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略论高职院校礼仪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 正文

略论高职院校礼仪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6-15 11:50

本文摘要:摘要: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不足体现在,教学内容上重仪轻礼,缺乏思政元素;考核方式简单,缺乏思政效果考核。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和思政建设能力不足。礼仪课程要实现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提升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政教学能力;在教学内容

  摘要: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不足体现在,教学内容上重“仪”轻“礼”,缺乏思政元素;考核方式简单,缺乏思政效果考核。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和思政建设能力不足。礼仪课程要实现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提升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政教学能力;在教学内容中植入礼义精神,强调礼仪的敬人、修身和辅法功能;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表现相结合,在考核评价中纳入课外实践评价。最终通过课程思政实现礼仪的道德教化作用,使当代大学生在精神层面接受礼仪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礼仪课程;课程思政;礼义;道德教化

礼仪培训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以中道立国,以礼仪立国,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较而言最具特色之处”[1]。对大学生实施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个人修养是绵延我国礼仪文化、夯实我国礼仪之邦美名的必要举措。目前,高职院校中有的专业开设了专门的礼仪课程,如“商务礼仪”“旅游服务礼仪”“酒店服务礼仪”“中华茶礼仪”等,更多的专业则是将礼仪课作为选修课供学生们学习。礼仪课程在高职院校已经越来越受重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同时要意识到礼仪课程不是仅仅教一些礼貌用语和仪容仪表常识,礼仪本身具有道德属性,礼仪教育中应必然包含思政教育元素,礼仪课程应该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功效。然而在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明显不足。

  礼仪教学论文: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现状和必要性

  一、礼仪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礼仪”一词中的“礼”和“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指向的是“礼义”,是精神内核;“仪”指向的是“仪节、仪式”,是礼的表现手段,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礼仪课程的思政核心应该在“礼义”,以礼义发挥道德教化的功能。然而在礼仪课程的实际教学中,道德教化功能被弱化,思政元素发挥得极不充分,其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

  (一)教学内容重“仪”轻“礼”,缺乏思政元素

  目前,大部分礼仪课教师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快餐式的礼仪培训,如仪容仪态礼仪、中西餐礼仪、商务接待礼仪、日常交往礼仪等,以让学生学到一些公共场所的礼貌用语和社交礼仪为课程目标。有些教师也会拓展一下内容,讲解一些我国古代的传统礼节仪式,为增强学习效果,还会设计模仿古时礼仪的活动,如让学生着汉服,行拜师礼,恪守古时的流程,行完一套繁琐的仪式。学生在模拟这些礼节仪式时觉得新奇有趣,但课程一结束,就把仪式中的种种细节遗忘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各种快餐式礼仪培训中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眼睛应该看向哪里,手应该放在哪里,微笑时应该露出几颗牙齿等外在规范,只关注礼仪中的“仪”,却丢失了“仪”的点睛之笔———“礼”,只重形式却忽略了理念。换言之,课堂教学不重视思政内容的植入,缺少思想道德教育元素,只关注浅显的仪式流程,这样的教学无法从精神层面触动学生,课堂所学自然遗忘得快。

  (二)考核评价方式简单,缺乏思政效果考核

  礼仪课程一般设置为考查课,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往往是让学生完成一套礼仪操,或者做一些礼仪规范动作,对答一些礼仪礼貌用语等,很少在考核评价过程中考虑礼仪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这种评价方式的引导导致学生对礼仪的理解停留在礼仪形式上,只追求在考核时能把动作做好,能把礼节流程记好,考核能过关即可。

  进而又导致学生将学与用断裂开来,潜意识中把课堂所学当做是应付考试用的,课堂外的生活与课堂中的所学没有关系。最终导致学生课堂上学的是一套,课后做的是另一套,对待礼仪知行不一。我们留心观察当代大学生在各种公共场合的表现会发现,大声喧哗、出口成脏、乱扔垃圾、插队斗殴等现象依然很多,但这些学生的礼仪课程考核肯定都能及格。忽视思政的教化效果,不将道德素养的提升作为考核因素,礼仪课堂上学的待人接物礼节,课后就容易抛诸脑后,礼仪的知识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礼仪课程的学习便失去了意义。

  二、礼仪课课程思政建设不足的原因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礼仪课中的思政元素缺乏,礼仪课无法发挥德育功效,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师。

  (一)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

  目前,礼仪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还不是很重视。事实上,不仅仅是礼仪课程教师,很多专业课教师都认为思政是思政课老师的任务,专业课就应该教好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优先于思想素质培养始终是很多专业课老师对课程教学的认识。抱有这种认识的专业课教师自然不会主动考虑在课程中植入思政元素。另外,包括礼仪课程教师在内的专业课教师对“思政”认识有偏差。何为“思政”?很多专业课老师并不清楚,以为就是狭义的“政治”,在觉得自己的专业课程与政治难以挂钩的前提下,对在课堂上实施课程思政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实在要讲思政,就应付式地在课堂上空出最后几分钟讲一讲“政治”,这种思政教育生硬不说,学生也觉得很滑稽。

  (二)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足

  随着习近平同志关于课程思政的一系列讲话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出台,老师们逐渐对课程思政的概念有所了解,但是对课程思政如何实施还是很困惑。不同的学科实施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和方式肯定不同,就礼仪课程而言,礼仪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的核心价值观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礼仪课中融入思政并不难。然而目前礼仪教学仍停留于重“仪”轻“礼”的层面,这与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的一个痛点是缺少专业的礼仪课程教师,大多数礼仪课程教师是在自己的专业课程教学之外兼任礼仪课教学,并不具备深厚的礼仪文化知识底蕴,这样,对礼仪背后的礼义了解不深,在礼仪课程的思政建设上显得力不从心。其次,教师对实施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在传授礼仪规范的同时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如何在显性的知识教学中融入隐性的道德教育,这些都还没形成成熟的思路。另外,礼仪课程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感觉对思政术语还不熟悉,存在着想讲又讲不出来的尴尬困境。

  三、礼仪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建设途径

  通过梳理礼仪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可以看出要建设好礼仪课程的课程思政首先必须让教师懂思政,然后让教师能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能在考核评价中设计思政导向。

  (一)提升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政教学能力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2]。担当起育人职责的主体必然是教师,只有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提升了,才能保障课程思政有效实施。教师首先要转变对课程思政的抵触情绪。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立德树人,我们所教育的学生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品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并不是简单的政治,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包含对学生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方面的综合教育,与“育人”密切相关,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正面的引导,就是在做“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也不是要一味讲大道理或喊口号,每门课程都可以通过某个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合,对价值的引导可以以微言大义的形式渗透进每一门课程。专业教师需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育人职责,将育才与育人相统一,主动在课程中寻找和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其次,礼仪课程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以自身为榜样来教化学生。“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皆来自于师者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自身若不具备高度的礼仪修养,如何完成引导学生的任务?这里讲的礼仪修养不是表面的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而是深厚的礼仪文化基础和道德修养。

  教师需要通过自学或参加一些传统礼仪文化培训来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使自身能由内而外散发君子之仪,起到典范的作用,自然而然地熏陶学生,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再次,礼仪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思政授课能力。礼仪因其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使得礼仪课中很容易融入思政内容,但要达到微言大义、润物无声的效果,还是需要礼仪课程的教师钻研琢磨如何将礼仪规范与礼义精神自然衔接、有效融合。从教师自身来说,要有主动提升思政授课能力的意识和行动。

  首先,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需要教师主动去挖掘,传统礼仪文化、当代核心价值观等都是礼仪课程中丰富的思政元素。其次,教师要善于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点中,植入的方式要多样化且自然无痕。另外,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如启发学生思考礼仪外在规范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礼仪的理解。从学校方面而言,学校要加强对教师育德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教学比赛、研讨会等形式拓展教师思政思维、丰富教师的思政教学手段;还可以组织思政课程老师与礼仪课程老师合作,组成课程备课小组,以集思广益、专业互补的方式提高礼仪课程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解决礼仪课程老师对思政概念和思政术语不熟悉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中植入礼义精神

  目前高校中的礼仪课程多以现代礼仪为授课内容。现代礼仪多被概括为“是与人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的外在表现方面的规范”[3]。虽说大学生的确需要学习这些“外在表现方面的规范”,但若内容仅限于外在规范,未免导致学生对礼仪的理解过于肤浅,对于礼节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加深礼仪课程的内涵可以从引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礼义精神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思政元素。

  1.以礼敬人现代礼仪注重的外在规范背后其实是礼义精神中对他人的尊敬。《荀子·礼论》讲“礼者,敬人也”。《左转·僖公十一年》说:“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失去了以尊敬为内涵的礼义精神,外在礼节做得再规范也会显得不真诚,交往过程冰冷而没有温度,这样的交往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上下级之间,甚而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恶化。所以,礼仪课程在讲授人际交往礼仪时,要强调支撑这些外在行为规范的力量来自内心真心实意对他人的尊重,要引导学生将“尊重他人”“以礼敬人”内化为自身的品德,再外化为友善的礼节,这种自内而外的培养才与育人的目标相契合。

  2.以礼修身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学礼才能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平和,从容地立身处世。曾子曰:“君子修礼以立志,则贪欲之心不来;君子思礼以集身,则怠惰慢易之节不至;君子修礼以仁义,则忿争暴乱之辞远”(《曾子·子思子》)。即修习礼仪的目的是立志、集身、仁义。

  礼仪课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礼义的这些追求作出精微深入的阐释,使大学生明白,礼仪不是繁琐造作的形式,而是内外合一的美德,修礼的目的是通过道德修养的提升来止贪欲、戒怠惰、远纷争,当人人都达到了这种境界,也就实现了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内圣外王”。3.以礼辅法中国历来注重礼治,古代统治阶级主张以礼义精神教化民众,使民众通过自身修养的提高来自觉遵守规则、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意思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百姓,百姓只求能免于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教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有归服之心。梁漱溟指出:“我们可以借用一句古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而果得如是,则各方伦理关系都好,各项事业又发达,便成了太平盛世。此其社会秩序,殆由社会自尔维持;无假于外力,而寄于各方面或个人之力;是礼俗之效,而非法律之效;彰彰甚明。”[4]依靠礼治,中国的封建社会能做到不借用外力的自尔维持,并为我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名。

  (三)考核体系中纳入课外实践考核礼仪课程融入思政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内外兼修,如果考核评价方式停留在对学生的外在礼节规范、肢体动作等能否表现到位的考查,那么凭学生课堂上一时的表现是无法准确判断该生内在修养如何的。最能体现“内圣”的还是生活中的小细节,因此课堂上的思政融入最好到课堂外去看效果,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也要相应纳入课外实践评价。学生课外的种种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是否体现了礼义精神,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体系中,以这种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对待礼仪知行合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主动以礼义精神待人行事,体会学习礼仪后自身行为和思想的改变,学生将行动和感想记录下来,上交给老师作为平时成绩。

  作者:陈安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7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