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习惯,是指人的内蕴一定心理意向或价值取向,长期逐渐养成而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好习惯,是指人的体现优良传统、时代精神和个体发展需要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养成好习惯,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学习与实践,将蕴涵人类和民族文化精华与内
“习惯”,是指人的内蕴一定心理意向或价值取向,长期逐渐养成而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好习惯”,是指人的体现优良传统、时代精神和个体发展需要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养成好习惯”,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学习与实践,将蕴涵人类和民族文化精华与内在价值的行为方式化为自己的习惯,终身受用不尽。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历来主张把养成良好习惯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我校德育处在朱小敏校长主持的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小学生好习惯养成的实践探索》课题引领下,利用每周四的晨会课创造性开展十分钟主题教育活动,勇于变革与实践,努力提升晨会课的教育价值。 晨会课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的通力协作,引导学生自觉地逐步养成新时代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形成可推广的提升学生品格、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课程教育论文: 教育帮扶实践中课程资源共享的实施
1 源起于“新”
一直以来,晨会课成了学校管理中的“鸡肋”,德育处不排课不行,排了也不行,出现了种种尴尬局面。 老师们普遍觉得晨会课就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用于班上调皮捣蛋学生的批评教育,以示“杀鸡儆猴”,整肃班风,稳定“军心”,因此晨会课渐渐演化成了班主任“一言堂”的“说教课”,这样的晨会课也往往遭遇孩子们的抵触。 晨会课也经常成为“杂烩课”,短短十分钟从出操走路、值日卫生、吃饭抹桌一直讲到订报收钱,内容繁复却毫无重点。 考试学科的老师往往“分数至上”,轮流抢占晨会课进行作业讲评也属司空见惯,使晨会课彻底沦陷。 新上岗的青年班主任面对晨会课则一头雾水,不知道该讲什么该怎么讲,十分钟的晨会课一两分钟就讲完了。
老教师对晨会课的“随意”与新教师对晨会课的“茫然”说明晨会课并没有达到当初课程设置预期的教育效果。 我校德育处的管理变革从此切入,我们大胆颠覆形式、革新内容、丰富手段,以“养成好习惯”为核心入手进行开发设计,让孩子们站到晨会课堂的正中央。
1.1 晨会内容广纳民意
开学初,学校德育处向全体家长推送“好习惯成长营之晨间班会上起来”主题微信,对全校家长广发“英雄帖”,倡导家长们参与到晨会课主题活动中。 班主任同时利用班级QQ群和家长一起根据班级特点共商每期的主题,班主任首先将学校本学期将要开展的一些主题活动发布到群里,再将班级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也发布在群里,然后和家长们一起讨论,如何针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确定每一期的晨会课主题,从而通过晨会课教育使学生自觉养成学习和生活的好习惯。 通过商议最后确定,低中年级段由学生家长制作PPT,学生主讲。 一年级还可以邀请家长做为助教,协助孩子一起主持班会课。 高年级段的学生则鼓励他们独立完成整个班会课的课程内容。 开学第三周,活动第一次开展就收获到了意外的惊喜。 每个班级的晨会课都展现出自己的特色。
1.2 晨会主持博采众长
通过前期的动员和铺垫工作,各班学生家长争相为自己的孩子报名参加活动,家长们愿做“幕后诸葛亮”,与孩子们一起商榷上课主题与内容、制作课件。 晨会课的主持人来了一个彻底的颠覆,由原来的班主任主讲转变为由学生与家长的主导。
一(1)班的第一节晨会课由一名学生和家长一起主持由妈妈主讲,家长讲得有声有色,孩子进行画龙点睛的补充说明,有些话题接得特别巧妙与及时,这样的形式既能培养孩子注意倾听的习惯,也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母女两讲课过程中不时相对一笑,满满默契。 短短十分钟的晨会成为她们生命长河中弥足珍贵的一份特殊回忆。
三(2)班,也是由家长和学生一起主持,课前家长和老师就讲课做着课前交流,这位家长因为第一次站到讲台上体验老师的角色,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小听众”,她对于自己的课孩子们是否能听懂,是否能受到孩子们的喜欢毫无信心。 班主任老师对她焦虑的心情进行了及时的疏导与安抚,家长忐忑的心情在老师的悉心安抚下得到平复。 老师和家长在交流过程中角色互换,她们都收获了一份特殊的体验。 这位小朋友的家人对孩子主持的第一次晨会课格外重视,还安排亲友团前来加油鼓劲。
五(4)班的第一节晨会课由一位体育特长生来主讲,他分享的主题是《体育锻炼好处多》。 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接着又跟同学们介绍了平时在家和学校可以开展的体育锻炼项目,并演示了打篮球的一些小技巧,他娴熟的运球和投篮动作收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作为一名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并不骄人的孩子受到全体同学的赞叹,这样的体验还是第一次,也是孩子人生中最深刻的一次。
2 着眼要“小”
全校36个班级班风各异,班主任风格鲜明,孩子们更是个性迥异。 各班的晨会主题该如何来确定呢? 如果只讲民主不讲集中,可能又会回到原来的散漫无序状态。 如何定? 定什么? 这是个大问题,班主任、学生、家长再次一起集思广益。
2.1 契合年龄特点
小学生从起始年级到毕业班前后相差六年,德育教育要遵循共性,又要尊重年龄差异。 一、 二年级的孩子属于习惯养成期,班主任们商议后决定,行为习惯先从“吃好饭”、“走好路”、“上好厕所”等基础、必须的内容开始抓; 学习习惯则从“爱护书本”、“整理书包”、“正确书写”等入手。 三、四年级则在低年级段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进一步的细化、深化,如学习习惯“认真书写:写字姿势‘三个一’,横平竖直不连笔,横竖对齐,字字齐。 ”又如行为习惯:“做好值日生:自觉上岗,认真打扫,随时要关注包干区的卫生情况”。 五、六年级主题的确定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主权,让孩子们自己商量着定。 如六(1)班邢同学和李同学共同讲述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乐高”,六(4)班姚同学分享的主题是“同学间有矛盾了,怎么办? ”看来,姚同学真是个关心同学、关心班级的好孩子。
2.2 紧扣社会热点
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天天抓、时时抓,可是在内容上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紧跟时代步伐的敏锐度。 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社会教育热点开展活动。 例如:最近被昆山广大市民关注的垃圾分类的话题就是晨会课一个不错的主题,小小的垃圾分类,其实蕴含了大学问。 由德育处来主抓开展活动既有说教之嫌,又体现不出教育效果,这时候安排一位学生来讲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六(4)班的周同学主讲的《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就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周同学和他的妈妈在课前对垃圾如何分类进行了细致而认真的研究,并做成了精美的ppt课件,还把一些常见的垃圾和特殊种类的垃圾带到了课堂上,现场模拟进行生动直观的分类,同学们既涨了见识,有增加了知识,并能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真是一举多得啊!
2.3 结合办学亮点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校做为昆山市首批特色书香校园,在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上也非常重视,因为只有深入地阅读才能有深入的思考。
因此,各班在制定晨会课主题上,可以结合办学亮点把学校阅读特色作为班级“好习惯”养成重点工作来抓。 如一(1)班丁同学分享绘本《爱读书》,五(5)班李同学分享《好书推荐》,六(5)班沈同学分享《学会阅读》,同学之间有指名回答,有随机抢答,热情的互动伴随着精心准备的奖品,大家在欢快的气氛里分享着自己的阅读心得。
2.4 关注特殊节点
有句话说得好:安全是红绿灯,需要我们共遵守; 安全是晴雨表,需要我们共关注; 安全是边防线,需要我们共构筑。 做为一名班主任,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安全教育必定是时刻紧挂心中。 但是无论如何关注与重视,有些安全事故还是防不胜防。 如,三年级某班学生课间奔跑摔倒导致门牙磕破半颗,此时班主任就可以马上利用晨会课和学生一起讨论:《文明游戏二三事》、《文明走路我知道》、《发生意外,自我保护》等等。 又如,现在很多孩子都被宠溺成了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和小公主,每个班级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仗着自己人高马大就欺负其他同学“小霸王”,那如果遇到被欺负了,你该怎么做呢? 六(4)班的朱同学就这个主题《如果我被欺负了》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这些意外出现的特殊事件是我们教育学生的大好时机,作为班主任老师应当有这份教育的敏感性,晨会课因这些特殊节点特殊话题而更接地气了。
3 融德于“行”
德育纲要要求德育活动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尽力避免高调、空洞、形式化,要让德育活动生活化,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好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学生品格。
3.1 以智启智,收获快乐
某日二(5)班晨会课的课堂分外热闹,因为这位小朋友的晨会课讲得特别精彩,他采用了开放式的讲课形式,设置了很多抢答环节。 德育处老师在课间巡视中发现,每当主持活动的孩子提出问题,全班同学纷纷踊跃举手,有的同学甚至怕他不提问自己,焦急得把手伸到了他的鼻子底下。 看来,为了能上好这节晨会课家长和孩子一起动了很多脑筋。 设计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适合同学们回答,他们都经过了很细致的研究和推敲,甚至于还贴心的为参与活动的同学准备了小礼物。 这样的晨会课,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那也是必然的。
这样的晨会课孩子开动了大脑,锻炼了口才,收获了自信。 家长在活动中促进了与教师的交流,增进了与孩子的互动与沟通; 孩子们在课堂上启发了思维、收获了自信、收获了快乐。 他们发现那些看着毫不起眼的小伙伴原来还有那么独特的一面,他们的小身体中蕴藏着大能量。
3.2 以爱育爱,收获自信
重阳之际,四(5)班一个男生上了《百善孝为先》的主题晨会,他通过重阳节的由来告诉同学们,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在座每位同学的责任。 这些话由孩子自己来讲相信会给孩子留下深深的印象,比老师讲的更能打动他们。 这节短短十分钟的晨会课,班主任老师做成了一个小视频发给家长给予保存。 活动结束后老师对家长说:“尽管孩子讲话的声音还有些低,但是孩子能站到讲台上勇于挑战自我就是一个进步了。 自信源于孩子点滴的进步。 ”
3.3 以思促行,正向激励
五(4)班班主任薛梦娇老师是一位善于思考的班主任,对于班级规划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她班级第一期的班会主题是《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第二期主题是《好书推荐》,薛老师让拥有运动好习惯、阅读好习惯的学生来到台前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成功体验,让班级中一些成绩中等但是具有一技之长的孩子一展自己的风采,让参加活动的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并在班级中形成一个正向引导。 教师不再只片面追求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会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让孩子懂得要做一个拥有各种好习惯的人,因为好习惯才能成就好人生。
3.4 以思促悟,感悟生命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绝非“空瓶子”,等着“揭开瓶盖,把各种知识、各项道德条目装进去”; “学生是主体”,是“有生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予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花”。
四(1)班的一位女生晨会课主题是《争做文明有礼小学生》,上课前孩子还精心设计、绘制了活动宣传板报,上台讲课落落大方、自信满满,上课结束班主任就将精心录制的视频发给家长分享; 二(5)班一位男生分享的主题是《月圆人团圆》,讲述的内容是关于中秋节的由来和典故,为了使自己的课能吸引大家,他还和家长精心准备了小礼物。 一(1)班一位学生家长分享的主题是《我上一年级啦! 》,提醒小朋友做为一年级的小学生要做好各种心理上的准备。
大胆变革后的晨会课,充分把任务交给学生,把舞台交给学生,把信任交给学生,经过家校合力,老师和家长一道积极助推孩子走进课堂中央,让他们主动关心社会、关注校情、关照内心。 孩子们通过课前准备、课上体验、课后感悟,用孩子的视角解决孩子的问题,以孩子的心理接纳孩子的意见,充分思考了,行动了,实践了,再去反思,孩子的行为和习惯就会更加牢固地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从而养成一种稳定的习惯与品质。 短短十分钟的晨会课,孩子们遇见了美好的话题,也遇见了最好的自己,提升了德育教育的目标价值。
这样的晨会活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他们发现生命之美; 课程内容整合道德、法制、感恩等内容资源,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爱宽容; 整合环保、生态、节能等知识资源,使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改变一种方向来设计晨会课后,晨会课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
作者:黄红娟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