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换挡的过程,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使生态环境保护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对公路环境高水平保护的科学化、精细化、靶向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化结构调整,促进提升项目建设管
摘 要: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换挡的过程,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使生态环境保护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对公路环境高水平保护的科学化、精细化、靶向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化结构调整,促进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对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方案,分析了各参建单位在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中的职责,总结了项目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成果,阐述了生态环保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其他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施工期 ;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
0 引言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做出的科学判断。需要看到的是,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要求,而且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是当前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从本质上看,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一致的,因为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做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统筹谋划设计,充分发挥生态环保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按照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分解表的通知》(甘交科技函〔2021〕78 号)和甘肃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造价中心《关于全省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甘交质〔2021〕11 号)要求,甘南项目管理处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3],不断增强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监督管理,坚持问题导向,逐级靠实责任,积极开展固废综合利用,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统一,积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4]。
1 项目概况
G248 兰州至马关公路大岭山至卓尼段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及卓尼县境内。项目起点位于甘南州临潭县冶力关镇石庙村东南直线距离 2 km 的大岭山旧路,途径甘沟、羊沙乡、马场、新城镇、眼藏、冰崖、寺古多,止于卓尼县城东侧的木耳大桥南桥头;路线全长 59.017 km,拟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西寨连接路线总体走向由西向东,起点顺接本项目主线,路线沿西沟河南岸旱地自西向东,经红崖、李家庄、扁都、戚旗村、店子、三岔乡、新站、高楼子,终止于临潭与岷县的分界处,连接线全长 34.932 km。
本项目由主线和西寨连接线两部分组成,项目涉及临潭县、卓尼县下辖的多个乡镇,沿线村庄敏感点较多;项目沿线多处伴行或跨越地表水体,沿线河流均为Ⅲ类水体;主线局部路段穿越新城镇西沟河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穿越甘肃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跨越或伴行甘肃临潭冶木河羊沙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跨越洮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邻近羊沙乡白地湾分散式水源地保护区;西寨连接线局部路段邻近扁都乡红崖水源地、扁都乡吴家沟水源地、店子乡店子村水源地和三岔乡岳家河水源地等分散式水源地保护区,均属于环境敏感路段。此外,本项目具有取(弃)土石方量大、路线长、征占土地量大等特点。
2 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环水保措施落实方面存在的不足
(1)环水保管理工作存在短板,未能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自身能力薄弱,缺少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技术人员[5]。(2)现场监管不到位,巡查记录不完整,环境治理约束力不强,对环保工作缺乏敏锐性。(3)环保内业资料不齐全,制定的环保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4)管辖各单位出现的环保问题未整改闭合,未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环保管理工作痕迹不明显。(5)在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固废储存、扬尘治理等工作中,压力传导不够,制定的防治方案不够精细,治理成效不显著。
2.2 扬尘治理、污水处理和利用、排放方面存在的不足
(1)扬尘治理方面,在建项目各施工单位配备的洒水车数量较少,洒水频次不足,现场扬尘治理管控不严;部分裸露边坡、临时堆土未及时苫盖;渣土运输车辆管理不严,未按照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要求进行 100%密闭运输作业。(2)污水处理利用方面,各参建单位大部分临时场站如拌合站、预制场、项目部均设置了化粪池、沉淀池等,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定期外运,生产废水经三级沉淀池处理以后回用于绿化或降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清洗罐车混凝土废水未经三级沉淀池沉淀,在场区或其他地方直接倾倒,桥面、路面污水处理收集系统设置不到位,雨污未分流,存在直排现象。
2.3 垃圾分类、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和循环利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目前在建项目未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2)项目可回收垃圾(废旧报纸、纸箱、塑料品等)由项目部人员回收集中售卖,不可回收的均由地方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存在的问题是部分临时工点存在私自掩埋、焚烧现象。
3 方案对策和改进措施
3.1 施工期环境保护方案及改进措施
落实公路工程的业主、监理和承包人的环境保护职责,在工程招标时把环境保护作为必要的评标考核指标列入合同条款当中。同时,加强对业主、监理、承包人以及施工人员的环保法规和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素质。全力做好环境敏感路段和重点区域环境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环保事件发生,定期对弃渣容量大的渣场及其他存在安全隐患的渣体进行日常巡视和监督管理。充分认识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严峻形势,实行最严格的环保管理制度,坚持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并重,树立环保法治观念,切实加强项目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按照环评报告书、批复文件要求,完善工作机制,督促各参建单位履行职责,做到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分解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具体的措施要求有:
3.1.1 施工便道
(1)施工便道、平交道口硬化长度不小于 100 m,超出路段铺筑砂砾。平交道口设置值班岗亭,安装爆闪灯。(2)与既有道路平交的路口或弯道处必须安装凸面镜。施工便道平交道口设置洗车台、沉淀池。(3)加强平交路口清扫清洗工作,及时清洗道路护栏板及标识牌污染部位。
3.1.2 涉河施工
(1)沿河临河设置的施工临时场站设施不得随意侵占河道水域岸线,确有占压河道的应履行防洪安全评估程序。(2)场站周边区域禁止直接向河流或河谷倾倒废水、废弃混凝土、废弃土石方、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弃物。(3)临近河道区段施工时,应确定施工扰动范围,设置泥沙分离设备,编制施工环水保专项防治方案,各种施工活动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不得随意扩大扰动范围、侵占河道区域,不得乱围乱堵、乱堆乱放、乱采乱挖,避免侵占河道水域岸线,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河道阻塞、河水浑浊,影响河流水质和河道正常泻流行洪。(4)河道施工便道必须设置临时排水设施。(5)河道桥梁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拆除临时工程,清理场地建筑垃圾、模板、废弃材料,整平恢复河道原貌。
3.1.3 取(弃)土场
(1)弃土场弃渣前,严格执行环水保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文件,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清表,清表土必须集中堆放,采用绿色密目网覆盖[6]。(2)做好取(弃)土场截、排水沟和防护工程,通过消力、沉淀后排入自然沟道,避免水土流失和地表水污染。(3)在驻地、场站、便道等裸露的土方播撒草籽或八瓣梅花籽进行绿化;清表土呈梯形堆放整齐且采用绿色密目网覆盖。
3.1.4 垃圾处理
(1)施工区域内严禁焚烧杂物。各类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收集,不得随意乱丢。(2)生活垃圾必须运输至属地政府指定垃圾填埋场处理。(3)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及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并在指定的垃圾处理现场处理,严禁随意抛洒。
3.1.5 污水处置
(1)所有驻地内必须设置化粪池及沉淀池。各级试验检测机构的化学试剂废液严禁随意倾倒,必须设置化学试剂回收桶,由专业机构进行回收。(2)场站必须硬化处理,四周设置导流沟,收集施工废水。(3)混凝土拌合站必须设置三级沉淀池,混凝土罐车清洗废料倒在沉淀池内或池边,污水排入沉淀池内,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再利用,严禁向河道内倾倒废弃混凝土和罐车冲洗废水;梁场、钢筋加工场、驻地等其他场地必须布设一级沉淀池,提倡梁场养生用水循环再利用。
3.1.6 扬尘治理
(1)场站区域内建筑材料、土方砂石、建筑垃圾必须分类集中管理。(2)建筑材料、砂料石料按照甘肃省公路建设项目标准化要求,实行进棚入仓集中管理。(3)拌合站水泥罐体安装脉冲式布袋除尘装置,并指派专人对场区进行清扫及洒水除尘。(4)施工现场所有的施工便道两侧使用彩旗标注,划定明显道路标示,所有的施工车辆在划定道路线路内行驶,不得随意改变行驶路线。
(5)运输砂石、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做到全封闭,无撒漏。施工现场土方运输车辆,车斗应用篷布覆盖严实。(6)施工便道采用定时洒水方式除尘,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每天的洒水频率,确保便道无扬尘污染。(7)对高填方区,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洒水,保持填方区表面湿润,同时对于大面积裸露的高填方区、坡面采用绿色密目网遮盖,在适宜季节尽快进行绿化植被覆盖。(8)所有沙、石、裸土等易扬尘的材料和垃圾露天存放时,须用绿色密目网遮盖严密。(9)与既有道路并行施工路段,适当位置采用统一颜色彩钢板围挡,并粘贴反光贴、设置警示标志。
3.1.7 噪声治理
落实噪声防治工作,合理安排施工布局和施工时间,淘汰老旧设备,优化施工工艺,努力减轻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针对产生噪声过大的工序,尽可能安排在白天施工,发电机、空压机等均安装消声减震设施,对临近敏感点的施工区,采用 2.5 m 高的铁皮挡板进行降噪。
3.2 各参建单位职责
为全面提升甘南公路交通形象,打造“五无”甘南新名片,将项目建设对沿线人居环境影响降到最低,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采取疏堵结合措施和“点上突破、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监督考核,全力推动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各单位要重点落实以下工作:
3.2.1 建设单位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1)健全工作责任体系,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对各参建单位开展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主持召开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相应决策并组织实施。(3)督促各单位要认真传达和贯彻落实党中央、环境保护部门有关会议精神,及时安排开展具体工作。(4)加大对建设项目环境质量工作指导检查的力度,每月开展环保专项检查两次,认真总结分析,严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5)加强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密切联系,监督检查各单位环境保护责任制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确保工程建设环境质量[7]。
3.2.2 设计单位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1)贯彻环境保护选线理念,协助建设单位办理环境敏感区行政许可手续;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2)对需要开展变更或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进行变更设计。(3)负责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工程的技术支持和现场配合;配合做好验收工作。
3.2.3 环保监理单位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1)坚决贯彻执行国家与地方的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监管制度,根据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专职环境监理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监理工作[8]。(2)督促施工单位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有效落实;制定项目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审查施工单位制定的环境保护工作方案、环水保组织机构的建立。(3)负责项目主体工程和临时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重点抓好取土场、弃土(渣) 场、存(制) 梁场、拌合站、材料场、施工营地和施工便道等大临工程,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施工期环境监理。
(4)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对施工期存在的环保问题,本着“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彻底整改”的原则,督促责任单位从速从快,不留隐患限期落实整改。(5)留存阶段性文件和相应的过程影像资料,负责编写环境监理月报、年报工作,按期报送至建设单位和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6)配合建设单位和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施工期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事件,参加环境保护日常巡检、专项检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切实满足各项环保要求。
3.2.4 工程监理单位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1)工程监理单位应牢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保障建设项目沿线群众生活不受扰动或最小范围扰动,满足生态安全的需要。(2)充分认识绿色环保施工的意义和对绿色施工管理承担的监理责任,加强教育培训,自觉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9]。(3)监理工程师不仅要具备监理专业技术,将环境保护纳入日常工程监管范畴外,更要增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作出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管理决定。(4)在做好工程施工“四控两管一协调”的同时,从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开展绿色施工监理工作,确保施工期环境保护达标与项目建设平稳有序推进。
3.2.5 施工单位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1)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执行者,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配置环境保护现场专职负责人[10]。(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含环境敏感区专项论证报告) 及其批复,以及变更或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及实施措施。(3)根据施工图设计,落实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确保“三同时”制度有效落实,向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提出变更建议并完善相关手续。(4)在建设单位指导下,做好与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配合建设单位和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施工期的环境事件、环境污染,开展环境保护日常检查和竣工验收工作,达标治理,从速整改。
4 环境保护经验效果
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是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及甘肃省公交建集团的重要举措,建立完善了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从严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工作格局,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率先在二级公路依法公开招标引进环水保管家模式,提供专业化咨询指导,落实施工期各项防治措施。(2)避让敏感区域,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在项目前期可研设计阶段,密切联系设计单位,优化环境保护设计,尽最大可能避让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敏感区,全力保障项目建设沿线生态植被不受扰动或最小范围扰动。(3)边坡作业,力争恢复原有生态。边坡施工严格遵循“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绿化一级”的原则,减少边坡病害和水土流失,为边坡植绿复绿,恢复原有生态营造出了协调、融合的绿化效果。(4)弃渣重复利用,打造绿色低碳环保路。合理利用隧道弃渣,减少砂石料自采加工场数量,最大程度重复利用隧道弃渣,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5)提倡污水循环利用。临时场站四周设置导流沟,收集施工污水;拌合站布设三级沉淀池,清洗罐车混凝土废水经沉淀后用于物料运输道路抑尘;制梁场、钢筋加工场等其他场地布设一级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提倡梁场养生用水循环再利用。(6)扎实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活动。各工点施工期间,坚持工完场清,定期组织参建单位对施工营造区的护坡、碎落台、中央分隔带、路肩、排水沟等区域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并把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同工程进度、质量同落实、同考核。(7)及时完善排水设施。采取永临结合的排水方式,及时完成隧道洞口、桥下、高边坡、取(弃)土场、涉河桥梁区域的排水沟、消力池、截水沟、沉淀池施做,并设置桥面、路面污水径流收集系统和事故池,避免含污雨水和危险化学品直接流入河道对水体造成污染。
5 结语
公路建设要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需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将项目建设与自然资源保护相结合,利用自然规律自我修复能力,做到最小程度破坏和最大力度恢复,切实将绿色发展环保理念,贯穿规划、建设、运营、养护全过程,积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11]。生态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两者密不可分,转型后的经济发展形势已经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影响,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公路建设要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绝非一日之功,而是要久久为功,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后,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生态环境和经济平衡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分析。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生态环保是美好生活的内涵,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之一。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绝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维度,而是为现代化目标提供基础保障,不断巩固提升环境保护的质效,加快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如何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贯彻落实、提高决策管理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通过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推动创新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适应市场发展使环境均等化,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当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严维.基于资源流动和生态载体的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构建[D].武汉: 武汉科技大学, 2021.
[2] 王夏晖,何军.生态环保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行动[J]. 环境保护,2018,46(11):7-10.
[3] 蔡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审视及其对策[J]. 改革与战略,2018,34(12):5-12.
[4] 唐克斯,乌兰图雅.中国内陆高原湿地研究进展[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80(6):47-52.
[5] 邢天霞.公路工程与环境保护[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2):43-44.
[6] 周玉祥.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与评价研究[D]. 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8.
[7] 何伟清.大坦沙污水管道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作者:李廷山 1,李磊 2,姜毅润 1,王志科 1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30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