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政法论文》 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的调查和思考> 正文

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的调查和思考

所属分类:政法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7-22 11:35

本文摘要:摘要:以德安县农村党员情况为调查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多个调查维度中找出当前农民党员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客观环境因素、组织管理因素、党员和群众自身因素、党组织关系迁移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

  摘要:以德安县农村党员情况为调查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多个调查维度中找出当前农民党员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客观环境因素、组织管理因素、党员和群众自身因素、党组织关系迁移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党员;发展党员;工作机制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暑假期间,我和几位同学在家乡德安县就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情况作了个调研‍‌‍‍‌‍‌‍‍‍‌‍‍‌‍‍‍‌‍‍‌‍‍‍‌‍‍‍‍‌‍‌‍‌‍‌‍‍‌‍‍‍‍‍‍‍‍‍‌‍‍‌‍‍‌‍‌‍‌‍。去了3个乡镇5个行政村,采取集中访谈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研了农村党员发展情况‍‌‍‍‌‍‌‍‍‍‌‍‍‌‍‍‍‌‍‍‌‍‍‍‌‍‍‍‍‌‍‌‍‌‍‌‍‍‌‍‍‍‍‍‍‍‍‍‌‍‍‌‍‍‌‍‌‍‌‍。在这些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再结合德安县委组织部提供的全县党员基本数据,并通过一些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农村党员的一些基本现状,同时也发现发展与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建议。

  一、农民党员基本现状

  以调查的德安县为例,根据德安县组织部提供的2016、2017、2018农村党员的基本数据,就农村党员的男女比例、外出务工党员比例、年龄结构、年龄结构变动四个方面统计如下:

  (一)男女性别比例状况

  综合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平均数,德安县农村党员男女比例为21∶4。根据的走访和座谈,村书记们普遍认为这和农村对待男女的观念有关,往往对女性重视不够,同时农村女性在家庭中的责任也比城里人大,所以在发展农村女性党员方面较难,而且她们的主观意愿也不高。

  (二)外出务工党员比例状况

  综合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平均数,德安县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出县)党员比例为49∶1。村书记们对此数据的看法是,这说明农村党员年龄比较大,外出身体上不适合,年以年龄很大的就在家养老,有劳动能力的要么在家务农,要么在本县打工;同时也说明本县的就业环境也较好。

  (三)年龄结构比例状况

  综合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平均数,德安县农民党员年龄结构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德安县农村党员50岁以上的占62%,60岁以上的占39%,年龄结构不合理。的调研发现,这和全国的情况基本相同,那就是农村年轻人入党意愿在下降;同时因为年青人常年在外打工,对他们的思想动态也不清楚,所以更愿意发展在家的年轻人,这也说明了的农村党组织在发展党员上比较认真和慎重。

  (四)年龄结构变动情况

  综合三年情况比较,那就是近三年30岁以下的党员比例在提升。在走访和座谈中,村书记普遍认为这是在外已经入党的当兵退伍和大学毕业生将党组织关系迁回家的原因,但他们工作却在外地,并没有将党组织关系迁到工作单位上去。这些人认为现在农村户口好,所以户口不迁出,党员还有一些选举的权利他们还比较看重。

  二、农民党员发展与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党员队伍本身的结构性问题仍相当突出

  从党员队伍自身建设看,党员队伍的老化现象、文化程度偏低的状况仍较为突出,集中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年龄结构上以中老年党员为主体。以调查的德安县为例,35岁以下、36岁~45岁、46岁~55岁、56岁~65岁以上党员的比例分别为15%、14%、20%、23%、27%。其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党员占党员总数的一半以上。二是从业结构家中务农为主体。从事外出务工、规模种养殖业和经商办企业的党员只占2%。

  (二)部分党员组织纪律观念淡薄,难于管理

  很多村书记反映,有些农民党员特别是年青点的,不愿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甚至参加组织活动讲价钱,问有没有饭吃,有没有工资,否则就不来了。对国家、集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一些农民党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理想失落了,信念动摇了,不管“主义”,只管利益;只要组织照顾,不愿履行党员义务,甚至连党费都不愿交。

  (三)党组织存在缺乏吸引力现象

  一些基层党组织领导只着力于发展经济,对于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成为农村发展经济的核心和战斗堡垒,心中无数,党的组织活动不正常,削弱了党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从而影响了村民参加党组织的积极性。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党员权利与义务失衡,入党缺乏光荣感和优越感,党组织对党员提要求多,关心帮助少,对青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一些青年入党积极性不高。

  (四)对村书记约束过多,成为矛盾的焦点

  村书记们普遍反映,村里出了什么问题,上面来人动不动责任都放在村书记身上,而村书记对村里的普通党员又缺少约束力,不像城里单位上,领导有办法约束党员,但村里却缺少手段来约束他们,所以两头不讨好,成为矛盾的焦点,对此他们很苦闷。

  三、农民党员发展与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农民党员的这种现状成因,综合调研情况,认为主要受这四大因素的影响:

  (一)客观环境的因素

  (1)是大量人才外流。许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守业务农,不少农村基层领导反映,现在农村苗子难找,大量人才流出去了:考试读书出去一批,外出务工走出去一批,投亲靠友挂出去一批。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发展党员后继乏人的状况,进而影响了农民党员队伍结构的改善。

  (2)是集体经济薄弱。因为集体经济缺乏实力,难以为群众办些实、好事,倒致党组织的威信不高。

  (3)是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农民特别是是青年农民的理念信念发生了扭曲,讲实惠,讲利益,不讲政治,不想入党,认为“入党吃亏”,“入党无用”,“入党不自由”等。

  (二)组织管理的因素

  (1)发展党员观念上的不适应,造成发展党员动力不足

  部分农村基层干部认为,发展党员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村干部给村里办事。但如果发展培养的党员都出去了,难以在村里发挥作用,徒劳无功。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是只看到当前,而事实上人是双向流动的,从长远来讲,这些人中的一部分还会回到农村产生“反哺效应”。所以这些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严重地限制了发展党员工作的视野,使相当一部分村党组织把发展对象放在本村链式的农民身上,忽视了这些能人,忽视了这些人反哺家乡的长期眼光。

  (2)发展党员思路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

  党员结构不够合理,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是重“老”轻“少”。一些人认为现在的年青人不如当时的自己,认为这些人现在大多数外出了,留在家里的也没好大用。二是重“男”轻“女”。长期以来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认为妇女工作能力不足,精力不足,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赞成女性入党的不多。三是重“入”轻“培”。一些基层党委把注意力放在数量指标上,片面认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是培养联系人的事情,因而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抓得不紧,集中培训时间和质量达不到要求,监督指导不力。

  (三)党员和群众自身因素

  群众自身陷入“三种观念”误区,一是入党“无用”论。有些群众眼中只讲经济利益,认为入党并不能为个人的发家致富带来太大的帮助,因此入党意识淡薄。二是入党“发财”论。个别群众入党态度不端正,片面地把入党当成了一条发财致富的捷径,认为入党就是为了以后能当村干部,通过关系为自己谋利。三是入党“制约”论。一些群众认为加入党组织以后,要受党章、党纪约束,会耽误时间,浪费精力,影响个人致富。

  (四)党组织关系迁移因素

  在调查中发现,现在有不少当兵退伍和毕业大学生将党组织关系转回村,村党组织想不答应也难,这些人会说,我户口在这,现在又没有找到工作,那我的党组织关系不转到家乡转到哪里‍‌‍‍‌‍‌‍‍‍‌‍‍‌‍‍‍‌‍‍‌‍‍‍‌‍‍‍‍‌‍‌‍‌‍‌‍‍‌‍‍‍‍‍‍‍‍‍‌‍‍‌‍‍‌‍‌‍‌‍。当他们找到工作外出后,他们很多人却不将组织关系转走,认为留在村里头还有一些权利,比如选举,所以他们认为村领导不敢轻易得罪他们和他们的亲戚,否则一旦有机会行使党员权利的时候,自己就有机会报复了。但要承担义务的时候,有些人又有各种借口不承担。同时这些人因为工外工作,也不知他们的思想动态,难于管理。他们往往重权利,轻义务。

  四、完善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要解决农村党员的上述问题,抛开社会客观因素,从自身能主观把握的角度入手,也即从组织因素为切入点,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一)积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

  坚持以乡村两级组织换届为契机,及时组织乡镇、村两级党组织对他们自己各区域内的非党员重点人群基本情况进行摸底,特别是村干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毕业回乡青年等人员,时行登记造册,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储备信息库”。

  (二)建立思想“开源”机制

  针对党员队伍年龄、文化、性别、行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观念,做到“三个同步”,即:发展党员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步;发展党员与培养农村致富能手同步;发展党员与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复转军人安置同步。

  政工师论文投稿刊物:《社会主义论坛》以各级领导干部,社科理论界、企业界人士,部队官兵,文化、科学、教育工作者,大中专院校师生等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各级党政军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企业界精英和实际工作者为作者群体,搭建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理论学习与交流思考成果的平台。

  (三)建立主动“培源”机制

  (1)利用流动支部外围培养。在人员流向较集中的地方,成立流动党支部,为将来这些人的回归物色人才,做好储备。

  (2)依托行业协会多方培养。利用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特点,从行业协会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进而为吸引他们做好准备。

  (3)利用现代科技跟踪培养。充分利用QQ群众、微信群现代联系等方式,做好动态感情储备。

  (4)建立激励“固源”机制。建立财政、党员、党费三级联创帮扶机制,对那些困难党员,采取财政投一些、党员捐一些、党费拔一些方法,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让广大党员增加归属感,增强优越感,提升荣誉感,让广大真正感受组织的关爱和温暖。

  (5)健全发展党员工作机制,确保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地市、区县、乡镇、村四级农村发展党员工作领导的责任制度,要做到明确每一级责任人,责任人亲自抓,形成上下贯通、权责一致的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参考文献

  [1]储修玙.民族地区农村党员发展的统计分析与基层党建工作研究[D].大理大学,2018.

  [2]和亚宁,杨文江,耿嘉,等.强化基层组织功能提升引领发展能力——曲靖市巩固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探索[J].社会主义论坛,2017(06):4-7.

  [3]任庆银.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问题探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01):73-74.

  [4]朱洪伟.从创新机制入手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J].党的生活(黑龙江),2011(08):27.

  作者:王锟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zflw/23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