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英语学科主要培养几种核心素养,如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审辩式思维是语言能力的培养目标,也是学习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之一。培养审辩式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避免盲目信奉权威,有利于学生发展成全面、理智、辩证的人。 [关
[摘 要]英语学科主要培养几种核心素养,如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审辩式思维是语言能力的培养目标,也是学习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之一。培养审辩式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避免盲目信奉权威,有利于学生发展成全面、理智、辩证的人。
[关键词]小学英语;审辩式思维;英语阅读
审辩式思维表现在人的思维具有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它不仅体现在记忆、理解方面,而且表现在分析、应用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更直观地对阅读中产生的疑惑进行思考,学习效果远胜于教师通篇的翻译。培养审辩式思维通常体现在三个环节中,即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After-reading.
一、Pre-reading
1.温故知新,激活记忆思维
教师可以将美术、音乐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以《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7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本单元所学内容与颜色结合,与学生展开互动。如:
Teacher:What is this?Students:Apple.
Teacher:What colour is the apple?Students:Red.
Teacher:What is one apple and one apple?
Students:Two apples.
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提到的事物用笔画出来,或是让学生跟着一起唱用表示水果、颜色的英文单词编出来的歌。这种充满游戏性的学习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后续的阅读。
2.重视短文阅读,培养思维习惯
学习英语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在以后的学习或工作中能够和外国友人顺畅地交流,而不是简单的为了应试,但学生往往在结束学习生涯后还是只知道“How are you?”“I am fine,thanks,and you?”这种入门级的对话。如有的学生遇见how,where,when,weather,cloudy,terrible,fantastic等作为独立单词出现时全部都认识,但当其中几个单词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一句话时,却变得茫然,不知所措。例如,教学牛津英语4A Unit7 Part G《Fun house》中的“Look and read”版块时,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轮流练习对话:“What is two and four?”“Six.”“What is seven and eight?”“It is fifteen.”通过反复听说,使所学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3.创设相关情境,促进思维发展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在阅读中有很多体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普及这类知识。如西方人不喜欢在谈话中被问到隐私,像职业、年龄、收入等都不应在与他们的对话中被主动提及。又如,西方人对别人的称赞只是一种礼貌性行为,大多不代表实际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编设一些相关的情景对话,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教师在课堂中穿插背景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他们在遇到相关阅读问题时能够快速辨析是否符合文化传统。此外,教师还可以制作一些单词卡片,如healthy,hungry,rice,snack,hungry等,让学生根据词推测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一些善于思考的学生就会发现:“Somebody is hungry and he can choose rice or snack. He gives up the snack finally because the rice is healthy.”经常进行此类教学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审视、联系事物或现象的能力。
二、While-reading
阅读过程是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和提出疑问,引导他们思考阅读短文中的内在逻辑,掌握阅读的方法。
1.创设语境,意义设疑
如在进行牛津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4《My family》教学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带一张全家福相片到学校,在课上展示。一位學生介绍说:“They are my grandparents.This is my mother.They are my uncle,aunt and my younger brother.”这时有学生会产生疑问:“Where is your father?”展示的学生会告诉他:“He is taking the photo.”
2.渗透策略,学以致用
英语阅读是英语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像背单词一样,就算运用不了策略,通过死记硬背也会有一些效果;也不像作文一样,即使水平不够也可以背一些范文以做参考。同时,阅读也是一个思考、怀疑、寻求理论支撑、获得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渐地渗透一些阅读策略。以标题策略为例,在阅读《Mike likes them all》这篇文章时,如果有学生注意到这个标题,就能很快地解决“What color does Mike like?”的问题了。学生在阅读时可以边看边将文中的表示颜色的词句画线,通过审读大标题、小标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找到文章重点,提高阅读速度。
3.解读材料,发散思维
图片式或者漫画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阅读对象的情况。如阅读短文中的插图,能够提供很多有效信息。如一张图片展示了以下内容:There are two boys sitting on the chair and there are also two girls eating bread .This two boys look sad.此时教师问学生:“Why are the boys sad?”一些善于观察的学生就会发表意见:“They don't have any bread to eat.”一些学生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Because they don't have money.”甚至有学生会说:“Because the girls don't share with them.”……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有助于学生将图画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在分析图片的过程中产生多种回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推荐阅读:《第二课堂》创刊于1985年,是以中小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刊物。每月编辑出版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各一本,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是陪伴同学们度过黄金时代的挚友、诤友、密友。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1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