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现代社会语境下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悖论与反思> 正文

现代社会语境下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悖论与反思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8-25 10:52

本文摘要:摘要:随着多元文化语境的出现,民间艺术在现代出现了纷繁复杂的形式,呼吁保持民间艺术原汁原味和要在创新中发展的声音此起彼伏,这导致许多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在创作思想上出现迷茫,对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发展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文章通过概念解读、

  摘要:随着多元文化语境的出现,民间艺术在现代出现了纷繁复杂的形式,呼吁保持民间艺术“原汁原味”和要在创新中发展的声音此起彼伏,这导致许多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在创作思想上出现迷茫,对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发展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文章通过概念解读、形式分类、案例分析等方式,尝试在寻找相关理论依据的同时,以民间艺术中的剪纸艺术为例,梳理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传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复杂现象,探索当前多元文化语境下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民间剪纸;民间艺术;原汁原味;传承

民间艺术

  时下,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国人的身份认同需求越来越强,追溯自己民族文化的意识更加强烈,并在全国掀起了弘扬民族文化的热潮。在此背景下,民间艺术由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资本的推动,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也产生了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传承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

  艺术论文范例: 民间戏曲演出版本中的“马音”与“香谈”

  一、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发展的悖论

  近年来,大批“非遗”文化产业被催生,这些文化产业的生成,一方面为民间艺术的传播和再次繁荣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民间艺术原生性中的自我表达及人文内涵受到挤压,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造成了民间艺术真正意义上的没落。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河北蔚县工艺美术师李闽创新的超写实剪纸作品,强调手段创新,形式移植,通过多层叠加的方法使剪纸作品造型逼真,空间深邃,体积厚重,收获了写实油画的效果,这种形式的剪纸已占据大半国内剪纸艺术的市场;当代艺术家梁长胜,把民间剪纸艺术的符号元素在形式、内容等方面彻底从传统文化中剥离出来,仅将它作为现代艺术观点表达的手段,创作出现代抽象艺术作品。

  这些剪纸作品与传统民间剪纸已经有了本质上的不同:首先在情感表达方面,传统民间剪纸承载的是区域或群体共同的情感需求:祈祷子孙兴旺、生活幸福美满等,是具有“内聚力”的艺术形式,关注作品的实用性。而上述剪纸创作者受过专业高等教育,其创作立足于已有的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更关注作品的艺术性以及个性的表达,多以真实科学、理性再现的方式呈现或是进行“外放性”的情绪宣泄。

  其次,在创作理念、创作方式等方面:传统民间剪纸多依据内心意象即兴创作,而上述剪纸创作者会借助电脑进行二次创作,分解工艺制作流程和步骤。面对这些截然不同的剪纸艺术传承方式,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研究员发文呼吁“将祖先所传传统技艺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传承下去”,①强调要在传承中维持民间艺术“原生性”的“真”。同年,江南大学张宇教授发文,主张民间艺术“是世代相传,在日常生活中延续并不断发展的中国生活方式,不能以静止的观点看待其传承”②,由此掀起了民间艺术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是力求其“原汁原味”还是推动其“与时俱进”的大讨论。

  二、产生悖论的原因分析

  在民间艺术传承发展过程中,“原汁原味”和“与时俱进”是同时存在且相互矛盾的两种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悖论?对此问题的探究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社会特质的变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经历的社会形态中,农耕时代是传统文化孕育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传统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③因此,民间艺术多产生发展于农耕社会,农耕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稳定性,“整个社会处在一种‘前喻化’时代,经验和传统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④这种稳定性在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中表现为近乎完美的延续性。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之后,其异质性特征开始凸显。

  社会学家从社会分工入手,认为“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本身也在不断分化,这种情况下,传统社会那种建立在共同意识基础上的同质社会没有了现实的基础,社会随之成为异质社会”,⑤由于分工制度的出现,使人和人之间产生差异成为必然,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差异性会越来越大。比如不同行业的人由于不同职业的熏陶,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等等,但是这种思维的异质性在表面上又以同质性的方式呈现出来。

  比如,作为现代社会标志的工业文明是同质性的,大工业的机器生产下,产品从同一生产流水线上下来会呈现出高度的同一性,现代社会中以机器流水线生产民间艺术品已经成为常见的生产方式。对于这类产品,同质性不可避免。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异质性,由现代人手工操作产生的民间艺术品,则凸显了社会的异质性特征,呈现出明确的艺术个性。“其源头、内容和艺术手法的混杂性,反映出民间文化的地位和局限性及其受整个时代政治、经济力量影响的命运。”⑥

  现阶段的社会特征决定民间艺术出现多元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是悖论产生的根本原因。其次,农耕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自给自足性,这种特征决定民间艺术生产的目的是满足自身物质或精神的需要。受生产力的制约,当时人们对民间艺术精神性的需求更大,因此传统民间艺术的精神救赎能力普遍被凸显。而现代社会是典型的消费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更多追求物质的享受,一切皆可消费。

  民间艺术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消费对象,降格为人们物质享受的装饰品:以碎片符号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满足人们生活中对“品味”或“格调”的追求,这种目的性,导致传统艺术中的伦理中心和以文化人、以文化物的精神功能,被最大限度地压缩,即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再度繁荣,是以其独特的精神意旨和意义被现代社会的经济利益排挤为代价的,人们难以从某一符号中察觉其背后深刻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很多现代人把傩面具当作极具个性的室内装饰品,但是很少有人探究面具背后的含义。比如:傩面中的凶神类面具,多以凸目獠牙的造型显示其凶悍神性。

  獠牙是凶猛肉食动物的标配,但是为什么是凸目?很少人了解此造型“模仿日神烛龙,取其可烛照九阴的威力,在举行燎祭或大傩时以作祭祀的对象,使众鬼惊恐无所遁形。”⑦因此民间多以此造型赋予神更多的威力;傩面具中的杨任面具,人们多惊叹于其眼睛里长手,手心里长眼的奇特造型,却少有人探究面具背后所蕴含的民间好人有好报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消费至上的现代社会,民间艺术的传承多成为只有“热闹”没有“门道”的经济行为,也是产生悖论的重要原因。

  (二)生存环境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民间”与农耕社会的“民间”是截然不同的,民间艺术传承所面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传播方式的不同

  首先,仍以民间剪纸为例。传统社会中,民间剪纸的创作者大多是农村女性,她们基本没上过学,一生活动范围基本上是房前屋后,因此民间剪纸传承主要是口口相传,限于家庭、街坊邻居等小范围内。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因互联网的普及已经基本上实现全球信息同步,可以迅速把民间剪纸的相关信息推送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这种传播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民间剪纸的传承发展,但是由于网络传播的内容是被现代文化精英或相关人员“解读”之后的新版,从表面上看好像其是传统艺术,但是由于解读主体思想的局限性,使传播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个人和时代的倾向性,主要表现在民间剪纸艺术逐步向精致、高雅的方向发展,民间性特征淡化,传统文化的记忆逐渐模糊;其次,由于网络传播内容的呈现具有被选择性、直接性的特征,这使人们对民间剪纸的接受极具被动性:接受时不需要思考内容的选择,也不需要亲身感知,只是单纯地通过网络“知道了”,这种获得方式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民间剪纸艺术内涵在现代审美过程中的扁平化,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导致了民间剪纸艺术的失语,阻碍了民间艺术中“原生性”的传承,为悖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现代社会审美观、价值观的不同

  传统农耕社会中,人们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认为实用是美的主要特征:抓髻娃娃是美的,因为他可以驱鬼辟邪保人们平安;扫天婆是美的,她可以扫去满天阴云,给人间带来阳光,这种实用性是民间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自然界掌控的能力得到加强,不再依靠精神的慰藉获取生活安全感,对美的认识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认为“艺术审美的价值主要维系在对人的生存现实的心理补偿可能性方面———精神的美学成了‘身体的美学’,艺术是人在‘泛审美化’情势中所获得的一种心理满足。艺术在现实文化语境中实际指向了一种非伦理性的价值方向,即艺术、艺术活动既不承担‘救世’的文化义务,也不必具有为人的生存进行精神救赎的能力”。①这是一种与传统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民间艺术从“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到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依附”②的改变。

  尽管现代许多人在努力学习、了解传统文化,但是由于其思想意识与社会大环境关系密切,我们很难在现代社会语境下体验或感受到农耕社会人们的情感与价值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这种时代性,使民间艺术的“原生性”难以延续是悖论产生的另外一个原因。除以上原因,传承发展悖论的存在,还源于对某些概念的误解。《日本民俗大辞典》中,传承指被传承者通过语言、动作、行为将相关内容传递给传承者,而传承者通过视觉和听觉沿袭下来的行为,这种行为不是对前人行为的重复,而是传承者结合时代特征将其沿袭下来的更好的一个动态性的过程。

  将传承视为静态的“不易变化的东西”的观点是二战后出现的。在日本对“传承”这一概念所作的相关研究中,也强调“传承是动态的,礼仪结构也罢,组织结构也罢,都不是作为一种固定样就如永远不变的拷贝一般传承下来的”③。换言之,如果传承是某些东西从古到今丝毫不变的传达,那么其就无法发展。民间艺术的原生性“是无时间的永恒性,在自然的历年推移中实现自我,其内容一成不变。这是从原始阶段就已经被规定的特征,它只有在空间里才得以展现,与时间是互不相干的,”④而“传承等于保持不变”的认识,是把传承概念纳入了时间轴上,使得传承中变与不变成为民间艺术传承中较为突出的争议点之一。

  总之,由于民间艺术是一个社会生产实践、观念、知识、技能展现的载体,是一种生活方式,过度强调其“原生性”会使民间艺术失去与外界对话的能力和权力,丧失其生存的能力,只有与时俱进才具有生命力,在生活中进行活态传承。“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民间艺术已经丧失了日常功用,倘若要传承发展,就必须探寻其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中能够较好传承的民间艺术主要有两类:一是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二是在前现代社会中已经实现了由‘实用’向‘审美’转变的民间工艺。”①

  这是现代社会中民间艺术为了自身的生存做出的选择。三、现代社会中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途径要寻找传承发展途径,首先要明确传承发展目的。近年来在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席卷下,西方文化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为保持民族独立,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党中央把发展、弘扬民族文化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上加以推进,其目的是以本民族的价值诉求、理想、信念对抗外来文化的入侵。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艺术,其传承发展的目的同样是为了保存民族文化的这些核心要素,至于其形式和内容则可以结合实际创新,如此即充分“保留了文化的种子,促进其在新的条件下发展,使之适合新的需要”,②又允许、认可了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的多样化,“使传统文化在当今的文化环境中从自灭的自在状态转向公众化和客体化,并且因此而重构传统文化主体性。”③如何保持民间艺术的核心要素不变?为民间艺术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空间,构建与核心要素相适应的“文化生态壁龛”是目前已经被证明的最好选择。

  “‘生态壁龛’指的是每种生物在一定区域中占有的适合自己需要的生态资源系统。它是宏观生态环境内部的细分结构,意味着生态环境并非一体化的,而是多种生态系统交错重叠的复杂空间。”④近年来被引入到民间艺术的相关研究中,以此为理论依据研究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中,为民间艺术构建一个适合其生存发展空间的可行性,并将研究结果付诸实践,以不同的文化壁龛构建民间艺术传承的文化生态。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不同文化在分形并置的空间中形成各自的生态壁龛,通过交流和分享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只有当多样化的生态壁龛并置共生成为当代文化生态的新常态,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才会在现实的文化壁龛中完成。”⑤这强调了生态壁龛的功能和对于核心要素传承的重要性。文化壁龛的构建有民间自发的,也有在政府干预下设立的。广州的龙潭村,民间自发地每年举办赛龙舟活动,以此形成一个赛龙舟的“文化壁龛”。从赛前的工具材料的准备,到比赛时沿河的龙舟宴资金、食品的筹备等,充分保留了传统赛龙舟活动中的民风民俗、理念价值。

  虽然在活动中融入了新时代的新内容,近二十年每一年的赛龙舟都发行龙舟节纪念封等,但是赛龙舟的精神意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弘扬始终没变,这种自发的民间活动的举办,较好地构建了赛龙舟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发展空间。广州越秀公园的客家山歌墟,也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文化空间,很多生活在广州的客家人自发聚集到这里唱山歌,在歌声中了解自己的民族,这肯定并强化了自己的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增强了族群的文化自信。在政府干预下设立的有:贵州六盘水市建立的梭嘎生态博物馆、南丹县湖怀里村白裤瑶生态博物馆、靖西市旧州村壮族生态博物馆和三江县侗族生态博物馆等等,这些民族生态博物馆的设立,为当地少数民族构建了全球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视域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空间。

  无论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还是政府干预形成的文化壁龛,都在特定的文化空间中,充分保留着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原来固有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维护了族群与其文化理念按照内在的结构与逻辑发展,使之不因为外来文化的强势影响而突然发生断裂或转型,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这为原生性民间艺术核心要素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空间。

  四、案例分析

  现代生活中,因变而再度繁荣的民间艺术种类比比皆是。比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四川刘氏竹编,在专注挖掘传统竹文化的同时创新产品,将传统竹编工艺与现代时尚设计元素相结合,以竹编重新回归生活为导向,在保留传统竹编文化韵味的基础上,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诉求。竹编的各种生活必须器具,大到竹编桌椅,小到灯具、首饰等让竹编再次走入现代人的生活。瓷胎竹编的各种花瓶,既保留了竹编的韵味,又满足了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和审美追求。

  创新竹编产品,竹编《富春山居图》《心经》竹编册页,在以高超的技艺彰显竹编的魅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国内外订单。创新生产和设计方式,为扩大生产力,采用了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创新设计手段,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使用电脑建模软件对设计图进行成型处理,反复调整达到满意效果后,最终把逼真的3D效果交给相关厂家生产;拓展销售平台,“2016年,刘氏竹编与众创平台联合发起网上活动,其中‘结合竹编+陶艺设计一款杯子’这个专题吸引了国内十余位年轻设计师、艺术家参与。通过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竹编产品的设计之中”①。

  刘氏竹编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方式,将现代的传播方式、设计理念和传统竹编技法相结合,扩大了生产规模,拓宽了产品销路。因为改变,刘氏竹编在新时代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同样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安徽阜阳剪纸,在注重传统的同时,发展创新。目前的阜阳剪纸立足于传统剪纸基础,在生产经营方式、作品内容、材料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在经营方式上,以现代公司的形式进行完全市场化的系列运作,在销售剪纸作品的同时开展剪纸培训、剪纸材料销售、国内外相关广告制作等业务,按市场规律进行自我培育、自我成长。

  在作品内容上,出现了一批以现代社会大事件为内容的作品,阜阳剪纸名家吴清平以亚洲跳伞锦标赛为内容创作的《放飞梦想》、剪纸优秀传承人葛庭友的剪纸作品《抗疫党员冲在前》《医疗队奔赴武汉一线》《抗洪》《抢险》《救助》等,题材紧密结合时代、反映现实生活;在剪纸材料上,使用新的装裱材料:胶膜纸,使装裱层数更多,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促进了写实剪纸的新形式在阜阳剪纸中的发展。阜阳顺昌剪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作品《人物肖像》系列,就是采用这种新材料、新方法的产物。这些改变开拓了剪纸产品在现代社会中的市场,使阜阳剪纸具有了较强的自我造血能力,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前景。

  安徽省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阜南柳编,在原家庭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经营方式,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发达的物流,凝聚民间艺术的魅力,将产品销售往英、法等西欧国家,又结合西欧市场的需求研发新产品,形成了良性循环,创立了国际知名的柳编品牌。

  以阜南天亿工艺品有限公司为例,为促进产品创新,该公司“专门成立了柳木产品研发团队,并与周边高校建立技术创新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已新创产品11个系列、1210个,其中申请了40项发明专利、11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6项外观专利。”①因为有独家的纳米防腐技术保护,一个简单的泡桐木做的鸟窝,2018年上半年出口额就超过2000万元。2019年阜南县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年规模工业产值237024万元,位居全县第三。

  ②创新发展不仅使阜南柳编获得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现在的阜南柳编已经成为阜南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且成立了国家级外 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阜南县柳木制品基地,阜南柳编也成为民间艺术通过创新再度繁荣发展的典型案例。虽然艺术社会学理论家阿诺德·豪泽尔从创作及消费主体的角度明确表示:“当今社会上原来意义上的‘民’已经不复存在了,因此民间艺术也不存在了。”但是,从广义上来说,民间艺术作为源于草根百姓日常生活的艺术,具有社会生活的结构性功能,因此并不会隶属于某一特定时间,只要有草根百姓的日常生活,就会有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

  而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草根百姓是每一个时代都存在的社会阶层,因此,留存于他们身上的民间艺术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它将“是活着的生命体,既通向过去,也存在于当今和通向未来”③。因此,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不必苛求“原汁原味”,而是要更关注其传承与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传承中保留民间艺术中蕴涵的本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理想、信念等核心要素,在作品中将这些核心要素进行现代化转化,让民间艺术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记忆在现代社会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

  作者:程芙蓉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