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这篇语文教学通讯杂志论文探讨语文主题阅读的方法。书籍是有生命的,每一本书都是在遇到能读懂它的人才显示出生命的活力与魅力。方法是在课堂上得到的,而阅读能力则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最终形成的。《 语文教学通讯 》创刊于1978年,是全国中语会刊、全国
这篇语文教学通讯杂志论文探讨语文主题阅读的方法。书籍是有生命的,每一本书都是在遇到能读懂它的人才显示出生命的活力与魅力。方法是在课堂上得到的,而阅读能力则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最终形成的。《语文教学通讯》创刊于1978年,是全国中语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已连续七年荣获“山西省一级期刊”称号,连续两届被评为“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历年被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转载、复印的篇幅数量均居同类报刊之首。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按单元主题编写的,教材的每一个单元包括单元导读、4篇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内容,从“单元导读”,到课文选编,从“资料袋”的素材,到“语文园地”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单元的一个特定主题。它的意义在于:引领学生有主题的读书,使阅读文本指向性更集中,目的性更鲜明,能够更好地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主题阅读目的性、指向性的高度,决定着阅读效果的深度、广度。主题式的阅读能更早、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速度,以实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阅读目标。
通常有两种迥然不同的教法。平均1篇课文3个课时,语文园地2个课时。教学流程大致如下:第一课时,老师范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然后再读读课文;第二课时,复习生字新词,讲读课文;第三课时,继续讲读课文,做作业。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就在这样的教学流程里徘徊。如果以单元主题为核心组织教材,进行拓展式“主题阅读”教学,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样14课时,可以这样组织教学活动的:以“痛恨战争,呼唤和平”为主题,让学生默读《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两篇课文,再让学生轻声朗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两篇课文。读后,以“哪篇文章、哪个段落、哪个句子、哪个词语让你产生‘痛恨战争、渴望和平’的感情”为线索,分享讨论4个课时,之后,让学生自读与之配套的校本教材《新语文主题阅读》里的8篇文章,还是以 “痛恨战争,渴望和平”为主题,又进行了4课时的分享讨论。在这8课时里,学生从这篇文章讨论到那篇文章,从课内讨论到课外,从口语表达到书面表达,进行着多种方式的互动交流。接着,老师用4课时,和学生一起背诵了与教材配套的校本教材《主题式·经典诵读》里岳飞的《满江红》、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3首诗歌。剩下2课时,学生做作业,老师检测教学效果。两种教法的最大区别是课程观不同。前者是以课文为单位,一篇一篇地教,只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路,而忽略教材的编辑意图、思路。将课文从单元中剥离出来,其教学过程,是把美好的文化知识划分成细密的模块,把鲜活的文化肢解分割后,装在“八股文”式的套子里来学,至于课外阅读,听之任之,成了一个盲区。后者是把整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将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教材的编辑意图融合,以单元主题为“魂”,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课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进行整体设计。而且,把与教材配套的另外两套校本教材中相关联的两个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也用“单元主题”串起来,整体施教。其教学过程,用大语文观统领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各个知识点放在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来指导。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是传统教法的4倍以上。我们把这种教法叫做“单元主题阅读教学”。
两种教法案例,反映了两种课程观,前者是“教教材”,以传授知识为本,把一套教材当作课程的全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后者是“用教材教”,以人的发展为本,拓展和丰富了课程资源。这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语文教育的根本是什么?学习语文,是培养一种持久而深刻的人文素养,而非取得暂时性的功利性的业绩,要按照儿童的心智成长规律,帮助儿童认识语言,传承文化。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精神生命的成长史。请看一些名人的成长史与他们的阅读史。唐德刚说他自己能成为历史学家,写出不盲从、有见识的专著,得益于他心里装着《资治通鉴》这部大书。张爱玲找到了《红楼梦》,就找到了自己的作家梦,她说她差不多年年看《红楼梦》。读书读到总想读自己读过的某几本书时,就已经进入了书籍与命运同在的境界。所以,“主题阅读”呼唤“少一点讲解,多一些诵读;少一点提问,多一些阅读;少一点模式训练,多一些文化建构”。如于永正老师所言,语文能力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课堂上老师必要的讲解不可少,但语文能力的形成,靠语文实践。
读课外书应该是最重要的家庭作业。清朝康熙皇帝从不把自己看过的书送给别人,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书上做了记录。读过的《二十四史》批注得密密麻麻。这种读书方法,就是徐特立先生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每个人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书,遇到精彩处,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鸣,或是与自己的看法相悖,也都自觉不自觉地画上了一些记号,或者发一通议论,批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这样读书,眼到、心到、情到,真正走进了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可能会有人说,教材都学不完,怎么去阅读课外的内容呀?还学什么批注阅读!语文课时是有限的,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既把教材内容教好,又能有质量地进行课外阅读呢?“主题阅读”的回答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没有“依托教材,立足课堂”的阅读指导,就没有课外阅读的高效。实现课内、课外阅读一体化,要具备4个要素:一是阅读素材;二是阅读环境;三是阅读的主题;四是阅读的方法。前两个要素可以是多元的、多变的、不同的,而后两个要素是稳定的、贯穿始终的。具体说,就是无论我们读哪些内容,读哪本书,采用什么样的课型,组织什么样的阅读活动,围绕一个主题总比毫无目的的泛读要好。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坚持主题阅读,学生的语文素养必将明显增强。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