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纲要》指出:坚持以文化人,注重知行合一,以增强中小学生对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纲要》指出:“坚持‘以文化人’,注重‘知行合一’,以增强中小学生对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将经典学习落实到生活实践中,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良好习惯,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一、读典明理,领略经典魅力,感受先贤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所选经典名句,语言精练,思想深远,字字如珠玑,句句是箴言。诵读经典是学生传承优秀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学生思想是春风化雨般的浸润,这种浸润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对他们学做人有重要意义。
(一)诵读经典,体会经典语言的魅力。
教学中,我根据每课经典名句的特点,依托网络平台、新媒体等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的诵读形式如范读、引读、个人读、赛读、吟诵、唱诵、演诵等,建构多样化、立体化的诵读模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感受经典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从而接近、热爱母语,景仰祖国灿烂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如诵读《以友辅仁》经典名句时,我先划分节奏,进行范读,让学生能直观感知古文诵读。然后,引导学生自由读、指读、去标点竖排读、借助注释理解读等方式,把经典读顺、读熟。接着,配上相关图画和古典音乐《高山流水》,让学生进行深情吟诵、表演诵,吟出抑扬顿挫,诵出内心感受。最后鼓励学生穿越时空去感受古人的交友之道,与作品产生共鸣,充分领略经典的魅力。
就这样,学生把经典悄然入口入脑入心,朗朗的诵读声从课堂延续到了课间,从教室传到了校园,从清晨传到了傍晚,经典在声声美妙的诵读中得以流传……
(二)明晰道理,聆听古圣先贤的教诲。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深刻哲理。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做强者、智者的引导,“色思温,貌思恭,居处恭,执事敬”是礼法的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爱精神的象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和的终极追求……
“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用经典名句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余秋雨)”学生学经典要着眼于熏陶、理解和感悟,让学生与历史对话,与圣贤相会,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民族情怀,使其内化为努力奋斗的行为。
如学习《欲速不达》时,我让学生先结合注释粗通文意后,通过“你有过‘欲速不达’的经历吗?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欲速不达’的现象?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这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来理解“欲速不达”含义。有的学生体会到:着急写作业,结果字迹潦草,被老师要求重写了,是欲速不达;有的则表示:爸爸熬夜工作,结果睡眠不足生病了,耽误了工作,是欲速不达;还有的说:慢火熬粥,因为妈妈着急上班,用大火熬粥,结果粥不仅溢出来了,锅底还烧糊了,这是欲速不达……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来深化认知:学习和工作都要十分努力,却不可以超出自己的能量极限,否则会太适得其反,达不到目的,从而感受到古人这一传统思想在今天仍然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
在长期不断诵读、积累和运用的过程中,学生从经典德善美的信息中得到德性和社会的滋养和启迪。校园里,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物虽小,勿私藏’,别人的东西,怎么能随便拿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是五年级的孩子,怎么可以欺负二年级的小朋友呢?”“……
二、学文研思,品味社会百态,获取精神导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导向。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继承创新,传统文化才是有生命的。
如教学“与人为善”时,我将“学文立志”、“博学研思”板块中的两个故事进行整合,以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思考:“郑板桥和苏轼是怎样善待他人的?从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辨析,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加深了对“与人为善”的理解,深化了对“博文约礼”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接着引导:“平时你是怎样善待他人的?当今社会需要‘与人为善’吗?”
通过学习探究,学生发现古人所倡导的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与当下推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根脉相通。同学间的友爱,邻里间的和睦,社会的和谐,都离不开“礼”。礼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社会交际中的行为准则。“三项行动”、“四不一礼让”,我们威海市政府曾推行的“君子之风,美德威海”建设,所饱蕴的仁爱友善、恪己守礼、讲信修睦等美德,对于凝聚社会正能量、规范公共秩序、引领文明风尚等有着古为今用的重要现实借鉴意义,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几千年来中国人形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传统美德,永远是我们民族的魂,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指路明灯,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倡导的主旋律。
三、学以致用,践行知行合一,传承中华美德。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涵养内在品质,更要从认知到实践的系统参与,用思想引导行为,知行合一,立德树人,“在生活实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那么,如何将学生对经典的认识、体验、感悟融于生活中,形成实践智慧,从而传承经典呢?
在教学“节俭养德"时,课前,我引导学生在校内进行勤俭节约习惯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平日的节俭情况,并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课上,引导学生角色扮演教材中的生活场景,在体验中思考:图中人物的言行是否正确?假如是自己会怎样做?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并结合课前的问卷调查进行交流,达成共识:从个人到集体,从家庭到学校,要养成绝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粒粮的好习惯。课后,我联系习近平主席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引导学生走进社区食堂、酒店、饭店、商场等场所,开展调查活动,切身感受浪费带来的不良后果,自觉抵制并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行为,切实养成节约习惯。
与此同时,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讲节约故事、学节约名言、算浪费数字、看节约宣传片、比节约金点子,做节约宣传员、监督员、小先锋等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勤俭节约的观念,感悟到建设“节约型社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要靠勤俭节约;涵养节俭美德,要靠积极行动才能铸就,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目标。
四、实践研学,拓宽文化感知,提升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传统文化的浸润,研学实践是学生感知、体验、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课标也要求:“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可见,经典丰富的育人内涵,需要结合实践才能展现魅力,才能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为学生搭建了多元化学习平台,拓展课程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研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如在“中华传统节日”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师生制定研学计划,编写研学手册,从“了解文化——体验文化——弘扬文化——创新文化”四个方面开展活动。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有关节日文化的文献资料,研究其内容和价值;亲身参与实践中体验节日文化的内涵,如清明节,走进烈士陵园祭扫先烈,追怀先辈的寻根意识不自觉地就植根于学生心中;端午节和社区老人们一起包粽子,了解屈原,悼念先人的爱国情怀就倾注于每一个亲手包的粽子中;中秋节月饼的制作,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独有的大家庭的团圆和团结;重阳节,领着认识的,不认识的爷爷奶奶去登高、赏菊,中华传统的敬老爱老在老人和孩子们的笑声中得以传递……中华传统美德在一个个这样的节日中得到传承弘扬,从而指导自己日常生活和行为,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传统论文范例:文史传统与中国研究
五、结语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不可少。我们要引导学生明确家乡、国家、民族与自我的“血缘关系”,树立建设家乡、振兴祖国、服务人民的伟大志向,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的血液,真正实现文化自信,用文化凝聚力量,让美丽中国走得更长久稳健,展示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作者:夏新芹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6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