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从祈使到祈愿——兼谈意愿到祈使的演变> 正文

从祈使到祈愿——兼谈意愿到祈使的演变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12-28 10:53

本文摘要:摘要 愿请在上古、中古汉语中从表示祈使的动词发展为表示祈愿的动词。 民国以来的让也是从祈使发展到祈愿。 祈使与祈愿在核心语义上是相似的。 从祈使到祈愿演变的条件是受话人为神灵、主体对事件的确定度降低或没有受话人、主体十分渴望事件能够按照自己的

  摘要 “愿”“请”在上古、中古汉语中从表示祈使的动词发展为表示祈愿的动词。 民国以来的“让”也是从祈使发展到祈愿。 祈使与祈愿在核心语义上是相似的。 从祈使到祈愿演变的条件是受话人为神灵、主体对事件的确定度降低或没有受话人、主体十分渴望事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下去。 “愿”“望”“希望”“欲”从表示意愿的动词发展为表示祈使的动词。 跨语言调查显示从祈使到祈愿、从意愿到祈使可能具有普遍性。

  关键词 祈使 祈愿 愿 请 让 意愿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什么是祈使,什么是祈愿? 我们不妨先从祈使句、祈愿句说起。 从表达功能来看,祈使句的作用是要求(包括命令、希望、恳求等)受话人做或不做某事。 祈愿句的作用是说话人用以表达内心强烈的愿望,受话人是神灵或没有受话人。 两者的区别在于祈使句的主语是受话人,祈愿句的主语可以是受话人也可以不是受话人。 祈愿句所述事情的确定度较祈使句低。 本文将祈使、祈愿作为两种语义类型,其内涵参照祈使句、祈愿句。

  一、 “愿”: 从祈使到祈愿

  贝罗贝、李明(2009)探讨了汉语意愿动词的历史演变。 文章根据意愿性的强弱将现代汉语普通话表示意愿的动词分为四类: 第一类包括“敢、肯、顾”。 主体只是敢于或愿意实施某种行为,这种意愿并不积极,而且主体也不是急切地要实施行为。 第二类表示愿望,包括“希望、但愿”等。 主体的意愿是积极的,但主体并不是急切地要实施某种行为或实现某个结果。 第三类、第四类表示意志。 第三类包括“想”,主体的意愿是积极的,而且这种意愿较第二类要急切。 第四类包括“要”,主体积极且急切地意欲自己或他人行动。 他们将表[愿望]义的“愿”归到第二类。 文章指出表[愿望]义的“愿”最早出现在《论语·公冶长》:“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该用法一直沿用到清代。

  文章进一步说,从先秦到六朝,“愿”[愿望]最常见的,还不是上面的用法,而是用于对话之中,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委婉的请求。 与上一种用法相比,这种用法具有“施为性”,它是说话人的行为; 说话人说话的同时,也就是实施了“请求”这一行为。 这种委婉的请求,或者是说话人希望自己做什么,或者是说话人希望听话人做什么,如《左传·襄公十一年》:“抑臣愿君安其乐而思其终也。 ”

  贝罗贝、李明区分了“愿”的上述两种用法,这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对《论语·公冶长》《左传·襄公十一年》中的用例再做一下分析。 前例中的“愿”表达的是说话人的一种意愿。 “闻”的施事是说话人自己。 后例中“安”“思”的施事是受话人。 我们把前者看作表意愿,把后者看作表祈使。 对“愿”来说,其表意愿与表祈愿又有不同。 表意愿时,用于陈述句,句子是对事实的叙述。 与之相比,表祈愿时则是一种言语行为,是说话人表达出来的一种愿望,用于非现实句中。

  据笔者考察,表示祈使的“愿”在上古汉语中习见,均出现在对话语境。 从表意功能来看,“愿”不仅表示建议,而且还表示请求。 这需要根据语境来确定。 例如,《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韩非子·说林下》:“韩、赵相与为难。 韩子索兵于魏,曰:‘愿借师以伐赵。 ’魏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不可以从。 ’”以上两句中的说话人均是在某一方面有求于听话人。 前例中说话人在地位、权势上高于受话人,后例中说话人与受话人地位均等。 但总的来看,表请求的用例要远远少于表建议‍‌‍‍‌‍‌‍‍‍‌‍‍‌‍‍‍‌‍‍‌‍‍‍‌‍‍‍‍‌‍‌‍‌‍‌‍‍‌‍‍‍‍‍‍‍‍‍‌‍‍‌‍‍‌‍‌‍‌‍。 上古汉语中表示建议的“愿”举例如下:

  (1) 愿陛下幸察愚臣之计,无忽。 (《韩非子·存韩》)

  (2) 宫之奇谏曰:“不可许。 夫虞之有虢也,如车之有辅,辅依车,车亦依辅,虞、虢之势正是也。 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 不可,愿勿许。 ”虞公弗听,遂假之道。 (《韩非子·十过》)

  (3) 天下为秦相割,秦曾不出力; 天下为秦相烹,秦曾不出薪。 何秦之智而山东之愚耶? 愿大王之察也。 (《战国策·齐一》)

  (4) 公孙闬为谓楚王曰:“鲁、宋事楚而齐不事者,齐大而鲁、宋小。 王独利鲁、宋之小,不恶齐大何也? 夫齐削地而封田婴,是其所以弱也。 愿勿止。 ”(《战国策·齐一》)

  (5) 惠王往问之,曰:“公叔之疾,嗟! 疾甚矣! 将奈社稷何? ”公叔对曰:“臣之御庶子鞅,愿王以国听之也。 为不能听,勿使出境。 ”(《吕氏春秋·长见》)

  (6) 左右大夫皆进谏曰:“子培,贤者也,又为王百倍之臣,此必有故,愿察之也。 ”(《吕氏春秋·至忠》)

  (7) 陈余阴使张同、夏说说齐王田荣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 今尽王故王于丑地,而王其群臣诸将善地,逐其故主,赵王乃北居代,余以为不可。 闻大王起兵,且不听不义,愿大王资余兵,请以击常山,以复赵王,请以国为扞蔽。 ”(《史记·项羽本纪》)

  (8) 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 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 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 ”(《史记·高祖本纪》)

  从以上8例不难看出,表示建议的“愿”后既可以出现受话人,也可以不出现受话人。 前者如例(1)、例(3)、例(5)、例(7),后者如例(2)、例(4)、例(6)、例(8)。 未出现受话人的其实可以补出; 在“愿”所使用的语境中,说话人在地位、阶层、权势等方面不及受话人,他们不宜采用命令的方式,因而语气比较委婉; “愿”有时与语气助词“也”连用,如例(3)、例(5)、例(6); 当“愿”与否定副词“勿”共现时,表示说话人委婉地、有礼貌地劝阻受话人不要做某事,如例(2)、例(4)。

  “愿”表示建议、请求时,其受话人是对方。 而当“愿”出现在非对话语境、没有受话人且主体十分渴望事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下去或受话人是神灵,主体对事件的确定度低时,“愿”便发展出表示祈愿的用法。 表示祈愿的“愿”举例如下:

  (9) 昔者文王封于岐周,绝长继短,方地百里,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则,是以近者安其政,远者归其德。 闻文王者,皆起而趋之。 罢不肖股肱不利者,处而愿之曰:“奈何乎使文王之地及我吾,则吾利,岂不亦犹文王之民也哉。 ”(《墨子·非命上》)

  (10) 太后会百司文武安排祭河神之物。 遂太后至河边,排列香案羊酒,贡献河神。 遂祝曰:“河伯河神,愿息威灵。 有灾罪我,无害生民。 吾今致祭,风静河清。 ”(《前汉书平话》卷下)

  例(9)讲述的是周文王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爱护人民。 近处的人服从他的治理,远处的人称许他的德行。 凡是听到文王名声的人,都去追随他。 不正派以及手脚不便的人,虽是处于原地却心中祝愿说:“怎样才能使文王的领地扩展到我这里,(果真如此)那我就获利了,这难道不跟文王的国民一样吗? ”该例不是对话语境,没有受话人,表达了说话人内心的愿望。 例(10)中“愿”的受话人是“河神”,是说话人与神灵对话。 说话人对事件的确定度低。 “愿”的祈愿用法从上古汉语延续到近代汉语。

  二、 “请”: 从祈使到祈愿

  “请”在上古汉语中有“请求”义。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均列有该义项。 车淑娅(2005)根据所要求的目的又将该意义的“请”分为以下三种: 1. 请求对方给予或向对方索要某物,所要求的可以是具体的某种物品,也可以是抽象的某种权利。 “请”的直接目的在句式结构中以“请”的宾语形式出现,表现为“请+O”格式。 所请求的对象不是“请”的宾语。 所请求的对象可以通过上下文来说明或用介词“于”引导出来; 2. 请求对方做某事,在句式结构上表现为“请+V”和“请+P+V”格式; 3. 请求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在句式结构上表现为“请+V”格式。 我们认为第2种中的“请”表示祈使,第3种是第2种的一种特殊情况。 以下我们重点论述上古汉语中表示祈使的“请”及其向祈愿发展的语义演变过程。

  据笔者考察,表示祈使的“请”在上古汉语中习见,均出现在对话语境中‍‌‍‍‌‍‌‍‍‍‌‍‍‌‍‍‍‌‍‍‌‍‍‍‌‍‍‍‍‌‍‌‍‌‍‌‍‍‌‍‍‍‍‍‍‍‍‍‌‍‍‌‍‍‌‍‌‍‌‍。 从表意功能来看,“请”主要表示请求。 在某些语境中,还可以表示建议。 如《左传·成公十六年》:“苗贲皇言于晋侯曰: 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 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必大败之。 ”但总的来看,表建议的用例要远远少于表请求。 上古汉语中表示请求的“请”举例如下[例(12)、例(13)引自车淑娅(2005)]:

  (11)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左传·隐公元年》)

  (12) 齐崔杼,其妻美,而庄公通之,数如崔氏之室。 及公往,崔子之徒贾举率崔子之徒而攻公。 公入室,请与之分国,崔子不许; 公请自刃于庙,崔子又不听; 公乃走,逾于北墙。 贾举射公,中其股,公坠,崔子之徒以戈斫公而死之,而立其弟景公。 (《韩非子·奸劫弑臣》)

  (13) 仁哉文王! 轻千里之国而请解炮烙之刑。 智哉文王! 出千里之地而得天下之心。 (《韩非子·难二》)

  (14) 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战国策·东周》)

  例(11)中第一个“请”是“请”请求义的第3种用法,动作行为的施事是说话人。 第二个“请”是“请”请求义的第2种用法,动作行为的施事是受话人; 例(12)中第一个“请”是“请”请求义的第2种用法,第二个“请”是“请”请求义的第3种用法; 例(13)中的“请”是“请”请求义的第2种用法; 例(14)中的“请”是“请”请求义的第3种用法。 从笔者所调查的语料来看,在“请”请求义的第2种用法中,“请”后大多不出现受话人。

  表示祈愿的“请”举例如下:

  (15) 赞曰: 伯鱼、子阿,矫急去苛。 临官以洁,匡帝以奢。 宋均达政,禁此妖禜。 禽虫畏德,子民请病。 (《后汉书·第五种离宋寒传赞》)

  (16) 郡国有名山大泽能兴云雨者,二千石长吏各洁齐请祷,谒诚尽礼。 (《后汉书·孝质帝》)

  以上两例不是对话语境,没有出现祈祷的内容。 例(15)中“子民请病”李贤注:“谓人为之请祷也。 ”“禽虫畏德,子民请病”义为禽兽畏惧他的恩德,百姓为他的病情祈祷。 例(16)中的“请祷”义为“祈祷”。 “请”“祷”同义连文。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古汉语中亦有“请祷”,但义为“请求祈祷”。 例如《左传·襄公十年》:“卜,桑林见。 荀偃、士匄欲奔请祷焉,荀罃不可,曰:‘我辞礼矣,彼则以之。 犹有鬼神,于彼加之。 ’”又《论语·述而》:“子疾病,子路请祷。 ”邢昺疏:“孔子疾病,子路告请祷求鬼神,冀其疾愈也。 ”“请”表示请求时,其受话人是对方。 依据以上两例,笔者推测当受话对象是神灵,说话人对事情发展态势的确定性程度低时,表示祈愿的“请”便产生了。

  三、 “让”: 从祈使到祈愿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让”字条义项5: 动词,跟“我们”连用,表示祈使: ~我们相互支持,共同努力! “让”的这种用法起源于何时? 据笔者所考察的语料,该用法较早见于民国时期的语料。 既见于翻译作品,又见于本土材料。 现举例如下:

  (17) 一个兵士说:“且让我们去看是甚么人。 ”(俄国Sologub原著,周作人译《童子Lin之奇迹》,《新青年》1918第4卷第3期)

  (18) 有时候你也须用得着一个朋友,让我们来做个好朋友罢。 (英国王尔德《遗扇记》,《新青年》1918第5卷第6期)

  (19) 请大家稍安勿躁,让我们再行投票。 (《苏议会之争长潮》,《申报》19211128)

  (20) 我们难得见面,现在见面了,让我们谈谈消遣的事。 (《外报纪吴张会晤情形》,《申报》19260704)

  “让”与我们连用表示的是说话人向受话人建议双方共同做某事。 在以上各例的交际环境中,均出现有受话人。 但如果受话人不确定,且说话人对事件的确定度低时,“让”便有了祈愿的意味。 如临近期末,考生通过心中默念“让我顺利通过考试吧”来表达对通过考试的渴望。

  祈使是说话人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要求(包括命令、希望、恳求等)受话人做或不做某事。 文中所举的“愿”“请”“让”均可以表示祈使,但又有差别。 “愿”“请”的祈使语气有别,前者的语气弱于后者。 “愿”主要表建议,“请”主要表请求。 “愿”“让”的行为主体有别,前者是受话人、后者是说话人与受话人双方。 但无论祈使语气强还是弱,它们均发展出表祈愿的用法‍‌‍‍‌‍‌‍‍‍‌‍‍‌‍‍‍‌‍‍‌‍‍‍‌‍‍‍‍‌‍‌‍‌‍‌‍‍‌‍‍‍‍‍‍‍‍‍‌‍‍‌‍‍‌‍‌‍‌‍。

  祈使是说话人在几种选择中选出其认为最好的要求(包括命令、希望、恳求等)受话人采用,而祈愿则是选出最理想的情况并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 两者在核心语义上是相似的。 从祈使到祈愿演变的条件是受话人为神灵、主体对事件的确定度降低或没有受话人、主体十分渴望事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下去。

  四、 类型学视角下“祈使”与“祈愿”的语义关联

  前文我们分析了“愿”“请”“让”等词从祈使到祈愿的语义演变。 扩展开来,其他语言中的情形如何? 这一语义演变路径是否具有普遍性? 限于条件,我们还难以从历时角度对其他语言相关的语义发展做详细考察,但调查共时平面的一词多义是可以做到的。 诚如张莉(2013)所述:“多义词的共时研究和语义变化的历时研究之间有很紧密的逻辑联系,共时平面的一词多义实际是历时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Evans 2010: 523; Sweetser 2002: 9)。

  通过类型学视角的多义性研究可以发现不同语言语义演变的相同轨迹: 从共时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哪些义项有语义上的联系从而聚在一起构成多义词; 从历时角度我们可以发现语义发展的过程和演变模式以及词义扩展的方向性。 ”

  如在英语中,let兼有表祈使、祈愿的用法。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let条下义项4为used for making suggestions(提出建议时说)、义项6为used for making requests or giving instructions(提出请求或给予指示时说)要、义项8为used to express a strong wish for sth to happen(表达强烈的愿望)让。 Let在以上义项中的用例各摘一例如下:

  (21) Let's go to the beach.咱们去海滩吧。

  (22) Let me have your report by Friday.星期五以前要把你的报告交给我。

  (23) Let her come home safely! 让她平平安安回家吧!

  例(21)、例(22)中的let均表示祈使,其不同在于祈使的语气有强弱之别。 前者的语气要弱于后者。 例(23)中的let表示祈愿。

  我们可以考察多义性,但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考察同词化。 吴福祥(2017)指出:“‘同词化’(colexification/colexify)这个术语是法国语言学家亚历山大·弗朗索瓦(Alexandre Fran�ois)创造的,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sense)被编码(code)或词化(lexify)为同一个词汇形式(the same lexeme)。 换言之,若意义A和意义B在某个语言里用同一个词汇形式来表达,那么就可以说,在这个语言里意义A和意义B被同词化了。 ”“多义性是从形式到功能的投射,同词化是功能到形式的投射。 ”为此,笔者调查了“世界语言同词化在线数据库,要求; 请求”义和“祈祷”义在10个语系22种语言中被同词化了。 诚然,数据库中的“要求; 请求”义与本文所定义的“祈使”不尽一致。 本文所说的“祈使”义用于对话中,包括“建议”“请求”等,两者在语义上是交叉关系。 但是这依然可以作为“祈使”与“祈愿”相联系的佐证。

  五、 从意愿到祈使

  文中第一节,我们分析了“愿”表意愿、表祈使的用法。 事实上,除了“愿”之外,还有“望”“希望”“欲”等兼表“意愿”和“祈使”。 从演变方向来看,应该是从意愿到祈使。 我们的理由有二: 首先,有的词在文献中是先有“意愿”用法,然后才有“祈使”用法的,如“望”。 其次,从情理来看,从意愿到祈使的演变更为自然。 祈使反映的也是一种意愿,用于对话中,具有“施为性”。 “愿”“望”“欲”这两种用法的用例和分析列举如下(引自贝罗贝,李明2009):

  (24)a. 札虽不才,愿附于子臧,以无失节。 (《左传·襄公十四年》)(“愿”表“愿望”)

  b. 抑臣愿君安其乐而思其终也。 (《左传·襄公十一年》)(“愿”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委婉的请求)

  (25)a. 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若见君面,是得艾也。 (《左传·哀公十六年》)(“望”表示“意愿”)

  b. 今朝欣逢,伏望大圣慈悲,与我小谈法味。 (变文,《维摩诘经讲经文》五)(“望”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请求)

  (26)a. 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欲”表“意志”)

  b. 卫君之晋,谓薄疑曰:“吾欲与子皆行。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欲”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请求,语气比“愿”要强烈)

  检索“世界语言同词化在线数据库”,“意愿”与“祈使”的语义关联能得到佐证。 “WANT”与“ASK(REQUEST)”在6个语系15种语言中被同词化了:

  值得一提的是,“想要、希望”与“要求”的语义关联在“要”的语义演变上有很好地体现。 李明(2016)认为:“表意愿的‘要’产生于唐代,是从‘要约、约请、要求’等义引申来的。 ”张定(2013)支持了这一观点,并做了详细分析。 在此不赘。 比较可知,“要”的语义演变路径与“愿”“望”“欲”等词的演变路径相反。

  教育论文投稿刊物:《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主办。本刊是由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学术性与应用性有机统一,并注重应用性。

  通过将“世界语言同词化在线数据库”与汉语词汇语义研究相结合,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启示: 首先,数据库还有进一步细化的必要。 以本文所调查的ASK(REQUEST)为例,似可进一步划分出用于对话,具有“施为性”的情况。 其次,数据库能够为我们提供语义关联方面的信息,但具体到演变路径或方向则要结合历史文献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贝罗贝,李明.汉语意愿动词的历史演变.∥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汉语史学报》第八辑.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 车淑娅.论词义演变对句式演变的影响——以“请”字为例.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4).

  3. 李明.汉语助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6: 178.

  4. 吴福祥.多义性、同词化与语义图.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座,2017.

  作者:汤传扬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