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评价理论研究> 正文

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评价理论研究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9-09-11 13:46

本文摘要:内容摘要: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从城市物流需求、物流发展设施、物流发展环境、经营便利度、企业营业成本和政府支持力度六个维度,阐释城市物流营商环境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主要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进行评价。最后根据

  内容摘要: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从城市物流需求、物流发展设施、物流发展环境、经营便利度、企业营业成本和政府支持力度六个维度,阐释城市物流营商环境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主要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进行评价。最后根据城市的规模、定位与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改善城市物流营商环境。

  关键词:营商环境,城市物流,综合评价

物流工程与管理

  城市物流是城市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产物,贯穿城市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反映城市发展效率与趋势。营商环境是区域重要软实力,核心竞争力之一。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连续发布重要政策措施,深化行业“放管服”改革,从政策层面不断改善物流营商环境。良好的物流营商环境有助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促使私人投资增加,有利于生产经营和降低生产成本。物流营商环境的定义关于营商环境的具体概念,学术界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学者和组织从不同角度予以解释。虽然营商环境的具体概念没有统一,但都将营商环境认为是影响企业投资、经营行为的客观条件,是企业采取战略行为和获取成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主要观点分为两类:一类认为营商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环境因素,是狭义范围的营商环境;一类认为营商环境在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将气候、地理、历史经济条件、市场规模、基础设施等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的多种因素都纳入营商环境的概念之中,是广义范围的营商环境。

  结合物流这个行业,本文认为物流营商环境是影响物流企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基础实施、经营成本等环境综合体,是影响物流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称。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评价的意义物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嵌入从产品制造到最终消费的价值增值过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物流业经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费用对制造业获利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一。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受到诸如管理体制、市场成熟度、政策法律、信用状况等营商环境因素的影响。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地区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与成本,进而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顺利实施。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评价基于城市物流营商环境的影响因素,构建物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主要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进行排名,找出不同城市的优势与短板。

  理论上,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评价相关研究较少,国内以“物流”和“营商环境”同为关键词的文章仅有十几篇,本指标体系的构建,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上,与当前主流学者利用调查数据进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有所不同,本指标体系宏微观指标相结合,从更广泛的角度衡量主要城市物流营商环境,有利于该领域研究方法的丰富与内容的更新。

  现实中物流营商环境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物流企业反映经营现状及营商诉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助于政府客观了解我国主要城市物流营商环境的现状、优势及短板,检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成效,为今后相关政策的制定,物流营商环境的优化提供依据。

  此外,本指标体系的调查对象主要是一线及二线城市的A级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集中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等重点城市,是区域物流的中心,向本省其他地区形成深度辐射。因此,评价城市物流营商环境可以“以点代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本省物流营商环境状况。

  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系统性原则。物流营商环境作为影响物流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外部因素总和是个复杂的综合体,单一维度很难准确衡量物流营商环境的现状。因此,从物流营商环境定义出发,本指标系统包括物流发展环境、物流发展设施、政策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是多维度系统性的综合指标体系。

  代表性原则。城市物流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真实反映出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所面临的营商环境现状,又要考虑到城市规模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因此,本指标体系既包含较为客观反映区域市场规模和基础设施完善度的“硬指标”,又包含物流企业管理人员主观评价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政府监管等“软指标”;既有反映规模大小的总量指标,又有反映结构与效率的强度指标,指标体系的整体代表性较强。可行性原则。该指标体系既要以完整的理论依据为基础,又要考虑统计可操作性及数据资料的可得性,对于难以衡量的指标应予以避免。此外,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层次清晰简洁明了,方便横向与纵向比较。

  (二)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有关改善营商环境的指导性文件,文章从城市物流需求、物流发展设施、物流发展环境、经营便利度、企业营业成本和政府支持力度6个方面构建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物流需求规模是城市物流营商环境的影响因素之一,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是物流需求产生的主要区域。

  物流需求受资源、生产力与生产资料分布、生产制造与加工模式、消费分布以及产业发展阶段等影响,反映城市物流发展所必备的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产业规模和对外开放程度,也衡量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市场基础。同时,《社会物流统计报表制度》将社会物流需求来源划分为工业品、农产品等的采购、制造、交易与消费的各个环节,外部流入,单位活动与居民生活活动。

  城市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各个环节与地区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关;外部流入与进出口总额等指标相关;法人单位与居民活动规模可以通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常住人口、第一、第二产业法人企业数等来反映。因此,考虑到对不同规模城市评价的合理性及指标数据的可得性,该二级指标通过城市常住人口、第二产业在GDP中比重、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GDP进出口总额、第一及第二产业法人企业数6个三级指标来衡量。

  物流发展设施是指为物流提供服务、通道或便利的实体结构,可分为交通运输、运载、仓储等硬件设施和物流信息基础设施两个部分,是营商环境的底层支撑与物流业顺利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从城市发展及数据可得性的角度,此处的物流发展设施主要指硬件基础设施部分。

  物流业发展严重依赖于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度与通达度,因此该二级指标包括城市公路网密度、高速公路里程比、铁路路网密度、铁路复线率、机场航班次数及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分别衡量该市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的通达度和便捷度。同时,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的建设及发展程度是城市物流产业现代化与集约化的重要体现,因此单位土地物流园区面积也应该是物流基础设施的重要体现。

  城市物流需求和物流发展设施两个二级指标以宏观统计数据为主,其他四个二级指标主要是软指标,以调查数据为主。物流发展环境,主要指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市场环境,通过物流设施衔接度、国际物流能力、市场预期、物流行业竞争力、行业创新投入、城市信用环境来反映。物流设施衔接度衡量城市物流布局,评价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水平,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等物流设施布局合理性,根据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对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水平和物流设施布局合理性进行赋值。

  国际物流能力,评价国际物流的运输能力与通达能力,国际物流时效及衔接度等。市场预期,反映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对未来1年内本地区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对行业市场景气度的评价。行业竞争力,评价与同类城市相比本地物流业的竞争力与物流服务的比较优势。创新投入,评价本地物流企业在新技术、新装备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城市信用环境是物流业市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城市信用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该指标综合衡量城市企业、个人及政府等三方面的信用建设状况。

  经营便利度,反映当地政府为物流企业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及相关优惠政策执行效果。便利的物流经营环境,有助于减少社会交易环节,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动力,间接提高了企业经营收益。经营便利度通过政府服务、政府监管、通行便利、通关效率四个三级指标来反映。政府服务,评价政府事项审批、证照办理等流程的便捷化与时效性。

  具体包括政府在简化企业开办注销程序,精简审批事项,缩短报建审批时限,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规范涉企收费等方面的实施效果。政府监管,评价政府依法执政和科学监管的水平,具体包括政府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行政执法的公平公正、合法规范方面的实施现状。通行便利,衡量城市市内通行、城乡通行和枢纽集疏运的便利程度。

  通关效率,衡量海关通关、检验检疫和口岸的服务质量及通关时效。降成本是党中央、国务院助力实体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营业成本反映城市物流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税费、融资、劳动力及土地四方面成本压力,政府是否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降税减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降低融资、用地、劳动力等成本,因此该二级指标包括税费成本、融资情况、土地资源、人力资源4个三级指标。

  税费成本,反映本地物流企业税费水平,主要指企业经营中所发生的各种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该指标是逆指标。融资情况,评价物流企业发展获得直接、间接融资的难易程度及资金成本的高低。土地资源,反映企业发展获得土地审批的难易程度及用地成本的高低。人力资源,评价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丰裕度和用工成本的高低,可以使用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平均工资来替代。

  充分的政府支持是物流企业健康成长的充分条件,对企业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处主要指政府制订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政策执行力度,包括行业政府补贴与优惠、政府信用担保、政府采购、政府直接投资等,此处通过政策激励、政策绩效、创新包容、物流规制政策合理性四个三级指标来衡量。政策激励,评价地方政府是否出台相关政策、优惠措施扶持物流业的发展。政策绩效,评价地方政府物流相关优惠政策和规划的宣传解读是否到位,政策的可操作性及具体落实情况。创新包容,评价本地政府对物流领域创新的包容度和支持程度,如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

  物流规制政策合理性,评价本地政府所制定的关于物流设施布局、物流标准化和生态环境等引导物流正向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城市物流营商环境的提升途径实证结果表明,一线城市物流需求和物流设施优势较强,而营业成本和经营便利度方面较弱;东部二线城市在发展环境、政府支持上具有比较优势,中部二线城市在营业成本方面表现出色,西部城市物流营商环境总体较差。

  因此,文章根据城市定位和发展阶段提出相关建议,改善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超大型城市物流配送难属于世界问题,如北京一直在疏解市区物流集散功能,将城市物流中心迁往郊区或卫星城市,因此,一线城市在发挥市场规模和物流设施优势的基础上,在税费、融资方面予以物流企业一定的优惠与便利,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时统筹规划城市物流用地,加大郊区物流园建设,强化技术服务和标准管理,完善城市配送体系,逐步减弱对物流企业的行政管理,为企业便利经营提供条件。

  东部二线城市应该继续加强区域城市群物流系统规划协调机制,整合相邻城市物流相关的规划、建设,统一管理口径。同时,政府在优化市场环境和降低物流企业成本方面加大执行力度,降低物流企业制度性成本,合理减轻企业非税负担,同时继续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提高城市物流设施衔接度。

  中部二线城市是连接东部与西部物流的纽带,近些年中部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聚集加快,因此,加强城市整体发展,重视物流业与农业、制造业等重要行业的联动发展,扩大物流需求是改善中部物流营商环境的基础。同时,放宽城市物流行业工商准入条件,进一步加大物流业政策扶持力度与招商引资力度,有效改善营商环境。

  西部城市物流营商环境各个方面相对落后,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的同时,持续改善市场环境,加大物流相关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结论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文章从物流需求、物流设施、物流发展环境、经营便利、营业成本和政府支持六个维度构建城市物流营商环境指标体系。

  纵观现有研究成果,物流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注重主观评价,忽视客观经济基础;注重“人”在营商环境中的作用,忽视城市客观综合体在营商环境中的突出表现。本指标体系针对上述研究的不足,编制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考虑客观与主观、政府与社会在城市物流营商环境中的综合作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同时,城市营商环境的改善,应该根据城市的规模、定位与发展阶段,采取不同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改善城市物流营商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季平,骆温平等.营商环境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影响研究[J].管理学刊,2017(10)

  2.宋林霖,何成祥.优化营商环境视阈下放管服改革的逻辑与推进路径—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8(4)

  3.王成金等.中国物流企业的布局特征与形成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1)

  4.袁莉.湖北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的调查与思考[J].社会科学动态,2018(2)

  相关物流评职知识:物流供应链有关的期刊

  《物流工程与管理》是由全国商品养护科技情报中心站主办的物流刊物。论文涉及范围包括:仓储物流行业的理论研究,国内外物流成功经验及信息,仓储物流运作可操作性方法及案例,本行业的经营管理技术及安全管理技术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0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