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人口流动与农村消费可持续发展研究> 正文

人口流动与农村消费可持续发展研究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9-07 10:51

本文摘要:内容摘要:农村消费是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一环,农村消费的可持续对于巩固和培育高质量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文构建了评价我国省域范围内农村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综合考量了我国农村可持续消费的发展现状,同时从人口流动

  内容摘要:农村消费是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一环,农村消费的可持续对于巩固和培育高质量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文构建了评价我国省域范围内农村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综合考量了我国农村可持续消费的发展现状,同时从人口流动和电子商务两个角度检验了农村消费可持续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消费可持续水平参差不齐,农村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压力较大。人口流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农村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二者能够产生一定的正向联动作用。因此,需进一步促进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提高农村电商的覆盖广度和普及深度,为农村消费可持续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人口流动;农村消费;可持续发展;电子商务;熵权法模型

人口流动

  引言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是新时期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快速城市化虽然带来了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但农村消费市场的培育却严重滞后,这使得农村消费潜力很难被激发,无法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居民,拉大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

  人口统计评职知识: 分析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的论文投哪些期刊

  与城镇地区透支消费所不同的是,农村地区消费潜力较大,受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小,可持续消费的基础相对较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社会零售品总额39.18万亿元,同比下降3.9%,其中乡村地区零售额5.29万亿元,同比下降3.2%,增速相对缓慢。在电子商务市场上,数据显示2020年农村网络零售额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农村电子商务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已经成为激发我国农村地区消费潜能的重要抓手。

  从数据上来看,2020年我国农村地区消费总额占比仅为13.5%,而农村常住人口在2020年仍然超过40%,同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以日常生活消费为主,以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为代表的发展享乐型消费占比不高,居民消费质量相对较低。合理引导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不断调整农民消费结构、改善农民消费观念,对于建立城乡协调、区域一体的国内消费市场,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地区可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农村消费可持续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与人口协同发展的基础。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消费可持续的水平如何?农村消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和路径有哪些?仍然未能得到有效的论证。基于此,本文试图在厘清农村消费可持续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有效衡量农村可持续消费水平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实证模型从人口流动和农村电商两个角度阐述影响我国农村可持续消费的外部条件,并对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地区消费可持续增长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农村消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一)农村消费可持续的概念与内涵消费可持续的概念最早在1994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并被定义为:“提供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消费品,同时使得自然资源的使用量最少,使得产品和服务的周期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最低,从而不危及到后代的消费需求”。后续不断有学者对消费可持续进行深入的研究,逐渐丰富了消费可持续的概念和内涵。例如陈敏之等(2020)在研究中指出:消费可持续指的是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对他人和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的一种消费模式。

  高明(2019)认为,消费可持续首先要保证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使居民敢于消费,能够以正确的消费观念进行理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可持续还要求以收入分配调节为手段,降低区域、城乡间的消费差距,同时倡导城乡居民养成绿色消费和可持续的消费习惯。与城市消费市场相比,农村消费市场有着其特殊性,因此农村消费可持续的概念和内涵也有所不 同。

  本文认为,农村消费可持续是一种以提高农村居民现时生活水平为目标,能够有效维持农民消费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人口等要素相互协调的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在这种消费模式下,农民的收支结构会更加优化、消费行为趋于理性、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也将得到不断的优化。基于此,本文认为农村消费可持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涵。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即要保证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同时也要强化各项社保举措,确保农民敢于消费。二是农村社会的可持续性,在确保农民消费规模增长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民消费结构,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和保健等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农村消费环境的可持续性,培育并形成绿色环保、节约生态可持续性的消费理念。

  (二)农村消费可持续性增长的评价指标

  正如前文所言,农村消费可持续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无法采用单一的指标进行有效的衡量。因此,本文借鉴胡勇和高达(2020)的做法,通过构建一个复合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模型来评价我国各省份农村消费可持续性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从农村消费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三个方面构建17个指标来衡量农村消费的可持续性。

  (三)人口流动和电子商务的作用基础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的流动是一个大趋势,然而由于血缘纽带和“乡土情结”,这种流动并非一直是单向的。一方面,一些城市居民看重了农村市场和农村的生态环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从事乡村创业或投资活动,带动了乡村地区生产和消费场景的多元化。一些入城农民工或者是返乡创业人员也给乡村地区带来了新的生产和消费理念,推动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人口的这种双向流动促进了信息的城乡互动,有利于促进消费习惯的转变,在乡村地区加快形成新的可持续的消费理念。

  此外,人口流动还能够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为居民消费可持续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得益于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近些年在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迅猛,对农村地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农民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获得更多元化的消费体验,改变传统单一的线下消费习惯。同时线上消费有利于打破传统商贸流通市场上的信息鸿沟,便于农民在第一时间能够接触到最新的产品和服务,改善农村地区的消费结构,促使农民购买更多的节能环保设备,提升其消费的质量。此外,随着我国农民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提高,农村消费潜力急需得到释放。传统线下城乡商贸流通市场并不通畅,无法有效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而电商平台能够提供多元化的产品,满足农民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实证方案设计

  (一)主要变量测度农村消费可持续。正如前文所言,农村消费可持续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因此在构建评价农村消费可持续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参考曹颖(2020)的做法,基于熵权法模型得到各个子指标的物理权重,从而计算得到各省份历年农村消费可持续指标值。因篇幅限制,熵权法模型的应用过程并未给出。人口流动。本文所涉及到的人口流动主要指人口在城乡范围内的流动,不涉及到跨省流动的范畴。

  一般而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越多,越能够带动城乡之间人口双向流动频率的增长。因此,本文以各省农村户籍人口流出数量占比来表示人口流动的水平。农村电子商务。本文所涉及到的农村电子商务主要是指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渗透程度。本文引用阿里研究院公布的历年“县域电商发展指数”数据,对各省份县域历年电商发展指数取均值,确定县域整体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此外,本文也基于公开资料公布的淘宝村数据,以每百万人淘宝村数量作为衡量农村电子商务嵌入程度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人口流动对农村消费可持续的影响

  从人口流动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估计值为0.2734,且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人口流动会显著促进农村消费的可持续。正如前文所言,当人口加速从农村地区转移到城市后,会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改变其传统的消费观念,转而培养出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同时人口的城乡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各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基本的税收保障。

  人口的城乡流动也会提高农民的家庭收入,从而提高其消费倾向,转而购买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从滞后一期变量的拟合结果来看,农村消费可持续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其边际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区位变量的拟合结果来看,东部农村地区消费可持续的水平更高,这可能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从金融发展变量来看,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农村消费可持续的能力越强。

  本文认为,农村金融不仅能够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同时还能够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在提升农民收入的同时,有利于缓解其临时性的资金短缺问题,从而有利于农村消费可持续发展。从外贸依存度和交通可达性变量来看,对外联系越紧密、交通通达性越强的农村地区消费可持续的水平越高。对此可能的解释是:经济外向型程度越高、交通越便利的地区人口流动越频繁、信息的传播速度越快、经济的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农村地区形成可持续消费的市场环境。

  (二)电子商务的调节效应

  本文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变量及其交互项。从电子商务变量的拟合结果来看,农村电商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可持续。正如前文所言,电子商务能够满足农民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充分释放农村消费需求。从交互项变量的拟合结果来看,人口流动与农村电商发展能够发挥正向联动效果,即农村电商的发展会提高人口流动对农村消费可持续的正向影响。本文认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口的城乡流动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方面人口的城乡流动改变了农民的消费观念,有利于培育其线上消费的习惯;另一方面人口的城乡流动有利于农村电商创业,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外部支撑。因此,在培育农村消费市场的过程中,要重视人口流动和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以人口流动为媒介,电子商务为平台,充分发挥二者的联动效果,为改善农民的消费习惯、培育更富弹性的农村消费市场提供助力。进一步的,本文以各个省份历年淘宝村的数量作为农村电商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从各个核心变量的拟合结果来看,其拟合系数及显著性程度并未发生显著差异。人口流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村消费可持续,同时二者还能够产生显著的正向联动效果,这说明本文的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

  结论及对策建议

  在加快构建国内消费市场的关键阶段,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本文首先构建了评价我国省域农村消费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了研究期内我国农村消费可持续的发展状况。同时从人口流动和农村电商两个角度阐述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消费可持续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农村消费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人口流动与农村电商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可持续发展,同时实证结果显示二者还存在一定的正向联动效果。此外,金融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交通可达性的提高均能够促进农村消费可持续。因此,为构建更具稳定的农村消费市场,本次研究有如下政策启示以供参考:

  第一,促进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一方面,要畅通农民入城的渠道,逐步放开入城落户的限制。通过入学、就业、参军等渠道吸引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提高入城农民的工作技能,培育其更科学的生产消费理念,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要允许入城农民返乡创业就业、鼓励城市居民从事涉农创业行为,提升城乡人口流动的质量。在这种高质量的城乡人口双向流动的过程中,传播可持续的消费观念,以带动农村消费市场可持续发展。

  第二,提高农村电商的覆盖广度和普及深度。农村电商的普及和发展为培育农村消费市场提供了条件。因此,要进一步落实农村电商的发展政策,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淘宝村的建设步伐。同时,要提高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网络通讯、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第三,营造更宽松的农村可持续消费环境。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缓解其消费的后顾之忧,以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向农民宣传绿色节能可持续的消费理念,为农村可持续消费行为创造更优的市场条件。

  参考文献:

  1.刘佩,孙立娟.住房、居留意愿与流动人口家庭消费研究[J].消费经济,2021,37(2)

  2.颜建军,冯君怡.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J].消费经济,2021,37(2)

  3.田珍,龚丽媛,秦兴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成因与对策——基于λ假说及其拓展模型应用文献的再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21(4)

  4.孟令燕.我国农民工消费结构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1(7)

  5.王立平,邓豪.什么导致了流动人口的代际消费差异?[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3(2)

  作者:侯玉娟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8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