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针对新工科的特征,首先分析国内外高等院校在创新教学实践的思路,厘清新工科创新教学与工程教育内在关联;接着对新工科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将来在高等教育中对其进行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热点与方向
[摘要]针对新工科的特征,首先分析国内外高等院校在创新教学实践的思路,厘清新工科创新教学与工程教育内在关联;接着对新工科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将来在高等教育中对其进行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热点与方向,为下一步落实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提供思路。
[关键词]创新教学;新工科;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质量
一、引言
随着科学与工程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及全球化发展的深度融合,这些发展与变化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建设与发展新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以及就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2016年“新工科”概念被提出来[1],其所带来的高等院校中工程教育的相关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各类新的教育模式、教学范式层出不穷,对我国工程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探索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中国方案”。同时注意到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信息化过程,而是专业随产业改变,课堂内容随技术而改变[2]。
在“新工科”的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创新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正以前所未有的“重塑教学”运动对传统填鸭式课题教学形成冲击[3]。特别是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的新时期中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消灭水课、打造金课”,对大学传统教学的创新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成为大学创新教学的两个不同视角,也为高等院校加快“双一流”建设吹响了号角[4]。随着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不断变化,创新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起来,刻上了高等教育改革的烙印。为此,国内外学者陆续开展了相关内容的研究工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如何制定合适的策略与方法来促进教学的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其中国外较为著名的创新教学为英国开放大学自2012年开始发布的年度系列报告《创新教学报告》,汇总分析一年中利用新型的创新教育与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实践[5]。该报告整合最新的创新教学模式,为教育实践者和决策者提供新的思路。但同时报告也提醒:私人新技术可以拓展教育的可能性,但对技术的运用必须符合教学的原则,从而是技术与教学无缝衔接,从而发挥最大的效果。上述系列报告每年在提出10种创新教学法的同时,都会相应地预测其可能对未来教学的潜在影响程度。其中大规模学习一致是研究的热点,而研究最多的就是一系列在线MOOCs(慕课)[6]。
同时,各种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5G通信技术、区块链等)的不断涌现,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支持反思性学习的技术条件,可供选择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或学习路径,同时给教育中运用创新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从目前的慕课实践看,采用在线慕课促进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育资源的融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思路是可行的。随着互联网教育大环境的建立,结合联通主义精神内涵,期待设计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在线学习资源。
新时期随着“新工科”相关概念深入到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各高等院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也从传统以教师、课堂为中心,向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转变,打造一流专业、一流课程、金课等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重要推动力。在国内高校中,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方面比较受关注有:创造型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模式[7];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模式[8];对分课堂创新教学模式;转动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新工科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
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教学能够创设学习情境、建立跨学科的协同合作、给予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学习者交流协作[9-10]。同时,增加师生互动,这一举措拉近了两者的关系,所以教师需建立一个民主课堂,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技能,引起情感的共鸣。建立虚拟的学习环境,充分将信息技术与课堂进行融合,通过在线平台学习知识,不再受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限制,实现了课堂的拓展。虚拟课堂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展开,包括交互讨论、视频、慕课等[11-12]。目前,新工科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教学改革还存在以下挑战。
1.国外对于创新教学的研究早于国内,且关注度较高,理论和实践研究都较为成熟,以英国、美国为代表。我国创新教学研究起步较晚,但中期发展较快,总体关注程度不凸显;相对而言,国外对于创新教学的研究较为成熟,国内对于创新教学的研究多集中于内涵、特征、模式、价值、方法、未来展望等。
2.对创新教学缺乏深层次的探讨,创新教学理论研究不足,存在技术和实践先行而理论滞后的状况;从研究视角来看,我国多数学者关注于创新教学的模式、创新教学的方法,且大多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的创新教学比较少见。
3.创新教学理论滞后于实践。目前,我国对智慧学习缺乏深层次的探讨,忽视了创新理论的研究。同时,在“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更为稀少,成为当今高等院校亟待梳理与践行的教学改革热点。
大学教学论文范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新工科”作为一种新的工程教育科目,在高等教育中对其进行创新教学具有以下研究空间:“新工科”创新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深层次内涵亟待探讨挖掘;“新工科”环境下的创新教学的实践环节仍需完善、推广。目前创新教学的实践环节仍处于尝试 发展阶段,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呈现点状分布状态,覆盖面广泛、系统完善的创新教学的实践环节尚未形成系统方案;关于创新教学的主体与对象研究。“新工科”环境下的创新教学主体多为高等院校教职人员,创新教学的对象为在校大学生等;“新工科”背景下,创新教学的内在主体教学动力的研究、教学对象的情感动力系统研究、价值素养研究等亟待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6).
[2]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3]李慧勤“.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2).
[4]解德渤“.重塑教学”运动:大学创新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特征[J].教育学术月刊,2018(07).
[5]陶媛.英国开放大学创新教育报告2013:十大最新教育术语[J].世界教育信息,2014(1).
[6]李晓明.中国慕课现象:六年实践与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9(11).
[7]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4(4).
作者:丁青锋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5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