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摘 要] 国家现代化农业的产业发展和扩大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持,供应链金融是帮助农业产业实现效益化和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支持手段。分析农业供应链内在特点和对应的运作模式,总结目前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不足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农业供应链结构、创新服
[ 摘 要] 国家现代化农业的产业发展和扩大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持,供应链金融是帮助农业产业实现效益化和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支持手段。分析农业供应链内在特点和对应的运作模式,总结目前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不足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农业供应链结构、创新服务农业供应链的金融产品、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及信息共享机制、创新金融服务流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供应链金融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持对策。
[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农业经济;发展;质量
供应链金融除了会对农业农村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之外,对于农村地区的基本经济建设和国家的整体经济布局也有重要影响,农业供应链的发展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想要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就需要有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很多金融机构和平台已经开始发展相关产品来支持农业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需要投入较大精力研究的话题。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内涵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开展的一项与农业相关联的企业或个人相捆绑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为了满足农业供应链在各个环节中的资金运动需求,联合第三方担保与第三方物流的监督,创新出了一系列与农业供应链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服务于农业自上游而至下游的农户,中小企业以及最终用户。
农业供应链金融与传统的信贷业务有显著的区别,既保留了传统信贷业务对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重视,又开始从与单一企业或个人相联系,到联系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所有农户、企业。站在农业供应链的整体角度,更注重以服务于核心企业为重点,带动上游、下游的农户、中小企业以及最终用户之间的整体合作关系,根据每个地区所特有的形势,银行从该企业财务水平整体进行独立风险测算,而不是仅仅只评估于单笔的贷款,由此制定适合该整体供应链的金融产品,以此来形成符合农业领域发展的供应链产品设置方案,解决小微农企业的融资难题。
二、我国农业产业链的融资现状分析
农业产业链的运行状态可知,正处于农业发展阶段的我国整个市场化的发展水平较低,对应的产业链资本相对薄弱。除此之外,因传统融资模式主要以抵押品作为主体进行融资,这种模式会直接影响融资能力的发展,整体呈现出需求型金融抑制的现状。
再有目前社会上大部分金融机构都采取了传统的服务形态,其服务对象大多为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符合特定环节和要求的主体,缺乏针对于对农业经济质量发展会起到重要影响的创新型产业的金融服务。通过对部分地区的金融机构展开调查可知,只有极为少数的金融机构针对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某个环节的金融服务,有 1/3 的金融机构完全没有对农业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由此可见现如今农业供应链的内部各个环节的融资水平会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别。
在农业产业链当中基础的重要环节对资金的需求主要用于日常生产当中,其季节性较强所需的贷款频率较高,周转期较短,这部分需求在商业信用方面有较高要求;但这个阶段当中需要金融服务的主体主要为农户、小微企业,其市场化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在商业信用发展方面与其他主体相比存在一定劣势,由此会直接影响其获取外部资金的支持。与此相比,下游生产和经营农产品的企业所对接的是广大消费市场,在整个农业发展产业链当中占据优势位置,能够以企业经营为信用参考以申请延期付款等方式来占用种植养殖环节所需的金融资金。
再有处于种植养殖部分的农户以及小微企业个体自身的资金实力相对较弱,也并没有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抵押物,所以很难在外部资金链当中获取其生产种植所需的信贷资金,而在产业发展末端的农产品加工及销售企业,其市场活跃度较高,自身的产业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和生产种植环节相比较其金融融资能力明显偏高。在农业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当中所展现出来的信用级金融供应链的差别可以确定上游进行种植养殖的农户其生产形势较为分散,市场参与度比较低,而下游加工销售农产品的企业很难与上游种植养殖用户构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另外受我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方面的缺陷影响,整个农村地区农业产业链生产经营等环节当中各个部分的分割性较为明显,现有的信贷结构往往服务于单一的环节或某个主体,即使后续的农业生产销售和经营企业的资金实力较强,融资信用较高,却也不能帮助农业种植和养殖环节获取更大的信用支撑,来提高整个农业链产业链的融资能力。
三、供应链金融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供应链金融可以通过对农业产业链当中的企业和组织进行信用评价,开发符合其农业生产经营的服务和产品,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难题。想要解决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难题主要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实行,一是在核心企业或组织信用覆盖下的参与主体直接资金融通模式,二是以核心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链内部融资模式。分析目前国内外的实践情况可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实现对应产业链的高水平发展,从而解决融资主体的资金难题,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实践效果表明,农业供应链金融在信贷来源、农产品市场以及农户借款人之间建立了纵向关联,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促进了产业链的贸易融资和农户信贷资金的可得性。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一)结构风险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分布较为松散,虽然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但农业供应链金融在我国仍属于新兴领域。而农业供应链所形成的整体网络结构对于农业种植人员来说比较新鲜,对于农业供应链的认识不充分,农户的知识教育水平偏低,部分农户只注重眼前利益埋头苦干,没有形成整体规模的网格结构。企业与农户之间只存在简单的、单一化的买卖关系。这种简单的、松散型的、短期的买卖关系价格一般随行就市,并没有形成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给最终用户的供应链网格结构。信息不能够有效的共享,利益不能更好地挖掘,合作效率低下导致供应链的不稳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对于农业供应链需要的人才却供不应求,农业供应链的数量和质量均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很难带动产业的发展。而且核心企业参与意识薄弱,许多金融产品服务于农户或中小企业要借助于核心企业的信用评估,而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缺乏稳定性,农户难以获得融资,在供应链中利益的联合缺乏机制的支持。
(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未能如期履行还款协议而造成平台和投资人的资金损失,农户和小微农业企业的个体能力相对较低,一旦受到自然或市场因素的影响就会出现生产和经营风险,会加大信贷违约的可能。除此之外,一些人还会因为个人主观因素而出现未及时履约的情况,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信用风险。
(三)整体性风险农业工业链金融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大,除了有直接关系的农户、经销商之外,加工和物流企业等环节任何一个项目产生问题,都会导致供应链出现问题。现如今,大部分农业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比较临时机动,两者关系不够稳固,会在很大程度上受价格影响。所以,农业供应链运行过程中会受信息不对称导致违约风险,影响整个链条的运行风险。
(四)农户及企业个人能力风险农产品的生产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不同地域种植的农产品千差万别,病虫害、自然天气和土壤的质量对于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农户、企业受到地域风俗和自然天气的影响使得金融产品很难在不同地域很有效地实施。农户、企业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体系,缺乏一套标准的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农户、企业缺乏专业的与农业供应链相关的技术性人才,创新能力不足,GAP(良好农业规范)培训不足,很难在市场上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而且农作物一般具有周期性,如果农户、企业缺乏抗干扰能力,在周期中,如果自然灾害严重,便会导致颗粒无收,损失惨重。导致农业供应链整体运作出现问题,增加金融融资的难度。
(五)成本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或 P2P 网贷平台需要充分掌握农业供应链中的信息。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单单是对核心企业的财务状况、风险状况的了解,而且还需要专门的技术性人才对每个地域的农业产业和当地的农业供应链进行整体把握,以及对农户、中小型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农户、企业受到不同地域的影响,风俗习惯有所不同,金融机构的产品相对单一难以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金融机构需要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类型进行细分,创新出适合当地特色的金融产品。对于金融人才来讲,需要具备过硬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另外农户缺少抵押物,许多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担保方式进行放贷,所承担的风险较大。这一系列的评估、研发创新和风险的叠加无疑增加了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成本,相应成本就会体现在农户的贷款政策上,农户融资成本高,融资难,金融机构产品研发成本高,进入行业门槛高,均会加大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成本。
(六)政策性风险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国家的政策无疑是企业发展的指向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紧跟国家政策承担起金融业的社会责任。虽说每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都会对于三农问题进一步强调,但对于商业银行服务于农业贷款的激励机制没有全面实施,使得商业银行的参与度不高。对于农户、农业企业的违约缺乏相应的法律体系来保证金融机构的利益,相关法律的立法具有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五、农业供应链金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业供应链结构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需要供应链本身结构的稳固作为发展的基础。国家 2020 年发布的《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第 34 条指出要加快农村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户培育计划,将农业产业所涉及的人才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培养农业生产中各个环节,上游、下游的农户及企业,并完善合作组织。真实地筛选出核心企业,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参与意识,以此来实现企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整合现有的核心企业、农户和中小企业,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构建群体性的合作战略发展方案,以此来降低供应链的设计成本,实现农业企业的集成化发展与专业化能力的提升,带动农户或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创新服务于农业供应链的金融产品随着农业产品多样化和农业供应链体系化的发展需求,为了满足农业供应链中各个环节资金融资的需求,需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改变单一金融产品的现状,向农业金融的专业化、整体化趋势转变。需要金融机构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切实了解当地地域的风俗习惯以及当地农业的现状及特点。防止出现金融产品提供的服务与当地农业的需求不匹配现象。例如区分种植类和养殖类,同规模的种植类与养殖类相比,养殖类农业所需贷款额度要比种植类高很多。根据每种农作物的周期情况可以灵活设定还款期限,来解决农户一次性还款的压力,也可以降低农户因无法按时还款造成的商业银行的风险。
同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灵活选择贷款方式,筛选信誉额度高,财务状况较好的核心企业作为担保,采用农业合作组织或者多农户联保等贷款方式,有效降低农户融资成本高,减少金融机构对单个农户的信用评估所造成运行成本高等问题。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大对于市场和经济分析的力度,为农业产业供应链的发展提供性价比高的金融产品并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农业供应链是一个整体的存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进行信用评估时,除了要对企业进行经营情况的评估,还要对其整个供应链的情况进行评估,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对所有企业的信用评估增大了运作成本。
所以农户个人及农业企业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对于供应链金融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农户或企业信用状况决定其贷款的额度大小和贷款利率的高低,也可以决定农户或农业企业融资的成本及融资规模,将现金交易转化为现代信用交易。金融机构深入调研并制定适合农户和农业企业的信用评级等级制度和激励惩戒制度,根据农户的等级决定贷款额度的大小和利率。建立供应链金融系统,构建更为全面的信用体系,从公开透明的角度共享企业信息,可以更为快读便捷地获取农户信息,实现对商业银行的资金保护,促进农业供应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 以企业及合作组织为信用依托强化农业经济产业的融资能力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农村地区的企业及农业合作组织对于整个农业产业化发展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会带动整个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链条的完善,同时也会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来实现对金融链薄弱环节的信用升级作用,强化其融资能力。目前在农业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等相关组织所构成的产业链发展进程当中,要按照与之对应的金融产品和模式实现管理创新,以此来强化供应链的融资能力。
这部分组织机构和农户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农业市场发展的一大特点,金融机构可以按照订单以及农业生产的流程来确定贷款的期限、还款方式和利率从而开创新的应收账款质押及动产质押的贷款方式。由此来拓宽放贷渠道,满足不同农业生产环节的资金需求,推动地方企业和组织机构与农户之间的稳定交易发展。另外在组织各个主体实现供应链金融支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当中,也可以为其提供财务贷款和理财等服务,使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市场领导作用,强化整个农业产业的融资能力。
(五)再造金融服务流程强化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农村地区的各类金融机构要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来完善现有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业务流程,创新金融方式和手段,通过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模式来减少交易成本。强化融资服务质量可以根据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经营流程来推出投资理财、网银管理,账户托管等创新型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在补充业务内容的同时强化服务效率,另外可以通过 ATM、支付通等电子银行新渠道来为客户提供更为简单便捷的结算方式,在拓展金融服务广度的同时提高金融服务的深度。
(六)完善国家法律及政策想要落实农业供应链的运行制度,就要从国家法律和政策入手。
通过制度的约束和管理来对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价,可以通过降息减税的方式优待信用等级高的农户。国家方面要严格落实并执行行业准入门槛,对于可能会给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风险的农户要构建奖励和惩罚制度。要从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建设角度入手,国家方面重视收集并整理金融机构及农户的信息,为银行金融服务工作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信息支撑,从而促进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农业供应链的发展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也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农业供应链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做以规避,为后续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 1]陈东焰. 供应链金融在城乡二元化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J ] . 商业经济研究, 2021( 13) : 164- 167.
[ 2] 李娟,聂勇.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内在机理探究[ J ] . 财会月刊, 2021( 10) : 145- 152.
[ 3]申云, 李庆海, 杨晶. 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不同主体领办合作社的实证比较[ J ] . 经济评论, 2019( 4) : 94- 107.
[ 4]苟延杰. 产业互联网视角下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研究[ J ] .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20( 2) :33- 52.
[ 5]姜东晖, 王波. 普惠与精准: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 J ] . 农村经济, 2020( 5) : 99- 104.
作者:刘小艺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9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