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企业金融化与盈余持续性> 正文

企业金融化与盈余持续性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7-02 11:04

本文摘要:【摘要】伴随着企业金融资产投资与获利的不断增加,金融活动能否提升盈余持续性成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以2012~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和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不同金融化动机下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企业金融化与盈余持续性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出

  【摘要】伴随着企业金融资产投资与获利的不断增加,金融活动能否提升盈余持续性成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以2012~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和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不同金融化动机下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企业金融化与盈余持续性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出于“市场套利动机”配置金融资产,企业金融化对盈余持续性具有抑制作用;出于“资金储备动机”配置金融资产,虽能增加企业内源现金流,但并未对盈余持续性产生促进作用,反而证实部分企业存在“以钱生钱”投资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能力下降是金融化行为对盈余持续性产生抑制作用的部分中介因子;机构投资者可以发挥缓解二者负相关关系的调节作用;相比国有企业,金融化行为对盈余持续性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该结论为合理定位金融化动机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引导企业“脱虚向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金融化;盈余持续性;创新能力;机构投资者

金融论文

  一、引言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平衡发展是防范经济运行风险的关键,然而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却呈现出金融化的特征:实体经济占GDP的比重从2011年的71.39%连续下降至2019年的62.40%①,M1同比增速2018年以来始终低于M2且差距逐渐增大,最大差距达8%②,四大国有银行结构性存款也不断攀升。微观层面,由于实业投资利润率下降,很多企业转而投资金融资产。国泰安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12年配置金融资产的企业占比50.68%,2018年该比例上升为82.39%,且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近8年上涨了近2.5倍。

  金融论文范例:金融结构、研发投入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数据说明,在资本逐利驱动下,大量产业资本流向高收益的金融领域,企业金融资产投资与金融渠道获利占比不断提高[1]。从短期看,大量金融资产投资能增强公司资金的流动性,防范资金短缺风险,但同时也会挤占企业的长效技术创新资源,进而可能影响盈余可持续性,危害公司实业的长远发展。那么,实体企业金融化与盈余持续性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系?该关系的传导路径又是什么?考虑到企业金融化行为与盈余状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部治理的影响,哪些因素会对二者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本文试图解答以上问题。

  本文的贡献包括:第一,从资产结构与现金流量两个角度构建反映市场套利动机的存量指标与反映资金储备动机的流量指标,分析不同动机下企业金融化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证实了金融化行为对盈余持续性的抑制作用;第二,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证实了“企业金融化——创新能力——盈余持续性”传导路径,对大多关注“金融化影响技术创新”的现有文献进行补充;第三,从机构投资者治理视角,证实了机构投资者的调节作用,结合产权性质分析企业金融化与盈余持续性之间关系的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内外部环境与企业行为之间的联系。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企业金融化是指企业的金融资本运作越来越频繁,且利润主要来源于金融渠道而非贸易和生产商品[2]。盈余持续性是指企业当期或前期盈余业绩持续到下一期的可能性[3]。现有文献对企业金融化与盈余持续性的研究多集中在金融化对企业实业投资、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产生了“挤出”与“挤入”两类效应观点。“挤出”效应认为,实体企业金融化主要源于市场套利动机[4]。金融行业的高收益助推企业依靠金融渠道获利、降低技术研发投入[5]。

  在资产组合权衡取舍下,企业会减少用于实体投资的资金尤其是减少对固定资产的投资[1],进而对实业投资率[1]、经营性业务生产效率[6]产生抑制作用。另有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化与实体投资、技术创新的关系表现为“挤入”效应,认为金融化行为的动机是建立资金储备[7]。

  相较于外部融资环境的改善,企业内部资金积累更能持续地推进其技术创新等长效投资[8],而金融产品一般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当企业面临经营风险时,可以将金融产品迅速变现以减轻对外部融资的依赖[9],从而降低财务困境成本[10]、缓解实业投资压力并保持创新活动的长期性与稳定性[11],有利于维持公司主业的长期竞争力[9]。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市场套利动机与资金储备动机均为企业金融化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不同动机下企业金融化作用于盈余持续性的方式存在差异。

  从市场套利动机看,资本逐利驱使企业金融化行为越来越频繁,企业不断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比例[4],越来越依赖金融渠道获利,导致管理层追逐“以钱生钱”的投资模式,降低对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从而对盈余持续性造成不利影响。尤其在委托代理冲突下,相比周期长、见效慢的实业投资(特别是技术创新投资),市场套利动机会驱使管理层将资金投向能够获得短期现金流的金融资产,以获得管理权私利,致使企业投资战略短期化,经营决策转向金融领域而偏离业务,损害企业盈余持续性。

  从资金储备动机看,企业金融化是管理层为缓解融资约束而做出的适度投资,企业配置的金融资产能够凭借较强的变现能力发挥“准货币”功能,避免因资金不足而导致企业投资中断,并缓解外部经营不确定性对主业的冲击[9]。此外,合理的金融资产配置有利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12],产业资本参与金融市场也更有助于资本市场为技术创新投资者提供长期激励、分散风险和共享机会功能[11],提升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长期性、稳定性与风险承受度。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1:从市场套利角度看,金融化行为会挤占企业实业投资资源,抑制盈余持续性。H2:从资金储备角度看,金融化行为会创造企业内源现金流,促进盈余持续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以沪深A股2012~2019年非金融及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剔除ST、∗ST公司;剔除相关数据缺失公司;剔除数据异常公司;剔除在2012年上市的公司。此外,为减少极端值的影响,对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的缩尾处理,最终获得1044家上市公司共7308个平衡面板样本观测值。企业专利申请数目来源于CNRDS数据库,其余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运用Stata16.0及Excel2010进行处理。

  (二)变量选取

  1.因变量:盈余持续性(Croa)。借鉴肖华等[13]的研究,采用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期初期末总资产账面均值)衡量企业盈余持续性。

  2.自变量:企业金融化(fin)。包括存量指标(fin1)与流量指标(fin2)。存量指标来自资产负债表,以金融资产/总资产表示,反映金融资产投资对企业实物投资的挤占程度,用于检验金融化行为的市场套利动机。本文借鉴杜勇等[9]的统计口径,定义fin1=企业配置的金融资产③/期初期末总资产账面均值。流量指标来自现金流量表,反映金融资产投资创造现金流的能力,检验企业金融化行为的资金储备动机。借鉴严武等[14]的研究,本文定义fin2=(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期初期末总资产账面均值。

  3.中介变量:企业创新能力(invest),采用专利申请数目度量。当前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研发投资占主营业务收入比[5]、无形资产净额增量占总资产比[15]、专利申请数目[9]等。鉴于研发支出无法反映人力资本开发以及新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8],无形资产包含无法体现创新能力的项目(土地使用权),本文采用能综合反映企业对各种创新投入利用能力的专利申请数目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定义invest=Ln(专利申请数目+1)。

  4.调节变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nst)。以机构投资者持股数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作为机构持股的计量指标。5.控制变量。参考现有文献,本文设定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成长能力(Q)、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企业上市年龄(age)、高管货币薪酬水平(mpay)以及公司内部控制质量(index),并控制时间效应。此外,考虑到资产负债率与盈余持续性的关系[16],将资产负债率的平方(lev2)也纳入控制变量范围。

  四、实证分析

  Croat+1和Croat的均值分别为18.8%与15.8%,说明样本公司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的平均水平较高,但从标准差来看,企业间差异较大;企业金融化存量指标(fin1)的均值为2.7%,表明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平均占比为2.7%,最大值为88.2%,说明不同样本公司的金融化水平悬殊,部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比例过大,存在过度金融化现象;企业金融化流量指标(fin2)均值为9.2%,说明样本公司通过金融渠道获取的现金流较高,标准差为0.296,说明各公司的金融渠道获利能力差距较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nst)的均值为7.3%,最大值为55.2%,说明我国机构投资者平均持股比例较高。观察其他变量,invest、size、mpay、Q与age的标准差较高,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公司规模与成长能力、上市年龄以及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在不同公司间差异较大。lev均值为43.3%,表明样本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为合理。其他变量的中位数与均值基本一致,说明其基本服从正态分布。

  五、进一步分析

  有效的外部监督能够削弱经理人攫取管理权私利动机,减少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加大企业研发支出[23]。作为独立于大股东与内部人的外部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有能力发挥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作用。

  首先,相比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进入目标企业时伴有巨额投资,在参与公司治理时能够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享有更大的话语权,一旦控股股东或管理层做出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投资决策,机构投资者就能凭借其较高的持股比例进行决策干预,这不仅能减少大股东谋取控制权私利的行为,还能起到对管理层的监督约束作用,遏制管理层短视行为,促进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趋同。

  其次,机构投资者比一般投资者专业水平更高,可以凭借其信息搜集与处理、建立联系等优势帮助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降低技术创新等长期价值导向投资活动的风险水平,并为创新活动提供更为丰富的行业信息,使得管理层投资偏好向具有长期潜在收益的技术创新过渡,进而增加企业未来产出。

  总体上,机构投资者有能力通过监督治理机制与知识溢出机制减少管理层短视投资行为,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支出等长期价值导向的投资行为[24],以提升长期盈余水平。同时,机构投资者也有动机干预企业投资决策,阻止企业做出为满足短期收益目标而不顾长远发展的投资行为。因为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较高,当企业业绩变差时无法随意抛售股票,其在短期内退出企业的难度较大,会更加关注大股东或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并监督企业制定长效的生产经营决策以保证收益的持续性。

  因此,机构投资者既有能力又有动机发挥有效的外部监管作用与内部资源调控作用,减少管理层短视投资行为并提高企业盈余持续性,起到弱化企业金融化与盈余持续性负向关系的调节作用。为验证以上分析,建立方程(5)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建立方程(6)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持续性的促进作用;参考相关研究计量模型[17],建立方程(7)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金融化与盈余持续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针对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现状,本文基于非金融及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不同动机下的企业金融化行为与盈余持续性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企业金融化对盈余持续性的传导路径与调节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套利动机下的企业金融化行为因挤占实业投资对盈余持续性产生抑制作用;资金储备动机下的金融化行为虽为企业创造了内源现金流,但并未对盈余持续性产生有利影响,反而证实了我国部分企业追逐“以钱生钱”的投资现象。进一步研究得出,创新能力下降是金融化行为影响盈余持续性的部分中介因子,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减弱企业金融化对盈余持续性的抑制作用。另外,通过分样本回归发现企业金融化行为对盈余持续性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

  (二)启示

  尽管本文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会对盈余持续性造成不利影响,但综观世界各国的金融发展经验,经济金融化是必经阶段,不能将企业金融化行为全盘否定。为此,本文提出:(1)深化金融业改革,规范金融业发展。政府应进一步放宽金融行业准入政策、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以降低金融行业的超额收益率。同时,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法,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与法治化水平。(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回归本源。政府应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相应政策打造更好的实业投资环境,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缩小实体领域与金融领域的投资回报差距,引导企业专注实业。

  (3)明确金融投资定位,重视创新发展。企业应当将金融投资定位于为经营活动与研发创新提供更为充沛的内源资金,借助金融活动“反哺”主业,同时应重视创新活动,积极引进创新型人才,提高创新效率。(4)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内外部治理机制。企业应适当引入机构股东,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能;制定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与监管措施,避免管理层短视投机行为。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成思,张步昙.中国实业投资率下降之谜:经济金融化视角[J].经济研究,2016(12):32~46.

  [2]GretaR.Krippner.TheFinancializationoftheAmericanEconomy[J].Socio-EconomicReview,2015(3):173~208.

  [3]SloanG..DoStockPricesFullyReflectInformationinAc⁃crualsandCashFlowsAboutFutureEarnings?[J].AccountingRe⁃view,1996(3):289~315.

  [4]栾天虹,袁亚冬.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资本性投资[J].南方金融,2019(4):28~36.

  [5]王红建,曹瑜强,杨庆,杨筝.实体企业金融化促进还是抑制了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7(1):155~166.

  [6]刘笃池,贺玉平,王曦.企业金融化对实体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6(8):74~83.

  [7]TornellA..Realvs.FinancialInvestmentCanTobinTaxesEliminatetheIrreversibilityDistortion[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1990(2):419~444.

  [8]鞠晓生,卢荻,虞义华.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13(1):4~16.

  作者:和丽芬(教授),张丹,王巧义(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