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浅析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正文

浅析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9-08-17 15:34

本文摘要:摘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从懵懂无知、没有较强思维能力的阶段,逐渐发展到能够掌握一定社会技能、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最后到步入社会、融入社会。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教育中的个体与社会群体、幼儿园的集体、幼儿园环境、幼儿教师等因素之间相互

  摘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从懵懂无知、没有较强思维能力的阶段,逐渐发展到能够掌握一定社会技能、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最后到步入社会、融入社会。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教育中的个体与社会群体、幼儿园的集体、幼儿园环境、幼儿教师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幼儿社会性行为的表现形式,从具体的教学策略中体现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教学策略

幼儿教育

  引言

  社会性发展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幼儿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幼儿行为、思想品德的基础,严重影响着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如今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在与外界不断接触、交流,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下逐步实现的[1]。

  幼儿园教育应立足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与特点,不断改革创新,以实现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幼儿是未来社会的构成者和承担者,我们需要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让幼儿逐渐了解社会机构、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等,让幼儿在启蒙阶段学会做人,这比理论知识教育重要得多。幼儿社会性发展直接影响幼儿将来的人格发展方向和水平。

  一、幼儿社会性行为的表现形式

  社会性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人或事物等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态度、言论等,人们在交往中产生的并且会指向交往的另一方。社会性行为的动机以及目的存在差异,社会性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亲社会和反社会两种[2]。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主要表现在一岁前后,如果看到别人正在伤心难过或处于某种困境时,会积极表现出关心或抚慰的行为;两岁前后,对于帮助他人和关心他人会有较为明显的行为和动作;两岁以后的幼儿能从细节上识别出他们的情绪、处境等,并通过某种行为真实地帮助他人。但这些表现不是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而更多或更好,这离不开教育和引导,需要教师不断引导才能使幼儿成长为品德高尚、社会认可的成员。

  二、在幼儿教育中体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被父母宠爱,在家中以自我为中心,比较固执、自私,不能体谅别人,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因此,进入幼儿园后,教师应先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和规则的教育。幼儿年纪较小,缺少一定的思维能力,学习和理解能力不足,因此教师要运用言语进行指导,加上动作示范,教给幼儿一些简单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则,如上课时不四处张望,不乱跑,不吵闹。

  早上入园时见到教师和其他幼儿要互相问好;吃饭要吃得干净,节约粮食,收拾好碗筷;不随地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物品在哪里拿的应放回哪里;按时起床、吃饭、睡觉;等等。在教育时,教师一定要向幼儿讲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教给幼儿正确与错误的认知。教师要让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到这些:亲身感受,将观念、规则、认知转变成实际行动[3]。这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循社会规则,做一个有良好品行、合格的公民。

  (二)引导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幼儿入园之前在各自的家庭中,经常独自玩耍,没有小伙伴,交际圈过于狭小,因此没有集体意识以及集体生活的经验和能力。在幼儿园的集体学习和生活中,他们经常会害怕、孤独,有时自己一个人独自玩耍、不合群,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关注每名幼儿的表现,关注他们的内心感受,解决他们无法适应集体的问题。例如,对于不合群的幼儿,教师可以找来其他幼儿一起玩游戏、唱歌、跳舞等,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共同玩耍和学习中感受乐趣。

  针对胆小、不习惯集体生活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锻炼的机会,如上课点名发言、带领幼儿喊口号等,在完成任务后要及时表扬幼儿,让其他幼儿也给他鼓掌和打气,这虽然看似是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教育,但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集体教育,会给其他幼儿带来影响。玩具和图书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事物,也是启蒙工具,同时还能用于幼儿交往。例如,让幼儿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图书带到园内,向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玩具,交流图书的内容,然后一起玩耍和学习。

  教师应对乐于分享和表现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幼儿得到满足。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设置合作的教学主题,如“共同合作,画出春天”,教师提供一张白纸,要求学生在白纸上画出自己认为春天应有的事物,填上色彩,如遇到自己能想到,但不会画的事物可以请求其他幼儿或教师的帮助。在此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能力,画出嫩绿的小草、含苞的花朵、漂亮的蝴蝶,幼儿之间互相讨论、补充,共同完成春天的画卷。教师要在活动的最后做出总结,肯定幼儿的成果,表扬幼儿团结友爱、合作共赢的学习方法,倡导幼儿之间互帮互助,指出正是幼儿的合作才完成了美丽的春天画卷。

  (三)教师要认真处理幼儿之间发生的矛盾

  幼儿在集体生活中难免会有冲突,教师要引导他们平静处理,尝试去协商、交流,不能使用暴力或哭闹来解决问题。教师应教育幼儿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认错、道歉,并反思;而对于“受害者”,教师要引导他们宽容待人。教师在教育时要注重方式,从幼儿角度思考问题,不能仅仅提出硬道理,用是非对错来衡量。例如,有幼儿抢了其他幼儿的玩具,两个人发生冲突,教师要引导幼儿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有利于幼儿从利己行为逐渐形成利他行为,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四)教师要时刻为幼儿做好表率

  教师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身作则是教师职业的核心素养。幼儿进入幼儿园后,特别遵从教师的话,以教师的言行作为标杆要求和衡量别人,经常会说“老师说……”,会模仿教师讲课、教育等行为,经常会把这些行为带到家庭、社会生活中。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优秀榜样。同时,教师必须自身作则,如答应幼儿的事一定要做到,教育幼儿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节约水电,教育幼儿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不浪费。因此,教师的自身行为对幼儿而言是最佳的社会性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时刻观察幼儿的行为和性格特点,引导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帮助幼儿学会与其他幼儿交流互动,使幼儿乐于和别人分享,面对问题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合作探究、共同进步。同时,教师应以身作则,规范自身行为,发挥示范作用,使幼儿在教师的带动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鑫鑫,但菲.我国台湾地区幼儿园“新课纲”中社会领域内容的特色与启示[J].辽宁教育,2019(06):49-53.

  [2]席居哲,周文颖,左志宏.融合游戏与绘本发展情绪社会性——游戏式绘本指导阅读促进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实证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67-174.

  [3]康帆.增强现实技术支持的幼儿教育环境研究——基于武汉市某幼儿园的调查与实验[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7):61-65.

  幼儿教育论文范文:新时代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摘要】本研究则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基于历史的角度,考察我国幼儿园教师从职业的产生、发展到走向专业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幼儿园教师迈向专业化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原因;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0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