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日常生活的深度介入具有丰富的表征。第一,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价值观错乱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与质量,亟需纠偏,这是其提出的直接背景;第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思想源头;第三,增强文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日常生活的深度介入具有丰富的表征。第一,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价值观错乱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与质量,亟需“纠偏”,这是其提出的直接背景;第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思想源头;第三,增强文化软实力,實现人民群众和谐、自由、全面发展的幸福生活是其价值所在。所以,回归日常生活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视角;倾听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回应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心理策略;增强话语创新,把握好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话语创新;显性灌输;隐性渗透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进入深水区,在这个充满美好梦想与发展困惑的时代,人们普遍感受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与幸福感却并未同步提升。在这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化的急剧变革时代,如何找到“最大公约数”,让社会有更大共识,人们期待着向上、向善、向好的精神力量出现。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引起社会各界持续高度关注,激发人民群众强烈的思想共鸣。与此同时,学术界也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研究,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界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在逻辑与重要意义;二是如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较第一个方向研究形成的丰硕成果与共识,第二个方向的研究呈现量多、面广、零碎等特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固本培元的系统工程,是把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准则、取向与人民群众的实践需要相结合,使理论从抽象到具体,从国家倡导到普通民众接受与认同的实践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辩证统一过程。目前学界已经从心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等视阈,较为系统地探究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原则、途径、方式、方法、规律等内化于心的相关理论问题。接下来,我们需要继续分析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外化于行的问题,这也是顶层设计提出此理论的最终目的所在。外化于行,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群众在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能够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把信仰转化为行为的自觉过程。
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由上至下的理论武装与灌输上,其背后的逻辑是知不知、会不会,这种研究思路与视角有待更新和拓展。“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日常生活是现实的个人活生生的感性活动过程,是具有高度重复性和熟悉性的实践活动,是构成一切社会历史的现实基础。伴随中国社会的迅速转型,人民群众最朴实无华、最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日常生活不言而喻的表象掩盖了人们内心价值观的复杂性、多元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消解人们的思想、价值困惑,凝聚共识,提振全民族的精气神,解决人民群众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
二、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源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日常生活的深度介入具有丰富的表征。首先,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价值观往往鱼珠混杂、莫衷一是,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与质量,亟需“纠偏”,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直接背景。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之前,唯心史观的鼓吹者们却无一例外地将它诠释为“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2]。然而,“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3]。”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就是以现实实践为立论依据,把人们日常生活现象与生活理想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理论价值的落脚点,这说明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也必然要深度介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使社会张力骤然加大,社会矛盾凸显。
人民群众感叹于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的巨大冲击,失望于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的诸多生活案例。老人摔倒在地扶不扶中的道德滑坡,地沟油、毒奶粉中的见利忘义,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电信诈骗中的诚信缺失,亲情、友情等人间真情在金钱面前黯然失色中的拜金主义,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中的公平公正缺失……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科学技术对生活世界的遗忘,物质取向对意义取向的覆盖,价值观与生活的断裂……人们在享受40年的改革开放造就的富足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生活中的正义与德行不该缺席,美好与崇高不该遗忘,梦想与憧憬不该凋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基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种种失衡现象的纠偏与重建,它通过价值引领,倡导人们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社会理想的样貌是什么,生活于其中的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的国民素质。
其次,作为非日常生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形成的思想源头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法国哲学家昂利·列斐伏尔通过《日常生活批判》对马克思异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从而成为20世纪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拓荒者,他在著作中诗意地表达了日常生活是意识形态居所的观点。他说,“没有鲜花或秀美的树林来装点的风景固然让游客们感到沮丧与失望,但花草与树木不应当让我们忘却在那大地深处,还蕴藏着丰富而神秘的生活。”[4]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作为上层建筑中的非日常生活部分的社会意识,均发端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等平凡琐事之中。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部构成来看,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全体人民对国家未来的共同价值理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全体人民对现实社会的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全体人民对自身的道德期许,三个层面的宏观美好状态的设定都建立在人民群众现实的日常生活框架内。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关联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实现了理想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的无缝对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脱了形而上的思辨色彩,突破了空对空的藩篱,接地气地走进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自日常生活场域,富含亲和力、号召力、影响力,彰显了时代魅力。
推荐阅读: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1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