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带动了投资理财行业的变革,人们的理财方式呈现出由传统银行储蓄转向互联网理财的趋势。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大学生获得的可支配资金随之增加,作为与互联网具有高度黏性的一代,大学生是未来互联网理财市场的主力军。本文梳理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带动了投资理财行业的变革,人们的理财方式呈现出由传统银行储蓄转向互联网理财的趋势。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大学生获得的可支配资金随之增加,作为与互联网具有高度黏性的一代,大学生是未来互联网理财市场的主力军。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关于大学生互联网理财的主要研究成果,试图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分析框架并建立规范的理论架构。文章主要讨论了大学生互联网理财行为的特征,从内部和外部分别探讨了影响其投资行为的因素,并基于此归纳得出结论,为互联网理财平台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浪潮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理财观念和投资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应运而生,广义上指通过互联网管理金融产品。学会理财,不局限于对资金的使用上,更在于如何更优的管理资金,从而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大学生作为介于校园和社会的边界群体,处于理财意识萌发和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既有理财的需求,又胆怯投资风险,再加上互联网理财行业不断推陈出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成为许多大学生关注的话题。
理财论文范例: 香港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开展金融知识教育活动的启示
1大学生互联网理财现状
理财行为体现一个人认识、创造和管理财富的能力,大学期间是理财意识启蒙、理财观念树立的重要阶段。刘祥春(2018)指出大学生闲散的资金具有量小、碎片化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理财工具门槛高、风险高、专业性要求高等弊端,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更能将其聚集起来形成巨大的资本。
1.1收入情况与理财意识收入的高低决定着理财资金的上限。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父母给予大学生的生活费有所增长,再加上奖学金和兼职所得,大学生的可支配资金有了较大的提高,有更多的资金可用于理财(范群鹏,2020)。理财意识是理财行为的原动力。良好的记账习惯可以反映出理财意识,调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有记账行为,清楚自己的每月收支情况,可见大部分大学生有一定的理财意识(曾磊,2018)。但是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有理财误区,片面认为投资理财就是购买股票基金(寿震坤,2020)。
1.2理财目的大多数大学生理财是为了资产增值、获取额外收益,少数着眼于资产保值,极少部分选择为未来育儿、养老做准备或是分摊投资风险(池丽旭,2014)。同样,李浩然(2020)也表示大学生投资理财的目的倾向于短期化,除了资产保值增值,还用于旅游、消费及应酬,少部分为了赚取学费、生活费和短期套利。
1.3理财特征大学生的理财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互联网金融理财的了解程度较浅、理财意愿强烈、理财方式单一、风险厌恶等。不同年龄的大学生在理财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相较于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兼职、申请奖学金等途径获取更多的资金,有更强的理财意愿(傅嘉文,2017)。
不同专业的学生呈现出差异化的理财行为,总体上经管类学生偏向于选择基金类,理财更加稳健;非经管类的大学生更加激进,接触股票的情况较多(张茜,2019)。网络科技发展迅速,大学生获取互联网理财信息的渠道愈加广泛,包括网络新闻、报纸书籍、金融机构讲座等(芦林,2020)。与此同时,大学生还通过财经App、频道、公众号等途径学习理财知识(李安兰,2020)。然而,大学生在理财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有两点:其一,未能制定符合自身财务状况和投资需求的理财计划来购买合适的理财产品(李文灏,2020);其二,对互联网金融理财的了解较为浅薄,理财结构较为单一,基本停留在余额宝等最简单的理财产品(夏欣悦,2020)。
2影响因素
2.1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指大学生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因素,包括性别、可支配收入、教育背景、使用意愿、风险偏好、心理因素等。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互联网理财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总体上,女生更偏向稳定保守的理财方式,更重视规避风险;男生对投资理财的兴趣普遍高于女生,具有更强的行动力和决策力,并且呈现出风险偏好的特征,因此也面临着更大的投资风险(陈妙玉,2019)众所周知,大学生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调查显示,父母的收入与大学生投资理财的概率成正比(董林,2017)。安荣花等(2020)认为较高的生活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大学生可用的理财资金较高,有利于增强理财观念,形成更好的消费和投资规划。不同教育背景对大学生理财的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学历越高,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越强。
专业学习对大学生理财偏好度的影响较大(贺灿东,2016)。具体来看,就读财会、经济、金融等专业的大学生在理财兴趣、理财观念、理财知识水平、网络理财执行能力和理财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普遍高于非相关专业的学生。然而陈文博(2017)调查表示,部分经管专业的大学生并没有将专业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选择的理财产品与非经管专业的学生相似度较高,都以“宝宝”类理财产品为主。使用意愿是投资理财行为的起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通过影响使用意愿间接影响投资行为。
感知易用性是指用户对使用或操作互联网理财工具难易程度的评估,对投资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被学者们定义为用户认为使用互联网理财工具能够帮助自身提高理财绩效的程度。韩中阳等(2015)表示用户感知到的相对收益越高,流动性越好,投资意愿越强。对于大学生而言,情况并非完全如此,辛阳(2018)认为年轻人理财并非最关注收益率的高低,相比之下更看重互联网理财资金进出便利的同时又有一定利息回报的特征。
研究表明,各维度感知风险是影响投资理财的重要因素。对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和网络风险的认知越强,大学生投资越谨慎;风险偏好程度越高,投资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可能性越大(周雷,2019)。杨林等(2018)将心理因素纳入影响投资行为的范围中,表明谨慎心理、品牌心理、取巧心理和从众心理均会影响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大学生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个性张扬、缺乏人生规划、盲目自信等问题是造成错误理财观念和行为的重要原因(陈真文,2018)。
2.2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指互联网理财平台以及产品本身存在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门槛、便利条件、产品安全、外界环境的影响等。由于大学生的资金条件有限及较为保守的投资心理,相较于门槛较高的传统金融产品,互联网理财产品起点较低,更能赢得大学生的购买意向(阮厚松,2018)。获取信息渠道的广泛性和便利程度直接影响用户投资产品的选择,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和便捷的搜索引擎有助于大学生获得理财知识,接触理财工具(刘祥春,2019)。
此外,芮文星等(2020)提出产品的变现能力是大学生选择理财项目时着重考量的方面,变现能力好、流动性强的理财产品更能吸引他们投资。杨威(2019)指出理财产品的安全因素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腾讯理财通2019年发布的《互联网理财行为与安全研究报告》显示,在互联网理财的风险识别上,投资者最关注信息泄露风险和信息不透明风险,其次是收益不及预期或宣传风险、政策风险和潜在损失较大。因此,理财产品的信息安全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对大学生投资行为的影响程度较大,这恰恰体现了大学生群体风险承受能力弱的特征。
众所周知,某一新鲜事物的用户数量越多,服务越普遍,就会促进用户间的交流,从而增强易用性认知。经调查,有30%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的投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周围人的影响(陆妩婕,2019)。此外,善于投资理财的家庭会更注重孩子理财能力的培养并且潜移默化地传授一些理财知识(安荣花,2020)。实际上,大学生缺少理财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确实很容易受外界干扰,但是学会独立严谨地思考判断是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和锻炼的能力。
3研究述评与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互联网理财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综述,发现大学生在互联网理财上总体表现出“普及程度高,涉及金额小,投资行为保守,产品选择单一”的特征。部分学者结合数学模型进行大学生互联网理财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可支配收入、教育背景、风险偏好、心理因素、投资门槛、便利条件、产品安全、外界环境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此外,大学生理财存在着投资无计划、产品组合单一等问题,因此大学生自身要重视改善理财习惯。根据前述研究可知大学生互联网理财的需求较大且呈加速扩大的趋势,他们有较强的投资意愿,但是未能找到适合自身的理财产品。
这就要求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能够重视起大学生这类长尾人群,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根据用户的特殊性精准设计出符合大学生的理财产品,比如将大学生碎片化的资金集中管理,综合考虑投资期限、投资结构、收益类型等设计出个性化产品,并且采用积分等形式为其毕业后的理财给予关联优惠政策,这不仅发挥了大学生当下的投资能力,扩大了用户量,还能抢占先机地维护庞大的客户群体,充分挖掘了他们未来在该平台的投资潜能,有助于平台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祥春,白冰,陈晓敏,等.大学生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高校的调研[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7):114-117.
[2]范群鹏,张月婷,陈相男.论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观念的转变[J].经济研究导刊,2020(12):85-86+95.
[3]曾磊,杨红兴.“互联网+金融”时代大学生互联网理财需求情况调查与研究[J].纳税,2018,12(22):180+182.
[4]寿震坤,郑志丽,白文荣.大数据金融时代下理财行为的研究——基于大学生群体[J].教育教学论坛,2020(6):100-101.
[5]池丽旭,张广胜,张兵华,等.大学生个人投资理财产品需求调查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5):533-536.
[6]傅嘉文,古贞,花慧.90后大学生理财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7(9):197+202.
作者:翟慧敏韩晏如许薇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