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为促进人口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自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长子女排斥二孩的现象日益凸显,有的长子女甚至出现了一些极端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考验和要求。本文
为促进人口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自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长子女"排斥二孩"的现象日益凸显,有的长子女甚至出现了一些极端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考验和要求。本文通过探讨二孩家庭中长子女容易出现的焦虑、易怒、敏感、自私、过度自我保护等类似心理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干预策略,以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二孩政策 长子女 心理健康教育
一、“二孩政策”下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与现状
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二孩的到来对习惯独生子女模式的80、90后的家庭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和影响。二孩家庭中长子女在应对母亲生二孩时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的现象更屡见不鲜。对长子女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解决由二孩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与矛盾是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举措。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是自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长子女出现一系列异常行为表现后才逐步得到大众的关注。开展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主要从“全面二孩”政策背景出发调查分析长子女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鉴于我国二孩家庭模式处于起步阶段,针对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未受到广泛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落实不到位,家庭中父母受到多种原因限制也无法对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和心理疏导这一现状基础上研究我国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和途径,帮助二孩家庭的父母及时察觉长子女的心理变化,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并实现自我成长。我国对于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道路,从而为建设健康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如何做好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呢?根据我们团队的多年研究表明,家长、学校如若对孩子的教育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减少长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反而会滋生孩子更多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长子女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一定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积极的沟通方式,及时厘清长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相对应的对策。
二、“二孩政策”下长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二孩出现,造成父母对长子女的情感忽视
导致长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二孩的出现,父母的情感忽视。“二孩政策”的实施,父母把注意力和重心都转移到二孩的身上,减少了对长子女的关心,忽略长子女的情感变化与心理变化,被剥夺了家庭中权威性的地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长子女没有安全感。
比如,当两个孩子在争吵时,父母通常要求长子女让着二孩。当二孩要玩长子女子的玩具时,如果长子女不给,有的父母会责备长子女、甚至打骂长子女。二孩还没有出生之前,长子女还是家里的唯一带,父母的全部精力都会放在他们的身上,二孩出生后,父母的关注点转移到了二孩,忽视了长子女的心理感受,使长子女产生不平衡心理,出现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滋生安全感缺失、倒退、反抗行为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长子女变得恐惧、孤独、压抑、尿床、不敢也不想和父母说话等。
(二)二孩出现,导致长子女的隔代教育
影响着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因之二隔代教育。“二孩政策”的实施,大部分家庭有了二孩,父母由于照顾二孩及工作、生活等方面原因,就把长子女交由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照顾,采用云养娃方式,造成了长子女的隔代教育。一项在全国范围内调查“隔代教育”的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60~7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更是多达80%。
”受传统观念影响,祖辈们都比较溺爱孩子,孩子做什么都哄着、依着、保护着。在来访的家长中,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到学龄期间从长辈那里接回来后,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沉迷电子、有的把弟弟(妹妹)关到厕所里,甚者有点把弟弟(妹妹)从楼梯上推下去等反差行为;有的母亲烦恼:大孩由父母带着,到四岁接回,啥都不听自己的,行为、养成习惯自己越看越不顺眼,无法交流。
有的爸爸烦恼,家里父母最权威,夫妻没有话语权,自己忙于一家老小的生计,妻子又忙着带小的,大孩被父母宠上了天,三年级的孩子还要父母喂着吃饭,什么事都不自己动手,孩子慢慢失去了自己锻炼的机会。好不容易去一趟学校参加孩子的活动,结果发现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跟自己孩子玩耍,孩子自尊心强、懒惰、脆弱、自私自利。
(三)缺乏认识,加重长子女的心理负担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去适应的心理状况。随着二孩的到来,父母缺乏对长女心理健康教育正确的认识,使得长子女原本家庭的“C”位被剥夺,引发长子女消极心理,主要表现为:1.言语攻击2.行为倒退 3. 攻击性行为 4.异常情绪。在这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正视长子女的这种心理变化,以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根据问卷调查显示,78.2%长子女出现异常情绪,他们对二孩的抵触情绪比较明显,他们不喜欢小弟弟(小妹妹)的到来,34.5%出现讨厌、欺负小的攻击性行为,12.8%出现要妈妈抱、要妈妈帮忙穿衣服、要妈妈喂饭等一系列倒退行为。如有的家长因长子女做错事,说“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你怎么这么这么不听话,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等威胁性语言,让长子女产生被抛弃的感觉,抵触情绪就会更加激烈,更没有安全感,久而久之,产生更多的负面心理。
三、“二孩政策”下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运用科学方式 关注长子女心理感受
在准备二孩之前,父母要与长子女进行商量,不管长子女的年纪、认知水平是否具备与人协商的能力,父母都责任将这个计划告诉长子女,并对其解释弟弟妹妹到来的意义,可以对长子女说:“有了弟弟妹妹之后,你会收获更多的爱,除了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妹妹)陪你玩、关心你”,让长子女对弟弟妹妹的到来充满期待感。
当二孩出生后,父母要与长子女进行积极沟通,营造和谐亲子关系,及时了解长子女的想法,将时间与精力合理安排,创造长子女与二孩互相交流与了解的机会,在互相玩乐的过程中,感受父母的关爱与期望,平衡陪伴长子女与二孩的时间,关注长子女与二孩的心理发展过程,用行动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爱没有因为妹妹(弟弟)的到来而减少,自己还是父母的“宝贝”,让长子女与二孩在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教育论文投稿期刊:《现代中小学教育》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和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基础教育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
(二)填补隔代教育缺陷,创建融洽的家庭环境
无论师年轻的爸爸妈妈还是长辈,都有各自的有点,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观念先进,老年人喜欢用固有的理念但有闲暇时间,为父母解除后顾之忧,他们对孙辈的亲情和关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保姆都无法比拟的,他们乐于为孩子奉献,更有利于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定。当双方教育理念出现分歧,最大的禁忌就是当面干预对方的教育方式,双方不要在孩子面前各持己见,甚至出现争吵现象,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认知错误,造成心理问题。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不能对隔代教育全盘否定,如果双方能心平气和的进行沟通协商,分工合作,彼此尊重,扬长避短,把经验和科学的育儿理念结合起来,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隔代教育”也能一举三得,成为助力。老人有所寄托,父母也能安心地工作,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一大特色,让长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
综上所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心理发展、人格的健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二孩政策下,对于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发展儿童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丁彦华,叶慎花.徐州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观的访谈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
[3]万莹,让隔代教育福系三代,让老人更有信心,让父安更加放心,[J]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01)
作者:刘新惠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