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本篇新型城镇化论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2年我国西部12个省份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小城镇建设 》是专门为小城镇和村庄建设服务的集城镇建设、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政策性、专业性
本篇新型城镇化论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2年我国西部12个省份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小城镇建设》是专门为小城镇和村庄建设服务的集城镇建设、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和信息性于一体的优秀月刊。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总结了服务业对城镇化影响机制的研究成果;其次,基于2000-2012年我国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固定效应分析模型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服务业发展对其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将提高0.27个百分点。关键词:产业结构 城镇化 服务业 固定效应模型
引言
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要求“以人为核心,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对城镇化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3 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同时,2013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6072万人,其中城镇常驻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虽然在规模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一、二产业,但我国第三产业东西部发展不均衡,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首先,我国东部地区第三产业的绝对值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如图1所示。其次,与发达国家以及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依然有明显的差距,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水平为74%,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也有53%。与此同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世界城镇化的发展历史表明,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范围内众多发达国家逐渐完成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换,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产出持续增加。我国应继续大力发展服务业,利用服务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努力同高城镇化水平的发达国家一样,让服务业代替工业带动城镇化发展。
而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镇化进程起步晚、起点低。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文献回顾
(一)服务业与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国外较早研究城镇化与服务业关系的是Chenery和Singelmann。Chenery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各阶段产业结构变动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并在《发展的模式:1950-1970》一书中指出,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重也随之增加。Singelmann首次明确提出城镇化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城市为顾客直接参与服务的消费提供基础设施。
国内学者郑吉昌、夏晴(2004)在分析服务业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时指出服务业是加速器,城镇化是推进器,两者相互作用,不断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李京文(2005)指出城市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增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依赖服务业的发展。郭克莎(2002)指出服务业加速非农人口的转变从而促进城镇化,同时城镇化也可以加速服务业的扩张,两者相互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服务业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逻辑顺序,则认为是服务业通过吸纳劳动力增加就业,然后城镇化水平才得以提高。
(二)服务业与城镇化的实证研究
国内外学术界对城镇化与服务业内在联系的实证研究更为丰富和集中。陈立泰、张洪玮、熊海波(2013)利用2000-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我国服务业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张自然(2008)通过1978-2006 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选择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城镇化水平为解释变量,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王春国、冯丹(2013)采用我国西部地区2004-2010年面板数据,对我国服务业、城镇化、工业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西部地区服务业与城镇化、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都比较显著,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交互作用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因为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弹性高,所以服务业集聚会通过就业乘数效应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人口的增加,避免了劳动力回流到农村的现象(汪冬梅,2005)。
Daniels实证分析了美国各个级别城市的区域服务业成长情况,认为城市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市场基础,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服务业的扩张。Kuznets(1966) 在“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基础上对国民收入的产业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为:农业部门的GNP比重和劳动力比重趋于下降,工业和服务部门则趋于上升,并指出发达经济的不断城市化,是服务业不断增长的原因。城市地理学家Northam(1979)通过分析,用一条拉长的S型曲线“诺瑟姆曲线”概括了欧美城市化发展的轨迹,并指出产业结构也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发生相应的变化。
众多的研究资料中,对于城镇化推动服务业进程的研究要多于服务业对城镇化逆向作用的研究,本文将基于“结构转换理论”和“服务业集聚理论”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服务业对城镇化的影响。
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
1.模型构建。本文以控制相关变量来研究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鉴于所选数据为宏观经济变量,因此采用对数形式估计模型如下:
其中,β0为常数,urbanizationi,t是i省第t期的城镇化水平,servicei,t是i省第t期的服务业水平,edui,t是i省第t期的教育水平,gapi,t是i省第t期的收入差距水平,μi,t是非观测的个体固定效应,vi,t是随机误差项。
2.变量说明。文章中选择变量具体含义如下:
urbanization为城镇化率,城镇化率=平均城镇人口/总人口。
service为服务业水平,选取反映整个区域内服务业的绝对平均水平——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一般而言,经济规模越大的地区(用GDP来衡量)或者人口越多的地区,对于服务业的需求会越旺盛;同样,人均GDP较高的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好,这样会导致本文的服务业发展指数存在偏差,为了控制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服务业的影响,本文对该指数进行修正。首先,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
其中,i和t分别表示地区和时间,service是修正前的服务业发展指数,GDP是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表示地区的经济规模;POP是地区的人口数量;PGDP是人均国内生总值,反映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μ是随机误差项。上述回归的估计值即服务业发展指数的修正值,是在控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之后有效无偏的服务业发展指数。
edu为教育水平,以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量来衡量。
gap为城乡收入差距,以一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来衡量。
(二)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文章选择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前,需要确定估计模型——“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文章采用Hausman检验和LR检验来对其做出选择。Hausman检验的原假设是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无关,应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因此当Hausman检验的统计值较大其对应的P值远小于 0.05时,拒绝原假设,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LR似然比检验,原假设是应建立混合效应模型,当F值较大时,P值远小于0.05时,拒绝原假设,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在随机效应估计窗口进行Hausman检验,在固定效应估计窗口进行LR似然比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在两种检验方式下均拒绝了原假设,所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是可行的。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首先,因为是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对于西部十二省总人口的统计,在2000年以后统计口径是基本一致的;其次,2000年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都较为迅速,并且服务业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所以文章选取2000-2012年的年度数据。
文中urbanization指标原始数据来源于2001-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西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service值以及各省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的平减指数均来自于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2;edu与 gap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于新中国汇编60年统计年鉴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各变量指标的数据描述见表2。
(四)实证检验
1.单位根检验。确定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服务业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后,为保证序列的平稳性、模型的可靠性,还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文章检验方法选择LLC、ADF、PP、Impesaran and Shin W-stat,原假设均为存在单位根。各变量的原序列均呈现非平稳状态,再对其一阶差分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各个变量通过了一阶差分平稳性检验,是一阶单整的。
2.协整性检验。变量通过平稳性检验后还要进行协整检验来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文章采用的KAO检验,检验原理是零假设没有协整关系,如果P值接近于0,则拒绝零假设,认为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表4的检验结果看来,各变量之间存在均衡关系。利用 2000-2012年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所选变量进行平稳性与协整检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
3.逐步回归。为了进一步分析各变量对城镇化的影响,对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模型五为最终回归结果。在五个模型中,模型1、模型2、模型3都对 service进行回归,其系数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正。在只考虑service的模型1中,发现服务业对城镇化的作用被高估,所以引入教育edu;模型2相比模型1拟合优度得到提高;模型3考虑服务业和收入差距,收入差距的影响被高估,且方向与预期相反;模型4中引入收入差距后对城镇化的影响是负方向的,与预期方向一致,但教育的影响被高估。从表6的结果来看,各变量在1%的显著水平下均通过了检验,模型调整后的R2为0.999951,拟合优度优良。
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西部十二省来看,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每提高1%,城镇化进程将提高0.27%。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这一结论为实现我国 “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一个新途径;第二,学者陈立泰、张红玮、熊海波的研究结论为:西部地区服务业集聚(选择区位商衡量)与工业水平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弹性系数为1.0962,而本文采用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作为解释变量,弹性系数为0.27,均为正向影响;学者张自然利用1978-2006年全国数据进行研究所得结论为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作用不明显,而本文所得结论为“服务业可以明显促进城镇化进程”;第三,面板数据协整检验说明了城镇化率、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教育水平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第四,城乡收入差距系数与预期方向相反,结合实际因素,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率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说明了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小时,差距拉大可以加大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第五,“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解释变量的系数为正,说明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城镇化。
(二)发展服务业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1.改造传统服务业,扶持知识、资金、技术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目前,传统服务业的比重在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大于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虽然前期投入比较低,对“人口城镇化”的效果较为明显,但是难以形成产业链。而现代服务业可以形成强大的城市经济基础,为城市的经济建设提供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和科技的投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各个层次服务业就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城镇人口集聚,推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2.大力发展特色服务业。首先,西部地区地形多山区、丘陵,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部地区的旅游业都具有比较优势。四川省2013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877.4亿元,全省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2%。其次,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特殊,在部分城市必须谨慎开展服务业发展,在尊重环境、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服务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3.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对城市经济增长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2年,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吸引劳动力就业比重为52%,大大促进了人口的转移。政府层面上要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者制定较为优惠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加入生产性服务行业,加大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4.促进生活性服务业的结构升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性服务消费的内部层次越来越丰富,应针对不同的城市规模、城市层次,以最大程度便利居民生活为出发点,提供不同层次的生活性服务。在发展较快的城镇设立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在农村开展连锁经营和代理配送等现代流通形式,拓宽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同时促进农村交通通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旅游、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全面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5. 提高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教育水平,加大教育投资可以为服务业的转型、优化、创新发展提供高技术人才的支撑,促进城镇化进程;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准确处理“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使用权的问题,早日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促进城市经济与人口经济的健康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