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现代都市农业背景下农业产业融合水平测度及评价研究> 正文

现代都市农业背景下农业产业融合水平测度及评价研究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2-05 17:37

本文摘要:摘要:促进农业产业融合是构建现代化都市农业的重要举措。在构建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基于上海市2007-2016年统计年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评价上海市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并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上海整体农业产业

  摘要:促进农业产业融合是构建现代化都市农业的重要举措。在构建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基于上海市2007-2016年统计年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评价上海市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并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上海整体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呈上升趋势;新时期面临下行压力,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新挑战;农业产业融合子系统发展不均衡,金融保险服务现状较差;农业商品产值、农业合作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业总产值影响力较大。提出了发展多种类型的产业新业态、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涉农金融保险体系的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都市农业,产业融合,熵值法,灰色关联

农村产业

  一、引言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针对“三农”工作的“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一直是上海市所秉持的原则,尽管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呈现出产值比重低、产业效率差的问题,但是农业是基础产业,不能放弃[1]。2012年农业部在上海成功召开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2],都市农业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各方思想认识逐步统一,标志着现代化都市农业发展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阶段。其中,促进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化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3]。这是对现代农业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是新时期农村、农业、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产业间相互融合是农业在发展理念和实践上的创新。学术界普遍认为农业产业融合就是指以农业为基础产业,在发展中逐渐模糊产业发展边界的状态[4]。

  现代都市农业是农业与市场经济充分交叉的产物,市场经济发展的迭代以及新兴技术的发展势必会渗透到农业中,其具体表现就是农业在市场的作用下与现代工业、服务业的融合。有的学者曾提出农业产业化的概念,而农业产业融合显然不是农业产业化所谓的农业与工业的单链关系,与之相比,农业产业融合是农业与农业内部之间、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服务业的全面交叉融合[5]。从贸易理论视角来看,农业产业融合势必会通过一体化融合的进程而大幅减少交易环节,从而降低其流通交易成本,在降低社会成本的同时增加农民直接性收入。要想充分促进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就应该搞清楚农业产业融合的内在影响机理,搞清楚影响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要素。本文正是以上海农业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农业产业融合水平,为提高农业产业融合水平,推动上海发展现代化都市农业,从而为政府制定农业发展意见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该研究也在促进农业经营主体转变经营理念,拓宽经营思路,丰富农业发展模式上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快速变革催生出诸多新型经济,成为产业融合浪潮的大背景。主要表现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产业之间可以利用新的技术达到产业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原有的产业边界也在不断的融合中变得模糊。这种经济现象是由美国学者Rosenberg(1963)发现的,他将不同行业采取通用技术而导致该技术产业化的现象定义为“技术融合”[6]。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关于对产业融合的概念,学术界已经趋于共识化,Greenstein和Khanna(1997)认为是产业增长导致了产业边界收缩或消失的现象[7];Lind(2004)将其定义为有明显区别表现的分离市场之间的合并以及产业间进入壁垒的消失[8]。

  而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农业也开始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生物科技产业等相互交叉融合,形成诸如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业态。之后,韩国、英国、法国也开始积极引导这种产业间相互融合的现象,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加以规范并促进农业产业融合的发展。而关于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学者金村奈良臣关于“第六产业”的观点,其主要思想是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经营,以生产农产品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分别与加工制造(第二产业)、服务销售(第三产业)相互交叉融合,其诞生的新产业部分被称之为“第六产业”[9]。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建立在国外已有的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产业融合理论,聚焦在农业产业化、休闲农业、拓宽农业功能性发挥等几个方面,开始出现一系列分散的研究。2015年之后,随着中央关于“农村三产融合”文件的发布,学术界涌现出大量相关的研究。从概念界定方面来看,李芸等(2017)认为农业产业融合是在农业的基础上,通过新型的组织结构方式与二三产业之间进行交叉重组,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10]。赵霞等(2017)认为农业产业融合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渗透、产业联动、机制创新等方式完善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的深刻变革[11]。

  在关于产业融合评价方面,国内外的方法大致趋于一致。刘宏娜和杨同毅(2018)聘请专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农业产业融合相关指标的权重,再利用综合指数方法对融合程度进行了测度[12]。梁伟军(2010)以深市和沪市上市的农业公司为样本,采用Herfindahl指数法衡量了中国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整合水平[13]。姜峥(2018)与刘宏娜一样也是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加权求和得出各年的农村三产融合水平综合得分后,进行分析和评价[14]。陈学云和程长明(2018)借鉴产业融合较成熟的耦合协调度分析法,基于我国十年的数据,通过测量三产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反映我国农村三产融合水平[15]。李鹏利(2018)运用层次分析法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10个典型乡村旅游地进行农旅结合度分析,以低、中、高三个层次对样本进行了整合分类[16]。王晓建(2018)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海市金山区实行产业融合政策前后产业融合发展评分进行了对比[17]。

  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来看,由于国外出现产业融合的现象早于国内,因此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早,而国内的研究基本是建立在国外的研究成果框架内的。国内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其中在概念界定、动因机制、模式路径等定性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共识。但是从上文对农业产业融合定量研究现状的总结来看,学术界对农业产业融合水平的测算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对影响农业产业融合度评价的指标也缺乏深入探讨,学术研究较为混乱。为此,本文通过对目前诸多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运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对上海地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探索性分析。

  三、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

  (一)研究方法

  在权重确定方法方面,学术界有许多相关研究成果,不同的方法之间存在对应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例如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而常与之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分为模糊综合评价法、相关系数法、灰色关联分析法、Herfindahl指数法和数据包络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等受主观影响较大,数据包络法、Herfindahl指数法等受数据条件的限制较强。因此本文在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之后,决定在实证部分先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结合权重求得综合评分,之后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进一步测算各因素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程度。

  (二)指标体系

  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以及对上海现代都市农业背景的分析,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其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进行评价。一是农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互动。包括农业子系统融合互动、农业产业链拓宽以及农业多功能性发挥三个方面。这三方面主要以农业为依托,前后左右延伸,分别与内部子系统、加工业、销售服务业等融合。为了方便查找数据,选出诸如农业商品产值、涉农旅游收入、农林牧渔服务业等能从各个角度表现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联动的8项二级指标。二是农业产业融合的金融保险支持方面的内容。农业产业融合水平受到政府与社会融资环境的直接影响,因为金融保险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以及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组供应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金融保险是促进农业产业首尾相连、上下衔接,增强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所以探讨金融与保险方面的情况尤为重要。本文选用保险收取、贷款发放等指标来解释。三是农业社会经济效应方面的指标。农业三产融合是经济发展告别粗放式发展后,转向更加生态、高效发展模式的派生,具体发展背景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之上的,因此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对农业产业融合水平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采用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乡村非农就业比例3项指标来衡量整体经济社会情况。

  四、结论与启示

  (一)熵值法计算结论

  1.农业产业融合水平逐年递增。我们首先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情况上看,上海市整体融合程度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深的。上海市作为我国现代化城市,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消费层级高、资金实力强,是农业不断进行产业融合的优质发育土壤。加之上海市政府对农民、农村、农业的政策效果,整体农业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强。

  2.新时期面临下行压力,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新挑战。从得分的整体趋势上看,快速发展、阶段性上升是近十年的发展特点。农业产业融合总评分的均值年增长率为18%,除了2012年与2016年的微小波动,整体的融合态势良好。但是,在2010年以及2015年分别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快速增长之后的稳定平滑增长趋势,2016年相较于2015年,出现了微小的回落,面对下行压力,2016年后如何激发出新一阶段良好的增长势头,是我们在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

  农业方向论文范文: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摘要]我国农业灌溉需要促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农业灌溉技术直接影响灌溉的结果,在农业灌溉中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对农业灌溉和节水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业灌溉,模式,节水技术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