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浅谈寿山石雕刻技法应用> 正文

浅谈寿山石雕刻技法应用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6-16 10:07

本文摘要:摘要:石雕艺术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寿山石雕作为一种重要的石雕艺术形式,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寿山石雕如何创新,不同的学者和专业人士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华夏民族文明在人类历史的文化长河中不断奔腾生生不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文字

  摘要:石雕艺术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寿山石雕作为一种重要的石雕艺术形式,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寿山石雕如何创新,不同的学者和专业人士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华夏民族文明在人类历史的文化长河中不断奔腾生生不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文字绘卷里已经记载了许多的闪光点,寿阳泰山石的石材种类极多且各具不同特色,据大量史料文献记载,早在南宋政治时期就已经有人对寿的寿山石上的矿脉开始进行勘探开采了,寿山传统石雕上的作品是最初见于南朝的陪葬石俑,作为主人殉葬所用的大型陪葬品其大体雕工并不精致,只能清晰看到大体上的主人身形及面部五官,服饰却严格要求参照了南宋政治时期的服饰风格进行雕刻,由此可见,在寿山传统石雕上的不断发展中其潜能必然是无穷的。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寿山石雕刻技法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寿山石;雕刻技法;应用

天工

  引言

  对于一个富有丰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东方大国来说,近几年似乎逐渐兴起了“文化复兴”的潮流,在各式各样民族小众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国人也渐渐开始了解了一些“国风”息息相关,宝贵的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也陆续走进社会大众们的视野,寿山石雕雕刻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艺术外交桥梁之一,已经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寿山石雕雕刻是雕刻者通过对寿山石雕刻施加工的一种民间艺术品,也是将山石自然美与人工雕刻工艺以及美学技术进行紧密结合的民间艺术。

  1寿山石雕工艺的起源

  寿山石雕发展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远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福州先人就已经懂得使用刀来雕刻寿山石了。寿山石雕——猪俑,在南朝时被当时的贵族作为随葬品一同下葬,寓意墓主能够在另一个世界衣食无忧、富贵荣华。这也间接证明,在南朝时,寿山石雕就已作为一门艺术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后来,寿山石雕逐渐演变为独具风格的观赏艺术品。

  在唐朝,寿山石雕被用于雕刻佛像、佛珠、香炉、花瓶等供佛用品,使寿山石雕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具备了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宋元时期,寿山石雕主要用于印章篆刻。明清时期寿山石雕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人物、文具、印章、动物、玉镶嵌等,将寿山石雕推向了更高层面的发展。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指的是只有经过人为的精心雕琢,玉石才能呈现出它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寿山石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最主要的便是依托于寿山石雕这一工艺表现手法。

  2寿山石雕刻技法应用

  2.1寿山石雕刻的题材选取

  如今的雕刻题材较千百年前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变动,基本上维持作品原有的风格。人们相信佛像能够使人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因此,佛像是雕刻作品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还有古兽造型,由于人们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恐惧与敬畏,人们相信瑞兽能够驱邪避灾、保家镇宅,因此古兽题材的雕刻作品也常出现在市面上。艺术源自对生活的真实反映,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修饰与提升。生活中很多细小的事物都可以是雕刻的灵感来源,如街上的商贩、怀孕的妈妈、慈祥的老人、调皮的孩童等等,都可以作为寿山石雕刻创作的题材,并不单单局限于沿用千年的传统雕刻题材。

  2.2对比

  寿山石雕刻是永远在做减法的过程,磨掉的石头是补不回来的,有的色彩如果打磨薄了或者没了,那之前的设计方案就要改变,所以在打坯过程中要小心翼翼。总结出运用对比的技法有色彩对比、虚实对比、粗细对比、疏密对比、大小对比、动静对比等。

  例如,作品《镜鉴》就是采用浮雕手法,以敦煌佛像为主题,石头红色与黄色交界处恰似佛头的脸部外轮廓,主画面以佛头为中心,取石头中沉稳的红色,边上配合黄色为佛光,通过色彩对比让佛像的脸部更具立体感。该作品以飞天为背景,上身用高浮雕技法,下身裙摆用浅浮雕技法,慢慢化为虚无,使飞天仕女如从云中升起,安详的佛像与动感的飞天形成了动与静的对比。很多画面都是靠对比才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对比是在设计上要考虑的重要环节。

  2.3取巧

  寿山石雕刻逃不开的话题:俏色运用。寿山石的色彩分布出人意料,需要对各洞口石种特性有充分的理解,这就非常考验艺人的眼力,需要长年累月的摸索,向老艺人、老石农多请教,从而做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上手多了,自然对石头的判断就更准确了。

  例如,作品《龙心之地》在设计时考虑到中心那团红色,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整条龙又都要取有红色,所以盘龙最适合,最具代表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龙、中国红,这团红色下面的一抹红,跟上面的红中间是断开的,而且又很薄,取条小龙或凤,又搭配不上,最后想了很久才确定下来题上几个字,刻上后证明了原先的推敲是对的,红色只有薄薄的一片,稍微不小心就会把色磨没了,所以整条龙是红色,字是红色,其他都是白色,配以山、水、云、火,把有裂的地方全都化掉了,这样作品呈现出来的整体效果就主次分明了,故而俏色运用也是寿山石创作中重要的一环,运用好一目了然,运用不好眼花缭乱。

  3寿山石雕的未来发展趋势

  3.1从师古中找寻创新的道路

  千年的文化底蕴让寿山石雕积攒了大量优秀的雕刻技法,这些雕刻技法并不是阻碍寿山石雕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而是推动寿山石雕进一步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积极地吸收和借鉴这些传统技法,从中汲取精华和能量,但是我们总归要踏出第一步,能够自我独立地进行寿山石雕的创作。因此,在实际的创作环节中,我们应当尊重和继承古法,在师古的过程中寻找全新的创新方向,让寿山石雕展现出新的面貌,这样才能让寿山石文化实现长久的发展。

  3.2运用外石维护市场繁荣

  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寿山石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由于大量的开采,寿山石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站在市场的角度来分析,应当将更多质地上乘的外石引入寿山石市场当中,只有石材资源充足的前提下,寿山石雕行业的相关从业者和市场才会变得更加稳定,寿山石资源濒临枯竭的问题才能够有效控制。但我们应当明确一点,虽然有很多质地上乘的外石资源,但是寿山石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撼动的。

  近些年在寿山石市场中,我们也能看见巴林石、老挝石等外石资源,但是相较于寿山石来说,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甚至有很多的外石已经逐渐被市场淘汰。归根结底,寿山石的文化底蕴是外石永远都无法比拟的,在今后也是永远都无法超越的。所以,在寿山石市场中,对待外石我们不必过度地恐慌,反而应当站在市场的角度,认识到外石对整体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比如,我们将老挝石引入寿山石市场之后,寿山石市场就受到了刺激,变得更加繁荣。因此,借助外石维护寿山石市场繁荣,是一种可行的手段。

  雕刻论文投稿刊物:《天工》(双月刊)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的艺术类期刊,杂志社荣获了“2014年度新锐策划机构”称号。《天工》杂志以传播工艺美术文化为核心,以轻松的笔调讲述工艺美术美的历程。知识性、情感性、可读性并重。儒雅而时尚、明丽而清新、高端而大气是我们追求的风格。全彩印刷,融天然和艺术为一体。

  结束语

  相信寿山石雕文化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熠熠生辉,更好地将我国富有魅力的文化艺术传输到国外,也相信我们国内的雕刻师们会将更多优秀作品送出国门,给中国的艺术史再添上一页载满荣耀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林朝斌.论寿山石雕的发展及审美演变[J].天工,2019(11):36-37.

  [2]林建飞.浅谈寿山石雕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借鉴[J].天工,2019(11):134-135.

  作者:叶锦齐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7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