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困生学习状况及对策探究> 正文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困生学习状况及对策探究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5-10 10:36

本文摘要:摘要:放弃学困生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与教师教学初衷相违背,根据学困生学习状况采取针对性策略帮其走向正规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困生的学习状况,然后分析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基于原因提出了对应对策,期望对学困生转化有一

  摘要:放弃学困生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与教师教学初衷相违背,根据学困生学习状况采取针对性策略帮其走向正规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困生的学习状况,然后分析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基于原因提出了对应对策,期望对学困生转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义务教育;学困生;学习状况

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困生学习状况

  (一)学习习惯较差

  学困生通常不具备良好学习习惯,其潜意识未能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常常强调的预习,学困生一般会视而不见,认为预习作用不大,反正教师在课堂上都会讲。另外学困生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或者课堂上抓不住重点,对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部分学困生有严重的依赖心理[1],在遇到难题时求助教师或其他学生时,急于想知道答案而不是解题思路。小组讨论积极性不高,在小组讨论中是沉默者或附和者;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会出现不做作业或抄袭作业情况。

  教育论文范例:大学生心理论文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对策

  (二)存在厌学心理

  学困生认为学习是一件特别苦和累的事情,感觉学校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将不迟到不早退当做学习目标,认为学习是家长以及教师的事,和自己关系不大,缺乏较强的求知欲,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厌学心理。学困生认为自己的失败主要源于学习,倘若干其他事,自己可能就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对学习抱着敷衍心理。此外,有些学科的知识较为抽象,加大了学困生的理解难度,其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学习带来的挫败感让其焦虑、灰心、失落、自卑等。

  二、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困生形成原因和转化对策

  (一)自身原因及转化对策

  1.原因

  学困生自身缺乏学习兴趣,难以长时间坚持学习,过于看重成绩,容易否定自己,缺少信心支持。此外,学习方法不恰当,在接收知识时,未能带上自己的思考,只是单纯接收教师的输出,未经深加工的知识终究不能成为学困生自身的知识,所以不能为其所用。

  2.对策

  教师应发挥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困生领略知识的魅力,感受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生存、发展以及个人价值实现都离不开知识的支持。教师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让其正确看待成绩,将成绩当成一种鞭策[2],告诉学困生学习过程中不怕犯错,唯有犯错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薄弱点,才能做出针对性纠正。

  (二)教师原因及转化对策

  1.原因

  教师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学困生感觉教师讲授的内容和课本基本一样,对学困生缺少吸引力,导致学困生在课堂走神或犯困,同时其会怀疑教师的学识水平,认为教师之所以照本宣科是因为其水平较低。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平铺直述、不带感情的授课,让学困生感觉讲课者和听讲者都是机器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未能观察学困生的反应,课程设置不够灵活,对学困生的评价不够多元化。

  2.对策

  教师要注重自身在教学理念和学科知识方面的学习,了解该如何和学困生交流沟通,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获得学困生的认可,重视知识的延伸性。教师应丰富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能熟练使用多媒体,将学生划分成合理的学习小组,和学困生共同探索知识、一起领悟知识的内涵,对学困生展开阶段性评价,从而促使其实现转化。

  (三)家庭原因及转化对策

  1.原因

  家长向学困生灌输学习无用的思想,家长对知识的不重视深深影响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家长对学困生过于严厉,当学困生表现不好、学习成绩不佳时,就会采取言语打击或是武力暴揍,家长和学困生缺少亲密的亲子关系。家长在教育中过于强调自己的家长权威,未能以平等身份展开沟通,缺乏尊重,让学困生对亲子关系产生严重的怀疑,认为自己在家长眼中仅仅是一个学习工具,这种负面情绪的累计让其产生极端心理或行为。

  2.对策

  教师和家长展开沟通,双方达成统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家长要多鼓励学困生,通过增加沟通和陪伴的时间来构建亲密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放下家长权威,认识到孩子作为独立个体有自己的需求,满足学困生的情感需求,使其更有安全感,让其成为一个性格良好、热爱生活的人,进而促使其产生求知欲,带着自主性和信心投入到学习中。

  三、结束语

  义务教育阶段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参与的一个学习过程,但一些农村学生因为自身、家庭或是学校等各种原因发展成为学困生,学困生在学习方法、习惯、思维、兴趣、知识掌握及应用、个人品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其难以跟上教学节奏,难以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困生自身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皆有一定阻碍意义。因此,教师应深入了解学困生学习状况,详细分析其产生原因,采取积极有效对策帮助学困生在学习上“脱困”。

  参考文献:

  [1] 王宵玥.浅谈义务教育阶段学困生的转化措施[J].甘肃教育,2018(09):43.

  [2] 严真.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学困生”教学工作的研究[J].科普童话,2019(20):30.

  [3] 任仕勇.习作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及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6):42.

  [4] 韩军.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与矫治[J].新课程(小学),2018(05):223.

  作者:王香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