珍珠泉演出,我曾到后台来拜见您,与您谈了两句话,您还记得吗?”这是一当事人写给另一当事人的私信,不是给别人看的,所以其所叙述的内容应不容置疑。它不仅是京剧、五音戏两个剧种重要人物交往、友谊的直接证明,而且也透露出了更多历史和时代的信息。从五音戏剧团角度看,1952年,淄博五音戏剧团称“山东五音剧团”,在当时就是五音戏唯一的剧团,即后来所称的“天下第一团”,1956年年底到天津演出了三场。在那个年代,虽然有很多制约剧团发展的因素,包括演员“文化水平不高,艺术修养不足”,但剧团同仁很努力,不断排练新的剧目,并且期望到北京演出。由此能够看出那个年代的剧团人,他们的精神面貌,是非常积极的。通过这封信,我们也进一步了解了邓洪山,这是他与梅兰芳的一次对话。我们不知道1957年邓洪山去天津中央音乐学院短期任教的缘由,但显然是与邓洪山在艺术上的积累和成就相关,否则,作为一个高等音乐学院,是不会聘请一位地方戏演员授课的。
通过这封信可以看到邓洪山那时的思想和想法,虽然人在天津,但考虑的都是五音戏,包括致梅兰芳信本身,也是为五音戏计。他对制约剧团发展的因素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这与他自身数十年的努力及新中国成立后对艺人的改造分不开,看到了演员“文化水平不高,艺术修养不足”,可以说,这也是戏曲多少年以来裹足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无疑邓洪山的认识和理解是具有眼光的。可以看出,邓洪山于五音戏有一个梦,这个梦就是他始终盼望有到北京演出的这“一天”。而且,这封信的写作时间似乎也值得玩味,他写于1957年1月7日,据考1月7日是邓洪山的出生日期[4],他在自己54岁生日当天给他所崇敬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写信,是时间的巧合,还是有着更多的考虑和意味,就不是我们所能够知道的了。
这封信也是两位不同剧种艺术大师互相的一种致敬和交流。20世纪50年代,梅兰芳在戏曲界已经身居要职。邓洪山所听说的让他“十分感动”“多么使人敬佩和十分值得学习的事”,是指梅兰芳1956年下半年在南方各地演出,从湘潭到长沙,12月30日在长沙湖南剧院演出《贵妃醉酒》。梅兰芳听说湘西苗族自治州遭遇旱灾,捐出600元“寒衣款”,表达对受灾群众的关怀心情。所谓听说的“救济艺人”当指此事。邓洪山信写于1957年1月7日,梅宅1月9日收悉。但显然梅兰芳没有及时看到,因为他离开长沙到武汉后,受寒感冒,一直在武汉病休,直到1月19日在武汉人民剧院首次公演《贵妃醉酒》。所以梅兰芳看到信应该是他结束这次旅行演出,2月下旬回到北京后的事了。
邓洪山所述,也是梅兰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作和演出之一斑,他去厂矿、农村、部队和朝鲜前线、福建前线,为工农兵演出,走遍了大江南北。在邓洪山眼里,梅兰芳是他要学习的榜样。当然,邓洪山是希望梅兰芳能够帮助他、帮助五音戏剧团实现到京演出的这“一天”愿望。那么1月9日梅宅收到信呢?信皮左侧竖书:“一、九到山东五音剧团希望能来京演出,盼回信。”这应该是梅兰芳秘书许姬传对来信内容的概括,强调“山东五音剧团希望能来京演出,盼回信”。现在看不到梅兰芳是否给邓洪山回信,但有一个事实是,1960年9、10月五音戏剧团携聊斋戏《胭脂》及《亲家婆顶嘴》等经典小戏再次来京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等观看演出,周恩来还接见了部分青年演员,梅兰芳也观看了演出。邓洪山的夙愿、五音戏剧人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那么,这与邓洪山给梅兰芳的这封信是否有关联呢?
邓洪山这封致梅兰芳工整的信,是“五音泰斗”邓洪山难得一见的书信文献,特别是这封信非并写给普通的人,它是两位大师40年友谊的见证,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那个时代的事业之心和所具有的精神面貌,弥足珍贵!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