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大学的核心在院系,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的调整和变革从未停止。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从历史观的维度,以时间脉络对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的历史变迁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其历经四个阶段:萌芽期、与学术组织兼容期、无序期和建构优化期;从结构观
摘要:大学的核心在院系,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的调整和变革从未停止。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从历史观的维度,以时间脉络对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的历史变迁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其历经四个阶段:萌芽期、与学术组织兼容期、无序期和建构优化期;从结构观的维度,探析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变迁的基本制度逻辑及结构变迁特征,发现其具有四个基本逻辑特征:从模仿国外到自我创新的理性回归、从矛盾冲突到调整妥协的多方博弈、从断层割裂到延续传承的交织发展和从激进变迁到渐进互动的路径转向;内蕴四重矛盾:洋为中用与自力更生、学术自治与行政权威、教育注重内涵与规模不断扩大和学科多元与行政机构单一。可以从聚焦重点突出的变迁逻辑、建构协调变迁的逻辑、坚持渐变动态式的逻辑、建构有序治理的逻辑四个思路重构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基层行政组织;制度逻辑;历史变迁;路径选择
大学是“底部沉重”的组织,其核心在院系。大学基层院系行政组织的调整和变革从未停止。根据不同时代的发展期盼和不同社会情境的发展需要,通过促使职能的拓展和延伸,高等教育机构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意义大学的转型[1]。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从历史观的维度,以时间脉络对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的历史变迁进行梳理;从结构观的维度,探析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变迁的基本制度逻辑,以期阐述和论证深层结构变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的内蕴矛盾,对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的制度逻辑变迁进行分析和理解,重构基层行政组织的变迁之路。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概念及分析框架
(一)理论概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制度分析对于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在解释现实问题和促使新兴社会科学分析范式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罗斯玛丽·泰勒(RosemaryTaylor)和彼得·豪尔(PeterHall)指出,在政治科学领域之中,至少存在着“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三种不同的新制度主义[2]。其中发挥重大作用、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历史制度主义学派(HistoricalInstitutionalism)[3](P5)。
历史制度主义通过加强对历史现实问题以及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和规律特点进行解析;将时间的脉络序列作为变迁生发逻辑,把制度及其变迁当作变量,通过追溯历史进程中所呈现出的制度复杂演变形态,阐述制度产生、再生、转型、替换和终止过程,提炼以历史事件为基础的制度间断———即平衡关键点分析法,聚焦影响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或历史否决点。对历史事件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及制度变迁的整体环境进行扫描或者剖析,将制度与其他因素一起置于因果链之中,社会的发展程度和观念的状态都是综合分析的关键因素[2]。作为新颖的制度研究范式,历史制度主义更加注重从中观制度层着手,为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
(二)分析框架
基于历史观和结构观分析,是历史制度主义的主要分析框架[4]。从历史观上,可追溯制度产生的脉络,确定关键事实对历史节点的影响,突出强调制度发展变化“路径依赖”的特点,通过聚焦关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和细节,找寻并挖掘影响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或历史否决点;从结构观上,深层结构由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等宏观的制度构成,在特殊场域之中,政治与经济变量之间的互动方式特征,对于政治体系与经济体系有着重要影响。
历史制度主义作为新制度主义的一种理论建构框架,融入了结构功能主义和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实现从政治学研究范式由宏大制度式的研究,转向具体行为与现象分析,为研究的方法和范式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域。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上分析,可以发现,历史制度主义运用的是纵向过程取向法,适合在中观层面基础上做中长期研究[5],从而超越了常规性制度研究方法,具有较广阔的研究视野。
二、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的历史变迁
在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下,制度变迁遵循着“适应性逻辑”。制度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深深地嵌入社会结构系统之中,且社会结构系统中的制度与体系存在着耦合关系。依据历史制度主义“关键节点”进行阶段性划分,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变迁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高校基层行政组织萌芽期(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伊始,国家正处于举步维艰的创业期,经济基础薄弱。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教育各领域开始全面学习苏联模式。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院校调整中,我国大学进行重组拆分,形成了很多以单科性质存在的工科高校,课程安排、教材征订、专业建设、结构设置、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单位体系的建立,高校改变之前建立的“大学-学院-系”三级管理体制,将系调整为管理的基本单位,并将系之下再设置教研组。系和教研组既承担教学任务,也担负行政任务。1949-1956年间,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从制度上建构了“大学-系-教研室/教研组”的组织结构。
(二)高校基层行政组织与学术组织兼容期(1957-1965年)这一时期,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结构的变迁从外部借鉴向内生性建构转变。由于和前苏联的关系进入破裂时期,因此,我国开始自主探索、自力更生,结合社会主义特色的实际国情,对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改革:在校级层面,推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管理负责制度;在学校基层,推行系总支委员会领导下的系务委员会管理负责制度,系级层面推行系主任负责制。党组织机构开始出现在高校的各级行政组织之中,不管是在宏观还是微观管理上,都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也突出行政领导的管理地位。在基层院系层面,系主任主要完成上一级领导安排交待的各项事务,既有行政组织和行政领导的指令安排,也有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劳动、实验室管理和资料室管理等各项工作。高校基层行政组织兼学术组织于一体,形成了学校和系为主导的二级管理结构。
(三)高校基层行政组织无序期(1966-1976年)虽然高校组织制度经历了近20年的不断改进与建构,稍有起色,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陷入无序。高校的制度等各个方面发生变革。这一时期,高校组织设置的主要结构特征是规模范围“越来越大”,层次功能“越来越下”。“越来越大”即越办越大,高校被建设成为“大学校”。这样的大学校是高度统一、工作虚化、分配平均主义的公社组织式管理模式[6](P139),且整个大学处于“无政府状态”[7]。“越来越下”即越办越向基层,将普通高校搬迁至农村,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停滞并转[6](P139)。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被完全打乱,高校中的教学组织、行政组织、体制制度、教师、学生等全部被拆分重构,可以说,基层行政组织处于无序状态。
(四)高校基层行政组织建构优化期(1977年至今)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教育秩序逐渐恢复,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高等教育领域逐步落实执行,在高校基层,各系党总支委员会领导下的系主任管理分工负责制逐步在系一级推行,其任务是落实执行学校党委行政安排的任务。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校强化系党总支的政治核心,并提出加强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二级教代会和院务民主生活会等机制,不断探索党政合作管理的模式。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飞速,学生与教师的人数迅速增加,促使高校内部组织机构进行变革,以适应高校教育规模的变化,提高管理绩效。高校通过推行“学院制”进行改革,实行“学校-学院-系”或者“学校-学院”的行政组织管理模式,进行资源整合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高校专门的院系行政机构得到分化,如增设院级的行政机构办公室、教研科等基层行政组织机构,之前兼具学术和行政职能的系级机构逐渐演变为教学科研学术组织,不再具备行政职能。学院制的实行,使之前的学校和基层的行政组织机构的功能得到重新调整。
三、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变迁的基本逻辑特征
历史制度主义认为,社会大环境中的外生性变量因素对于制度的变迁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均受包括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在内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这一维度进行全局性考察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在国家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和高校治理模式转变的作用下,呈现从模仿国外到自我创新的理性回归、从矛盾冲突到调整妥协的多方博弈、从断层割裂到延续传承的交织发展以及从激进变迁到渐进互动的路径转向的多重逻辑特征。
四、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内蕴的几重矛盾分析
自1949年以来,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管理结构处于不断调整、变化和更新之中。基于高校系统内在的特殊规律以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对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的基本运行逻辑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将基层行政组织内蕴的矛盾提炼为:洋为中用与自力更生之间的矛盾、学术自治与行政权威之间的矛盾、教育注重内涵与规模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和学科的多样性与行政机构单一性特征之间的矛盾。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着重协调处理好这些矛盾关系。
教育论文投稿期刊:《高等教育研究》于1984年创刊,季刊,大16开本,80页,季末月出刊。创刊时,由四川工业学院(西华大学前身)教务处高教研究室主办;1986年由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1988年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获88136号的内部期刊准印证,后经成都市新闻出版局统一换证(四川省内部期刊准印证第02-095号,现为四川省刊型内部资料准印证第02-55号)。
五、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变迁逻辑重构的路径选择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从之前的式微模糊到分化独立突显,现在已构成直接与学术权力相冲突和矛盾的制度组织。我国高校基层行政组织变迁逻辑需要重新进行路径选择,使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达到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均衡状态,进而在维护制度稳定、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国瑞,高树仁.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0):1-7.
[2]PeterA.Hall,RosemaryC.R.Taylor.PoliticalScienceandtheThreeNewInstitutionalism[J].PoliticalStudies,1996,44(5):936-957.
[3]B.GuyPeters.InstitutionalTheoryinPoliticalScience:TheNewInstitutionalism[M].LondonandNewYork:PINTER,1999.
[4]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J].国外社会科学,2002(5):25-33.
[5]AspinwallMarkD,GeraldSchneider.SameMenu,SeparateTables:TheInstitutionalistTurninPoliticalScienceandtheStudyofEuropeanIntegration[J].EuropeanJournalofPolticalResearch,2000(38):1-36.
[6]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作者:俞师1,沈红2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