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LHLS)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与R语言中介分析程序,探讨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消费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种代际支持对机构养老消费选择影响的方向、强度与作用机制不尽相同:子女情感支持、照料支持对机构养老消
摘要: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LHLS)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与R语言中介分析程序,探讨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消费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种代际支持对机构养老消费选择影响的方向、强度与作用机制不尽相同:子女情感支持、照料支持对机构养老消费选择有显著且稳健的负向影响,并且孤独感在其间起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子女经济支持对机构养老消费选择呈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却在照料支持与孤独感间起反向调节作用。研究认为,以“钱多爱少”为代际关系特征的老年人是养老机构的目标消费者,需以孤独感作为营销切入点和突破口,对老年人各类需求进行分类管理,最终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老年消费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代际关系;孤独感;机构养老消费选择;CLHLS2018
一、引言
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老龄化及其带来的养老难题是全社会不容忽视的发展问题。子女在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地点、内容等方面承担重要角色,但受独生子女政策、社会结构变迁、文化观念转变、人口流动等众多因素影响,我国家庭代际结构逐渐由“金字塔”型演变为“蘑菇”型,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代际关系失衡、代际矛盾愈发凸显:一方面,老年失能失智群体的规模日益庞大,目前全国已突破000万,大部分家庭或社区却无力进行全天候且专业的居家照顾;另一方面,身体素质较好的老年人拥有更多闲暇,渴望更多关爱与陪伴,但工作繁忙生活奔波的子女却常常无暇顾及[1]。
养老论文范例:人工智能养老服务侵权问题探析
养老机构逐渐成为需要生活照料与情感关怀的高龄、失能老人更倾向的选择[2]。补偿性消费理论认为人们经常会通过消费来补偿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这种消费被称为补偿性消费[3]。老年人若从子女那里得不到或不能完全得到情感与照料需要,在心灵慰藉或日常照顾的需求上则会存有缺口,养老机构是填补这种缺口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更容易根据情绪目标做出决策,情绪主导消费意愿和决策的倾向在老年消费者身上更加明显[4],而孤独感是老年人最凸显的情绪特征,如“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所显示,中国老年人的精神慰藉贫乏、情感孤独问题十分突出,缺乏情感支持与照料支持的老年人会更加孤独,更想要加入养老机构的集体中以纾解孤独。
由上述可知,老年人获得子女代际支持情况与其孤独感强烈程度,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和需求类型的关键因素,因此,探究代际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消费选择的影响机制,对完善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与提高老年人机构养老的满意度有重要意义。然而以往文献主要关注代际关系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的关系[5];却鲜有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消费选择的研究,把代际关系拆分为具体维度讨论老年人机构养老消费选择的文献更是寥寥无几,将孤独感作为影响老年人消费因素的研究也很少[6],而这正是本研究想要补充和创新的地方。
基于此,本文以CLHLS2018调查数据为基础,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语言中介分析程序,从老年消费者选择养老机构的原因入手,分析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的具体决策路径,并结合老年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引入孤独感——老年人凸显的情感特征作为中介变量,从代际支持的视角深入揭示情感支持、照料支持、经济支持影响机构养老消费选择的内在机理,以期为养老机构识别目标消费者和精准营销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为养老机构及其护理员更 好地满足老年人照料上、情感上的需求提供建议。
二、研究假设
学术界尚未统一对代际支持的定义。国外学者Morgan认为代际支持是代际资源在父辈与子女之间的双向流动;更多学者则认为代际支持是一种非正式形式的代际交换,这种交换体现为子代和父代间情感、照料、经济上的支持[7]。穆光宗认为家庭代际支持包括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支持[8],其中,经济支持主要指金钱和物质上的慰问,照料支持是指父母与子女间提供洗衣做饭等家务以及生病起居等照顾,精神支持指父母与子女间以聊天、倾诉等方式进行情感慰藉。
此后国内大多学者沿用该定义将代际支持分为情感支持、照料支持、经济支持三个维度。孤独感是个人对自己实际拥有的人际关系与期望拥有的人际关系之间存在差距的一种感受[9],即个体感受到的社交隔离,在各个年龄段皆有可能产生,尤其老年人群中更易发生[10],且通常表现为伴有寂寞、无助和郁闷等负面情绪的孤立感。作为老年人易发的消极心理体验,孤独感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着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11],故其已然成为衡量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代际支持与机构养老消费选择
代际交换理论认为子女对老人的赡养行为是子女将父母的养育之恩,以经济、劳务或精神安慰的形式报答他们。代际间的养老表现为一种社会行为,其最终目的是给予长辈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照顾与帮助。由于代际养老主要表现为资源由成年子女到老年父母的转移,因此代际关系的性质成为机构养老选择的决定性因素[12]。谢俊杰基于CLHLS2011年追踪数据证明家庭因素对于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子女情况对于老年人机构养老的意愿和选择都产生显著影响[2]。关于情感支持与照料支持对养老方式的影响,郑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见面频率和子女孝顺程度是影响老年人是否居家养老的重要因素[13],子女数量少或没有子女的城市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
而经济支持与另两种代际支持则呈现“挤出效应”,如聂建亮研究发现子女经济支持与照料支持之间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农村老人获得子女经济支持后,获得子女生活照料的机会就会降低;成年子女外出弱化了受空间限制的老年人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但强化了不受空间限制的经济支持[14]。于父母而言,若希望加深与子女的情感关系以“养儿防老”,就得淡化关系中的利益因素以保证长久性[12]。这种“挤出效应”为经济支持对情感、照料支持的作用研究提供了文献基础。在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里,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照料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因而生活满意度较高;但当倾诉、聊天等情感需求从子女那里无法获取,或当子女不能给予起居照料、生病陪伴时,由补偿性消费理论可推断养老机构会成为老年人倾向的选择。
同时由上述文献的“挤出效应”可预测经济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消费选择呈正向影响,因为子女经济支持提高了老年人自主选择权与购买力。因此本文推测,子女给予的情感支持越多,老年人就越不会选择养老机构;子女给予的照料支持越多,老年人就越不会选择养老机构;子女给予的经济支持越多,老年人就越会选择养老机构。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H1:情感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消费选择有显著负向影响。H2:照料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消费选择有显著负向影响。H3:经济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消费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
(二)代际支持与老年人孤独感
社会需要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需求得不到满足是个体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许多研究也发现社会支持对降低老年人孤独感、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具有显著影响[1517]。例如,国外学者Guo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建立更强大的家庭支持网络可能会改善中国西部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18]。Li通过中国纵向老龄化社会调查(CLASS)数据库证明代际关系和家庭支持与老年人的抑郁水平呈负相关19]。国内曾有学者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和自编的“老年人孝顺期待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接受成年子女的支持可显著降低老年人孤独感。良好的代际关系能促进机构中的老年人的积极情绪并削弱其消极情绪,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20],并且不同类型的代际支持与老年父母的生活满意度有不同的关系[21]。
周坚用CLHLS2014数据验证子女的情感支持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呈正向影响,而子女给父母的经济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无显著影响[22]。综上,本文认为子女提供的情感支持越多,老年人的孤独感越弱;提供的照料支持越多,孤独感越弱。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H4:子女情感支持对老年人孤独感有显著负向影响。H5:子女照料支持对老年人孤独感有显著负向影响。
(三)老年人孤独感与机构养老消费选择
以往研究阐述过孤独与消费的关系。Harnish等认为关系质量(孤独)是强迫购买的重要预测指标,即孤独感与强迫购买成正相关[23];《2017年孤独经济白皮书》中显示有57.69%的孤独人群表示,会为了排解孤独产生消费[24];感到孤独的中国老年人会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纾解孤独感,比如购买保健品和保健服务[1];亦有研究表明,在选择养老方式上,老年人的主观心理感受比客观身体健康限制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当老年人感到失落或者压抑时,选择社区或机构照护的可能性会增加。补偿消费的本质特征就是通过消费行为来弥补自己的心理缺失,感到孤独的中国老年人会通过各种途径缓解孤独感,而选择养老机构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加入养老机构,感到孤独的老年人获得更多机会参与社会交往,增强与他人的情感交流,提高社会互动水平。同龄人相互抱团取暖,护理员温暖问候,这将有效缓解其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由此可以假设越是孤独的老人越倾向选择养老机构,而老年人孤独感多来源于子女情感支持、照料支持的缺失。结合假设、假设,可推断孤独感在情感支持与养老机构消费选择之间,以及在照料支持与养老机构消费选择之间起中介作用。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H6:孤独感对养老机构消费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H7:孤独感在情感支持与养老机构消费选择之间起中介作用。H8:孤独感在照料支持与养老机构消费选择之间起中介作用。
(四)经济支持的调节作用
刘晓婷认为子女可能会考虑资源配置最优原则,结合自身社会经济状态,理性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提高劳动收入,从而向老人提供经济帮助以替代直接照料[25;国内外实证研究也均表明子女的劳动力参与和提供非正式照料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从而削弱了传统代际照料的养老模式,也即前文中所提的经济支持与情感、照料支持的“挤出效应”。
与情感支持和照料支持不同,经济支持属于物质上的互动,很难直接建立该支持与老年人孤独感这种情绪变量上的相关关系,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子女如企业高管、程序员等因工作忙碌、差旅频繁,既没办法陪父母聊天更没办法亲自照顾父母,但内心牵挂父母,常以丰厚的物质或金钱孝顺长辈,以此弥补自己不在身边的缺憾,所以他们会给予父母较强的经济支持。而经济条件优越的老年人则有更丰富的选择,譬如参加老年社团或协会、外出旅行游学等,来增强与外界的互动。因此本文推测经济支持在情感支持与孤独感之间以及照料支持与孤独感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经济支持程度越高,情感支持缺失越不容易引起孤独感,照料支持缺失越不容易引起孤独感,因为经济支持可弥补部分遗憾。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分布
本文数据来自由北京大学主持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CLHLS)。该项目的基线调查始于1998年,陆续进行次跟踪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了23个省(市、自治区),累计访问了10万余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老年人及其家庭基本情况、养老服务需求等老年人生活的各个维度。与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老年调查项目一样,CLHLS数据质量之高(信度、效度)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
因各省份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一,部分地区受经济制约本身养老基础建设尚不完善,尤其是某些区域的农村本就没有养老机构可选择,不具备硬件条件,因此本研究筛选了个选择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占比大于5%的地区,共3700个样本,分别是北京、上海、重庆、浙江省、吉林省、福建省、广东省。此方法借鉴了王跃生在城乡养老中的家庭代际关系的研究[26],其依据科学方法抽样选取七个省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更符合客观实际。本文删去部分有缺失值的样本后最终得到样本3085份。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SPSS26.0和R4.0.2统计分析软件,研究代际关系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消费选择的影响路径。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逻辑回归、中介效应检验、调节效应检验这四种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各变量的基本情况,利用逻辑回归分析三种代际支持对机构养老消费选择影响的方向与强度;然后通过RMediation探究孤独感在其中承担的中介作用,通过rocessv3探究经济支持分别在情绪支持与孤独感、照料支持与孤独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最后通过替换代理变量、改变编码区间等方式对研究结果的稳健性与内生性进行检验。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检验
利用SPSS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得出检验结果如表所示。卡方值为430.194,小于0.01,通过了显著水平为1%的显著性检验,由此可知模型具体统计学意义。
2对数似然值为1580.662,CoxSnellR方为0.158,NagelkerkeR方为0.319,因此模型的拟合度较高,即模型对原始数据的解释度比较理想。以0.5的概率为分界线,采用上述模型进行预测,结果如表所示。其中预测为不存在机构养老行为,现实不存在机构养老行为的样本有2669位,预测正确率为97%;预测存在机构养老行为,现实存在机构养老行为的样本有84位,预测正确率为25.2%。整体预测正确率为89.2%,可见模型预测结果非常理想。并以预测概率与真实值构建Roc曲线,其UC值为0.845,说明该模型对于目标变量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CLHLS2018年的调查数据对老年人的代际支持、孤独感与机构养老消费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往关于老年人机构养老消费选择的研究重点关注老人居住环境和条件、家庭背景以及身心健康,关于子女代际支持的研究也主要从社会学、人口学视角,落脚于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等方面;而鲜有对机构养老消费选择的研究,将代际关系运用到老年人消费决策领域的研究更是甚少,且更无研究深入剖析不同代际支持对机构养老消费选择的影响机制与作用差异。本研究在该问题上则有所拓展和创新,首先创新了代际支持作用机制的研究视角,其次为进一步厘清老年人机构养老消费选择的主导因素提供了实证证据,同时也扩展了关于机构养老消费选择的本土研究。
从分析结果中可得出以下结论:(1)三种代际支持对养老消费选择影响的方向和强度并不相同。子女情感支持与照料支持对机构养老消费选择有显著且稳健的负向影响,且照料支持的作用程度大于经济支持;而子女经济支持对机构养老消费选择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这说明,比起物质与金钱需求,老年人更需要被照料被关注被尊重,而这也将更大程度上地影响他们养老方式选择。(2)孤独感承担部分中介作用。老年人孤独感在情感支持、照料支持与机构养老消费选择中承担部分中介作用,且在后者的中介作用更显著,孤独感作为影响老年人决策的情绪,在机构养老消费选择中扮演重要角色。
(3)经济支持在照料支持与孤独感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对于子女而言,如果照顾不能到位,则应尽力给予物质上的慰问,如此可有效缓解老年人因照料支持缺失而引起的孤独感,但情感关怀不要缺席,因为经济支持也难以弥补。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以往关于子女代际支持和机构养老消费选择的研究结论,也拓展了服务营销、消费者行为领域对代际支持、孤独感的研究思路,并为养老机构如何精准识别目标消费者、缓解老年人孤独感、满足老年消费者需要提供了思路。基于上述结论,本文针对养老机构的营销管理和服务质量提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借助代际背景定位目标消费者。以“钱多爱少”为代际特征的老年人是养老机构目标消费人群。
这包括但不限于:家庭婆媳矛盾突出的、子女对父辈关心不够的、子女长期在外工作的、子女提供不了照料支持的等情况,但其子女仍会尽经济上赡养义务的老年人是目标对象。养老机构需要对服务区域内的老年人做代际背景调查,了解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子女对父辈提供的各类支持,这是养老机构定位消费者的重要途径。现实中机构养老消费决策的利益主体和决策主体通常不一致,这启示养老机构经营者应对老年人及其成年子女增强引导沟通,给予他们更多养老方面的信息,提高其成年子女的决策参与度。同时养老机构需要参考婚姻、户籍、家庭收入等对机构养老消费选择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比如有伴侣的老年人即便缺乏子女代际支持,其伴侣支持会呈现一定的替代效应,这将大幅降低选择养老机构的概率。
参考文献
[1]李涛,徐翔张旭妍孤独与消费——来自中国老年人保健消费的经验发现[J].经济研究2018,(1):124137.
[2]谢俊杰游京颖城市老年人机构养老选择行为与意愿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23):103106.
[3]吴世军,胡杨俊洁吴美玲郭丝嘉.补偿性消费理论视角下奢侈品消费行为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17):5054.
[4]敖玲敏吕厚超黄希庭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概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1,(2):217223.
[5]王金水,许琪.居住安排、代际支持与老年人的主观福祉[J].社会发展研究,2020,(3):193208245.
[6]张莉.中国高龄老人的居住安排、代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基于对CLHLS数据的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5):6873.
作者:马跃如王清黄尧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yxlw/2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