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2017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超过2.41亿,占总人口的17.3%。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不同的是,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是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主要特征。人口老龄化在19世纪中期最先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公共卫生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2017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超过2.41亿,占总人口的17.3%。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不同的是,“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是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主要特征。人口老龄化在19世纪中期最先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公共卫生事业进步以及人口结构改变的必然结果。1950年成立的“国际老年学学会”以及1956年出版的第一本人口老龄化学术著作:《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后果》推动国际社会对老年学研究的重视〔1〕。
〔关键词〕老年学;文献计量学;CNKI;SCI
随后联合国在1982年召开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和2002年召开的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采用“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老龄问题国际行动战略”的方式要求各成员国务必在老年人与发展、关注老人健康与福利和为老人创造良好环境三个领域努力,由此推动产生的“成功老龄化”、“有保障的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等先进理念成为引领当今世界老年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内老年学的相关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发展较慢,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受到国际老年学研究的影响,1984年全国首届老龄工作会议召开,1986年中国老年学学会成立,并于同年加入国际老年学会。1987年,邬沧萍教授首次从社会学角度对老年学概念、研究对象以及学科体系的构成,为中国老年学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2〕。
1999年以研究和实施老龄事业发展战略、政策为主要任务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成立,相关研究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成立标志着国内老年学研究开始步入快车道〔3〕。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0年颁布的《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社区养老或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工作的发展重点,2006年,中共中央在统筹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战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明确,标志着中国老年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内外老年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研究个体老化到群体老化,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从生物、医学到心理学再到社会学的发展过程。随着人口老龄化被普遍认识,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展开研究促使了老年学趋向成熟,医学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老年学的发展,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不仅说明了老年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并且完整的学科体系〔4〕,也是一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体系〔5〕。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选择中国知网(CNKI)和科学引文(SCI)数据库作为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数据来源,检索时间范围结合了老年学研究的实际状况,确定为1988~2017年,最终得到国内文献24731条,国外文献48409条。采用CitespaceV作为分析工具。
检索词的筛选过程为:首先通过“老年产业、老龄产业、养老产业、银色产业、老年服务业、老年、老龄、养老、老化”为主题进行宽泛检索,将检索结果向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相关专家咨询,总结并删除相似的和非实质性的检索词,最终确定为“老年学、老年医学、养老金、养老机构、健康养老、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照护、照料、长期照护、适老化、适老性、老龄产业、人口老龄化、养老产业、养老服务业、银发、失能、失智、老年痴呆、养老地产、文化养老、养老需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家庭养老、养老模式、养老服务、老年群体、社区照顾”。
2文献计量分析
2.1老年学研究文献数量变化的时间趋势
根据SCI来源数据分析,2004年之后的文章发表数量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根据CNKI期刊来源数据分析,我国老年学研究的文章数量从1999年到2004年呈现缓慢增长、2009年之后呈现较快增长。结合老龄问题在国际上的研究背景发现,为应对国际上人口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联合国于2002年4月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并提出了《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鼓励和推动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就老龄问题进行全面和专门的研究,来支持老龄问题对策以及计划的有效运行,随之而来的各区域讲习班刺激了研究成果的急剧增长。
结合我国老龄问题的研究背景发现,我国在1999年10月成立了由国务委员任主要领导、32个部级单位参与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负责我国老龄事业的整体工作。由此带来的相关政策研究和政策执行,推动我国相关研究成果也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2.2老年学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
对CNKI来源的检索结果做关键词分析,除去如研究、发展、对策等非实质性词汇,合并“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化”等相似关键词,通过筛选排名靠前的高频关键词,在1999年之前,高频关键词中“老年人口”最多,从2000年开始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出现在高频关键词中,并且从2003年开始一直为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主要是因为1999年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升到国家关注的层面,在此背景下,文献数量在逐年递增,同时关注的焦点也开始转移到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对策上。纵观1988~2017年排名较为靠前高频关键词,老龄政策和养老模式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老龄政策作为老龄问题方面的政府意见和行为〔6〕,一直以来就是老年学研究的关注点。在养老模式方面,“家庭养老”作为传统的养老模式,至今仍占有主导地位〔7〕。
随着老龄化人口规模的扩大和老年人社会性维持和发展需求的变化,机构养老模式作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模式的补充应运而生,如国务院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8〕中首次将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作为发展目标之一,并于“十二五”时期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9〕。
老年学研究领域发文国家情况老年学发文量国家排名为美国24.8%,日本8.0%,英国7.7%,意大利7.2%,德国5.8%,法国5.8%,中国5.6%,澳大利亚5.2%,加拿大4.9%,荷兰4.7%,其他20.5%。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老年学研究上占有主导地位,这与各国的人口结构、老龄化进程、老龄政策以及研究力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庞大财政支出以及提出各种要求的老年群众组织等原因,促使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重视老年问题〔15〕,除政府和国会外还争得学术界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和配合〔16〕,使得美国成为老年学研究的发达国家;日本在2002年成为国际上老龄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少子老龄化”社会问题促使政府重视老年问题并不断完善老龄政策,加上企业界对老年事业发展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老年学研究的发展〔17〕。整体上来讲,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国家政策推动对发达国家的老年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社会工作论文投稿刊物:《当代老年》是由当代老年杂志社主办,期刊荣誉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当代老年》宣传老龄干部政策,维护老人权益,指导老人生活,展现老人风采,交流老干部经验。
3总结与讨论
借鉴普赖斯定律分析思路,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老年学已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国内外老年学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已基本形成,老年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正在快速走向成熟。2002年第二届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召开、1999年全国老龄办成立是国内外老龄问题研究的关键节点。未来的老年学研究,跨学科特点越来越明显,将呈现出专业性强化、机构间合作、各分支学科综合发展等趋势,具体内容上呈现关注国内外对比研究、借鉴外国学者的研究优势、加强老年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等,未来我国老年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将更加充实、丰硕。
4参考文献
1邬沧萍,谢楠.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理论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11;(1):4-8.
2邬沧萍.论老年学的形成、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2):1-11.
3窦影.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J〕.社会工作,2014;1:25-32.
4杜鹏,邬沧萍.跨学科交叉研究与21世纪老年学的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68-70.
5邬沧萍.论老年学的形成,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2):1-11.
6穆光宗.中国老龄政策反思〔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S1):24-32.
7卢德平.略论中国的养老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31):56-64.
作者:张爱国1崔伟伟1刘建兵2邢新主2张泽3王亚红1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