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论文常识》 河南水利的高工好评吗> 正文

河南水利的高工好评吗

所属分类:论文常识 阅读次 时间:2016-09-01 16:44

本文摘要: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跨淮河、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地貌形态结构具有明显的环状和阶梯状特征,因地级落差和水量充沛,蕴含丰富的水利资源。河南水利工程是比较发达的,集聚着全国高精尖水利技术人才,国家也对这块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高工是水利行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跨淮河、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地貌形态结构具有明显的环状和阶梯状特征,因地级落差和水量充沛,蕴含丰富的水利资源。河南水利工程是比较发达的,集聚着全国高精尖水利技术人才,国家也对这块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高工是水利行业最高技术职称级别,河南水利的高工好评吗?申报河南水利高级工程师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首先,我们要明白水利工程师评审的范围包括哪些专业,条文明确规定了适合“水利水电专业从事科学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生产运行的水文、规划专业、水工建筑专业(含港口、土建)、水利机械、电气及金属结构专业、工程地质、勘探专业(含测试。岩土)、工程测量专业以及相应的生产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技术推广、标准化和科技信息等工作的在职在岗工程技术人员”。也就是说,只要是关于水利工程的,不管是研究gang还是设计、技术岗、管理岗,都可以参与河南水利高级工程师评审。

  其次,高级工程师,代表着这个行业的技术领头羊人才,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必须是达标的,要求也相对中级要严格的多。水利高工要求,如果年度考核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单位通报批评者,延迟1年申报;受记过以上处分或已定性为技术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延迟2年申报;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3年申报。可以看出,谨慎、守则、诚实、有真才实学是高级工程师起码应该具备的品质。

  再次,我们看下学历要求,通常来说,学历越高,越容易获取高级工程师职称资格,学历越低,要求越多,但同时对低学历但非常努力有特别才能的人才,比如有突出贡献和国家级奖项、重要项目负责人等成就的人,给予了政策倾斜。

  (一)获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受聘工程师职务2年以上。

  (二)获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受聘工程师职务5年以上。

  (三)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受聘工程师职务5年以上。

  (四)虽不具备上述学历,但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受聘工程师职务5年以上;或具备上述学历(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受聘工程师职务3年以上。任现职期间,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项:

  1.国家或省批准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者。

  2.国家级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级优秀设计奖、优质工程奖、优秀勘察奖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市(厅)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

  3.担任大、中型工程项目中的本专业技术负责人,完成大型工程一项或中型工程二项以上,成果质量较好,并取得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最后,也是每一个准备评审河南水利的高工的人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发表论文著作,用作品为自己的能力说话。

  任现职期间,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出版著作1部,以及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二)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三)在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宣读论文2篇以上,或在省级学术会议宣读的获奖论文2篇以上。 (四)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以及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较高水平的专项技术分析报告或有较高水平的重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论证)报告2篇以上。

  以上就是申报河南水利高级工程师需要满足的条件,河南水利的高工评审有两个大的门槛,一个是学历资历,低学历的人会比较麻烦一点,没有上过大学的学历不仅要在工程师的职称上待五年,还要做出突出贡献或奖项才能参与评审,而我们知道,这些奖项并不容易拿,所以低学历的人要付出比有学历的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第二大门槛就是论文和著作发表,对于不会写作的人来说很困难,而高工评审严格说明了不能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意味着论文著作是要自己写的,这对于不爱动笔的技术人员来说确实是一大难题,希望能引起重视,早早开始准备。

  推荐阅读:《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半月刊)创刊于1956年,由河南省水利厅主办。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为办刊主体,宣传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意义。她回顾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背景,追踪工程实施的长廊。是传播水利科技的渠道,促进科技交流的平台,展示科技创新的窗口,加速成果转化的动力,展示优秀人才的舞台,企事业成功的载体。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lwbk/9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