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高中历史学业质量标准是依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历史课程内容的要求而制定的。高中学业质量标准依据不同学业成就表现的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高中历史学业质量标准是依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历史课程内容的要求而制定的。高中学业质量标准依据不同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划分为四级水平,每一级水平皆包含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中,我们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愈加清晰地感受到: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而学业质量标准视角下优化情境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达到学业质量水平的关键着力点。
一、当前情境教学面临的困境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高中历史教师普遍认识到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情境教学的愿景一旦与历史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碰撞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情境创设脱离教学目标,片面放大情境的认知或情态功能,教学目标与情境之间割裂,导致教学目标流于形式;第二,情境教学远离学生的认识水平,师生对于情境的理解、探究在两个层面活动,导致情境问题激发不出教师预期的反应;第三,情境教学隔离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加剧教学重难点之间的离散程度,导致教学内容成为围绕孤立情境点的问题积累,难以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第四,情境教学背离了多元开放教学方式的追求,僵化的呈现方式、分析方式和拓展方式让情境变成了“电灌”的帮凶。
二、学业质量视角下情境教学的创设策略
针对当前情境教学面临的困境,学业质量视角下情境教学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一)基于学业质量标准明确情境的价值指向
历史学业质量标准是围绕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展开的,而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关键作用。我们在设计、选择情境教学时是否可以从如何评价学生学到相应水平出发,先考量情境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方面的价值分量,分析情境的价值分力与合力,教学目标设计时再围绕学业质量标准考量实现情境教学的价值取向。
(二)基于学业质量水平等级拓展情境教学空间
围绕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从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把历史各方面核心素养分成了4个等级,那么情境教学也应该根据学业质量水平正确定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基础与发展目标,通过判断学生的认知现状、思维含量、情感反应展开情境教学,拓展情境教学空间,更好地实现评价促进学习。
(三)基于学业质量要求关注情境教学的阶段性与综合性特征
新课程改革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历史学业质量的总体要求是从历史学科角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基于学业质量要求,课堂教学创设情境,一方面应该结合课堂教学的阶段性教学特点激发课堂活力,可考虑创设悬念问题情境、创设信息探究情境、创设求异情境等;另一方面更需要围绕“全人”要求着力情境价值的综合性和反思性特征。
三、基于学业质量开展情境教学的教学设计
下面以部编教材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学业质量水平2教学设计为例展示关于本节课历史情境创设策略与设计思考。
(一)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2的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1945年重庆谈判、1946年内战爆发、1947年战略反攻、1948年三大战役和1949年渡江战役等史实,了解解放战争的整体发展过程。
2.能够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能够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同时,认识到只有相互的宽容与和解,在和解的基础上彼此理解,进而合作对话,才能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设计意图: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立足情境问题强调学业质量特定水平2标准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强调用评价的视角看学生素养表现。
(二)学业质量视角下情境教学的教学过程
1.导入情境:出示教材中“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
教师设问:蒋介石和毛泽东是北伐战争时期的亲密同志,一个负责军事,一个负责宣传;他们也是抗战时期共同抗击日军侵略的并肩战友。然而,1945年,重庆谈判后,他们却兵戎相见,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共内战的爆发?有没有人制止过内战?内战带来哪些影响?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令其迫不及待地动起来寻求答案,很自然地进入本课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建模情境
解放战争的战争过程,教材都有记述,可是如何能让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呢?还是要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进行建模、设问和置疑,将学生引入历史。
教师设问:毛泽东说,“蒋介石总是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刀。我们按照他的办法,也拿起刀来。”蒋介石是怎样“动刀”的,毛泽东是怎样“挡刀”的?
以设问置疑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神入历史,然后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选择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演讲,教师最后以表格形式建模,梳理基础知识:
设计意图:简述国共内战的概况。指向学业质量水平2-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3.理论探究情境
探究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及共产党赢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本课的重点。如何突破重点?选择相关史料,创设理论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史料总结归纳分析是不错的抓手。
比如,探究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我引用了以下三段史料:
腐败的代价是使得自由分子疏远。大多数人不能或不愿在腐败游戏中争得上游,从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法定利益受到损害——好处全被肯花钱打通关节的人占去了。腐败使得官僚机构失去信心和希望,并减弱了它的行政效能。腐败也使得战士的士气颓靡。腐败还让国民党将珍贵的政治资本拱手相让给了共产党。
——(美)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
战后,尤其是去年下半年,我们亲眼目睹了传统型中国政府体制的衰败和没落。国民党最初的宗旨是反对封建王朝——正如太平天国那样,但是,尽管它具有一种民主思想和现代革命精神,最终这些思想和精神还是丧失殆尽,并进而逆转,走向传统方式。至于蒋介石本人,他无疑为人正直,富有献身精神,但其观念手段仍是非民主的。政府也不乏正直自由人士,但体制上则滋生、培育着罪恶,并进而导致自身的毁灭。它变得如此腐败无能,如此不得人心,以至于哪怕任何自身的有序改革都少有希望,即使没有共产主义运动,恐怕也会爆发另一场革命。
——(美)肯尼斯·雷、约翰·布鲁尔《被遗忘的大使:司徒雷登驻华报告(1946—1949)》
现在一般农村之间之最大苦痛是征兵征粮,假如内战不停,征兵征粮能够停止吗?一般市民阶级最大的苦痛是币值低落,假如内战不停,币值能稳定吗?物价能不涨吗?要改善一般社会的情形,就得增加生产,大规模的着手建设,但是在这烽火遍地的局势下,谈得上建设吗?……现在一切的毛病出在内战,一切困难出在内战。
——储安平《评翁文灏内阁》
设计意图:运用史料,创设理论探究情境,从国民党的腐败、蒋介石独裁专政和国共内战三个方面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进一步深化历史课堂。主要指向学业质量水平2-4: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作出解释。
4.应用情境
剧情的结尾最好是点明主旨,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历史课堂上留一个开放式的甚至有疑问的尾声,要比突然结束有力得多,收到的效果也迥然不同。鉴于历史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鉴,为我们今天提供经验。在本课最后我创设应用情境,设置了一个合作探究题,供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的思考中升华课堂,以史为鉴,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合作探究)德高望重的儒帅刘伯承之子曾问他的父亲:“淮海战役打得那么漂亮,怎么从来没听您提起过?”刘帅沉默良久回答:“你问这个问题,使我想到的是千百万年轻寡妇找我要丈夫,千百万老太太找我要儿子,我心里很不安啊。”刘帅晚年基本不看战争片,他说:“我们牺牲一个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了,也会殃及他的全家……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历史,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国共内战结束70年后的今天,我们回望历史,应该思考如何对待失败者?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设计意图:探究如何对待失败者,如何才能避免战争,以史为鉴,启迪我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从国共内战这段历史中汲取宽容与和解的精神与智慧。主要指向学业质量水平2-4: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2-5:能够发现历史上认同家乡、民族、国家的事例,知道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依据,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
历史教学情境的初衷概括起来是基于教学目标创设促进学生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学习环境。教学实践中发现:学业质量视角下的情境教学就是紧盯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服务于历史核心素养目标,助力历史学科的育人作用,实现情境创设的最大价值。当然,审视学业质量视角的深度会制约情境创设的程度和精度。如何更好地统筹基于历史情境的概念、思维、方法和观念开展深度探究情境设计,如何依据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来精准评价,反思情境的学习以促进效率还是亟待探索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更多的教学实践中提炼。
教师评职称论文范文:初中化学情境教学
摘要: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建的活动背景和活动环境,这种情境对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利用教学情境有目的的进行情境教学,创建合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使教学活动得以开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在初中的化学教学当中,情境教学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针对初中化学的情境教学进行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