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入世以来, 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 得益于以劳动力为主的生产要素红利, 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 逐渐形成了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地位, 逐步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 从幕后逐步走向了台前。 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多, 尤其是自2008
入世以来, 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 得益于以劳动力为主的生产要素红利, 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 逐渐形成了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地位, 逐步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 从幕后逐步走向了台前。 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多, 尤其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一些发达国家经济体的国内危机愈演愈烈,导致其经济增长乏力。
同时,近年来的地缘政治风险、国际贸易争端和新冠疫情又进一步重创了世界经济形势。因此,习总书记适时提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战略。 而实现 “以内促外” 的关键在于要改变原有经济体系,构建安全可控、 富有韧性、 以内为主的新型经济体系[2]。 在此背景下, 服务型制造作为一种新型制造模式和业态日趋得到了政策关注, 它不仅能有效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 还能重塑二三产业形态、 提升产业发展效率, 从而利于我国高质量及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形成。 有鉴于此, 本文对双循环背景下服务型制造发展问题展开研究。
一、 服务型制造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2020年7月,工信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服务型制造不仅是一种制造模式,更是一种融合产业形态,所以从本质上来看服务型制造的概念应类似于产业融合。而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行业相互渗透交叉,逐步融合成一个新产业的变化过程[3]。由此,本文可推断服务型制造的概念为 :由制造业与服务业互相融合形成的新产业,所以,其兼有二者的特征。具体而言,服务型制造有以下特征值得关注 :
一是企业由提供单一产品或者服务满足客户需求转变为同时提供一揽子产品及一系列服务,从而能满足不同主体的多样化需求 ;二是利润点的改变。由于企业产出的多样化,企业可以灵活运用营销策略,不仅依赖单一产品或服务赚取利润,而是着眼于多个利润点和整体利润率,因此有时一些营销策略能增加消费者剩余 ;三是重塑企业职能和产业链。由于服务与制造的相互融合,企业也从功能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同时产业链从分散变得更为紧密,甚至一个企业能涉足所有产业环节,从而有利于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双循环” 背景下服务型制造的意义及作用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打造新兴产业链,发展服务型制造1。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不仅能提升制造业效率及发展质量,还可以促进国内先进制造业发展,增强制造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助于双循环格局形成。具体来看,其对双循环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及作用。
(一) 促进制造业提质升效, 畅通国内大循环以国内高质量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制造能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率,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十九届中央第五次公报2(以下简称《公报》)指出,我国整体创新能力尚不足,且国内消费需求也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消费结构的提档升级对我国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2。而服务型制造可以通过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科技创新等措施增加高质量供给、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从而解决国内供求错配问题,继而畅通国内大循环。
(二) 提升制造业产业链安全性,保障双循环发展和平与发展虽然仍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中的各类不稳定因素陡然增多。在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爆发的双重影响下,凸显出国内生产较为低端、国际化品牌缺失、国际竞争力较弱、存在“卡脖子”困境等问题,暴露出我国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存在短板。而服务型制造可以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产业链互相融合,提高两者产业链水平,增强其韧性。对内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整合,推动我国制造业由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服务等高价值环节延伸,对外可以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及产业地位,从而保障双循环发展。
(三) 推动形成协调共进的产业体系, 促进双循环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推动产业链所有环节、各类企业融合创新。出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考虑,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制造业有东部迁往中西部地区。而服务业囿于密集性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还多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就造成了两者区域分布不均的局面。
同时,两者间信息传递机制不通畅,未能实现有效的资源对接,产业链上下游的利益联结机制仍有待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协作仍有待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有待借助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更好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提升二者协同发展水平,形成区域间、产业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企业内部协调发展机制,逐步构建协调共进的产业体系对促进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三、 促进服务型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 处理好 “三对” 关系
(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有为政府”更好地推生“高效市场”。服务型制造是供求关系必然产物,一方面,我国政府不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服务型制造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了高效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我国政府通过减轻税降费、改善营商环境、形成亲清的政商关系等举措支持服务型制造发展,使政府更加“有为”。
(2)服务与制造的关系解决好服务和制造的关系要立足于实际,着眼于整体,分清主次。第一,不是所有规模的企业都适合服务型制造,可在一些龙头企业中先进行试点,再推而广之,才能实现更好的融合 ;第二,重视制造业的基础地位及角色,所以实现制造业的服务化是今后工作的重点。那就是要以服务经济的思想改造制造业,促使制造企业时刻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真正践行顾客至上的思想,不断培育新科技、产品及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从而逐步实现向服务化转型 ;第三,打造面向制造业的服务。服务要以提升制造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为导向,积极拓展其服务领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3)智能制造与服务制造的关系智能制造发展服务制造的基础,而服务制造又能促进智能制造发展。在信息化背景下,智能制造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因此,以智能制造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加快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才能为发展服务型制造奠定良好产业及技术基础。反过来,服务制造为企业提供方案和模式又能促使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变。
(二) 具体建议
(1)坚持智能制造与服务制造双轮驱动智能制造与服务制造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前者强调技术、供给与投资,后者强调市场、强调需求、强调消费,二者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两架马车”。所以需要在鼓励、支持、引导智能制造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充分发挥服务型制造在提供有效供给、快速应对需求变化、提升供应链韧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健全服务型制造要素协同机制服务型制造发展需要知识、高端人才、高科技以及雄厚的产业资本。所以要想发展服务型制造就要健全要素联动机制,建立起跨部门协作联动机制,推动人才、科技、金融政策衔接产业发展,培育服务型制造新业态。布局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人才平台等组织,精准制定要素协同发展机制,建立适应服务型制造需求的要素投入体系,为其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还要从财政金融、人才支撑、创新载体、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大对其支持力度。
(3)建立服务型制造人才培育体系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需要培养本国人才,开展适合国情的教育活动。就实际而言,建立健全我国服务型制造的人才培育体制,要以培育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同时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在职业余人员的培训,并开发多样化教育产品及模式,以此来丰富人才培育体系的内容。此外要加强创新教育,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和实际进行创新,辅以高校、院所、协会等公益性组织和政府的创新教育或者技术指导,从而能加速企业的创新速度。
(4)推进服务型制造示范工程建设应高度重视示范区、示范企业、示范模式创建工作,鼓励和支持地方探索发展服务型制造的新路径、新模式。充分发挥地区产业优势,科学制定服务型制造发展方案,坚持差异化发展的理念,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产业,打造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建设服务型制造现代化示范区,共同推动服务型制造迈上新台阶。
(5)厚植制造与服务文化厚植制造与服务文化,是推动服务型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应注重文化在制造业转型发展中的根本性原动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制造业“工匠精神”。传承我国各地原有的制造业文化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树立我国制造业的文化自信。发现和挖掘我国服务业中的相关文化,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关注服务质量、注重预期管理、重视服务的适应性与灵活性,推动服务型制造高质量发展。
[ 参考文献 ]
[1] 梁爽 . 中国经济“双循环”战略的现实依据——基于 VAR 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时代经贸 ,2022,19(01):5-9.
[2] 刘元春 . 深刻把握新发展格局的经济逻辑 [J]. 中国纪检监察 ,2020(22):62.
[3] 厉无畏 , 王慧敏 . 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 [J]. 中国工业经济 ,2002,(04):5-11.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研究生 魏广成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研究生 马新宁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研究生 何欣玮临朐县医疗保险事业中心科员 赵晓云中国海洋大学农业管理硕士 王希龙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