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提高新一代天气雷达在临近预报中准确率的探析> 正文

提高新一代天气雷达在临近预报中准确率的探析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5-18 11:22

本文摘要:【摘要】本文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特点,结合天气图、T图等资料,分析雷达冰雹概率、风暴追踪信息等,分析其精准率和应用价值。经过2018年3月24日某地区的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全过程分析,结果表示短期时间内冰雹概率以及对流天气实况不能真实符合天

  【摘要】本文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特点,结合天气图、T图等资料,分析雷达冰雹概率、风暴追踪信息等,分析其精准率和应用价值。经过2018年3月24日某地区的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全过程分析,结果表示短期时间内冰雹概率以及对流天气实况不能真实符合天气变化。分析原因,一方面雷达对风暴跟踪算法有差异,另一方面天气背景和短时六对流天气的局域性特点导致了其临近预报中考虑不全,这对提升地区天气强对流特点分析和提高预报精准率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一代;天气雷达;临近预报;准确率

山西气象

  气象论文投稿刊物:《山西气象》是由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1988年创刊,季刊,公开发行。刊载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科技有关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气象灾害的规律及防灾减灾决策;天气和气候总结;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法和指标;气象科技兴农及台站双文明建设。主要专业栏目为天气、气候、应用气象、气象科技产业、气象观测、人工影响天气等等。

  随着我国气象监测技术不断发展,短时临近预报业务也成为了一项常见的气象监测活动,短期预报业务计算方式多,且提供的信息也越来越精细化和多元化。其中,新一代天气雷达有较强的适应性,在短期临近预报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作用。本次研究现针对2018年3月24日四川省的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预报研究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冰雹指数、反射率因子、风暴追踪等信息产品判断短期天气预报的精准性。并在从基础上探讨了如何科学利用产品,提升生产预报精度的措施建议,先将其分析如下。

  1.天气环境分析

  资料显示,当日A地区受到高空小槽影响,B地区冷槽后部受到西北气流影响,湿度较好,且B地区东部地区Td小于5摄氏度。虽然存在西南风,但是水汽通道不通畅,导致监测点湿度环境不理想,对降水不利。且受到暖中心20摄氏度控制,B地区受到地面低压系统影响,监测点受到A/B两地区的集中影响,呈现出高低空形式,处于下干冷,上暖湿润的层结构。对比Logp图分析,整个监测区域层十分干燥,且K指数为23摄氏度,CIN值为1658.63J/kg,层稳定。预报表示,未来12小时内不利于对流发展,且监测点东南部存在零星阵雨。

  2.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分析

  对监测点进行新一代雷达监测分析,结合当地实际的天气情况进行研究,结合雷达产品的特殊算法计算出短时临近预报的针对性。经过基本反射率计算,本次对流会形成两次影响,进而影响本监测点区域内的东部乌拉特前旗区域。首先,第一次对流回波生成的时间在12:36左右,其在A区域周围形成带状回拨群,且会顺着对流回波先东南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的北侧和移动前方都有单体生成,在14:45分左右消散,预计耗时1小时,新生成3个单体。

  垂直剖面图表示55dBz的最强中心已经达到了10KM,均符合降雹指标,针对风暴单体的相关特征和时间趋势研究分析,其中对应的强冰雹和一般冰雹的降雹概率都达到了100%,且最大反射率因子也接近了60dBz,经过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其也达到了40Kg/㎡,且结合自动站和实地调查研究,降水和降雹较为零星,约为0.1mm。对比二次对流回拨生成的对流单体,其表示WSR-88D降雹概率和强降率算法存在失误,在本地区存在一定误报率。

  3.风暴最终信息产品分析

  作为雷达和强天气预警的重要方式,风暴识别和追踪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精准度。分析本次研究中的风暴追踪信息过程,在整个区域对流控制系统中,存在多个单体雷暴信息,且在雷达站方位60°-120°区域内有较大延展。风暴追踪产品在该区域内出现了11个风暴中心,其中有五个维持时间长,且在第一次风暴单体和第二次单体中有差异性特征的。

  针对雷达跟踪显示结果,风暴单体移动路径和预报路径多在体扫右侧,且在路径播报方面,要根据路径的初始位置和预报路径找到符合基本观测为支点。针对这种误差分析,可考虑多普勒天气雷达对风暴路径的影响,由于初始阶段中新生单体的经历时间短,且移动方式多是根据其他已经识别的单体平均位移位置来做判断,且在黄河南岸中有多个雷暴单体,其实际移动位置有偏东、偏南和东北位置差异。因此计算后约经过5个体扫信息后,风暴路径和实况才有一定变化,接近预测结果。

  研究可知,风暴位置体扫产生路径多是偏向前两个体扫时刻线右侧的,且可以观察图中的风暴单体,其中的路径和缓和曲率温和,这和预报路径存在偏差。约经过10个体扫处理后,风暴单体才发展到中期,此时风暴预报路径和实况采油一定接近。分析其误差,其主要存在于雷达和风暴追踪的算法SCIT法差异,6因此在今后计算时候,应当选用雷暴单体识别初期对风暴的控制和识别,进而确定风暴追踪信息特征,且还要结合其他天气治疗判断具体的位置和移动趋势,对于持续时间长的雷暴可以在其发展的中后期加强对其预报路径处理,优化其使用效果。

  4.对于提升新一代天气雷达报警率的措施建议

  天气雷达预警率的命中率(POD)和误警率(FAR)可以推导出来。X代表事件发生,并对其预先发出了警报的次数。Y代表事件发生,但没有预先发出警报的次数。Z代表事件没有发生但误发了预先警报的次数。W代表没有发出预先警报,同时事件也没有发生的次数。命中率POD代表事件发生的总的次数中,发出警告的次数所占的比率如公式1所示。误发警报的次数越多,FAR越大,结果越差,其最坏的可能值是1;误发警报的次数越少,FAR越小,结果越好。其最好的可能值是0。过多的报警会使得POD值较高,但同时FAR值也会高。过少的警报会使得FAR值小,但又会导致较小的POD值。

  5.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天气预报过程中,其新一代天气雷达预报存在失误,没有发布天气信息,主要原因有通过对天气背景分析,层结构不稳定,不利于本次对流发展预测分析。且雷暴单体风暴追踪中提出了100%的降雹概率,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并没有发生降雹天气,这表示算法在本地区预测中存在一定的误报率,需要收集相应的雷达资料信息,通过对一次过程的天气背景及雷达回波资料的分析,为监测强对流、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率,提供可参考依据。进而进行本地化处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剑坤,陈明轩,秦睿,高峰,张宇,闫雪瑾,宋林烨.变分回波跟踪算法及其在对流临近预报中的应用试验[J].气象学报,2019,77(06):999-1014.

  [2]刘佳,邱庆泰,李传哲,焦裕飞,王维,于福亮.降水临近预报及其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20,31(01):129-142.

  [3]周建平,张蕾,王传辉,姚叶青,刘承晓.大雾临近预报中高密度能见度数据应用[J].气象科技,2019,47(05):866-871.

  [4]高维英,谢在发,李明.区县级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中三圈预警的探索[J].陕西气象,2019(04):58-59.

  [5]陈元昭,兰红平,刘琨.深圳市气象局临近预报技术进展[J].气象科技进展,2019,9(03):100-107.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2799.html