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厦漳泉新兴都市区经济生态位态势演变研究> 正文

厦漳泉新兴都市区经济生态位态势演变研究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2-28 05:03

本文摘要:【摘要】厦漳泉新兴都市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和先行区。根据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了两套厦漳泉城市经济生态位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评价体系和效率评价体系,运用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指数,分析了19852015年厦漳泉新兴都市区经济生态位及其态势的演变过

  【摘要】厦漳泉新兴都市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和先行区。根据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了两套厦漳泉城市经济生态位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评价体系和效率评价体系,运用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指数,分析了1985—2015年厦漳泉新兴都市区经济生态位及其态势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在总体评价体系下,泉州的经济生态位大于厦门和漳州。在效率评价体系下,厦门的经济生态位大于泉州和漳州;(2)在厦漳泉新兴都市区中,厦漳泉三市的经济生态位主要由态来决定,态是势的基础;(3)厦漳泉三市的经济生态位及其态势受产业结构影响较大;(4)各城市经济生态位错位、互补和开拓能够促进厦漳泉新兴都市区协同发展。

  关键词:经济生态位;生态位宽度;生态势;厦漳泉都市区

环境工程

  1引言

  随着生态位概念在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领域的不断发展,逐步被到城市地理、城市经济、城市系统持续性等研究领域。当前,生态位理论与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城市各个方面的研究[1-2]。城市生态位在国外的专门研究较少[3],在国内则是马世骏、王如松[4-5]在探讨人类生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人类生态系统理论,首先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中。之后,城市生态位研究进一步深化发展[6-12]。

  其中,朱春全[13]提出了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认为自然和社会中的生物单元都具有态和势两个方面的属性。根据生态位态势理论,城市生态位可以定义为城市在城市群中与其他城市相互联系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其中包括态和势两个方面:态是城市的发展状态,势是城市的现实影响力和发展趋势[13]。城市是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4],城市生态位可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个维度进行评价[14],城市经济生态位就是从经济维度评价城市在城市群中的相对地位和作用,包括城市经济的发展状态(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对外贸易额等)和城市经济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人口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等)两方面,即城市经济生态位的态和势。由于生态位态势理论很好的解释了生物单元的竞争与分离、扩充与共存等关系,在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应用于城市竞争研究[15-23]。众多学者在城市生态位应用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3-23],前期主要研究单个城市[4-12,15-16],后期才把城市作为城市群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单元进行系统研究[17-23],并且还对城市的经济、旅游等单个维度进行重点分析[21-23]。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发展成熟的城市及地区[3,15,19,21-23],比如国内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传统都市区,而对未成熟的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群关注较少,比如国内的成(都)渝(重庆)、长(沙)株(洲)(湘)潭、厦(门)漳(州)泉(州)等新兴都市区;在研究尺度上,多侧重于空间尺度上的城市生态位测度研究,在时间尺度上关注城市生态位态势演变的研究较少[20]。厦漳泉都市区是在改革开放、海峡西岸经济区、“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都市区,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带动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引擎。因此,考虑到厦漳泉都市区日益增强的经济相互作用和区域影响力,本文选择厦漳泉新兴都市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位态势理论,在构建城市经济生态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指数方法,研究1985—2015年经济生态位的态势演变过程和驱动机制,以期为都市区经济整合和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案例研究和方法

  2.1研究区域概况

  厦漳泉新兴都市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区。因为独特地理位置、相通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厦漳泉新兴都市区是台商到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区域,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强闽台经济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厦漳泉新兴都市区包括福建省的厦门、漳州和泉州三个地级市,面积仅有2.5×104km2,占福建省总面积的20%。2015年常住人口达1737万人,GDP达1.2万亿元,财政收入达1174亿元,进出口总值达1195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5%、48%、46%、71%,城镇化水平达66.68%,人口密度为686人·km-2[24-27]。厦漳泉新兴都市区通行闽南语,山水相连、人缘相近、文化相融,经济联系密切、产业各具特色,长期的协作发展,已形成广泛的区域融合。2010年,福建省决定建设厦漳泉大都市区,随后出台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和规划。

  2.2评价体系与分析方法

  衡量城市经济的指标复杂多样,本文在陈亮等[14]提出的经济生态位指标基础上,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3,16-20],更全面地从土地生产力、人口、人民生活、国民经济、财政、对外经贸、投资、消费和交通运输等9方面,确定11个指标构成城市经济生态位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实力包括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两方面,考虑到厦漳泉三市各自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效率差距显著[28-32],即泉州经济总量长期居福建之首,厦门经济体量小,但在经济质量、行政地位、社会知名度、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又优于泉州,本文构建了总体评价体系和效率评价体系,分别用经济总体值和经济效率值两套数据,来测算各市的经济生态位,避免了因侧重的生态因子不同而导致的差异[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环境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和基础[34],城市经济生态位中的土地生产力、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可以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来衡量。本文中,厦漳泉三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依据谢高地等提出的核算方法[34],其中1个标准单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由全国值改进为福建值,1985—2015年分别为829.77、1342.27、4518.25、691.56、2823.40、4589.67、2341.27元·hm-2。城市经济生态位宽度代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其城市群中的相对地位和作用大小。城市经济生态位重叠指数表示了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重叠度,从而了解城市经济的竞争度。因为样本量较小,差异性分析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法检验,如果存在差异,再用Dunnett’sT3方法进行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则用Spearman双变量法,以厦漳泉三市的城市经济生态位、各市三次产业比重和城市经济生态位重叠指数为变量,从而可以得知各因素与各市经济生态位宽度的相关度。

  3研究结果与讨论

  3.1都市区经济生态位差异性

  根据公式(1)和(2),得到厦门、漳州、泉州三市的经济生态位宽度及其态势的结果,然后利用SPSS22.0对其进行差异性分析。在总体评价体系下,厦漳泉三市的经济生态位在1990—2015年间有显著差异(X2=13.05,p=0.001),具体而言,厦门和漳州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泉州和其他两市都有显著差异(泉州—漳州和泉州—厦门:p<0.001;漳州—厦门:p=0.107)。在这25年间,从总体趋势来看,泉州的经济生态位最大,厦门其次,漳州最小;泉州的经济生态位波动较小,厦门逐渐增大,漳州逐渐变小。在效率评价体系下,厦漳泉三市在1990—2015年间有显著差异(X2=12.93,p=0.002),具体而言,漳州和泉州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厦门和其他两市都有显著差异(厦门—漳州和厦门—泉州:p<0.001;漳州—泉州:p=0.151)。

  从总体趋势来看,在1990—2015年间,厦门的经济生态位最大,泉州其次,漳州最小;三市的经济生态位波动较小,只是泉州在1990和1995年低于漳州,之后慢慢提高,超过了漳州。这说明在厦漳泉都市区中,从整体实力来讲,泉州的经济实力最雄厚,经济竞争力最强;从经济效率来讲,厦门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但总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及泉州;漳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厦漳泉都市区中是最弱的,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经济竞争力最弱;2005年之后三市的经济差距有缩小的趋势。在总体评价体系下,厦漳泉三市经济生态位的态所占比例在1990—2015年间有显著差异(X2=12.94,p=0.002),具体而言,厦门和漳州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泉州和其他两市都有显著差异(泉州—漳州和泉州—厦门:p<0.001;漳州—厦门:p=0.073)。

  从总体趋势来看,在这25年间,三市经济生态位的态的趋势情况和经济生态位相同:泉州经济生态位的态最大,厦门其次,漳州最小;泉州经济生态位的态波动较小,厦门逐渐增大,漳州逐渐变小。在效率评价体系下,厦漳泉三市之间有显著差异(X2=12.44,p=0.002),具体而言,漳州和泉州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厦门和其他两市都有显著差异(厦门—漳州和厦门—泉州:p<0.001;漳州—泉州:p=0.319)。

  从总体趋势来看,在这25年间,三市经济生态位的态的趋势情况和经济生态位基本相同:厦门经济生态位的态最大,泉州其次,漳州最小;厦门经济生态位的态逐渐变小,而泉州和漳州逐渐增大。这说明厦漳泉三市的经济生态位主要受态的影响,即三市过去发展中积累的经济成果。泉州在三市中取得了最好的总体经济成果,厦门次之,漳州最差;厦门在三市中取得了最好的经济效益,泉州次之,漳州最差,但厦门与其他两市的经济效益差距在不断变小。

  3.2都市区经济生态位重叠性

  根据分行业增加值,运用公式(3)来测算城市经济生态位重叠指数。结果显示,厦漳泉三市相互之间的产业重叠程度较高,都在0.75以上,且都有上升的趋势,说明三市经济联系密切,且紧密度越来越高。其中厦门和漳州之间的重叠指数初期最小,一直在增大;而厦门和泉州以及漳州和泉州之间的重叠指数的波动较大,但趋势较稳定;另外泉州与其他两市之间的经济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

  根据各市三次产业的比重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变化趋势,即三市的第三产业比重都在不断变大,而第一产业比重在不断变小。各市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厦门的产业结构在1985—2010年间以第二产业为主,之后以第三产业为主。漳州的产业结构在1985—2000年间以第一产业为主,之后以第二产业为主。泉州的产业结构在1985—2015年间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但在1985—1990年间,第一产业比重较高,达到30%,2010年后,第二产业比重略微下降,第三产业开始大力发展。

  3.3都市区的发展对策

  在以上分析结果基础上,根据生态位重叠与分离、扩充与压缩的基本理论,提出三种厦漳泉新兴都市区的发展策略。

  (1)生态位扩充策略。根据生态位扩充假说,生态位的扩充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环境容纳量,增加生存环境的资源量;二是提高环境资源使用效率[13]。厦门拥有政治、政策优势,经济质量高却体量小,强而不大,其生态位扩充策略主要在于提高环境容纳量,即需要扩大经济腹地:在挖掘厦门本地经济潜力,做大本地经济盘的同时,要积极在漳州、泉州乃至龙岩等域外扩大经济影响。泉州拥有总体的经济优势,但大而不强,经济效率受厦门和漳州影响,其生态位扩充策略主要在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要通过产业升级,走向产业链的高端,提高产品附加值。漳州无论在经济总体水平还是经济发展效率上都较低,其生态位扩充策略两种途径都需要:承接厦门漳州的制造业转移,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农业,提升相关服务业,同时做大和增强。

  (2)生态位分离策略。厦漳泉三市的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梯度性,经济发展各具特色,三市的发展重点可以错位分离:厦门作为都市区的中心城市,具有都市区最发达的金融、经济、旅游环境,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但同时不能去工业化,以现代服务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经济核心,未来定位是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服务与贸易中心、文化休闲旅游高端消费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高新技术研发基地;泉州工业基础雄厚,其强大的工业实力独占福建龙头位置,是都市区重要经济支点,定位为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专业技术服务与研发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商贸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漳州具有发达的农业经济和原生态环境,虽工业比重最大,但农业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定位为区域性服务业中心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现代农业发达的现代化都市[28-32,37]。

  (3)协同发展策略。厦漳泉新兴都市区的协同发展一方面是在内部,另一方面是在外部。都市区内部主要是发展互补的产业结构,有序竞争、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另外,经济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指数的变化所反应出来的厦漳泉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仅有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因也有政府引导的因素。厦漳泉新兴都市区的协同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层面的分工合作,也需要在政治层面、制度层面等进行布局,需要政府在战略层面进行紧密合作统筹规划,杜绝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制度壁垒和行政区划,实现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28-32,37]。都市区外部则是立足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接长三角和珠三角,面向台湾、东南亚。

  4结论与展望

  本文运用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了两套厦漳泉城市经济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指数方法,对其城市经济生态位及其态势在1985—2015年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为厦漳泉新兴都市区的经济整合和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发展对策。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领域的生态位理论为城市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生态系统不同的是,作为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城市具有迥异的非生物特性。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生态位理论对社会经济属性的评价,对表征城市经济生态位宽度的指标选择和定量计算还需要改进。最重要的是,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城市生态位理论体系,其中包括生态位态势与城市经济生态位。

  环境工程师论文投稿刊物:《环境》杂志创刊于1978年,是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环境科普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属于国家双效期刊。《环境》杂志是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环境科普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属于国家双效期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1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