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作为当下最活跃的西方建筑大师之一,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伴随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其逐渐致力于寻求现代城市中微观城市的新发展,将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具体的场所环境相结合,为城市化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文章对近20年来霍尔在中国的实
摘要: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作为当下最活跃的西方建筑大师之一,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伴随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其逐渐致力于寻求现代城市中“微观城市”的新发展,将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具体的场所环境相结合,为城市化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文章对近20年来霍尔在中国的实践案例进行系统地分析,总结其针对大型公共项目展开的线性空间、多孔性空间及互补性空间实验性探索,进一步研究在城市化复杂背景下霍尔以核心理念驱动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包括微观城市的锚固、城市与景观的交织、核心概念的浓缩和类比思维的提取四个方面。最后,思考以上理念及策略为当下中国本土的城市发展与建筑设计带来的影响和启发。
关键词:斯蒂文·霍尔;城市空间;实验性;社会冷凝器;场所精神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与多样的生活空间,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多重矛盾: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自然环境与人造建筑,高密度的城市与自由灵活的体验,等等。在新兴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的当代城市环境中,霍尔作为建筑师一直努力冲破建筑的躯壳[1],将目光放到城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居民的生活体验上,致力于激发他们对城市发展的期待和思考。
一、国内关于斯蒂文·霍尔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概述
斯蒂文·霍尔作为当代最活跃的西方建筑大师之一,始终将建筑实践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是以理论指导设计、设计反证理论的代表性人物。对其设计方法和理论体系进行总结,有助于改善我国当下建筑设计中实践脱离理论的现象,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内相对较为薄弱的现代建筑理论的建设。近年来国内建筑界对于斯蒂文·霍尔的关注和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以陈洁萍为代表的建筑理论梳理研究;二是针对其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建筑案例解读。两者虽然研究切入角度不同,但对霍尔在城市空间方面的探索皆有涉猎。
其中,理论类研究的侧重点从对某一概念的意义解读转变到其在城市空间的运用分析,比如王为对霍尔提出的“孔洞性”概念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孔洞性从建筑形态发展成为独特的街道空间体验,代表了霍尔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关注已从单体设计转变到片区综合考量[2]。案例解析类的研究同样开始关注霍尔在城市层面的实践。
无论是张晶等对其建筑综合体设计的分析[3],还是崔柳对其建筑景观设计的研究[4],都认为霍尔在大型公建设计中越发重视建筑的社会属性,希望建立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在多个尺度上的衔接。由此看出,在近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将霍尔的城市公共空间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讨论,在分析实践案例的具体设计手法之后对其城市空间总体策略进行研究,从而更清晰地了解其建筑实践背后的逻辑,更全面地学习其理论指导下的设计经验,为中国本土城市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二、霍尔在中国的建筑设计实践概述
霍尔于2003年受到四方当代美术馆项目业主的委托来到中国,之后中国就成为其建筑实践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工作重心也逐渐由欧美转向中国。
近20年来,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在中国完成了多个杰出的建筑设计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四方当代美术馆、北京当代MOMA、深圳万科中心和成都来福士广场等。实际上,霍尔已经成为在中国拥有作品最多的西方建筑大师之一,至今已完成24项方案设计,项目涉及地域广阔,建筑类型丰富,其中包括19项建筑单体及综合体设计,5项片区总体规划,体现了他出众的空间塑造能力和内敛深沉的思想积淀,获得了国内外业界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誉。从建筑单体到综合性建筑组群,再到大规模片区规划,不论具体的功能与规模如何变化,霍尔的“中国制造”核心目标始终是探索城市空间与居民生活未来的可能性。他通过打造一个“微观都市”来协调不断扩张的城市规模与人体尺度之间的差异,使得每个项目就像一个城市中的“城市”,兼顾当下与未来。
霍尔在中国除了进行建筑实践,也积极尝试思想语汇的输出与交流。比如,在中国开展“建筑创作”(MakingArchitecture)系列主题展览,面向中国观众诠释其建筑理念与全球作品,由微观至宏观,由理论至实践,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他的创作历程和设计灵感。霍尔还在中国多地进行主题讲座,围绕“都市主义”、“社会容器”和“锚固、知觉与建筑现象学”等展开学术研讨。以其中国作品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和专刊也相继出版,进一步探讨对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思考。
三、霍尔的城市空间设计理论
霍尔在近5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以非凡的创造力完成了大量优秀建筑作品,同时从深刻的思想维度上不断完善自己关于现代建筑设计的理论体系。近年随着他的建筑实践逐步偏向大规模公共建筑组群,其关于城市空间的建筑理论也不断趋于完善,相继完成了多部城市理论著作:探索新街区类型的《都市主义:带着怀疑工作》,以深圳万科中心案例为主体探讨混合公共空间的《水平摩天大楼》,介绍中国代表性项目的《城市的希望:中国制造》,以及最新的个人理论系列专著《浓缩》等。
在其城市理论体系中,霍尔首先关注的是城市边缘快速扩张的问题,他对此提出了创造“微观城市”[5]的应对策略:面对大规模城市化形成的超级街区,要创造新类型的混合公共空间,以形成城市中的“城市”,在设计过程中同时考虑场地和文化两个层面的影响,加强城市、景观、建筑的融和。他对建筑的水平悬置体量的关注和探索,再次强调了“微观城市”中功能混合、景观共生以及绿色节能的重要性[6]。其次,伴随中国大型项目设计的推进,霍尔借助实践经验对自己的城市策略进行了理念、目标和设计方法上的补充。
(1)浓缩核心概念。在实现景观与建筑融合的混合型“城市”的过程中,必须由一个抽象概念来统一组织场地环境与文化背景等多重因素,使建筑成为理想和形式之间的有机联系。(2)创造社会冷凝器。指出城市中的“城市”在社会层面的目标是激活公共空间,使其成为凝聚中心以带动设计边界以外的城市空间活力。(3)塑造城市几何形状。霍尔梳理了其在实践中常用的设计方法,即通过城市规模的几何形式表达和互补性类比带来新的都市体验,使得公共空间、建筑语言和生态环境联系在一个共生体系中,满足当下城市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以上城市设计理论不断丰富的过程中,霍尔始终秉持自己一贯对建筑现象学的坚持,强调客体主观性的城市体验,他认为这种由人与建筑互动产生的感知反馈是城市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正如建筑师利布斯·伍兹对其的评价,认为与其他现代建筑大师将建筑物高高抬起的常用做法相比,霍尔的开创性设计突破了现代主义单纯挑战物理限制的惯性思维,完全源自于他自身对现象学和人类经验感知的浓厚兴趣。建筑师陈颖泽认为,霍尔的城市设计项目打造了全新的城市空间形式,城市居民在其中聚集和交流,深刻的空间体验唤起居民对当下都市的思考,以及对未来更开放空间的渴望。
四、实验性公共空间案例与特点分析
1.线性空间与多孔性空间霍尔在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是多个综合型建筑的设计,与其他建筑大师表达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相比[7],霍尔的作品表现手法各异,风格低调内敛,但在回应城市问题和探索空间形态上则显得“雄心勃勃”。这些避免标新立异但又充满创造力的复合建筑,体现了霍尔对线性空间、多孔性空间的思考与运用,也代表了他本人强调的中国工作中最具意义的部分——进行21世纪的实验性建造。
(1)北京当代MOMA。北京当代MOMA作为兼具商业与住宅的高端综合社区,是霍尔在中国尝试的首个复合型建筑。该方案中水平的“廊桥”作为线性连接体,它不仅是重要的交通空间,还是承担了社交功能的互动平台,水平天空环与基本垂直体形成网格状联系,具有多种随机交流的可能,真正让居民与游客在网格空间中聚集与互动。此外,项目还对传统大型住区常用的围合形式进行改良,创作出多孔性的边界,一方面使得场所的内部景观与外部城市空间彼此渗透,做到视觉效果和空间体验上对公众的完全开放;另一方面产生多样化且具有流动性的运动流线,塑造社会生活中理想的空间概念。
(2)深圳万科中心。如果说北京当代MOMA从连接节点打破现代城市单纯向上发展的“塔楼”趋势,那么深圳万科中心则是完全在水平线上的设计重构。深圳万科中心首次采用了“混合框架+拉索结构体系”,使建筑整体悬浮于深圳大梅沙海滩地景之上,被定义为“漂浮的地平线”[8]。
该设计中线性体量不再是竖直塔楼的连接或者补充,而是包含大部分功能空间的建筑主体,一方面适应深圳炎热的气候,通过抬升体量形成气流循环的微环境;另一方面将地面景观最大释放,把公共空间完整地还给自然、城市与居民,体现了现代建筑对人与环境以及自由精神的尊重,人在此地成为了真正的“中心”[9]。
(3)青岛文化艺术中心。在北京当代MOMA、深圳万科中心的基础上,霍尔2013年设计的青岛文化艺术中心将线性空间进一步发展创新。项目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胶州湾跨海大桥为设计起点,用一条“光影长廊”串联起三个艺术岛,并迂回围合出四个景观岛和中央艺术广场,整体占地20万平方米,功能场所包括艺术展馆、酒店、交流中心、表演展厅等。该设计中线性的“光影长廊”无疑是最大亮点。首先,线性空间作为建筑主体用于展览利于流线组织,游客的参观体验高效流畅,同时可以随展览需求任意调整平面分段方式,空间灵活度较高;其次,水平铺展的展览空间收获了极佳的自然天光,整个长廊进深仅20米,带来丰富的侧面采光,借助光线优势,不同展厅塑造出多样的光影效果;再者,线性回廊类比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组织方式,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渗透如同传统的亭台楼阁与山水交融。
也正是得益于这种线性布局,四个景观岛与展馆紧密结合,中央广场成为最重要的核心公共空间,外部景观不再是被动安插于建筑实体的空隙之中,而是主动融入参观体验。艺术展馆是当下时代最重要的城市建筑之一,霍尔通过对线性空间的探索,塑造了艺术和文化教育的真正聚集地,实现了以空间体验推动自由互动的精神场所。目前,霍尔的线性空间探索经历了多次实践,由初期作为水平和垂直体块的连接体,发展到成为建筑与景观、城市之间的纽带,打破了固有边界,将景观、广场、街道等外部场所融入建筑内部的空间体验。
2.互补性空间除了以超大规模的混合型建筑作为城市发展中空间问题的对策,霍尔在中国的小体量公建设计中也多次尝试塑造更小层级的“微观城市”,通过塑造互补性的空间形态,完成城市、建筑、景观三者有机共生的都市愿景。互补性空间是霍尔在《浓缩》一书中提出的关于城市理论的具体化形式,他将这种设计方法总结为“随机类比思维”,通过将一些与建筑具有联系的事物类比思考,借助互补对比的空间形式将建筑思想嵌入场地。
五、社会冷凝器:设计理念与方法策略
上述案例鲜明地体现出霍尔在中国的实践宣言:一是对复合性建筑类型的尝试;二是对公共开放空间的追求;三是坚持概念与形式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些被定义为“社会冷凝器”的公建,充分激活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促成社交聚集性场所,设计中清晰理念与具体策略有效化解了当下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物质空间与场所精神相互脱离的紧迫问题。
六、结语:对中国本土城市空间设计的启示
霍尔曾感慨自己的工作核心是城市和建筑的“空白部分”[14],与老子所说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异曲同工之处,基于认知观的相同,其理念策略也为当下中国城市建筑设计带来启发。霍尔的公共空间实验性探索聚焦于实用空间和诗意体验,其提倡创建城市中的“城市”,既包括对大尺度空间开放性、交流性的追求,也包括对小尺度空间光线、造型等建筑细部感知性的诠释,两者的诗意创造,为中国城市设计扩充新的思路。
首先,是对项目所在场所的尊重,霍尔在实践中从未将个人理想直接投入中国这个“建筑的试验场”,而是深入场所环境[15],亲自感受和观察城市文化和居民生活,并将其反映到设计之中;第二,是将城市公共空间有机综合考虑,把建筑、景观、居民作为整体看待,关注外部环境、内部空间与人的活动之间的实际联系,实现开放、交流与聚集的目标;第三,是保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将建筑师的责任意识融入设计[16],考虑建筑可持续发展,同时引导使用者对公共空间未来的思考;第四,是建立开放的设计思维,在建筑与城市设计中进行跨领域的联动,借助不同的感知形式带来更加丰富细致的空间体验。
此外,霍尔在中国的城市空间探索实践中有一些未能实现的设计理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作为外来建筑师因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客观劣势。中国本土的城市建筑设计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充分发挥本土建筑师优势,更好地实现公共建筑与城市环境的交融,在城市空间设计中激发场所活力。
参考文献:
[1]KumpuschCA.UrbanHopes:MadeinChinabyStevenHoll[M].Zurich:LarsMullersPublishers,2014:6-16.
[2]王为.斯蒂文·霍尔与“孔洞性”:一种现象学的空间观念[J].建筑师,2012(2):5-14.
[3]张晶,刘松茯,刘一丹.构筑富有地域性场所精神的城市空间体验容器:浅析斯蒂文·霍尔的“中国制造”[J].建筑与文化,2019(3):125-127.
[4]崔柳.景观与建筑的现象学关联:史蒂芬·霍尔的建筑与它的景观[J].风景园林,2015(12):48-54.
作者:陈嘉男,梁雪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8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