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建筑论文》 “互联网+”地质勘查技术及应用创新分析> 正文

“互联网+”地质勘查技术及应用创新分析

所属分类:建筑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9-07-24 10:36

本文摘要:【摘 要】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应用创新急需加强,为地质勘查事业的更好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论文旨在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地勘行业深入应用的研究分析,推进互联网+地质勘查在技术和应用层面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地质勘查

  【摘 要】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应用创新急需加强,为地质勘查事业的更好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论文旨在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地勘行业深入应用的研究分析,推进“互联网+”地质勘查在技术和应用层面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地质勘查:技术应用:创新分析

地质论文发表

  1 引言

  随着全球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影响迅速提高。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的逐渐深入和普及,信息的数量、传播速度、处理信息的方式方法,以及处理后各种信息的应用程度等都在迅猛增长。

  我国政府和各级部门高度重视信息化、智能化工作。2015年由国务院印发《“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发布《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各省也相继制定出台了相应实施方案。无论是当前世界,还是我国都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近年来,在全世界展开的以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信息技术革命,无不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决定和影响着社会变革的方向。地质勘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更应顺应“互联网+”的要求和发展,只有加快在技术及应用多层面的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引领地勘行业健康、快速发展[1]。

  “互联网+”地质勘查包括多层面的融合发展,其中包括勘查、测量、遥感等在内的地质勘查设备的发展是地质勘查事业发展的重要硬件基础。高性能芯片、高灵敏传感器,以及各种系统平台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革新、融合,大量地质勘查数据、结果的信息化处理,以及地质勘查工作本身过程的相对标准化设计,都是“互联网+”时代,地质勘查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 “互联网+”装备,提升地勘事业的硬件水平

  地质勘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无论是地质勘查的普调、精探,还是与之相关的矿山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相关基础信息数据的采集既是基础性工作,也是最重要的核心工作之一。利用传统勘查方式和设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很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改这种现象,就需要对现有地质勘查的设施、设备进行创新、改造,尤其是网络化、智能化提升[2]。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举办了地质装备智能化技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围绕地质智能化技术在钻探装备中的应用、加强地质装备智能化技术领域的校企合作、共同举办绿色智能地质装备产业发展论坛、地质装备智能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2017年“2017中国智能地质装备技术发展论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地质装备生产制造单位、工程应用单位的专家学者220余人参加。

  可以说,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装备中的深入应用,也就是地质勘查装备的智能化得到地质勘查界的广泛重视。中国地质大学把智能地质装备建设作为推进新工科建设、构建学科生态系统、推进“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内容。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多次强调了加强行业合作,推进地质装备智能化发展,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总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更是明确提出,发展中国制造一定要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并將通过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广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的更广泛应用。

  地质勘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意义,更急需加强硬件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中国智能地质装备技术水平是中国进入新时代,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必然选择,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入合作,是提升中国智能地质装备技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3]。

  地质勘查设施设备的先进与否,首要是高性能、易操作,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地质勘查工作的需要。例如,某企业的全液压便携式岩心钻机引进加拿大轻便钻机技术及核心零部件,采用轻质模块化设计,液压组件、回转装置、动力组集成控制,专利滑架,恒压钻机,有较高的钻进速度。技术的发展无止境,“互联网+”更将让以前的不可能成为可能,只有开发生产出高性能、智能化、网络化的地质勘查设施,才能满足地勘事业的发展需求,也只有有效提升了地质勘查的硬件水平,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地勘事业发展。

  3 “互联网+”应用,提升地勘事业的软件水平

  “地质矿产勘查信息化”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在我国,相关的地质院校和科研院所和地质从业人员都对地质矿产勘查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实践。但是,从事地质勘查的专业人员都清楚,野外原始数据采集是整个地质勘查业务活动的重点、核心,但是针对不同的地质工作往往又会需要不同的数据,如何合理解决这一难题,切实避免或者更大程度地减少地质数据的重复采集,通过数据共享和重复利用,有效提高地质勘查工作效率,是地质勘查工作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的首要问题。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并非意味着大价值与大商机,如何开发与利用大数据,深挖大数据背后的价值,是各个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地质行业也不例外。面对地质行业多年来所积累的海量资料信息,如何从中高效地挖掘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地质信息化研究目前的核心问题,技术难题也存在于数据高效管理、大数据深度分析和大数据快速可视化上。建设覆盖地质行业的逻辑资源池,整合各类地质数据资源打造数据资源池,形成虚拟设备层。并以此为基础,在微内核群技术的支撑下,遵循相关的标准与规范,将地质通用功能与专业功能进行封装,形成地质云服务仓库,并可聚合、重构、按需定制,通过地质云管理中心以服务的形式向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专业人员及公众用户等终端应用层提供支持,构建起了互联互通、服务共享的地质业务管理、服务、决策支持的完整体系[4]。

  我国地质勘查管理部门和从业者均高度重视地质勘查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如由地调局物化探所研发设计的化探数据一体化处理系统(Geochem Studio),自2015年进行系统内推广,后在行业进行试推广。通过几年的努力,深得广大化探工作者的欢迎和认可。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8年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更是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地质信息数据库和使用平台,在其开发的“地质云1.0”,可基本满足地质数据资源的集成展示与审核,注册用户可方便地进行在线浏览、查询与下载。同时,项目初步实现了地质调查数据服务方式由分散、无序到统一规范化的转变,也为地质调查成果服务时间的前移奠定了技术基础。

  4 “互联网+”地质勘查,任重道远

  在地质勘查的设施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领域,我国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仅仅是在某些产品领域的有所突破和创新,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我们不能只限于随着“互联网+”的自然深化而被动地适应需求,而是要在国家大力鼓励创新、智能化迅速兴起的有利时机,立足国内,借鉴国外,面向未来,用硬件的高水平数字化、智能化引领和促进地质勘查事业的发展。这样既可以有效提升地质勘查装备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更能提升地质勘查事业的硬件水平,更好助力地质勘查事业的快速发展。

  地质勘查信息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积极意义和成果,但也面临诸多问题急需解决,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尚未实现商业化运作,距离普及还有一定距离。目前的地质勘查信息化项目大都属于政府开展的公益行为,只有一些涉及到工程地质勘察等方面的内容,才会涉及一些商业化运作,尚未实现商业化成为影响地质信息化应用全民普及的一大因素。此外,地质领域专业性较强,技术门槛较高,缺乏轻量化应用,各地的地质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互联网+”地质勘查,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更是产业发展的必然。只要我们能够深入分析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网络化等新兴信息技术在硬件、软件双层面的技术应用创新,看到了发展的优势,了解发展的差距,紧紧抓住“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发展机遇期,就势必能够开创地质勘查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孙旭东,等. 石油地质勘探智能化信息支撑框架设计[J]. 地质学刊, 2015, 39(3):383-388.

  【2】孙焕英,等.ChinaExcel在地质勘查软件研发中的应用[J].北京:黃金科学技术,2012,20(2):89-93.

  【3】李永生,等.勘探工程数字化地质编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0,56(2):31-36.

  【4】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用教程[M].武汉: 内部教程,2003.

  推荐阅读: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论文已发表的范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zlw/19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