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 正文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4-29 10:08

本文摘要:摘要:在当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中,传统媒体在各种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产生了新媒体,通过发挥网络的载体作用,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服务。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方式,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起

  摘要:在当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中,传统媒体在各种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产生了新媒体,通过发挥网络的载体作用,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服务。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方式,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起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影响,新媒体自身的及时性、互动性以及虚拟性,为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便利。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往往会受到各种网络信息的影响,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加强网络道德培养,实现学生自控力的提升,自觉的抵制一些不良信息,实现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网络道德

大学生道德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方式,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当中,为大学生的交流与信息获取提供了便利条件。尽管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新媒体能够为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其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良信息,往往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威胁[1]。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并不成熟,在面对一些欲望与诱惑的时候,抵抗力相对较差,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说,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前的新媒体现状,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培养,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改善。

  道德教育论文: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

  在当前的高校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针对网络社会下大学生出现的道德问题,采取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理,实现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方法的结合,实现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提升,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2]。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重点针对学生的网络心理、网络文明、网络法规、网络安全以及网络诚信等内容的教学工作,实现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改善。特别是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下,人们的思维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结合网络环境的新背景,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网络环境中的不良信息。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特征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呈现出鲜明的特征。首先,教育主客体呈现出互动性与平等性,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主客体获取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影响,可以保障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平等出,在网络平台中进行相关信息的发布,有针对性的开展网络道德教育[3]。

  其次,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发展性与多样新。在新媒体时代下,各个民族与国家之间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人们所面临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这就使得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结合不同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对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调整,实现教育内容时代性与问题导向性的提升。最后,教育方式隐蔽性与虚拟性。在网络社会当中,人们的身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够以匿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就要求教学工作者不仅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同时需要重视采用隐蔽教育的方式,实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效率的改善。

  二、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新媒体视域来看,大学生网络道德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部分学生由于抵抗力较差,存在沉迷网络的情况,在网络责任意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同时缺乏网络诚信意识,很容易受到意外网络不良思潮的影响,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沉迷网络

  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以后,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手机、电脑等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但是由于大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容易沉迷于网络环境中迷失自我,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当前的社会统计来看,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超过了四小时,但是用于学习的时间不足30分钟,这就造成其无法将网络资源平台中的优势发挥出来,影响了自身的健康成长[4]。在网络世界当中,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电脑与手机当中,在身心健康成长中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目前网红行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大学生的诱惑力更高,甚至出现了大学生上当受骗的情况,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网络责任意识不足

  大学生作为成长中的关键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正处于发展时期,这就使得其容易受到网络因素的影响。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的言语与行为往往会受到群体的约束,同时会接受道德的监督,但是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言论与行为缺乏监督,容易出现任意发泄的情况,在网络责任意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5]。在这样一个不用暴露真实身份的环境下,大学生并不用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对于部分信念薄弱的大学生来说,经常会出现跨越责任鸿沟,无视道德约束的情况,丧失了责任感与担当。由此可见,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受到网络社会因素的影响,自身的责任意识存在明显不足,使得自身的责任意识存在明显不足,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三)网络诚信品质不足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网络已经形成了十分紧密的联系,二在新媒体环境的挑战下,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也收到了一定的影响。从现阶段大学生网络诚信问题来看,主要体现在网上聊天交友的时候,很少会以真实的自我面对他人,更多的是以虚假身份来进行交流,甚至在一些网络申请中,也会使用虚假身份来进行注册。除此之外,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在网络世界的虚拟环境中,大学生所犯的错误往往不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因此也就不会遵守相应的诚信原则。与此同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大学生能够对自身的缺陷进行隐藏,存在过分美化自我的情况,导致网络诚信品质无法得以保障。

  三、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措施

  在新媒体视域下,为了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必须要针对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输送更为优质的人才。

  (一)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在当前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大学生作为建设者与接班人,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为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生会受到影响,这就需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自身网络道德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在现阶段的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会产生直接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来说,学生具有更强的参与性与选择性,通过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工作,落实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以及自我调节,帮助大学生形成网络道德规范。与此同时,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需要让大学生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加强自我教育,提升对自身的要求,对网络言行进行严格的规范。大学生通过开展积极的自我教育,可以更好的应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中复杂的网络文化,消除不良思潮的影响,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在环境,通过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占领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道德教育高点,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主旋律的弘扬,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通过为学生提供健康绿色的校园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向学生传递积极地网络文化意识,实现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改善。与此同时,高校应该借助先进的文化理论,对校园网络建设进行丰富,引导校园网络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对当前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进行优化。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网络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借助这一媒介,可以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强化社会监督与家庭管理的结合

  随着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整个的网络环境更加的多样性与复杂,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受到了巨大冲击,这就需要在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强化社会监督与家庭管理的结合。从家庭管理的角度来看,需要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的引导,转变对孩子的关爱方式,通过积极的与孩子进行沟通,向孩子传递一些正确的网络道德理念,以严格的标准来构建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社会监督角度来讲,大学生是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人,其言行与生活习惯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一方面要发挥社会对大学生的监督作用,规范其网络言行,从而促进网络道德教育局面的形成。通过实现社会监督与家庭管理的有效结合,能够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在发挥出网络技术优势的同时,消除网络环境中存在的不良影响,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束语: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结合大学生当前的网络道德现状,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道德理念,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可靠保障。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积极的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识别能力,自觉的抵制网络中的不良思潮。

  参考文献:

  [1] 田敏,李晴晴.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网络信任的思考与构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No.1146(09):150+201.

  [2] 陈祥.新媒体视角下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J].青年与社会, 2020(8):181-182.

  [3] 宋改平.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文信息,2019, 000(001):111,81.

  [4] 侯亚萍.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2020, 000(007):32-33.

  [5] 杨贺军,范微,何冰.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分析[J].记者观察,2019,No.469(26):116-116.

  作者:原玲 侯平 刘林 刁欢欢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6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