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医学论文》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结果研究> 正文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结果研究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8-08 13:42

本文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结果,对比阳性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申请输血患者2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供血者全部都是无偿献血者。分别采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配血,对比不同交叉配血方法的配血时间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结果,对比阳性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申请输血患者2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供血者全部都是无偿献血者。分别采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配血,对比不同交叉配血方法的配血时间和阳性结果。结果:经研究发现,配血时间凝聚胺法比微柱凝胶法耗时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法的阳性标本检出率高于凝聚胺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两种交叉配血方法,微柱凝胶法敏感度高,时间长,可以应用在有充分时间的配血场合;凝聚胺法操作简单快速,更适合应用在急诊配血中。但是两种配血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临床中需要继续改善。

  关键词:交叉配血;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阳性结果;配血时间

中外医疗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输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在众多医疗案例中,输血技术的地位都是关键不可动摇的[1]。临床中,输血治疗是为了抢救和改善患者的健康,但是在实际输血之前,都需要进行交叉配血,避免输血过程中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交叉配血能够检查出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间是否会出现血液的不配合情况,保证输血安全,同时保证配血方案快速有效。交叉配血方法临床中常用方案有两种,分别是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本次研究针对这两种方法在我院申请输血患者2100例患者的交叉配血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申请输血患者2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供血者全部都是无偿献血者。210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1200例,女性900例,年龄在12-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56±12.78)岁。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通过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方法:将患者血清(1滴约50ul)加入主侧,再次加入使用“LIM溶液”已经配置好的3%献血者红细胞悬浊液(2滴约100ul),然后摇匀;将患者血清(1滴约50ul)加入次侧管,再次加入使用“LIM溶液”已经配置好的3%献血者红细胞悬浊液(2滴约100ul),然后摇匀。离心15s,转速设定为3400r/min,进行离心结果的观察和记录。若是结果表现阴性,需要加入1滴约50ul的聚凝胺液,再摇匀。还是运用3400r/min转速离心约3min,慢慢、轻轻的摇,观察其红细胞是否出现非特异性的凝集,如果没有发现红细胞出现凝集需要重新制作。加入1滴约50ul的重悬液进行轻摇然后看结果。若是红细胞产生特异性的凝集会在1min之内散开(最长不超过3min),弱是因为免疫抗体产生凝集便无法散开。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方法:在配血卡的主侧加入到受血者的血清,剂量为50ul,随后加入供血者的红细胞悬液,剂量为50uL,在次侧加入供血者的血清,剂量为50ul,随后加入受血者的红细胞悬液,剂量为50ul,在37℃下进行孵育,时间为15min,高速离心3min(转速为900r/min),再在1500r/min高速离心下进行2min离心,当出现红细胞沉积在管底,则为匹配;如果在凝胶上或者散步在凝胶中,则为不匹配。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种配血方法的阳性率以及配血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涉及数据统一选择SPSS23.0软件包分析研究,其中计数资料表示为(n,%),通过χ2检验进行统计学验算,计量资料表示为(5f2a1432476b4_html_a1d348fae4ff9f46.gif ±s),通过t检验进行统计学验算,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研究发现,微柱凝胶法的交叉配血阳性率为3.05(64/2100),凝聚胺法的交叉配血阳性率为0.95%(20/2100),微柱凝胶法的阳性标本检出率高于凝聚胺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法配血时间为(32.23±2.33)min,凝聚胺法配血时间为(8.08±0.12)min,配血时间凝聚胺法比微柱凝胶法耗时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凝聚胺法能够将红细胞和IgG有效结合起来,缩短红细胞之间的举例,进而令红细胞抗原和血清抗体相结合,发生非特异性凝聚作用,若是假凝聚散开,依然存在的就是特异性的凝聚[2]。凝聚胺法使用的试剂稳定性相对较好,检验操作比较方便,能够重复利用,而且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另外其他仪器设备,很适合应用在急诊配血中。

  微柱凝胶法采用的是凝胶过滤技术以及抗原抗体反应,能够调节凝胶的间隙,通过RBC与RBC分离。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另外使用孵育器,通常需要花费30分钟左右的时间。所以,这种方法一般不适用急诊配血。微柱凝胶法需要的标本用量相对较少,可以有效保存结果,所以,在批量标本的配血工作中,能够更好的降低人为差错,应用价值较高[3]。

  微柱凝胶法假阳性,红细胞悬液浓度不合适导致血浆和血球比例不合适,进而造成假阳性,这种情况需要有效调节红细胞的浓度,若是患者是新生儿,浓度可以适当提高,而且红细胞悬液的用量一定要高于血浆用量;凝聚胺法假阳性,血小板大批量聚集会导致假阳性现象,这种情况需要改用血清,延长离心的时间;采血过程中标本抗凝效果较差,标本导致假阳性;患者身体内部白细胞数量较高,影响到微柱凝胶法的结果;室温过低,会影响到凝聚胺法的结果;患者球蛋白或血清蛋白异常,会影响到微柱凝胶法的结果;患者服用了止血敏或肝素类药物,导致凝聚胺法结果受影响。除此之外,凝聚胺法检验存在局限,尤其是对于检测Kell系统抗体不够理想化,并且阳性结果还需实施抗球蛋白试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检验方法属于抗肝素类药物,因此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多加入2滴的凝聚胺溶液(即100ul),以起到中和肝素的作用。

  医学论文投稿刊物:《中外医疗》由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0742,国内统一刊号:CN11-5625/R,中国核心数据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凝聚胺法耗时(8.08±0.12)min较短,但是阳性检出率0.95%(20/2100)低,微柱凝胶法阳性检出率3.05%(64/2100)高,但是耗时(32.23±2.33)min较长。这说明这两种方法应用场合应当根据其特点合理选择,凝聚胺法适合应用在急诊中,微柱凝胶法则适合应用在其他场合。综上所述,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临床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配血方案。

  参考文献

  [1]丰强.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结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8,37(32):179-180+189.

  [2]马庆宗,杨志钊,邹美霞等.采用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应用比较[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8,36(04):619-621.

  [3]刘丽辉.临床交叉配血方法及输血后溶血状况分析[J].智慧健康,2019,5(19):12-13+15.

  作者:颜天翔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yxlw/2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