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就包括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 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训练平台。 我们可以以培训批判性思维为目标,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整本书阅读首先解决的是,现行教材中阅读量不够的问题。 当阅读量上去了,学生
“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就包括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 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训练平台。 我们可以以培训批判性思维为目标,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整本书阅读首先解决的是,现行教材中阅读量不够的问题。 当阅读量上去了,学生就能够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放飞想象,开阔视野,激发情感。 只有在宽广的阅读视野中,学生的思维才能接触到大量的信息点。 此时,教师在一定的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大量信息进行质疑、分析、求证,最后形成自己独立的批判性思考。 作为一部经典作品,整本书阅读在“质”的方面也有保证。 经典作品除了具备完整的故事情节外,作者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底和出神入化的叙事技巧,在塑造人物方面,是立体的,多元的,容易引爆学生的思维点。 所以,整本书阅读能够将批判性思维推向新的高度。
图书阅读论文: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般来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理性和客观事实,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和意愿,包括思维过程中的洞察、分析和评估。 如何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整本书阅读”有效结合呢? 结合语文教学探索,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理解文本,明确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整本书阅读,要首先还原客观,还原时代背景,还原作品中的逻辑和脉络,客观评价作品与人物的魅力。 切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是批判性阅读的前提,也是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前提。
以《水浒传》为例,这本书创作于元末明初,以北宋农民起义为主线,写了各个英雄好汉因为不同的原因被逼上梁山。 他们逐渐由个人觉醒走上小规模的联合反抗,最终发展成壮大的农民起义。 在书中,塑造了以宋江为首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群体形象,揭示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文中的宋江,他自身具有性格和思想的局限性。 在梁山起义事业正辉煌时,宋江还是选择了走上朝廷招安这条路,最终起义功亏一篑。
由此,我们从作品中可以反思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 而学生在解读宋江时,很多人看到的是他谦虚谨慎,疏财仗义; 他任人为才,具有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军事才能,创造了梁山泊轰轰烈烈的事业。 但是,宋江只是把梁山起义当作了一种实现人生理想的政治手段,将招安视为起义军最完满的归宿。 作者的意图,并非是为了渲染《水浒传》中打打杀杀的江湖义气,更不是为了赞扬宋江的“忠君报国”的思想,而是为了肯定农民起义的正义性,歌颂社会底层百姓敢于反抗权贵,敢于斗争,除暴安良、扶弱济贫的精神。
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一定要结合作者创作的历史背景,尽可能去还原客观事实,以及作者创作的逻辑,才能正确地理解文本,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二、质疑文本,对文本进行批判性分析。
批判性分析,很重要的一点是,首先说服自己,进而说服他人。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可靠、更可信,我们就需要进行分析论证,不断地从文本中找到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才能使自己的阅读见解以理服人。 质疑就是提出假设的过程,学生要从“内部”(即作者的表达方式)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后,就可以开始批判性分析。
以《三国演义》中片段——失街亭为例:街亭虽小,却是魏蜀的咽喉之地。 街亭之战,事关蜀军之生死。 因此,择将用人是此战成败之关键。 诸葛亮最终选择了马谡担任大将,而马谡最后失了街亭。 关于“街亭之失,是谁之过”这个问题,学生大多有两种观点:
一是认为是马谡自大自负之过。 在书中描写了马谡站前的三笑。 第一次“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 此处嘲笑魏兵胆怯,丞相多虑,实则表现了他的麻痹大意,轻敌短视; 第二次当王平忧虑,向他提出建议的时候,马谡振振有词:“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自认为熟读兵书,对他人的建议完全置之不理。 还笑他人曰:”汝真女子之见! ……”。 此处我们看到了一个纸上谈兵、刚愎自用的马谡,为后面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第三次是“马谡在山上见之,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 此话之意,便是有我马谡重兵把守,居高临下,司马懿根本没放在眼里。 可见他已完全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了。 故因为马谡的狂妄自大,闭目塞听,甚至公然违令,最终造成了蜀军咽喉之地——街亭丢失,也让蜀军局势转为被动的结果。
二是认为诸葛亮用人不当之过。 在大战之前,诸葛亮有三次叮嘱。 第一次叮嘱马谡:“街亭虽小,干系甚重。 ”他点明了街亭的重要性,叮嘱马谡要千万不可大意。 第二次叮嘱马谡:“司马懿非等闲之辈。 ”此处说明对手实力强大,再次提醒马谡不可骄狂自大,草率从事。 第三次叮嘱王平:“……汝可小心谨守此地,……戒之,戒之。 ”这是叮嘱王平要及时进言,防止马谡轻率行事。 此处三嘱,足见诸葛亮的虑事周密,用兵谨慎的军事才能,但同时也反映了他心中明知马谡狂妄,却依旧将重任给了他。 在战败之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三次哭泣。
一是“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 二是“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三是“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 孔明大哭不已。 ”这三次痛哭,显示出诸葛亮内心巨大的矛盾。 他既爱才,又不得不遵守军令状。 此时,诸葛亮内心痛惜、悔恨内疚、自责,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刘备曾有言:“马谡言过其实,不过大用。 ”诸葛亮想起先帝对他的嘱咐,有负先帝刘备重托。 他在处理情与理的矛盾时,虽做到了赏罚分明、公正严明、不徇私情,而马谡之死也成为了诸葛亮用人不当的证据。
以上是我们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先结合文本,形成了自己的判断,这是假设; 再以文本中的字句为证,一步步地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大胆质疑,层层推理,小心求证,形成观点的这个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形成的过程。
三、亮明观点,形成个性化解读
批判与建构是一个相互促进的交互过程。 批判必然伴随着质疑和解构,而质疑和解构又必然带来对立与多元。 在整本书阅读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解读,一定会产生质疑与解惑、多元与权衡、解构与建构的过程,而最终形成的是多元的对话,个性化的解读。
以莫泊桑的《项链》为例,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可以形成个性化的理解:
从批判西方的角度去解读:作品表现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享受虚荣、拜金主义的批判。 在文本中,我们可以找到种种例子:路瓦栽先生已经很穷了,还是要高消费买“高级猎枪”,这是在追慕贵族的高雅生活; 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明明是假的,却买了个精美华丽的首饰盒相配,也是爱慕虚荣; 而玛蒂尔德呢,为了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装扮成贵妇的模样,不惜去借朋友的项链,这是受到拜金主义的腐蚀。
从女性的角度去解读:作品中的玛蒂尔德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的转变。 作为女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玛蒂尔德也是在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 虽然家庭贫困,可是人也是需要有梦想的。 原文中写到了她的七个梦想:“她又梦想那些丰盛精美的筵席了,梦想那些光辉灿烂的银器皿了,梦想那些满绣着仙境般的园林和其间的古装仕女以及古怪飞禽的壁衣了; 她梦想那些用名贵的盘子盛着的佳肴美味了,梦想那些在吃着一份肉色粉红的鲈鱼或者一份松鸡翅膀的时候带着朗爽的微笑去细听的情话了。 ”这些梦想,就是她借项链的初衷,在舞会上光彩夺目。 在此之前的玛蒂尔德,是一个心怀梦想的女人。 而当项链丢失后,她开始转变生活方式,脚踏实地的工作; 转变自己的个性,从原来的自卑到劳动中所得的自信; 转变爱情观,从一开始对丈夫的冷漠到后面的共同还债的理解。 由项链一事,玛蒂尔德可以说是实现了超越自我的完美蜕变。
从叙事者的立场去解读:叙述者对玛蒂尔德的结局更多的是讽刺。 文中写道:“倘若当时没有失掉那件首饰,她现在会走到什么样的境界? 谁知道? 谁知道? 人生真是古怪,真是变化无常啊。 无论是害您或者救您,只消一点点小事。 ”莫泊桑强调的是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他表达的是没有必然,只有偶然。 而太多的偶然,最终造成了这一事实的必然性。 小说的结尾处“玛蒂尔德天真快乐的笑了”,这天真分明是再一次强调:人生变化无常,多么难以预料啊! 人类在不可知的命运面前,永远无法成熟起来,永远只能停留在“天真”的童年中。
除此之外,对于《项链》这部作品的解读还有很多,但是不外乎两个大方向:作者的角度和读者的角度。 作者受到国家、家庭文化,时代发展、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在作品中创造了所描述的生活。 而读者的阅读,千差万别,是一种主体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化解读。 不管是形成怎样的观点,阅读是始终以文本理解作为依据。
整本书阅读培养的一种宏阔的、复杂的思维方式。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建设性的思维,它并不只是为了否定对方,而是为了求证。 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说了什么话,都要经过自己的质疑、推断、论证、思考后,才能形成最终结论。 所以,在整本书阅读中,我们要充分联系书中的全部内容,进而转向分析与求证、思辨与评估、批判与判断,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余党绪.祛魅与祛弊: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思辨读写[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8.
[2]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批判性思维教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7.
作者:付 嫱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