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这篇小学教育论文投稿发表了培养小学生统计观念的方法,统计观念是小学义务教育中的重要目标,论文首先概括了发展儿童统计观念的内涵和价值,探讨了培养学生统计观念的方法,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显得至关重要。论文进一步探索了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过程
这篇小学教育论文投稿发表了培养小学生统计观念的方法,统计观念是小学义务教育中的重要目标,论文首先概括了发展儿童统计观念的内涵和价值,探讨了培养学生统计观念的方法,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显得至关重要。论文进一步探索了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小学教育论文投稿,小学数学,统计观念,培养与发展策略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数据越来越成为重要的信息,如何收集数据,组织数据,分析数据已成为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这就需要从小开发学生统计数据的能力。为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一、发展儿童统计观念的内涵和价值
平均思想是统计的基本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有很多一线老师会问提出这样的问题,统计数据不就是数字的收集,计算平均值,图表等简单活动吗?干嘛非得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呢?教师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往往较侧重于知识点的教学,觉得统计学就是教学生制作统计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的能力和意识。事实上,统计观念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个人对事物加以统计的意识,所以统计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单单只是掌握计算,绘图等简单的技能。简而言之,统计观念就是人们面对数据引起的思维,所判断的可能结果以及自觉想到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统计观念的方法
1.在体验活动中,初步建立统计思想
统计学的基本知识是对现实生活中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中分辨出相似性和差异性,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这些是统计的初期观念。而分类则是基于比较和排列,深入划分不同标准的结果。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而言,对其灌输一些这样的思想观念,既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统计知识奠定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因此,在分类活动中,学生特别要了解分类对象需要一定的标准,又要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根据物体的不同特点,其分类的标准是多样的,也就是说学生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
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尽量选择学生所熟悉的例子。认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有法,学无定法。对于不同的课,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科学,更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生活目标。教师也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比如让学生体验跑步后的脉搏比运动前快多少,然后让学生对体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在体验,思考中感受统计的魅力,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将统计学与学生的实践相融合
学生学习的统计数据知识离不开现实生活,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思想和价值。例如,引导学生描述一些简单的事件的可能性;让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统计活动;使学生能够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统计在生产、生活、科学和航空领域中广泛应用。例如,一天的温度变化,一个家庭每个月的生活成本等,让学生有必要了解曲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学会了这些图表自然会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现实生活。
4.运用游戏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统计观
游戏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小学生天性好玩,老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利用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孩子们经常玩的游戏引进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学中,形成新游戏———数学游戏。我相信在数学游戏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和动嘴等感官的配合,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老师通过游戏和知识的结合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让小学生在玩中收获知识。例如,如何用有限的班资金来购买两种水果满足同学们的需求;让每位同学用小纸球来对这两种水果进行投票,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统计出最终结果;还可以给学生安排统计调查任务,如在度假时让学生调查日常开支出情况等。教师可以分给学生简单的统计表,让学生在表中填上开支所用的项目,之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问从表中可以知道哪些重点。也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掌握统计表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结束语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的统计学习应当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基本思想,明确统计的作用和必要性,小学生具备了统计观念,就能有意识地、正确地运用统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的一些问题,对出现的数据,就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参考文献:
[1]村前河.不懂课程标准难教好学[J].现代教育报,2003.
[2]陈春圣.策略过程方法[J].小学教师,2003.
[3]陈昂,任子朝.课改后统计与概率内容考察研究[J].数学通报,2013.
作者:傅雪红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
推荐阅读:《高等继续教育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15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