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气象
干旱气象杂志社简介 《干旱气象》(季刊)创刊于1958年,是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主办的反映我国干旱气象科学研究进展的学术期刊。干旱气象杂志国家级期刊投稿 气象期刊 《干旱气象》主要刊登有关干旱气象及相关领域学科
非官网,仅供参考干旱气象杂志社简介 《干旱气象》(季刊)创刊于1958年,是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主办的反映我国干旱气象科学研究进展的学术期刊。干旱气象杂志国家级期刊投稿 气象期刊 《干旱气象》主要刊登有关干旱气象及相关领域学科
非官网,仅供参考干旱气象杂志社简介
《干旱气象》(季刊)创刊于1958年,是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主办的反映我国干旱气象科学研究进展的学术期刊。干旱气象杂志国家级期刊投稿气象期刊
《干旱气象》主要刊登有关干旱气象及相关领域学科有一定创造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简评,国内外干旱气象发展动态综合评述,学术争鸣以及相关学术活动报道等。反映干旱气象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进展,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为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获奖情况:1992年获中国气象局首届全国优秀气象期刊三等奖;甘肃省新闻出版局首届优秀内部期刊奖;2001年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干旱气象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论文、短论、经验交流、应用技术报告、研究综述和争鸣
干旱气象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干旱气象杂志2017目录
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研究进展康延臻[1];王式功[1,2];杨旭[1];李景鑫[3];徐文君[4];尚可政[1]
(604)陕西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王娜[1];王冀[2];王琦[1];肖科丽[3];姚静[4];方建刚[1]
(610)近50a新疆巴州地区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武胜利[1,2];刘强吉[1,2]
(617)锡林郭勒草原生长季地—气温度变化特征及相关性杨丽萍[1];李丹[1];秦艳[2];张存厚[1];Oxana Vishnyakova[3];吕迪波[1]
(623)基于RClimDex模型的石家庄市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魏军;李婷;胡会芳;俞海洋;赵亮;陈莎
(631)1979—2008年夏季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的低频振荡统计特征刘炜[1,2];周顺武[2];王美蓉[2];单幸[2];刘新[1]
(640)山西岢岚地区雷暴气候统计特征及其严重年大气环流背景程胡华;焦育忠;段龙飞;崔永生
(648)石家庄地区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对湿度和颗粒物浓度的关系王晓敏;韩军彩;陈静;钤伟妙;岳艳霞
(656)1991—2013年西北地区省会城市PM_(10)浓度变化特征祁栋林[1,2];李晓东[1,2];胡爱军[1,2];肖宏斌[1,2];魏鸿业[1,2];苏文将[1,2]
(663)内蒙古近30a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李丹;李云鹏;刘朋涛
干旱气象杂志推荐阅读
《大气科学学报》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以繁荣我国气象科学事业,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宗旨。本刊主要刊登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新技术研制,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等。读者对象是从事大气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气象台站的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获奖情况:200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省双十佳期刊;1999年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二等奖;江苏省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1997年江苏省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
干旱气象杂志投稿要求
1.来稿要求重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图文并茂。论文一般不超过8000汉字,短论和科研报告不超过5000汉字为宜,全文必须包括论文题目(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约300个汉字左右)、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等。为促进国际交流,请附论文的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可为800~1000个英文单词)、图表要求中外文对照以及英文关键词。如属各类基金或重大课题资助项目,第一作者的性别、出身年月、籍贯、学位及职称和主要研究领域,请在首页脚注中标明。来稿时也请注明联系人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及电子邮箱。
2.来稿请直接寄编辑部,要求一式两份,请自留底稿。来稿请用A4复印纸单面打印,手写稿件用方格稿纸誊写清楚,标点符号置于文字格内。在寄回审定的修改稿时,应附寄用常用软件拷贝的文稿磁盘。
3.文内附图一般不超过6幅。附图宜用绘图纸清绘,要求线条均匀,墨色要黑,图中文字、符号与正文一致,图面清晰美观。计算机绘图者须用激光打印机输出。插图中的中国国界必须与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图一致,切勿漏绘台湾和南海诸岛等。应标明图的纵、横坐标轴的名称(或符号)与单位,应在文稿相应处留出附图的位置,并给出图号、图题和图注。
4.附表请使用三线表,列于正文的适当位置。表的结构要简明,表内各栏目中的参量符号后注明相应的单位。
5.文稿中的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数学公式、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用铅笔标注其文种(希腊、英、俄等)。
6.本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作者在3名以内者应全列。超过3名者只列前3名,其后加等(etal)。
7.科技术语及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计量单位名称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并以国际符号标识。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qk/10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