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
中医儿科杂志社简介 《中医儿科杂志》是由甘肃中医学院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一种中医儿科专业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之一。自创刊以来,一直实行主编领导下的编委负责制。本刊编辑委员会成员多为全国中医儿科界的著名专家
非官网,仅供参考中医儿科杂志社简介 《中医儿科杂志》是由甘肃中医学院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一种中医儿科专业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之一。自创刊以来,一直实行主编领导下的编委负责制。本刊编辑委员会成员多为全国中医儿科界的著名专家
非官网,仅供参考中医儿科杂志社简介
《中医儿科杂志》是由甘肃中医学院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一种中医儿科专业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之一。自创刊以来,一直实行主编领导下的编委负责制。本刊编辑委员会成员多为全国中医儿科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本刊办刊宗旨为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特色、探讨中医儿科学前沿理论、加强中医儿科学学术交流、提高中医儿科学科研水平,全心全意为我国中医儿科临床、科研、教学服务。
《中医儿科杂志》主要报道中医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成果,设有名家真传、专题笔谈、专家诊疗经验、理论研究、学术探讨、实验研究、教学研究、文献综述、临床研究与报道、针灸推拿、名院名科名医风采、经典古籍研究、儿童养生保健、医案医话、中药研究等栏目,既突出中医儿科特色,又兼顾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内容,信息量大,实用性强。
《中医儿科杂志》自2005年创刊以来,得到中医儿科界广大同仁的大力支持,先后报道了王伯岳、董廷瑶、江育仁、刘弼臣、王静安、王烈、王霞芳等中医儿科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心得,登载了小儿肺炎喘嗽、哮喘、泄泻、流行性腮腺炎、支气管肺炎、感冒、水痘、过敏性紫癜、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的中医诊疗指南,刊登了一大批中医儿科的临床与科研成果。为广大临床儿科医护人员、高等医学院校师生、有关科研人员提供了相互交流、探讨学习的平台。
《中医儿科杂志》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全文收录。
中医儿科杂志栏目设置
名家真传、专题笔谈、专家诊疗经验、理论研究、学术探讨、实验研究、教学研究、文献综述、临床研究与报道、针灸推拿、名院名科名医风采、经典古籍研究、儿童养生保健、医案医话、中药研究
中医儿科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医儿科杂志最新目录
徐荣谦教授治疗小儿慢性湿疹经验蔡江[1];伍利芬[2]
(10)韩芳林教授运用麻杏化瘀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体会沈玉鹏[1];杨志华[2]
(12)王素梅教授运用礞石滚痰丸加减治疗儿科疾病举隅刘奕
(14)宋明锁中医论治小儿鼻后滴漏综合征经验介绍刘靖雷;宋明锁
(17)胡天成教授运用银翘马勃散加减治疗发声性抽动经验杨昆;周富雍;孙香娟;黎欣;周江;胡天成
(19)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辨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探析司振阳;张骠;隆红艳;唐为红;陶迪
(22)俞募穴速刺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机制浅析马丙祥[1];叶玉香[2];党伟利[1];张建奎[1]
(25)朱震亨痰病学说在智障儿童神志症状康复中的实践陈川帆[1];唐敏[2];陈荣[1]
(27)试谈中医儿科“治未病”的基本方法房明东;常克;王卫涛
(30)谈万全小儿脾胃理论中的“治未病”观励韶珺
(32)三伏贴改善哮喘儿童阳虚证候137例临床观察任辉杰;黄超;陈丽亚;王洁;孙文华;古文财;胡夏艳;王静怡;周晓萍;张燕;宣妮;曹文哲;高维银
(35)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治经验陈欢
中医儿科杂志推荐阅读
《儿科药学》由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与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联合主办,目前国内儿科药学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自1995年创刊,2000年正式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为推动我国儿科药学科发展,提高儿科科学合理用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刊系统报道儿科药学的进展与动态、理论联系实际,集科学性、学术性、实用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注重实用,兼顾提高。主要内容有儿科药理、临床药学、中西医儿科药物治疗、儿科药物研究开发等,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等十多个栏目,以儿科药学、儿科医学以及各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
中医儿科杂志社征稿要求
1 《中医儿科杂志》投稿的要求
1.1 论文格式: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分析,并应注明所用统计学方法。“学术探讨”“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等栏目文章一般3000~5000字。来稿字迹清楚、书写规范,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字母大小写、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文稿中所用数字以阿拉伯数字为主。病历介绍,要写清患者姓氏、性别、年龄、初诊日期、主诉、病史、现病症状、检查及化验、诊断、辨证、病机、治法、处方、药名和剂量、用法、治疗结果等。
1.2 文题及证明:文题应做到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为宜。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凡取得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予以说明,如“本课题受××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评审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内容。
1.3 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并需对第一作者做一简单介绍,格式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不写),职称,学位,从事的主要工作。例:陈盛举(1967—),男,主治医生,医学学士,主要从事白内障、青光眼临床工作。若排名需在编排过程中更改,应由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作者单位应注明单位名称、科室、地址(××市或县××路××号)、邮编。
1.4 摘要:论著类文章须附中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4部分内容,中文摘要以150~300字左右为宜。
1.5 关键词:论著类文章需标引3~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林美兰主编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及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编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1.6 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1.7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考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精神,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注明mmHg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1mmHg=0.133kpa).
1.8 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差用英文小写 ;(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 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 ;(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 ν ;(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 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为斜体。
1.9 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之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布,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
1.10 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
(1)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第一手资料,尽量避免引用二次文献。
(2)对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 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要有起止页码。
(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yxqk/9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