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微塑料是一种新型全球性污染物,易迁移、分布广,能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并通过生物摄食进入食物链。目前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尚未得到重视,对其吸附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有机污染物。以聚苯乙烯为吸附剂,考察其对As,Pb的吸附能力,发现pH分别为6和8
摘要:微塑料是一种新型全球性污染物,易迁移、分布广,能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并通过生物摄食进入食物链。目前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尚未得到重视,对其吸附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有机污染物。以聚苯乙烯为吸附剂,考察其对As,Pb的吸附能力,发现pH分别为6和8时对As和Pb的吸附效果最好,小粒径的聚苯乙烯更容易吸附金属离子,且超声能使其疏水性减弱,易于分散在水体中。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发现:聚苯乙烯对重金属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umuir吸附等温模型,过程为单层吸附,并以化学吸附为主,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进行。
关键词:微塑料,吸附,痕量重金属,动力学,热力学
相关论文范文阅读: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农田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来源。农田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后,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土壤重金属污染会使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降低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重金属富集在粮食中,进入食物链,将导致动物和人体健康受损等问题。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1],是一种新兴污染物,因其分布广[2-3]、难降解[4],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依据其来源,可分为初级微塑料和次级微塑料[4]。前者是指直接排放产生的微塑料,主要包括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细小塑料制品、化妆品和洗涤剂中添加的塑料微珠[5];后者是大型塑料经过光降解、氧化和机械破碎等方式,从大块的塑料碎片变为细小的微塑料颗[6-7]。
1991—1995年以及2004—2007年,有学者对北大西洋西部的塑料颗粒进行收集表征,发现塑料平均颗粒大小从(10.66±1.60)mm变为(5.05±0.35)mm[8],表明这些塑料颗粒在10年间发生了破碎。微塑料因其尺寸小、质量小的特点比大块塑料更易在环境中迁移,并能通过生物摄食进入食物链[9]。
微塑料不仅自身具有生物毒性[10],作为载体还会携带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11],因塑料具有较强的疏水性,长久以来被认为较难与重金属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对微塑料吸附污染物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有机污染物,对重金属吸附的研究尚未得到重视,但有学者从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物表面检测到重金属[12-14],证实了微塑料具有吸附重金属的能力[15]。
Brennecke等[16]探究了Cu和Zn从防污涂料浸出后迁移到PS珠粒和老化PVC颗粒的过程,结果表明Cu比Zn的吸附速率更快,老化PVC吸附Cu和Zn的最大浓度都大于PS。实验中PS,PVC对金属的吸附在14d均未达到平衡,这和Homlmes等[17]吸附饱和时间在100h以内的研究结果产生了差异,原因可能来自微塑料尺寸、形状和环境条件的不同。As,Pb难以被微生物降解、易于富集、生物毒性大,前者是海洋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与微塑料的主要污染区域重合,后者是农业生产环节中产生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和塑料薄膜、地膜等陆源微塑料联系密切[18],笔者以环境中常见的聚苯乙烯(PS)为研究对象,通过平衡吸附实验方法,结合多种分析手段,探讨不同大小、疏水性能、时间和pH条件下微塑料对水体中痕量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同时通过动力学热力学研究方法,探究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聚苯乙烯(PS)购于上海阿拉丁试剂公司,粉碎后用乙醇和10%硝酸冲洗,超纯水洗净,低温烘干,用30目筛筛选出尺寸不同的两组PS颗粒,避光保存待用,如未特别说明,本实验对象均为小尺寸的PS颗粒。As,Pb(1000μg/mL)标准溶液购于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常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材料的表征
采用扫描电镜(HitachiS-4700)对PS表面形貌和颗粒粒径进行表征,工作电压15kV,测定前将PS颗粒用乙醇溶液悬浮,均匀涂抹在样品台的导电胶上;采用视频接触角测定仪(JY-82B)对超声前后微塑料的疏水性进行表征,测定前将PS压片,制成半透明薄片。
1.3平衡吸附实验
准确称取0.1g微塑料于250mL的具塞锥形瓶中,用超纯水定容至刻度,超声10min辅助其在水体中悬浮,加入金属标准品,使溶液质量浓度为5μg/L,用HNO3和H2O2调节PH至7,室温下以20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在预设时间用一次性针管抽取溶液5mL,再用0.23μm滤膜过滤,保存于10mL容量瓶中。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ELANDRC-e,PerkinElmer)测定滤液中金属的浓度。
2结果与讨论
2.1微塑料表征
2.1.1扫描电镜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表征,(a)和(b)为不同尺寸的PS颗粒。可观察到两者呈不规则几何形,(a)表面有棱角,粒径较大,部分颗粒达到1mm以上无法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而(b)因受更多次粉碎处理,表面较圆滑,粒径分布尺度较大,粒径主要集中在100μm。
2.1.2接触角测定
通过接触角的检测,观察超声前后微塑料疏水性的变化,未经超声处理的PS,其左右接触角为101.5°和101.8°,经超声后其接触角为91.7°和91.9°,降低了约10°,其湿润性从不湿润变为接近部分湿润。观察两组PS颗粒在水环境中的状态,发现超声后的PS明显更容易被浸润,在水体中的悬浮效果更好。这是因为超声能够使材料表面的自由能和氧的相对原子百分比增加,并加速其分子的运动[19],从而增加了分子间的距离,降低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提高材料的湿润性。
2.2微塑料吸附重金属影响因素研究
2.2.1颗粒大小对PS吸附能力的影响
以两组不同尺寸的PS颗粒为实验对象,小尺寸PS粒径约为100μm,大尺寸PS粒径约为1mm,不同尺寸范围分别在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平衡吸附实验,发现小尺寸PS对As和Pb的平衡吸附量为1.654μg/g和1.441μg/g,较大尺寸的0.565μg/g和0.426μg/g,小尺寸PS明显具有更强的金属吸附能力。一方面小尺寸的PS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另一方面由于经过多次粉碎,受到长时间的物理作用,使其表面结构被破坏,稳定性下降,更易发生老化降解和溶胀,使其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增强[20]。
2.2.2超声对PS吸附能力的影响
采用平衡吸附实验,考察超声前后微塑料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变化。超声提高了微塑料表面的润湿性,改善了其界面条件,在水环境中悬浮性能增强,更容易吸附金属离子。此外,超声通过产生瞬时的巨大能量加速分子运动,使分子间作用力减弱,可能会促使微塑料在水环境中产生溶胀现象[21],导致重金属随离子进入到PS内部,增大其平衡吸附量。
2.2.3pH对PS吸附能力的影响
溶液pH值不仅会影响吸附剂表面官能团的荷电量,还会影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对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产生影响。为探究溶液pH值对微塑料吸附效果的影响,分别探讨PS在pH为3~11时对As和Pb的吸附情况。由图2可知:随着pH升高,PS对As的吸附量总体呈降低的趋势,尤其是当pH>7时,吸附量随pH的升高减幅较为明显,表明碱性条件下不利于吸附反应进行。随着酸性的减弱,PS对Pb的吸附量呈先升高后平缓的趋势,这是因为在酸性条件下,H+使微塑料表面官能团质子化,呈现出正电性,和Pb+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较强,并且,在低pH时,大量的H+会和Pb+产生竞争吸附,对有限的活性位点进行争夺,因此Pb的吸附量在低pH时会较低。在碱性条件下,Pb会形成络合物而沉淀。
2.3微塑料的动力学热力学研究
2.3.1微塑料对As和Pb的动力学研究
通过一级、二级动力学模型对PS吸附As和Pb的过程进行动力学拟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对PS吸附两种重金属拟合的相关系数均高于一级动力学方程,说明该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PS吸附Pb拟合的相关系数未达到0.99,这可能是由于吸附质浓度过于痕量造成的,二级动力学模型假设其吸附速率由吸附剂表面未被占有的吸附位点数的平方值决定[22],在本实验中,吸附质的浓度是痕量的且Pb本身不易被PS所吸附,由于PS的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意味着有更多的活性吸附位点,推测在吸附初期,吸附位点的被占有率对As吸附速率影响较弱,进而和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描述出现差异。
3结论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PS对痕量的As,Pb具有吸附能力,其吸附在20h内达到平衡,相比之前有学者发现的100h和14d[16-17]存在差异,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本实验的吸附质较痕量,由浓度产生的影响较小,动态平衡过程较短,并且微塑料的种类和添加剂的不同也会对吸附能力产生较大影响。PS对As和Pb的吸附过程受pH、疏水性、粒径和温度等因素影响。在pH为6和8时,分别对As和Pb具有最佳的吸附效果。超声可以改变PS的疏水性,使湿润性增加,并影响PS的理化性质,从而增强吸附性能。基于动力学热力学研究,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umuir吸附等温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PS对重金属的吸附过程。该吸附反应为单层吸附,并以化学吸附为主,过程是自发的,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进行。
参考文献:
1]ZHAOSY,ZHULX,LiD.Microplasticinthreeurbanestuaries,China[J].Environmentalpollution,2015,206:597-604.
[2]ANTHONYLA.Microplasticsinthemarineenvironment[J].Marinepollutionbulletin,2011,62(8):1596-1605.
[3]DIMX,WANGJ.Microplasticsinsurfacewatersandsedi-mentsoftheThreeGorgesReservoir,China[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18,616/617:1620-1627.
[4]CHELSEAMR,ANNA-MARIEC,ALBERTAK.Plasticdebrisandpolicy:usingcurrentscientificunderstandingtoin-vokepositivechange[J].Environmentaltoxicologyandchem-istry,2016,35(7):1617-1626.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