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变速器啸叫是最常见的车辆NVH问题之一,有效控制啸叫噪声对提升车辆驾乘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一款纵置变速器存在的齿轮啸叫问题,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啸叫问题的挡位和工况,通过问题产生机理分析,明确了优化方向,然后利用仿真
摘要:变速器啸叫是最常见的车辆NVH问题之一,有效控制啸叫噪声对提升车辆驾乘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一款纵置变速器存在的齿轮啸叫问题,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啸叫问题的挡位和工况,通过问题产生机理分析,明确了优化方向,然后利用仿真工具,从齿轮宏观参数和微观参数两个方面提出了可工程化的优化方案,最后经过实车搭载测试,啮合阶次降至总声压级15dB(A)以内,主观感受啸叫噪声明显改善。本文的研究方法对其他类型变速器及电动车减速器啸叫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变速器;齿轮啸叫;宏观参数;微观参数
0引言
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依靠挡位变化,可实现变速、变扭、中断动力、倒退行驶等功能。传统动力乘用车主要搭载手动变速器(MT)和自动变速器,其中自动变速器又分为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液力自动变速器(AT)、无级自动变速器(CV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以及机械式数学超环面无级变速器(IVT)。
目前自主品牌乘用车主要匹配MT、AT和DCT。变速器直接承受来自发动机的激励,可能产生啸叫、敲击、冲击等多种NVH问题[1]。在售后反馈中,与变速器振动噪声相关的投诉一直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对变速器NVH性能进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系统研究变速器NVH问题产生机理和控制方法,对提升汽车驾乘舒适性有重要意义。
从检索到的文献看,已有众多专家、学者对变速器啸叫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但主要集中于对变速器本体或传递路径进行研究[2-6],从整车角度对变速器啸叫问题的测评方法、产生机理及解决思路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本文针对某款纵置手动变速器存在的啸叫问题,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明确了问题工况,然后在分析其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利用仿真手段提出了可工程化的解决方案。
1问题测试及分析
本文研究的是一款前置后驱MPV车型,搭载1.6L直列4缸汽油机、6速手动变速器。首先,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基于整车道路试验对啸叫挡位及阶次进行确认。然后,对变速器单体开展台架测试,进一步分析啸叫产生原因。
1.1主观评价
由三名从事NVH工作五年以上的工程师,在试验跑道内对样车各挡位啸叫表现进行主观评价。主观评价结果表明,该车型在低挡位存在一定的啸叫问题,结合实际驾驶过程中挡位使用情况,最终选定2挡滑行作为本次优化分析的重点工况。
1.2整车测试
变速器啸叫问题,可以直接使用齿轮啮合阶次噪声的声压级值作为评价指标,也可以使用齿轮啮合阶次噪声与总级或背景噪声的差值作为评价指标。本文选择阶次与总级的差值作为评价指标。阶次与总级差值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声压级叠加原则。当两个声压级相差15dB时,二者叠加后仅在较大声压级基础上增加0.1dB,即较小的声压级对总声压级贡献微乎其微,因此,通常将阶次与总级相差不小于15dB作为评判有无啸叫问题的客观标准。
在车内驾驶员内耳位置布置麦克风,采集2挡滑行过程中车内噪声及发动机转速信号,将2挡挡位齿轮啮合阶次声压级加上15dB后,与噪声总级进行比较,可以观察到,在整个滑行过程中,存在多处啮合阶次与总级差值小于15dB,说明存在啸叫问题,与主观评价结果一致。
1.3台架测试
为了进一步分析2挡滑行工况变速器啸叫问题产生的原因,依次在传动系统NVH台架上开展啮合斑点和传递误差(TransmissionError,TE)测试。啮合斑点主要是用来分析齿轮啮合状态,啮合状态良好的齿轮副,啮合斑点会居于齿面中部,且几乎占满整个齿面。开展啮合斑点测试前,需要在待测齿轮表面涂抹耐高温、不溶于润滑油的涂料。
本次测试时,首先使用煤油清理齿轮表面,烘干后,均匀涂抹金属加工划线油漆,置于通风处干燥后装箱,按照正常油量加注润滑油,根据整车测试时从CAN总线读取的发动机输出扭矩和转速信息,设置测试工况,2挡从动齿轮反拖齿面啮合斑点测试结果。传递误差是引起齿轮啸叫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定义是从动齿轮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的差值。
测试过程中,在变速器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串入高精度编码器,测试变速器总的传递误差,再根据齿轮副啮合的阶次特性,利用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到各对齿轮副的传递误差。将转角差乘上基圆半径可以得到位移传递误差,2挡齿轮副在各扭矩工况下的传递误差峰-峰值。啮合斑点位于齿面右侧,存在明显的偏载问题,滑行工况(负扭矩)传递误差偏大,且明显大于加速工况(正扭矩)。综合以上分析,对象变速器2挡挡位齿轮反拖齿面啮合偏载、传递误差偏大,存在明显的啸叫问题,需要优化提升。
2仿真建模及优化
分析汽车NVH问题,通常按照“源-路径-响应”的思路,对于变速器啸叫问题,激励源主要是齿轮动态啮合力,传递路径主要是轴承和轴承座,响应系统则是变速器壳体。控制激励源是解决变速器啸叫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宏观参数和微观参数优化,可以有效降低齿轮啮合激励。
2.1宏观参数优化
重合度是衡量齿轮传动质量的指标之一,其值为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对数的平均值,重合度越大,说明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对数越多,齿轮啮合刚度变化越小,给系统引入的参数激励也越小,传动过程也就越平稳。齿数、模数、齿宽、压力角、螺旋角等宏观参数对重合度有重要影响。
2.2微观参数优化
齿轮偏载问题,可以通过优化齿轮微观修形方案进行解决,主要调整的微观参数包括齿形(鼓形量Cα、倾斜量fHα)和齿向(鼓形量Cβ、倾斜量fHβ)。根据啮合斑点测试结果,可以大致知道微观参数调整方向,验证过程中往往需要同时针对多种修形方案做样件,效率较低。为了得到可量化的修形方案,本文建立了齿轮啮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模型包含齿轮、轴承、柔性壳体等部件,且模型中输入的齿轮微观参数通过齿面精测结果获取,对于无法获取的参数,采用DOE(实验设计)的方式确定。
2挡主动齿轮反拖齿面啮合斑点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二者基本一致,说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是有效的,可以用于设计齿轮修形方案。利用仿真模型对原有齿轮修形方案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啮合斑点,啮合斑点居中分布,且占满大部分齿面,说明优化后的齿轮副啮合状态良好。实际加工制造的齿轮与设计值难免会有偏差,为了确保变速器具有较为一致的啸叫噪声表现。
3降噪效果验证
根据宏观参数和微观参数优化方案,制作3套样件,通过齿面精测,选择与优化方案锲合度最高的样件装箱进行效果验证。首先在传动系统NVH台架上开展传递误差测试,测试工况与优化前保持一致,2挡挡位齿轮副传递误差峰-峰值对比结果优化后传递误差明显降低,全部扭矩工况下的传递误差峰-峰值均小于1um。
将通过台架验证的变速器装配至整车上,在试验跑道内对样车2挡滑行工况啸叫表现进行客观测试及主观评价,麦克风仍布置在驾驶员内耳位置。 将2挡挡位齿轮啮合阶次声压级加上15dB后,与噪声总级进行比较,可以观察到,在整个滑行过程中,除个别转速点外,绝大多数转速下,啮合阶次与总级差值都大于15dB,主观评分从优化前的5分升至6.5分,啸叫噪声明显降低,说明优化方案对解决齿轮啸叫问题有效。
4结语
(1)啸叫是变速器最常见的NVH问题之一,对车辆驾乘舒适性有重要影响。通过主观评价的方式可以初步锁定啸叫问题工况,但由于个体对啸叫噪声的感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完整地确认啸叫问题挡位、阶次及转速范围。
(2)啮合斑点和传递误差是分析齿轮啸叫成因过程中经常需要开展的测试。使用金属加工划线油漆,通过细致地对齿面进行处理,可以在加注润滑的情况下开展斑点测试。位移传递误差是微米级别的,需要高精度测试设备方能开展此项测试,否则传递误差将被由测试设备精度不足带来的误差所淹没。
(3)宏观参数与微观参数同步优化是解决齿轮啸叫问题的有效途径。优化齿轮宏观参数可以改变齿轮副重合度,进而提升齿轮啮合平稳性。微观修形可以改善齿轮啮合偏载,但齿轮加工过程中存在偏差,因此修形方案需要考虑加工精度的影响。使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可以进行容差分析,从而给出与加工精度匹配的修形方案。
参考文献:
[1]吴光强,栾文博.汽车传动系相关NVH问题的动力学研究论述[J].机械工程学报,2013,49(24):108-116.
[2]温国庆,李艳斌,殷麒麟.采用传递路径分析的纯电动车减速器啸叫噪声优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31(9):53-57.
[3]葛敏,郭晗,于海生,等.基于齿轮修形的混合动力变速箱齿轮啸叫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8,37(21):227-232+239.
[4]臧孟炎,董豪哲,彭国民,等.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变速器啸叫特性优化[J].汽车工程,2018,40(6):713-718.
[5]周新建,李广兴,毛乐.基于齿轮修形的变速器2挡齿轮啸叫分析及试验研究[J].机械传动,2018,42(9):118-124.
[6]吴江,吴强,周一丹,等.混合动力变速箱齿轮啸叫分析与优化验证[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12):97-100.
作者:卢林1,王东2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dzlw/2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